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新秩序(校对)第4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9/851


说白了,再好的制度也要靠人来落实,抓不住“人”这个关键因素,什么“会”“社”,什么章程和制度都不好使。
共建会这种基层组织只能使用各村的人,空降是不可能的,同舟社也没那么多的候备骨干。
而共建会又是同舟社下步社会改革的关键一环,基础没打牢,再好的政策也会在落实的过程中被人篡改,让善法变成恶政。
因此,徐泽在各地共建会组织建立过程中,不仅命吏曹、户曹和监曹组织督查,他还亲自抽查了部分村级共建会。
这个叫做田各庄的小村子便是他抽查的村庄之一。
因此,徐泽知道这片稻田属于叫做田赶驴的四等户。
田赶驴有两个成年了的儿子,一个两年前匪患中下落不明,另一个年初得绞肠沙没了,其人前些时日也摔断了腿,还是医护营给正的骨,到现在仍没有好利落,暂时下不了地。
赶驴家缺劳力,村里共建会组织的生产互助组承诺给他家收稻子,但要等到忙完了其他人家才能来,徐泽得知这一情况后,特意安排了这次收割。
待田赶驴的浑家李氏听日说有三位军爷在给自家收稻子,急忙洗碗烧水,提着水壶赶来时,徐泽已经带人收割完毕,上了田埂。
李氏认出了徐泽,感动得眼泪哗哗地流,想磕头被徐泽阻止,嘴里菩萨长佛爷短的一直不停。
忙了一大早,确实也有些渴了,但李氏带来这个水壶显然不够众人分。
徐泽接过李氏递来的水碗,喝了一口后,交给学员们传递,一圈下来,还剩小半壶。
直至此时,东面的小山上,红日方才冉冉升起。
留下两名亲卫帮李氏将收好的谷子挑回家晾晒后,徐泽带着一群卷着裤腿赤着脚的集训学员,背对朝阳赶回军营,留下一路的歌声。
我是一个兵,
来自老百姓——
第六十九章
到哪里去
徐泽带人回到军营时,早饭时间已近。
众人洗漱完毕,列队进入饭堂时,发现战曹曹首吴用带着几名参军,还有代理长史宗泽也带着社务部一众曹首,已经候在堂内了。
下一步的社会改革需要多部门协作,与军官轮训穿插进行的官员轮训也需要宗泽等人提前准备。
徐泽公务繁忙,分身乏术,有些重要的大课,他便拉上众人一起旁听。
上午的授课,徐泽先讲了一个故事——关于一支超越古今的传奇军队故事。
这支军队隶属于类似同舟社,同样是为了天下大同而努力奋斗的伟大组织。
这支军队并非为了杀人而组建,而是带着救亡图存与文明复兴的崇高使命诞生。
这支军队既是为了摧毁旧社会而战,也是建立新秩序而战。
他们当兵并不是为了钱财,至少,他们得到的钱财完全不够他们付出的代价;
他们缺衣少食,甚至因为吃不上食盐而熬很苦还有毒的硝盐吃,仍能坚持每日“四操三讲”;
他们装备奇缺,人数很少,却能一再打败装备精良、数量庞大的朝廷军队。
后来,这支军队反“围剿”失败,为了摆脱朝廷数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被迫战略转移,进行远征。
在两年时间内,这支传奇军队进行了近四百次的战斗,攻占七百余座县城,翻越了十八座大山,跨过了二十四条大河,走过了荒草地,翻过了大雪山,行程近二万五千里。
他们还创造了大雨天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昼夜奔袭近二百四十里,并击败倚险而守之敌军的奇迹。
讲到兴起,徐泽还赋诗一首: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社务部众官员和受训的学员近皆目瞪口呆,尤其是军官们,受到的震撼更加强烈。
身在军中,他们更明白同舟社军队的各项极限参数。
同舟社在梁山组建之初,社员们确实吃了一些苦。
但相对于此时的大部分百姓来说,饭管饱,还经常有鱼、肉的生活就是过年!
为了这种天天过年的好生活,吃点苦算得了啥?!
何况,所谓的“吃苦”,比起百姓们的日常劳作,也苦不到哪里去。
后来,之罘湾开港,登州刀鱼战棹巡检司组建,官兵们的日子过得更是要好得多。
坦白地说,同舟社的军队虽然训练不含糊,凭借着诞生后屡次击败强敌的赫赫战功,确实有资格傲世已知世界的任何“强军”。
但这支军队从最初组建开始,就是一支注重装备和保障的武装。
换句话说,就是从来没有真正吃过苦的军队!
与社首故事中那支拖不垮、打不烂的传奇军队相比,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仅仅是遭遇缺衣少食,吃不上盐这一点,就能令同舟社的军队编制员额大幅缩水,战斗力大减。
兴许,在社首的人格魅力感召下,还能坚持一段时间,但也仅仅是一段时间而已。
更勿论在这样的条件下,还可以编制不散,在不断的战斗中,创造远征二万五千里的传奇。
这也是徐泽坚持认为同舟社先天不足,无法真正完成天下大同的原因之一。
同舟社在他羽翼下规避了很多风险,成长过于顺利,且成员构成太复杂了,根本就承担不起这么伟大的历史使命。
“社,社首,‘红军’是真的吗?”
康达举手,问出了所有人心中想说的话。
“真的!”
社首肯定的回答,成功勾起了所有人继续探究的兴致。
“社首,后来呢?”
“后来,这支军队不断传承,打败了一个又一个的强敌,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还打败了如同辽国最鼎盛时那般强大国家纠结的十几个国家联盟。”
众人被社首的描绘的伟大军队震惊了,一惯话少的马扩也忍不住发问。
“社首,你说的这支军队在哪里,为什么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
“你们没听说过很正常,因为这支军队在——我的梦里。”
徐泽的回答自相矛盾,但他的眼神和那首七律却骗不了人——故事是真的。
可是,真有如此传奇的话,是绝不可能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就算过去再长的时间,也都会被历史所铭记。
大宋继承了大唐的很多传统,虽然屡败于强敌,但宋人骨子里仍是骄傲的、自信的、开放的,对已知世界的了解也是积极的、主动的。
不应该出现社首如数家珍,而他们全然不知道的情况。
所以,这个类似同舟社的伟大组织和传奇军队,还真有可能出现在社首的梦中。
至于徐泽,则有更多的想法。
真假重要吗?
自己还能回去么?
并不是有了伟大的理论,就一定能有伟大的实践,再伟大的理论,也必须与实际相结合才能产生威力。
在自己记忆中的那个时空,伟人的思想早就传遍了全球,也没有哪个组织能复制出第二支传奇的军队。
后世能有那支传奇的军队,乃是因为有着深厚文化传承的华夏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百年屈辱,受尽了各种蛮夷欺负。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华夏人基因血脉深处的不屈和骄傲被唤醒,一代代先烈前仆后继,尝试了几乎所有救亡图存的道路,结果,都失败了。
华夏有谁能救?
华夏到底有没有救?
华夏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经历了最深沉的绝望,才能迸发出最彻底的革命力量。
这支在苦难中诞生,为了结束苦难、复兴华夏而战的伟大组织和传奇军队,注定无法在其他任何时代,被任何人所复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9/8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