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校对)第2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5/891

  从地图上看,堵住温水出口的昆泽县,位于温水的西岸,温水同时扮演着昆泽的东侧护城河角色。要堵住整个河谷,王平周泰二人只需要一个守住县城,一个到县城东面的河对岸扎营,把河流两岸都堵了,不留出一丝偷渡的空间,就万无一失。
  李素指着地图把这番思考简要说了一遍,临了跟了一句:“严格按我说的扎营!千万不可自己随机应变创新、妄求险要多杀伤敌军,咱一切求稳,否则虽胜亦斩!”
  “末将遵命!”周泰王平听了李素的详细吩咐,表示一定严格按照计划扎营,绝不偷工减料。
第二百八十七章
顾头不顾腚
  五天之后,位于谷昌县南、滇池县北的一段滇池湖畔,数百兵马在此扎营休憩,秋暖花开。
  已经被热带雨林的水土不服折腾得够呛的李素,终于可以换个环境,享受一下春城的舒畅。
  就在两天前,滇池北岸的谷昌县已经被李素和张飞奇袭拿下了,然后张飞就沿湖找了这个环境最好、交通最便利、也最适合遥控东边刚打下昆泽的周泰、王平部的地点,给李素搭营治病疗养。
  至于张飞自己,当然是沿着湖岸继续急吼吼地南下,估计现在已经拿下同样只有两人高土墙、只有千余人防守的滇池县了。然后就是再往东南方跑马圈地,收复位于温水汇入抚仙湖河口处的俞元县(澄江)。
  建宁郡的地理形势,就是这样的,在边远山区,可能两个县之间能隔着一百多里甚至好几百里。但是滇池和抚仙湖周围的肥沃之地,却三四十里就有一个小县城,最近的滇池县和俞元县更是只隔了二十多里地,被偷袭了简直是一锅端。
  张飞和李素的顺利,几乎也与诸葛亮首出祁山时,那句“三郡望风而降”差不多顺利。只不过到了李素这儿,要改成“滇池、抚仙湖周边六县望风而降”。
  ……
  汉末的滇池,还不是旅游景点,也没有多少汉人来这儿观景游玩,本地的昆明夷天天看早就看腻了,也不觉得这儿有什么美景。
  在昆明夷眼中,滇池也好,南边一点的抚仙湖也好,都是灌溉农田的水源而已,可以滋润周遭方圆数百里的肥沃农田,这才是建宁郡的精华膏腴之所在。
  湖边的天然绿化非常完美,杂花生树,野生山茶开得一片一片的,不过品种不太好,只能看看花,不适合采摘茶叶。除了茶花,还有七八种茂密的花丛,李素都叫不出来名字。如果有21世纪的文艺女青年看到这一切,肯定会忍不住满地打滚。
  可惜,李素却必须做出一些煞风景的决定——他在选择了一处阔朗的地形,吩咐在这儿建设别院疗养疾病之后,就让亲兵们把方圆百步的花树都砍了,连泥土都挖走了,而是回填黄沙——
  在沿着金沙江和牛栏江进兵的那十几天里,李素早就受够了热带雨林的苦,把他一辈子看的绿化都看够看饱看撑了!他现在只想让一切会滋生蚊虫的植物离他远点!他只需要对着一湖净水和一滩金黄的沙滩,假装海滨度假日光浴那样曝晒杀杀菌祛祛湿就好了!
