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新秩序(校对)第2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3/851


但“正常情况下”,敌人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兵临城下。
更不可能都要打仗了,才匆忙换上自己这个当权派敌视的统兵人。
这个时候,最大的威胁,反而不是同舟社和城南大营的乱兵。
开京城内各怀心思的豪族才是真正的动乱之源。
实际上,在同舟社进抵江华岛后,开京就启动了战时机制。
已经征召了两万青壮,协助守城。
此时,军队也留守营区,严阵以待,
只缺一个掌控军队、稳定人心的核心人物。
等拓俊京进入军营,命令驻军开进城中戒严后,开京的秩序才逐渐恢复正常。
这个时候的稳定,只是表面的稳定,最怕反弹。
拓俊京必须继续坐镇城中,不能离开,
只能让自己的部将罗鑫带着两千人火速前往城南大营,
要求其迅速平定兵变,并将剩余人马带回。
拓俊京则单独进宫,找到躲在松岳山上的王俣,汇报今晚城中的详细情况。
城南大营在开京成以南,却不是在城下,隔着开京还三十里。
罗鑫带领的平乱兵马离城南大营还有五里,
就遭遇了埋伏在此的同舟社新附军迎头痛击击。
在“打败贵人的爪牙”和“活下去”的强烈欲望驱使下,
新附军爆发了极强的战斗力,
直接发起白刃战,将平乱兵马打懵。
罗鑫当场战死,剩余的一千六余人全部投降。
被昔日同袍打败后,在“死”还是“活下去”的选择面前,
投降的平乱兵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活下去”。
而后,自己动手,清理了近百“豪族爪牙”,
剩余的一千五百多兵卒,也袒右宣誓,
光荣地加入了同舟社新附军的队伍。
……
ps:王孙贾乃入市中曰:“淖齿乱齐国,杀闵王,欲与我诛者袒右。”
市人从者四百人,与之诛淖齿,刺而杀之。
后因以“袒右”为参加起事的标志。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望也。袒右,称大楚。
颜师古注:“袒右者,脱右肩之衣,当时取异于凡众也。”
第一百一十七章
新附
新安州之战后,
徐泽派辽东第三将乙一营回鸭绿江,换防已经清理完缴获船只的甲三营。
根据社首的指示,时荼丹部还送来林冲、萧近海两部兵马。
除掉入高丽后,连番大战战损的三百多人,
同舟社攻打开京的本部力量,仍有七千多人。
具体编制如下:
辽东第一将三个甲种营和三个乙种营,加强第三将甲一营五百人,合计二千九百人。
辽东第二将乙三营林冲部,加保州抽调兵力,合计一千八百人。
辽东第三将三个甲种营和两个乙种营,合计二千一百人。
斥候营加医护营、亲卫队、演出队等,合计近千人。
另有投降的高丽新联合舰队水师残部一千三百人。
再加上昨晚收编的高丽新附军八千多人。
总兵力已经超过一万七千人,比开京城内的兵马还要多。
战争形势的急剧变化,
不仅让反应迟钝的高丽朝廷措手不及,
也让同舟社的战略受到冲击,徐泽必须对战前制定的计划作出调整了。
出兵前,制定的反攻高丽作战计划,主要分为五步。
第一步,制造假象,将高丽水师调出防备严密的驻守海港。
而后逐个击破,使其处于有海无防的境地。
第二步,夺取并占领重要的港口城市,大张旗鼓地开展反高丽王朝宣传。
迫使高丽集结征集各地的军队,以收复失地。
因为军队的仓促调动,又为同舟社创造新的攻击“弱点”。
第三步,攻下江华岛,兵临开京。
迫使高丽君臣在“灭国”的威胁下,
放弃稳扎稳打,重点防御的战略,
急召全国军队勤王,彻底打乱高丽全国的兵马部署。
第四步,趁高丽人重兵集结开京,各地兵力空虚之际。
同舟社主动撤离江华岛,攻占其余港口城市。
然后,在运动中消灭其紧急回援,已经疲惫至极的勤王兵马。
第五步,征战各地的同时,配合强有力的政治宣传。
将同舟社“仁义无双”,高丽王朝“腐败无能”的种子,撒遍所有占领区。
即便高丽大军跟着同舟社的屁股后面“收复失地”,
也会因为其后的维稳而焦头烂额。
最终,迫使高丽君臣认清“同舟社不可战胜”的形势,主动乞和。
这五步战略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区分,相互转化,又环环相扣。
总体原则是打掉水上力量,运动疲敌歼敌,政宣争取民心。
让高丽的有生力量在反复的被动运动中,彻底拖疲、拖废,
然后被同舟社轻易消灭。
在五步战略之外,徐泽还布置有暗棋。
明暗配合,绝对能把高丽折腾个天翻地覆。
至于灭亡高丽?
徐泽还没有自大到这种地步。
做不做得到是一码事,
更关键的是,这样做不符合同舟社的利益。
高丽这片土地这个很特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3/8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