土佐之梦(校对)第2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7/264

  “宣景……”阿蔚扶着明子,向我打了个眼色,意思是明子现在不适合太过伤感和激动。我会意的点了点头,转到了另外一个话题:“明子,我马上要出阵九州了,你有什么话或者信件,要托我带给周景吗?我想,他收到你的讯息,肯定会非常高兴。”
  “是。我马上去写。”听到我提起周景,明子连忙答应说,然后拿绢帕擦了擦眼角,脸上也露出了一丝带泪的笑意。
※※※
  在我离京之前,前田利家所部军势和宫田、城户的三重备已经奉我的命令,先行离开京都,经濑户内海来到了伊予国宇和岛城。这五千五百余人,就是如今我身边的全部力量了,其余的军势,大部分都在九州征战,小部分留在了畿内。
  不过,我没有什么可担心的,挟着击败龙造寺家的威势,我相信只要到了九州,召集五六万人攻打秋月家完全不成问题,除了肥后国的一万人、细川真之所属八千人、筑后国的万余豪族外,大隅国蒲生家可以出兵七千,日向国的蜂屋赖隆六千人也应该会跟从我;另外,萨摩岛津家领地接近三十万石,我准备强令他们出一万军势助阵;至于丰后的大友家,目前差不多已经接受了德鲁伊,又是我此次支援的对象,倾巢而出的话,一万人总能凑得出来。
  按照这种出阵的兵力规划,我渡海到达九州后,命近侍分头向各国送去了出阵的命令书。
  此外,我并没有直接进入蜂屋家的领地,而是暂时进驻属于我的美美津城。我相信,蜂屋赖隆得到这个消息,应该会主动前来敦请我进入岩冈城的。他虽然是信长派给我的监军,但是和我一向相处得不错,得以入主了日向国,也是多亏了我的大力支持。而且,如今提拔他的织田信长已经归天,他一个人孤悬九州,周围都是我的势力,领内最大的米原、伊东两家都心向我,连他的居城都是我所建……这种情况下,他还有什么理由保持对织田家的忠诚?之后,即使不正式表示臣服,至少也会继续在我麾下效命吧。
  派往岩冈城的使者,正是我不久前在吉良城录用的近侍坪内景定。他很好的完成了任务,不久就陪着蜂屋赖隆回来了。而蜂屋赖隆见到我,神情有些复杂,依然像往常那样以下属之礼参见。
  似乎还是有点心结。我暗忖道。不过,看在他这么迅速的份上,我也不准备计较,含笑向他点了点头:“辛苦了。这一段时间,多亏你和蒲生家稳定南九州,我才能从容赶回畿内讨伐逆党,为被害的太政公报仇雪恨。”
  “这是在下份内的事情,”他叹了口气,“只不过,没能亲自参与行动,感觉对不起主公的栽培啊。”
  “太政公英灵不远,肯定会感受到你的这番心意。”我随意的说道。
  “那么,关于本家的大政,最近有什么安排呢?”他继续问我说,“因为路途太远,在下很难得到及时的消息,但是宣景殿下肯定能做到吧?”
  “说到最近安排,倒是有的,”我点了点头,“因为家主之位悬而未决,所以家中的几位重臣决定,暂时就保持原有的态势。也就是说,我吉良家继续平定九州,秀吉殿下继续攻伐毛利家,北陆道的柴田,以及东海道的家康殿下,继续攻略上杉和武田,而中枢则依然由长秀殿下负责。只不过,信孝殿下和堀秀政大人也参与了,分别担任辅政家老和京都所司代之职。”
  要说起来,我觉得跟随我的蜂屋赖隆等人算是比较幸运了。历史上,河尻秀隆、森长可等人跟随泷川一益入主武田旧领,等到信长归天,立刻就被赶出了领地,灰溜溜的逃了回来,而河尻秀隆甚至还丢掉了性命。
  “是,”蜂屋赖隆沉默了片刻,向我躬了躬身,“那么就请宣景殿下移驾岩冈城,在下会按照命令召集军势的。”
  “那就拜托了。”我点了点头。
  两日后,大隅国也有了回应。普生宣秀接到命令书,二话不说就带领七千多人赶了过来。他这么迅速和干脆,倒令我吃了一惊。
  “才两天时间,就召集了全部军势。你这个速度,还真是匪夷所思啊!”我赞叹道。
  “其实很简单,”蒲生宣秀笑了起来,“因为相邻的岛津家不太安份,和本家又多处接壤,所以为了以防万一,从去年年末,国中的军势就一直没有解散,还挫败了几次暗地里的调略。”
  “那么现在情形如何?”我继续问道,“你抽出全部军势,岛津家有什么动作?”
