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校对)第1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891

  离开下密县之前,李素最后顺带去看了一眼还在县衙养伤的县丞孙乾。
  孙乾十天前中刀,当时重伤垂危,不过这些天歇下来,已经可以稍微下地走路了——主要他的刀伤不深,只是沿着肋骨长度很长、失血很多,但骨头和内脏都没事。
  每天吃些温养补血的东西静养着,年轻人造血恢复快,脸色看起来也就没那么苍白了。
  “公佑你好好养伤,我们明日便出兵去救泰山郡、追缴贼首乌苏。去年灅水河畔被他逃走,也该做个了断了。”李素闲聊着安慰了一句。
  孙乾听了,微微有些失神和失望:“这么急?刘府君仅用不到十日就击溃北海、东莱最大的两股黄巾贼,本地士族名儒无不敬仰感戴。
  我听说府君在辽东时,常感干练幕僚不足,求贤若渴,还想趁此机会帮忙引荐一些呢——我算不得本郡大儒康成公(郑玄)的正式弟子,但也算跟他旁听过一阵子,当初蒙他举荐才得以任郡吏入仕,数年后累为县丞。
  康成公近年来在故乡高密县开学授徒,多有好学之士归附。张饶、管亥祸乱地方时,康成公无可奈何,不得不躲进了即墨县以南的不其山隐居。
  从六月时起,贼情愈发严重,想让学徒出山买粮谷都十分困难,才不得不考虑闭门辞学、遣散诸生。幸亏刘府君使北海百姓拨云见日,我想康成公那儿说不定还有些志节坚贞的生徒未曾遣散,刘府君何不求之?为何要急于先救泰山郡呢?”
  孙乾口中提到的不其山,位于胶州湾的北部,也就是后世青岛崂山西北的一些山区。
  汉末的时候,不其山属于北海、东莱、以及徐州的城阳郡的三方交界处,是三不管的山区,所以哪怕黄巾贼作乱也不会骚扰到那种破地方去,大儒郑玄便选择逃到那里继续隐居。
  他手下那些学生,论辈分将来都算是袁绍的师兄弟呢,谁让袁绍也是郑玄的学生。
  不过,尽管孙乾提出的建议很诱人,李素也知道事有轻重缓急——
  郑玄如今还没来得及遣散的那些徒弟,无论是崔琰还是国渊、张逸、程秉、郗虑,这些人哪比得上笼络诸葛一门的优先级?
  何况其中的崔琰、程秉都是世家郡望,一不肯跟刘备二不肯远离故乡做官,刘备对他们的帮助之恩也没到救于水火的程度。
  还是先放一放吧。
  李素想了想,答道:“多谢公佑提点,不过刘府君自当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交。先诛灭首恶乌苏、慎始慎终,再谈求贤。
  不过,不其山郑氏一门诸生,因战乱陷于困顿,刘府君自然会差人代为照料的。我这便批一钧命,差二百军士,运粮米五百石、杂菜果肉五百石、布帛百匹,前往不其山接济。其余待我等回军再议。”
  孙乾还有些白的嘴唇动了动,没有再劝。
  肯出粮食布匹接济困厄,也算是先结善缘了。
  刘备居然如此“不以私废公”,这个德行还是挺让孙乾感动的,愈发觉得要死心塌地跟着刘备和李素干了。
  ……
  几天之后,泰山郡治奉高县。
  城中的太守衙门荒败不堪,空无一人,如同鬼宅。
  主持郡事和防务的郡丞诸葛珪,宁可宅在自己的旧宅里奄奄一息处理军务,也不想去太守府沾晦气。
  没办法,那座太守的府邸,两年前还是归属于张举的——也就是那个人头已经被李素游说、由丘力居斩送到雒阳的伪帝。
  这么一号大逆首恶,作为汉臣谁敢跟那种货色沾染上哪怕一丝丝的瓜葛?仅仅是同期在同一个郡里做过事,都够让人避讳上很久了。
  诸葛珪的泰山郡丞也干了好几年了,除了最近这20个月以外,再往前推那段任期,他跟张举可是同事啊!
