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新秩序(校对)第6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2/851


就算日后遇到大同内乱,或与他国爆发大战等绝佳时机,赵宋想联系金人以夹击大同,都只能借道夏国出使了。
且不说与赵宋打了百余年的夏国肯不肯借道,就算借到了道,并再次联系到了金人,宋金两国之间连个物资输送通道都没有,又拿什么说服贪婪的金人出兵?
所以,现在开封府绝不能再乱,河东路也绝不能丢。
教主道君皇帝在圣旨中反复强调河东路对于大宋帝国的重要性,要求守臣必须严守城寨,不可给同军可趁之机。
至于河东路宣抚使谭稹接到这份自相矛盾的圣旨后该如何执行,那就不是天子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正如这些年以来,教主道君皇帝一面再三强调各地不可加税增加百姓负担,一面又不断上马超级工程并不断提拔会捞钱的臣子一样。
若是这点领悟圣旨的本事都没有,还做什么官!
从东京到太原府的直线距离,明显比开德府到燕西路要近得多。
但后者的道路条件又远胜于前者,消息传递速度要更快。
正常情况下,同宋两国传到两军对峙前线的时间基本不分先后。
但徐泽蓄谋这么久,又怎么会老实等到两国正式签约后才通知牛皋出兵呢?
所以,赵宋河东路宣抚使谭稹解脱了——其人至少不用纠结如何执行教主道君皇帝这道根本没法执行的圣旨。
因为,在其人收到圣旨之前,同军就已经出兵了。
赵宋代州与辽地朔、应、蔚三州接壤,唯有朔、代两州边境的其中一截修有长城。
并非这一段的边境最险要,而是恰恰相反。
代州位于河东路的东北部,北踞北岳恒山,南跨五台山,为太原府之锁钥,咽喉全晋,乃是赵宋首屈一指的防御重州。
其地与辽国的边境由西至东分布着黄嵬山、雁门山、屋山、恒山、泰戏山等大山,仅仅依靠这些大山和西陉、胡谷、雁门、楼板、阳武、石峡、土墱、繁畤、茹越、大石、义兴冶、宝兴军、瓶形、梅回、麻谷等十五寨形成的完备防御体系,就足以扼守要道,阻止敌军侵入河东,不用再修长城。
过去的百余年间,军力不振的宋军硬是凭借代州绝佳的地形和众多的险关要塞,多次阻击住强大的辽军,并留下了“杨家将”的民间故事。
胆大包天的秦桧便是认准了代州的有利地形,一旦做出决定,便彻底豁出去。
其人先以圣旨逼迫郭仲恂死中求活,再以天使身份亲临一线,深入各城寨鼓舞士气,欲要带领代州守军狠狠打击南下同军,一仗打出宋、同两国的“代州之盟”来。
第一百七十二章
敲烂乌龟壳
大同正乾元年十月初六,同军第一军以同宋两国达成的应州事件相关协议为依据,要求代州宋军打开边境城寨,放本部人马入内搜寻本国被诱骗的百姓。
赵宋各寨守军只知道数日前秦员外郎才传达了朝廷“坚决抵抗”的旨意,并没有听说什么“应州事件相关协议”,当即严词拒绝了同军的无理要求。
诈城失败的同军转而改为强攻,守军坚决反击,同宋两国代州之战由此爆发。
事实证明,只要上官作战意志坚定,战前动员做到位,再有险要地形和坚固城寨可守,即便面对战无不胜的同军,宋军兵卒也可以坚守城池而不垮。
战争开始后,以往面对赵宋破城如破竹、拔寨如拔葱的同军,由蔚州和应州两面一天内连续对五座城寨组织了十七次进攻,却没能攻下任何一座寨子。
赶往繁峙县督战的郭仲恂立即按照秦桧的建议,分别向太原府和东京派出两拨信使,急奏伪同军队悍然攻击代州的侵略行为。
与以往赵宋大部分边臣渲染战争危急形势的急奏不同,郭知州的这份急奏着重描述守军的英勇无畏,并汇报了此战的重大战果——至少击杀了两千名同军。
郭仲恂还乐观的向朝廷保证,只要后援不断,代州守军就有信心挡住五万人以下的侵略军至少半年的攻击。
其人还在急奏中提醒朝廷要加强其他各地尤其是开封府的防务,以防贼军因打不下代州而冒险南下威胁开封府。
之前,徐泽出人意料地率军南下进入开德府,因为全程都在大同境内,其行动非常隐蔽。
待赵宋朝廷确认这个消息时,徐泽又逼迫赵佶限时谈判,直至开封危机解除,朝廷都没来不及下达勤王令,边地根本不知道大宋差点被灭了。
秦桧至今也不知道东京这段时间发生的事,他只知道只有先造成既定事实,才能迫朝廷放弃幻想,硬着头皮抗同。
应州,同军大帐。
第一军情报参军马扩站在代州沙盘前,向牛皋汇报军情。
“军正,通过之前的侦察和火力试探,茹越、大石两寨的宋军兵力和装备配置已经大略摸清,其中,大石寨宋军应在两百人左右,配备有……”
“嗯。”
天气已经转凉,壮硕的牛皋却只在战甲内穿了一件单衣,浑然没觉得冷,其人摸着自己的肚皮,略作沉思。
“赵宋朝廷的传旨使者应该快到代州了吧?”
