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新秩序(校对)第5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5/851


萧干又截获部分四散而逃的御帐亲军,回到燕京时,城中正人心惶惶。
李处温、张琳、耶律淳等人为燕京稳定计,引萧干入城,并将城中仅剩的部族军也交到了其人手中。
因此,得知怨军靠不住时,参知政事李处温便直接到了军营,寻镇国将军萧干谋划大事。
“参政快请入帐!”
萧干有兵败且投降金人的污点,还能进燕京并被授以统率部族兵之重任,李处温在其中出力不少。
由是,萧镇国对李参政颇有些感恩,得知参知政事来访,立即出营迎接。
李处温在路上有说有笑,没有露出半点异常,进帐后却突然收住笑,一脸诚挚地向萧干长揖一礼。
“萧镇国,处温今天来,是要把一家老小的性命都托付给你。”
萧干大惊,赶紧上前拉住李处温。
“萧干如何受得起相公如此大礼,相公什么话尽管吩咐,我要是皱下眉头,就不配为人!”
镇国将军的表态并没有得到参知政事的呼应,李处温继续一本正经地问:
“皇帝跑了,南京无主,辽国很快就会被灭,处温一个文人,动乱中上保不了国家,下保不了家人,只能跟着镇国将军这样的豪杰方能苟活于世,但在这之前,我想问个明白,若辽国灭亡,镇国是想投金国,还是降南朝?”
皇帝跑路后,燕京城中人心惶惶,早有谋立燕国王耶律淳的呼声,萧干自然也听到过,他如何听不出李处温的言外之意,这是逼自己表态呢。
其人当即拔出匕首,在自己的额头上划出一道长长的血痕。
任凭额头上留下的血迹模糊自己的双眼,萧干双手举起匕首,躬身向李处温发誓道:
“相公尽管放心,萧干虽然是粗人,也有廉耻,绝不会做亡国奴!只要是为了辽国的存续,相公要我做啥,我就做啥!”
“好!”
从军营出来,李处温就带着萧干的儿子赶回自己的官衙。
左企弓、虞仲文、曹勇义、耶律大石等人已经焦急地候在官衙之中。
“李参政!”
“参政!”
“李公!”
迎着众人急切的目光,李处温干脆利落地回答了众人的期盼。
“诸位,镇国将军和怨军都同意我们之请,事情已经谈妥了!”
“好啊!”
“事不宜迟,咱们这就去留守府,请燕王登基,如何?”
“好!”
出了官衙,城中一些大寺的高僧大德已经候在门外,众人一起向留守司官衙走去。
未过多久,萧干也带着军队跟了上来,紧接着,一些大户家主族老们也纷纷汇入。
人群由最初的几十,到数百,再到数千,最后超过万人。
请立的人越聚越多,动静也越来越大,提前得到李奭消息,正在留守司官衙中安坐的耶律淳也听到了外面的动静。
这位苟了半辈子的贤王此生中多次遇到同样的事情,经验极为丰富。
其人面对李奭的劝进,死活不肯表态,并命令护卫关闭大门,不准请立的众人进衙,似乎是铁了心要做自己侄子耶律延禧的忠臣。
留守司官衙大门外,所有人都齐聚后,南府宰相张琳才被人“请”来。
见着万人齐聚的震撼场面,张琳也不敢责骂李处温瞒着自己搞出的大动静了。
“李参政,请问需要老朽做什么?”
李处温很满意张琳的识时务,事已至此,也没什么不能说的了,当即长揖一礼。
“国家危难,天子弃国,处温为大辽社稷计,恳请相公随我进衙劝燕王今日早登大位,号令军民救亡图存!”
这群人在做什么梦!
辽国如今的形势,真是换个皇帝就能挽救的么?
张琳不比还想更进一步的李处温,其人已经位极人臣,更担心随时能杀回来的皇帝耶律延禧,但又不敢拂逆众人的意思。
“琳以为,如果劝燕王为摄政,则可行。”
“摄政?”
李处温转身,看向身后的众人。
“诸位,我们今日聚于此处,究竟为了什么?”
人群中,耶律大石涨红了脸,大声高呼。
“救辽国,迎燕王!”
众人随即跟着附和,声浪一浪高过一浪。
“救辽国,迎燕王!”
“救辽国,迎燕王!”
“救辽国,迎燕王!”
李处温再次转向张琳。
“天意人心不可违,张相公,清吧!”
张琳看着亢奋高呼的人群,知道自己要是再推脱,今日就是一家老小祭旗的后果。
其人暗叹一声,跟着李处温、左企弓、曹勇义等人进了官衙。
耶律淳自然也听到了衙外燕京军民救亡图存不屈呐喊,又见张琳以下所有留守的重量级官员尽皆到齐,其人才走了出来。
辽国乃继承大唐正朔立国两百余年的大国,诸礼齐全而繁复,尤其是天子践位之礼,更是复杂,奉礼、奉御、奉敕、奉乐等等,皆有定制,仓促之间根本办不齐。
但此时乃非常时期,容不得在这些细节上黏糊,李奭赶紧拿出早就备好赭色衮袍,披到耶律淳身上。
“天子即位,百官拜舞!”
李处温当即率众官跪迎。
“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八十五章
恶魔徐泽
在耶律淳的惊骇尖叫再三推辞和百官一再苦劝中,辽国新皇帝登基仪式总算顺利完成。
耶律淳登基后,第一道诏令自然是帝国人事调整,迎立有功的众官员尽皆有赏,个个升官进爵。
以李处温为守太尉,以左企弓为守司徒,以虞仲文为参知政事,以张琳为守太师,以李处能为北枢密院签书,以李奭为少府少监,以提举翰林医官。
以萧干为北枢密使,以曹勇义为知枢密院事,以驸马都尉萧旦为同知枢密院事,以耶律大石为镇国将军。
就连这次迎立没赶上,但之前曾参与废立大计的李爽、陈秘等十余人,也一并赐予进士及第,授给官职各有等差。
这个后世史称“北辽”的政权虽是篡立,却为了救亡图存,从一开始,北辽就展现了其不同于耶律延禧之大辽的一面。
耶律淳登基并给百官进爵后,立即下旨宣布大赦天下,改元建福,自称天锡皇帝。
天锡皇帝为燕、云、平以及上京、中京辽西六路等尚未被金国征服土地之子民的共主,号令各地不愿屈服的辽人拿起武器,奋起反抗一切侵略者。
原大辽天祚皇帝耶律延禧昏庸无道,弃国失民,降封为湘阴王。
湘阴王之领地只在大辽极西之地的沙漠以北,西南、西北路两都招讨府,领所辖诸蕃部族,未得圣旨,不得越过自己的封地。
稳定都城燕京秩序后,天锡帝又调平川、渔阳、玉田等地兵马入城,归耶律大石统辖,以制衡萧干,避免一家独大的局面。
随后,下旨改怨军为常胜军,将其纳入正规名号编制禁军序列,以从外部制衡萧干和耶律大石。
北辽建立过程中,内部并没有发生流血冲突,但外部环境极其恶劣,政权建立伊始,就面临着严峻的外部威胁。
东、北两面,金国已经拿下东京、上京和中京,正在不断侵逼。
南面,同舟社大军云集,真定府、雄州之同军斥候频繁越过国界追杀辽军探马,北侵之意已经显露无疑。
西面,控制着西南、西北两路都招讨司的湘阴王也在积极备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5/8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