  按照汉末官制,长史算是“常务副市长”,郡丞算是“分管民政工作的副市长”。
  原本历史上的诸葛珪,都没熬到青州黄巾军侵略泰山郡、也没遇到围城兵灾,就提前忧惧病死了——很显然,他忧惧的病因就是张举,他是在张举称帝后的第二年年初死的。
  只不过,这一世因为刘备驱逐乌苏带来的蝴蝶效应,青州黄巾军的燎原火种提前了大半年被引燃,诸葛珪都还没来得及忧惧而死,就赶上了战争。
  但这反而让诸葛珪燃起了一丝挣扎。他其实早就想眼一闭撒气儿了,敌军打来后,他却忍着这口气不敢死。
  他觉得还有一丝希望洗刷琅琊诸葛氏的嫌疑:守住城池!不要被张举的余孽的余孽攻破!显示自己跟张举叛军是彻底划清界限的!
  诸葛珪正躺在病床上喘息,他府上的仆人,已经按他的命令,把几位少君带来训话。
  长子诸葛瑾刚转进门槛,连忙趋步上前、跪于榻侧:“父亲可好些了么?医工说您急火攻心又加重了,还是好生调养吧。
  有什么事儿过几日再吩咐也是一样的,孩儿今早跟着孔县尉巡过城了,贼人今日不似准备蚁附的样子。”
  诸葛瑾虚岁十六,诸葛亮虚岁九岁,诸葛均虚岁四岁,所以诸葛瑾已经算是读过不少书、也能稍稍处理一些公事了。遇到贼军围城,父亲重病,他也只能赶鸭子上架火线历练。
  而他俩弟弟还什么都干不了。
  诸葛珪咳嗽了一阵,声嘶气喘地吩咐:“一日不蚁附,又有什么用?今日喊你们兄弟来,是有些后事要交代。”
  诸葛瑾与诸葛亮才听了一句,连忙跪下磕头:“父亲何出此言!医工已经说了,这不过是忧虑成疾,并非无药可医。只要父亲保重身体、排遣郁闷,不日定当霍然!”
  “不要插话!听我说完!”诸葛珪凝起一口气,不怒自威地喝止儿子们的无用废话。
  “我生死已不重要,这些教诲你们却必须谨记。万一哪天我不行了,瑾儿你也要尽量稳住孔县尉,晓以大义,告诉他贼军必不持久,只要守住,你们迟早还能留得清名,以大汉忠臣自居。
  张举逆贼,早在去年年底就已被幽州别驾李素、单骑入胡说降胡酋斩送,张纯……虽然我等被围困于此,内外消息不通。但以我观之,纵然没死,以辽东刘府君平贼兵锋之利,张纯定然时日无多了。
  泰山贼乌苏,与他搅起的这些青州叛军,不过是张举张纯的余波而已。此前之所以猖獗,无非是朝廷专注于先诛首恶。等张纯都死了,朝廷只要分出两三成讨张纯的精力来对付乌苏,他那些乌合之众岂有不败之理?
  更何况,我们被围城之前,还听说朝廷邸报言道,已经派出陶谦为徐州刺史、从南翼助剿围堵青州黄巾。所以,现在撑不住这口气投降贼寇之人,才是世上最看不明白长远、最傻的人。
  我不希望我诸葛珪的后人中,有如此愚蠢之辈,那我可就死不瞑目,不能甘心了。你要记住,你们不仅是兄弟三人,你们也不能给琅琊诸葛氏丢人。陶使君来了,琅琊郡老家定然可保无虞,黄巾贼是不可能往南窜入琅琊的了。”
  诸葛瑾再拜叩首:“谨遵父亲教诲,如果……如果真有那一天,孩儿也会以这番话劝说孔县尉等人,让他们再坚持一下,等候朝廷大军反正之日。”
  听儿子复述了一遍他的分析游说之词,诸葛珪总算放心了些,一口气没缓上来,暂时晕了过去。
  结果害得诸葛瑾诸葛亮又是一阵慌乱,还以为他是心愿已了放心故去了。
  这种交代后事的场合,原本只有儿子能进来,结果一慌乱,连候在门外的两个女儿也冲了进来,抱着父亲哭成一团。
  “大姐二姐别乱!父亲还有气呢!只是昏睡过去了!”诸葛亮还算稳妥,试了试父亲的鼻息,这才连忙拉开姐姐们,免得她们嘈杂。
  诸葛一家这才安静了些。
  就在此时,门外又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长子诸葛瑾连忙出门去迎,却看到是负责守城的孔县尉匆忙赶来了。
  诸葛瑾心中一紧:“可是贼人又发起攻城了?”