  “殿下来了,肥后、大隅和日向三国有了主心骨,他们还能怎么办?”蒲生宣秀毫不在意的回答,“岛津家中,毕竟还是有不少懂得审时度势的人。”
  “你说得不错。”我点头表示赞同。据我所知,岛津四兄弟中的老三岁久,就是以善于审时度势著称的。历史上秀吉大举进入九州,首先提议臣服的就是岁久。只可惜,他的提议并没有得到家中的支持,结果还是和秀吉打了一战,不仅被迫退回到萨摩和大隅两国,还丢掉了家久的性命。
  不过,正如历史上岛津家不会轻易臣服秀吉一样,如今他们自然也不会轻易的臣服于我。虽然我曾经替他们在信长面前转圜,并且重用了岛津家久,算是结下了几番善缘,但是事情肯定会有所波折,需要我下一点工夫。
  我可以肯定,岛津家即使愿意出阵相助,家主岛津义久也不会亲自前来。
  随后的事实正是如此。我在岩冈城整整等了十天,期间中九州的肥后、丰后、筑后三国军势全部到齐,岛津家才姗姗而来。他们只带来了五千军势,领军的既不是家主义久,也不是义久的嫡亲弟弟义弘,而是义久的庶弟岛津岁久。
  “真是太无礼了!”和岛津家不睦的伊东佑兵立刻向我进言,“太常公,岛津家如此怠慢军令,必须受到惩罚!”
  “关于这件事,请太常殿下原谅,”岛津岁久微微躬身,“因为马上就是春播了,所以召集军势比较困难……”
  “这正是你们的目的吧?”蒲生宣秀一眼就看出了岛津家的用意,“故意这般拖延,是想尽量推迟军势的出阵日期,减少我方用于攻略秋月家的时间……难道你们认为,这样就能阻止太常公统一九州吗?”
  “啊,说到这件事,在下有一事不明,”岛津岁久却很快转移了话题,“明国有句话说,名不正则言不顺。那么在下想请问,这次讨伐秋月家,是以织田太政公的名义,还是以吉良太常殿下的名义?如今的织田家和吉良家,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此言一出,厅中立刻陷入死寂,尤其是作为地主的蜂屋赖隆,立刻就变了脸色。
  “大胆!太常公如何行事,岂是你岛津家一介家臣能够置喙的!”大友义统大声呵斥道,表面上是在维护我的权威,实际上却是很有些言外之意。很显然,被我强行塞了一个养子,还剥夺了嫡子的继承权,他的内心很有些不满的意思。
  到了这一步,我不得不正式表态了。于是我挥手止住了大友义统的话。
  “其实,我并不在乎岛津家这一万人。没有岛津家的帮助,我也能攻下秋月家。不过,秋月家枉顾道义,反复无常,大肆侵攻临近大名和豪族,实在是扰乱九州的渊薮!我奉朝廷之命,起堂堂之师征伐,乃是昭彰大义的行为。这种情况下,单独抛开岛津家,岂不是绝了你们对朝廷的效命之途么?或者说,你们岛津家愿意自绝于九州?自绝于朝廷?”