  最多加上一把厚麻布的大阳伞,反正九月底的昆明阳光也没多猛烈,晒不伤的。晒够了就去滇池里凉快一下。
  亲兵们已经花了两天时间,紧急赶工,在李素这座临时营帐面前的滇池池底挖走一些淤泥、铺了青条石板垫高,打造成一个半封闭的游泳池,外面围上渔网。可以让李素随时下去游泳,又不用担心大鱼或者污秽的淤泥,还能站得住湖底歇力。
  未来么,临时营帐还得改建成永久性的别墅疗养院,说不定来年冬天李素还得来南中公干,就可以再下榻此处。
  享受了一上午的日光浴疗养、喝了点鲜榨的云南热带水果果汁调养身体后,李素忽然接到了信使的来报。
  “报!都督,副将周泰急报!今日清晨已发现景毅的人马从味县而来,抵达了昆泽城北,周都尉守城、王司马守城东对岸大营,已击退了敌军第一次突围。请示下一步该做如何处置。”
  李素听了军情,这才收回些神思,一抬手,就有亲兵帮他披上麻布浴巾,然后他就跟港片里的大佬一样,一身沙滩装束喝着果汁谈大事,就差一副墨镜了:
  “周泰有说景毅来了多少人马么?战前探得敌情,景毅联军最多不过四万人,他们就算发现我军抄了后路,但仓促间还得留重兵防备正面的云长,不可能吧主力调来南边突围的,人少就不用担心。多稳住两三天,等翼德把滇池盆地诸县安定了,自然会增援他们。”
  信使带来的消息显然不够全面,为难地说:“周都尉也不知有多少兵马……他说,大约一两万吧。”
  李素:“他们有两千多人依托城池营寨,还堵不住缺少重型器械的一两万蛮兵?罢了,跟翼德说一声,让他三天内赶来昆泽,我先帮他去前线督战堵住景毅。”
  最后这句话,是跟张飞留在他身边的小校说的。
  然后,李素就收拾收拾,去昆泽帮忙堵敌。虽然他身边只有几百个亲兵,不差他这点人助战,但有李素在,周泰的士气就能稳不少,觉得我军必胜。
  ……
  话分两头,且看景毅这边,两天前,当景毅在建宁郡治味县得到从昆泽来的飞马探报,说昆泽被不知哪儿来的敌军从天而降夺取时,景毅简直是惊得目瞪口呆。
  当时景毅身边还有越嶲蛮王兼伪越嶲郡守高颐麾下的大将鄂顺、秦臧蛮王孟尝的弟弟孟信,联军三方的主将都在场,所以这个猝不及防的噩耗让景毅大大在盟友面前丢了个脸。
  “这不可能!什么从天而降!快把这胡说八道乱我军心的贼子斩了!”景毅几乎以为信使就是使诈乱其军心的。
  幸好鄂顺与孟信双双劝说:“不可!纵然昆泽守军探查敌情不明,城池被夺岂能有假?不如速速分兵回援,顺便弄清情况。”
  两人拉着,景毅才没冲动把乱报军情的信使杀了,但他余怒未消,戟指痛骂追问:“敌军打着何人旗号?当时从什么方向进攻的昆泽县,这点雍县尉总该知道吧?他要是送军情前连这都没搞清楚,事后定斩不饶!”
  信使苦着脸补充:“只知敌军是从西从北而来的,非常快,打的旗号是周、王,县尉只知刘备军中有周泰,那王字旗号实在不认得是何人。雍县尉还说,敌军从后而来,恐怕滇池诸县也已不保……”
  “啊……”景毅歇斯底里大吼一声,砸了岸上一个木雕的镇纸,“刘备狗贼!为何竟能如此?这不可能!我等岂非无处可归,只能困守孤县?这不可能!”
  另外两家援军看了景毅这德行,也是暗暗寒心,后悔自家主公/兄长怎么会相信这么一个草包的“唇亡齿寒”说辞,来救援建宁的?
  还是被许诺的利益诱惑了呀,否则就该直接听汉军的宣传,“汉军此战只为打击阻断前往永昌商道、截杀商旅的景毅,余者不问”,乖乖臣服汉军做生意多好?
  当然他们也就稍微这么一想,还没到真要跟景毅翻脸抓他投降关羽的程度。
  还是等景毅稍微冷静了一会儿之后,越嶲来的鄂顺比较熟悉西边入滇道路的地理,用假设的口吻问道:“汉军既然已经从西而来,肯定是走了你们不曾防备的道路,莫非真是渡泸水、涂水而至?”
  这话一说,景毅才想到前些天自己身边的长史也有提醒过他注意别的小路偷渡——当然了,长史苏允并没有针对某一条具体的路,也没猜到“涂水”上,只是笼统言之。
  景毅依然有些不可思议,反问鄂顺:“鄂将军率越嶲军来时,莫非也是走的泸水?”
  鄂顺:“越嶲至此,当然要择滩涂浅缓之处渡河,不过,泸支诸水湿毒之气甚重,久航多有疾病,我们又缺乏船只,也就是横渡了一下,然后走山路。
  但汉军是从朱提而来,要走涂水只能是全程航渡了,莫非他们都是不惧毒物的天人?”
  一想到这种可能性,那些迷信的蛮夷将领顿时士气狂泄。汉人士大夫好歹有“子不语怪力乱神”的优良传统,但蛮人特别相信鬼神,要是汉军能辟毒,那就是神助啊,还打个毛线。
  景毅连忙制止他们的瞎想:“休要胡言!世上怎有神助之人!既然二位将军害怕,不如就留你们本部兵马在此防御关羽,我带建宁郡兵前往昆泽,务必打通出山通道,顺温水收复滇池诸县!”