  孔县尉满脸喜色:“不是!是有朝廷援军来了!已经有数骑先锋杀穿围城入城送信了,说后续大军马上就到,让我们坚持几日即可!来人自称辽东都尉帐下军侯太史慈,我在城头亲眼见他射杀了叛军追兵三十余骑,突围入城的。”
第一百三十三章
卧槽这也行?
  “朝廷援军先锋已经来了?快快带我去见!”诸葛瑾听了孔县尉的通报,也是欣喜若狂,鞋子都没穿就让孔县尉在前带路。
  尽管诸葛瑾还毫无官职在身,但郡丞卧病在床,孔县尉也习惯了被郡丞的长子使唤,就当是郡丞的命令吧:
  “这边请,不过大公子可别误会,来者只有一人,只是来通风报信的。”
  “没关系,能突围进来,就说明敌围已经出现了薄弱之处,大军主力应该不远了。”诸葛瑾身后一个小孩子的声音传来,是诸葛亮在那随口点评。
  诸葛瑾这两天早就烦躁不已,没耐心地教训:“阿亮!不要胡闹,你跟二妹看着父亲,军情大事你掺和什么!”
  诸葛亮诚恳求告:“大兄,事急矣!愚者千虑偶有一得,多个人多问出些军情,我不会乱说话的。”
  诸葛瑾想了想,还是没有阻止。
  他知道这个弟弟虽然才虚岁九岁,但从小聪明,识字几千个、粗略通读四书四经已经可以做到了,韩非庄子也看过几篇。就是读得不精,只是“粗观大略”。
  之所以是四经,是因为五经里的《易经》还看不懂,毕竟只是后世小学三年级的年纪嘛,谁知道那些神神叨叨的玩意儿。
  而其他诗书礼春秋就分别当儿歌和历史故事书读呗。
  “那你不许失礼不许乱说话!”诸葛瑾最后关照一句,随后收拾好表情,推门走进客厅。
  一个身穿铁甲高七尺七寸的八字胡军官,精神抖擞地等候在大堂中,正是太史慈。
  诸葛瑾连忙拱手:“多谢刘府君、关都尉与太史军侯仗义来援,在下诸葛瑾,家父正是泰山郡丞。只因如今抱恙昏迷在床,不能出迎,还请见谅。
  若不嫌瑾年轻识浅,军情之事也可与在下说知,在下协助家父参赞军机已两月有余,也算事急从权。”
  太史慈确认了对方的身份后,解开甲胄的护心镜,从护心镜背面取出一封书信:
  “原来是诸葛公子,这里有一封我家参军长史的密信,托我贴身收藏送入城中,就是怕城中士气衰竭,不能再坚持,所以让你们再坚持一下。
  我家长史说了,如今刘府君、关都尉已亲统大军从临朐西进,先锋骑军明日便可抵达奉高,大队步军最多五日也能抵达。贵军只要坚持十余日,奉高之围必解。”
  兄弟二人闻言大喜,诸葛瑾还有些不信,连忙接过书信仔细翻看,确认上面的辽东长史李素、护乌桓校尉的印玺真假。
  确认真伪后,诸葛瑾问道:“刘府君与关都尉竟有如此之能?这乌苏可是铁了心要夺奉高为治所,全据泰山郡以为根本。他部下虽统属混乱,但名义上好歹是三十万百姓、十万青壮。
  刘府君远从辽东而来,还不知是如何赶到的,有多少兵马?竟能敌得过黄巾十万之众?我等被围之前,天下皆传言刘府君还在襄平围攻张纯、克竟全功呢。”
  而一旁的诸葛亮,如今还没有城府,忍不住半桶水显摆的心性:“刘府君能渡辽西无人之地而破张纯,定然有海船运粮,既然来得如此之快,想必是从辽东渡海至青州的。若是陆路绕行辽西、幽州、冀州、青州,恐怕还到不了。”
  “阿亮!你再失礼就……”诸葛瑾出言阻止。
  还是太史慈作为客人劝阻了诸葛瑾:“无妨,看来令弟倒是早慧有见识,我军确是渡海而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8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