  “不敢!”岛津岁久连忙回答道。
  虽然平时大家都不怎么搭理那个朝廷,可是,朝廷的名份却是实实在在的,一旦被拿来扣帽子,那威力不是一般的大。
第二百六十七章
海阔天高(下)
  “至于你说织田家和吉良家的关系,我也在此向众位说明一下,”我环顾了一下厅内,特别看了看蜂屋赖隆和前田利家,“刚才你提到‘名不正则言不顺’,那么我也提一句明国先贤之言……《礼记》上说,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所谓见贤思齐,我也就是按照这句话来做的。从二十多年前侍奉太政公起,一直兢兢业业,秉持忠恕之道行事。在中枢,主持了家中的多项大政,于畿内乃至整个织田家的繁荣贡献良多;在地方,几乎是以一家之力平定了四国和濑户内海,兵威及于海外琉球,并且扶持了多家忠于朝廷的大名和豪族……这一点,无论是织田家,还是整个西国,都是有目共睹的吧?目前坐镇肥后的细川家和北肥后菊池家,出于我的一力扶持;进驻肥前的家久大人,也是受到我的重用。就是岛津家,不也是如此么?按照太政公的若非我在太政公面前转圜,恐怕早已经灰飞烟灭了吧?”
  “太常公的义理和恩情,我伊东家将世代铭记。”伊东佑兵拜服了下去。
  “我米原家及舍弟菊池武重,也将牢记太常公的恩德。”米原家家主米原重元也说道。虽然继承菊池家的是他弟弟,可是他的领地也有一定的加增,而且还成为了菊池家最亲近的支族,家格也随之提高了一截。
  “我筑后黒木家(星野家、草野家家)愿为太常公及柳川殿任意驱驰。”黒木家永、星野镇胤、草野镇永也相继表态说。
  最近一两百年来,筑后国诸豪族都被大友家和蒲池家压制在国中,偶尔还投向北九州方面,和蒲池家内斗一番;而最近几年,则是受着龙造寺家的压迫,日子过得十分郁闷。这次跟随周景讨杀龙造寺隆信,在大出恶气、播家声于九州的同时,也得到了周景奖励的上千贯黄金,可谓名利双收。难得筑后国出现这么一个智勇兼备、御下慷慨的强人,他们自然要紧跟周景和吉良家的步伐。
  看到诸国众豪族纷纷表示支持,岛津岁久的口气也软了许多:“是。太常殿下的好意,寒家对此极为感激。”
  我点了点头,以极为坦率和自信的语气继续说了下去,:“说到如今两家的关系,主要是因为太政公和家督同时归天,因而发生一些变化……按照我的本意,是绝不愿取代主家的。可是,如今织田家的名望已经大大衰落,而且失去了畿内地区,今后无论是谁继承家督之位,都不可能再具备统御各军团的名望和实力,正如当年足利幕府的义昭殿下一般……这时候,需要有人能够站出来,出面收拾这个残局,否则天下很可能将重新陷入动乱。所以,我吉良家作为事实上的第一武家,也就秉着正心,准备继承太政公的遗志,完成他正在进行的统一事业。”
  “殿下的心意,在下能够明白。”蜂屋赖隆叹了口气,“既然这样,殿下为什么放弃中枢呢?……今后,又将如何对待织田家?”
  “放弃中枢,是不想和昔日的诸位同僚发生争斗,可是我暂时又无法收拾人心,只好先行稳定西国,然后效法当年的等持院殿(足利尊氏),借助在座诸位的力量,以巨大的优势压服畿内和东国……至于织田家嘛,”我也叹了口气,“在离开京都前,长秀殿下和我约定,今后将保留其大名资格,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什么!”蜂屋赖隆露出了震惊的神情,“连义兄大人也对织田家不抱希望了么?”