“从脚程上算,不是明天,就在后天。”
徐泽派石秀前往东京警告赵佶之前,就先一步将兵力部署到了开德府,而等同宋两国基本达成谈判共识后,其人又立即命牛皋出兵。
这一战,从开德府到开封府,从滑州到代州,徐泽打的都是时间差。
牛皋、马扩等人皆明白皇帝的旨意,也制定了相应的战术。
所以,代州之战发起后,宋军能够防住同军的进攻,真正的原因并不是什么防守一方地形险要、城寨坚固、将士用命。
而是进攻方本就没有真进攻,只是火力侦察而已。
牛皋摸了摸自己的脑门,询问孙立。
“孙师正,你部需要多少时间拿下大石寨和茹越寨?”
此战,第一军从应、蔚州同时进攻,应州方向担负主攻任务的是孙立师。
孙立是老资历的军官,但在同军中并不怎么显眼。
其人既没有耀眼的战功,也没有鲜明的个性,很容易被人忽视。
与前些年相比,孙立“单纯”了不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带兵打仗上,少了很多钻营,才会给人这样的错觉。
其人不得不改掉自己身上的坏毛病,不然的话,就别想在同军中出头。
而另一个爱钻营的“名人”林冲则抢走了他“万年营正”的绰号,最近还调到了第二军教导营。
但曾经仰孙立鼻息的小舅子乐和已经做到了宣部尚书这样的高官,就连多年前被他嫌弃的穷亲戚解珍也和他平起平坐了,这让其人心里怎能不吃味?
同军由最初的几个营扩编到数十个师,自然有几十个师正,孙立缺少战功,这个师正的“含金量”几乎属于最低的一档。
若是此战还不能立功,以后的路就会窄很多。
孙立有自知之明,知道以自己的能力,能做到师正就已经到顶了,没敢再奢求军正之职。
但同军已经推出了衔、勋制,军官不仅有职务上的高低区别,还有衔、勋级上的差异。
职、衔、勋最终都是要和战功挂钩的,并影响以后地位和待遇。
孙立难灭功名之心,总要趁着现在大战的机会搏一搏才行。
这段时间对大石和茹越两寨的侦察和试探攻击,其人都是亲临一线,早就摸透了敌情,心里有数。
“回军正,半天足够!”
“嗯。”
牛皋正待下令,马扩抢先问了一句。
“军正,要不要等宋军收到了开封府的消息,自己放开道路后,咱们再进攻?”
其人给牛皋做了大半年的参军,基本清楚军正的想法,知道他是想强攻了。
参军之职,不仅要出谋划策辅佐掌兵官打仗,还有建议监督之权。
马扩并不怀疑孙立能攻下大石寨和茹越寨,他担心的是其人因为求胜心切夸下海口而枉送将士们的性命。
须知道代州的城寨和河北京东完全不是一回事,险要太多,若是蛮干,会死很多人。
“不用!”
牛皋自是知道马扩的担心,耐心向其解释道:
“河东地形险要,城寨关隘又多,守军的战斗意志也比河北和京东两地要坚决,咱们第一战要是取了巧,后面就得啃硬骨头,还会留下行政治理的尾巴。对宋军,咱们就要用拳头说话,教会他们就算躲在乌龟壳里,也照样给他敲个稀巴烂。”
马扩暗道自己还是眼界窄了,想起陛下在这一战中故意打时间差给宋军下套,逼迫守军还击也是为了下一步的攻略,当即释怀。
“属下明白了!”
“哈哈,好!”
牛皋见马扩真明白了,立即起身,对孙立命令道:
“命你部明日正式攻城,戌时前,俺要到繁峙县继续指挥战斗。”
“得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2/8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