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新秩序(校对)第2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2/851


这高丽也许真完了,为何不就此投了仁义的同舟社?
实际上,隔着狭窄的“盐河”,
同舟社早就从敌军营寨中杂乱的灯火发现了异常,
徐泽敏锐的感到战机就在眼前,立即组织官兵登船渡海。
还没等投诚的高丽士卒走到海滩边,
徐泽就已经率领大军登陆,并向混乱不堪的城南大营进发了。
第一百一十六章
袒右
有了四千带路党的配合,
同舟社大军顺利开进城南大营后,兵变造成的动乱被迅速平定。
除了混乱中被杀以及逃跑的近四千人外,还有三千多人被同舟社控制。
徐泽将这些乱兵聚在一起,之前投诚的四千人则站成两个方队,将他们夹在中间。
从新罗开始,长达数百年的豪族愚民统治,使得高丽底层百姓的知识普及度极低。
跟这些见识不多,又刚刚经历动乱,正惶恐不安的兵卒讲大道理是没用的,
开京城中的敌军随时都会赶来,徐泽也没有时间慢慢“感化”这些人。
高台上,火把照耀下,徐泽发表了简短的讲话。
“开京城中的昏君奸臣无视同舟社的警告,为了私利,擅自发动对保州的不义战争。”
“结果,连续两战都被我们挫败,先后打死两万六千多人。”
台下,大部分高丽士卒均显露惊恐之色。
下层士卒对“义”与“不义”并不怎么关心,
他们能够掌握的信息面都极窄,基本上面说什么就是什么。
朝廷两次北征义州,底层士卒是知道的。
后来失败了,朝廷没说。
但他们多少也能猜到,不然的话,敌人怎么会打到开京来?
只是这两战究竟死了多少人,没人知道,
没想到竟然死了这么多,整个京营才多少人?
这段话,其实是为了要强化“同舟社不可战胜”的传言。
徐泽手指向两边投诚的高丽兵卒,继续道:
“我们为讨伐不义而来,只打昏君奸臣和他们的爪牙。”
“其余人,只要不与我们作对,就不会有事!”
“愿意投诚的,站在原地不动,不愿投诚,站到后边去!”
这段话,就是要将权贵和底层士卒割裂开来。
这一招,如果高丽上下一心,自然啥用都没有,
但高丽人可能上下一心吗?
果然,所有的人,都站在原地不动。
其实,很多人紧张之下,根本没有深入理解徐泽的话。
但经历了之前的混乱和杀戮,
冷静下来的士卒们都后怕不已,没人想再体验一次。
他们也不需要想,
队列两边的江华县守卒投降后都活下来了,就是最好的榜样。
“按照你们的军律,残杀同袍,投敌叛变都是死罪吧?”
士卒们顿时慌了,
兵乱开始的时候,大部分人还能保持冷静。
杀红眼后,就只剩下“活下去”的信念在支撑,
谁都不想死,才会让可能威胁自己的人去死。
徐泽见恐吓的效果已经达到,该是图穷匕见的时候了。
“营中动乱那么久,奸臣们却不管你们的死活,但同舟社管!”
“不想等到战后被城中贵人老爷们清算的,现在就跟着我,打得他们没法再随意剥夺你们的性命!”
“想活下去的,现在就袒露你们的右臂!”
哗啦——
不多时,所有的高丽人全都袒露自己的右臂。
袒右者,起事之仪。
自比小中华的高丽流传了很多中原故事,有很多人知道这一点。
此时的衣衫不比后世,
脱下来相对简单些,穿起来很麻烦。
袒露右臂后,战时是不可能匆忙穿上的,
以此表示坚决追随,绝不反叛之意。
开京城内。
随着越来越多的士卒逃到罗城南门外哭叫着喊城,
城内的恐慌越来越大,已经有人开始纵火了。
拓俊京顾不上罗城城墙了,只得先集中兵卒,对城内实行戒严。
高丽常备兵约为十万,总量比起宋辽少了很多。
但军队人数已经占了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其比率远超宋、辽两个大国。
除了防御重心的西北防线,
还要分置全国五道两界的一百二十八州、四百九十一县,
国都开城仍然保留了三万三千驻军,已经是相当重了。
之前北征义州,西北面兵马使金缘带走了五千精锐,
其后为了救援平壤,剿灭同舟社,水师又带走三千人,
这些人要么死在海战中,要么投降,要么逃跑。
反正已经永远失去了这批战力。
再除掉江华县投降的三千人,开京实际只剩下两万五千兵力。
重点防守方向的城南大营安排了八千,城内还有一万七千兵力。
看起来的确不少,
但去掉任何时间都不能轻动的三千禁卫军,就只剩下一万四千人。
这个时候就看出了超级巨城的弊端了——过长的城墙需要极多的兵力。
就算将一万多人全部放在长达一百二十余里长的外城墙上,一里仅有百人。
哪怕不是防御重点北段城墙可以少一些人,也非常稀少。
正常情况下,开京不会出现这样的窘迫状况。
只要征召豪族部曲和青壮协助守城,轻易可得数万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2/8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