  “能够看清形势的人,并不止我一个,”我点了点头,“但是,因为名望、实力和器量上的差异,各人的做法和抱负自然会有所不同。”
  “……明白了,”蜂屋赖隆郑重的承诺道,“今后在下将在吉良家的麾下驱驰,支持殿下的统一大业。”
  “我岛津家也将支持太常殿下,”岛津岁久也拜服下去,“后续的五千人,本家将尽快召集,然后前来为太常殿下效命。”
  “听到岁久大人这番表态,实在是很欣慰啊,”我向他露出一个笑容,“听说岛津家已经有五千人集结于萨摩、大隅两国边境,此事并非无中生有吧?既然说还要召集五千人,那么我就接受这番好意,允许你们以一万五千军势出阵好了!”
  “……是。”岛津岁久略一思索,无奈的接受了我的苛刻要求。但与此同时,他的神情也轻松了许多,似乎放下了千钧重担似的。
  果然如情报上所言啊!我心中暗忖道。
  事实上,别看岛津岁久在我面前如此顽固,实际上却是家中带头主张服从的人。可是,一旦家主作出了决断,他也就改变态度,竭力在我面前耍着花枪,试图维护自家的独立地位。
  能够这样齐心协力,正是岛津家屹立南九州的原因啊。
※※※
  完成南九州和中九州的统合,时间已经到了二月中旬,很快就将进入春播时节。也就是说,留给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若非我强力压服岛津家,让他们那么搅和和拖延,对秋月家的征伐还真是很有可能半途而废。
  虽然看似十分勉强,我却有非常大的把握击败秋月家。
  就接近农时而言,对于双方都是一样的,但由于我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向来的名声,以及周景之前对于筑后豪族的慷慨,配下诸国豪族都知道我不会亏待他们,即使错过农时,也肯定会给予众人相应的补偿。然而在秋月种实那边,可就没这样的底气了,他崛起太过迅速,积累的军粮和财力非常有限,不可能像我这样大方。更何况,如今他的博多港已经被我方水军封锁,港内因为不时的炮击而完全陷入萧条,在这青黄不接的时节,所得甚至都不足以维持自家直属军力的开支。
  这样的对比,秋月种实配下的筑前、丰前两国豪族看得出来吧。在最近三四十年内,经历了大内与毛利、毛利与大友、大友与秋月家等多次争斗,他们看风色的眼力已经锻炼得炉火纯青。要他们跟随着进攻落水狗似的大友家,他们自然是乐意的;可是,面对六七万大军的进逼,先阵还是刚刚击破龙造寺家的筑后军势,他们肯定会感到压力很大很大……是冒着巨大的风险跟随秋月种实,并且荒废掉一年的收成,还是跟随未尝一败、如日中天的吉良家,一同分割秋月家的领地?我相信,这么一道选择题,对于他们来说应该很简单。
  出于这种考虑,我将配下军势一分为二,以周景为左路大将,领筑后、肥后国众和蟹江备直趋御笠郡岩屋城,目的是打通岩屋城高桥家和筑后国之间的通道,以之作为本家在筑前国的有力支撑。我自领丰后、日向、大隅、萨摩四国国众和三重备,作为右路攻入御笠郡东部的夜须郡,这一郡是秋月家的惣领,他们世代居住的古処山城,就位于郡内的最北端,而我的计划,就是将这座城牢牢包围,切断秋月家和其余豪族的联系,然后分别攻略其余各郡。
  面对六万多军势的威压,秋月家根基浅薄的缺点立刻显现出来,不少臣属的豪族都以临近农时为由,拒绝了秋月家的征召。秋月种实无奈,只好将自家的五千军势收缩到本城,企图拖上一段时间,等待我撑不住农时的压力,主动退出筑前国。至于左路的周景,秋月种实就完全顾不上了,只是派出了几个信使,令沿途的豪族紧守本处。
  其实呢,即使没有这道命令,众豪族也会这样做的,面对这支超过筑前国所有力量的军势,先别说他们有没有其他的想法,即使依然愿意尊奉秋月家,但是缺少了主心骨,他们也根本无法和周景抗衡。所以,周景的攻略并未遇到多大困难,他击溃沿途的小股骚扰军势,很快就抵达了岩屋城下。这座城经历了秋月家数年间的屡次进攻,差不多是筋疲力尽了,根据周景派人送来的消息,当他进入岩屋城时,连同高桥家的所有武士一块,城中只有九百余人守备,已经濒临破城的边缘。
  “高桥绍运殿下说,总算等到了吉良家的支援,还真是不容易,言语中似乎有一些抱怨的味道……他还说,本来他已经写好了遗书,准备与城俱亡了,之前把次子送往立花山城,连同长子一起过继给立花家,其实也有保全的意思。”周景在呈给我的亲笔信中写道。
  “高桥绍运是直爽人啊!”我把信件递给担任军奉行的蒲生宣秀,“看来,对于我将景七郎塞给大友家作为养嗣子,并以此作为出兵支援的条件,大友家诸家臣即使认可,内心还是很有些意见啊。”
  “想将大友家这样延续数百年的名门收为支族,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蒲生宣秀点了点头,“还有岛津家也是如此……总之,您就算平定了九州,也还要下很大的工夫收拾人心才行。”
  “主要是因为有宗家在,所以才没那么容易归心,”我沉吟着说道,“你看宝满城的筑紫家,身为少弍家的支族,受委托经营筑前方面,可是少弍家一衰落,他们也跟着丢掉了尊严,多年来像墙头草似的,辗转于大内、毛利、大友、秋月诸家配下,如今又接受了佐竹宣秀的调略……这样的命运和际遇,还真是让人感慨。”
  “不过,筑紫家的降伏,对于筑前攻略的确是非常关键,”蒲生宣秀看完书信,露出了一个笑容,“那可是秋月家起家时的盟友啊!如今连他们都降伏,秋月家也就离崩溃不远了。”
  “你说的不错,”我赞许的点了点头,“那么现在就进行下一步攻略吧!”
  我说的下一步攻略,是攻击古処山城的事。在此之前,我虽然将这座城团团包围,却一直没有发动进攻,只是分出了丰后大友、萨摩岛津两路偏师,分别攻入更北面的穗波、嘉麻两郡。表面上看来,是被作为支城的岩石城挡住了,实际上却是在等待周景那边调略筑紫家的消息。如今筑紫家已经降伏,自然就到了发起总攻的时候。
  虽然岩石城扼守山隘重地,周围地势险要,可谓是易守难攻。但是我决心一下,想要攻破却不算是太麻烦的事情。
  次日,蒲生宣秀奉命发起进攻。他以少部军力堵住隘口,牵制城中的守军,然后率五千人登上城东的山坡,就地制作了大批的滚木礌石,一股脑的向城中倾泻下去。城中的秋月家守军猝不及防,立刻陷入了极大的混乱,而守将熊井越中守、芥田六兵卫甚至当场被砸死。见到事不可为,幸存的守军很快就让出城池,逃往另一座支城益富城,不久又将益富城一把火烧掉,逃进了作为本处的古処山城。
  我知道,看见岩石城被攻下,秋月家已经完全失去了信心,他们烧掉益富城,是为了防止我方将这座城夺下后,拿来作为攻击古処山城的前线支撑。
  我看了这座城的方位,正好位于古処山城大手门前方,还真是绝佳的支撑点啊!
  “尽快将城池修复!”我对蜂屋赖隆下了命令。
  蜂屋赖隆配下的军势,曾经参与过他目前本城岩冈城的建造,对于筑城可谓是轻车熟路。仅仅只用了一天时间,他们就将益富城重新修复完毕,然后顺势进驻,准备对古処山城发起进攻。
  看到这一幕,秋月家撑不下去了,很快就派来了降伏的使者。
  “一日落城,一日建城,太常公果真有鬼神不测之机……敝家主已经看到了殿下的力量,愿意奉筑前一国投入太常公麾下,从此任由驱驰。”使者的态度非常恭顺。
  “继续领有筑前一国?”我大声喝问道,“这是秋月家降伏的条件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7/2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