  暂时稳住了盟友之后,景毅一刻也不敢多耽搁,反正他震惊也震惊够了,再震惊也无济于事,还是用忙碌和奔袭来驱赶心中的恐惧比较好。
  味县就在温水河畔,所以沿着温水顺流而下二百里,就能流入抚仙湖。从上游往下游攻击还是很快的,景毅征集了味县全县所有船只和能漂浮的东西,只为能把他的近两万人马快速运到昆泽战场。
  可惜的是味县作为山区县,就算有小河通过,谁会准备那么多船呢?景毅把所有大木盆和可以砍倒到河里放排的木料都征用了,也只能运走一半多的部队。
  但他已经等不及了,吩咐所有有漂浮物的士兵立刻水路顺流而下。没有船和漂浮物的士兵两条腿赶路,等前军到了目的地会把多余的船划回来接人。
  至于部队因此在山谷中被拖成一个绵延近百里的长蛇阵,他也已经顾不得了。
  他脑中只剩一个念头:疯狂赶路!敌军绕路千里奔袭,兵力肯定不多,他两万人拳头砸蚂蚁也要直接砸死对方!
  可惜李素不知道景毅是个这么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草包,不然李素肯定不会跟对待张郃那么谨慎地去对待景毅。
第二百八十八章
居然真有人敢面对鼓噪睡大觉
  十月初三,温水流入昆明盆地的最后一道屏障,昆泽县。
  平定了滇池周边六县的张飞,终于在每个县只留下了数百人守卫安民、其余全部集结到了昆泽战场正面,跟李素、王平一起堵住河谷。周泰则是被张飞调走,去滇池镇守,兼顾威慑新附之民和部落豪酋。
  随着张飞的赶到,正面战场的汉军兵力达到了四千人。但就因为要等张飞赶来,景毅的建宁郡兵主力也陆陆续续到齐了,所以张飞的四千人要面对两万人。虽然这两万人是被关门打狗堵在了山谷里。
  如果拿出一张建宁郡的地图俯视,就可以发现,关羽在存駬县与味县之间的山谷里堵住了温水河谷的北口,而张飞堵住了昆泽的南口。
  景毅联军四万人,有两万客兵留在了这段河谷北侧的味县(曲靖),景毅自己的两万人,则留在了昆泽和味县之间的同劳县(陆良),这两座县城都是山谷里的两片相对开阔的小盆地,也有些瘠薄的田地,秋收才一个多月、粮食也不少。
  但因为这个时代的云南毕竟没有开梯田,所以味县和同劳的粮食产量肯定是远远不能跟后世的曲靖和陆良相比的——后世曲靖这个地级市一小半的田都是梯田,现在则完全是荒山野林。
  战争到了这一步,形势对于汉军来说已经一片大好,虽然每一路都要对付五倍的敌军,但只要堵住他们,防守避战,就能迟早把敌人拖死。
  而汉军只要控制了昆明盆地的存粮,后续想派多少援军从水路过来增援,都是可以做到的,不用担心粮食不够吃的问题了。
  不过,素来喜欢速战速决的张飞,在第一天赶到昆泽的时候,还是忍不住风尘仆仆地立刻上城头查看敌军营寨,品头论足一番:
  “多好的机会啊!两天前景毅的先锋那三四千人刚刚抵达的时候、还是一日一夜顺流而下近二百里赶来、全体士卒精疲力竭。
  要是当时允许幼平和子均主动出击、或者提前在两侧山道上设伏,趁着敌人刚来立足未稳狠狠打他一个蒙头拦腰掐尾,至少可以歼敌两千人!
  可惜了,白白错过了,咱虽然赶回来了,景毅的后军也陆续来了。伯雅,大哥一直说你算无遗策,你也有谨慎过了头错过战机的时候!”
  张飞这番话,从结果来说,确实是对的。
  兵法云:百里而趋利者可撅上将军,景毅那么匆匆忙忙回援、部队被拉成长蛇阵首尾不能相顾时,周泰王平真打激进一点搞个埋伏,完全有可能以极低的代价先歼灭敌军先锋一部。
  都怪李素太苟太稳了,白白错过了战机,只能等着敌人攻城攻营、周泰王平死守,以至于杀伤比还不如一开始趁敌人立足未稳反冲锋偷袭一波。
  李素心中也是卧槽满天飞:老子求稳有错吗?你丫的完全是事后诸葛亮吧!我怎么知道景毅会比张郃草包那么多?料敌以宽多留余量不对吗?
  李素心中有气,也不跟张飞客气,直接反驳:“错失战机没能先歼灭两千敌军先锋、挫其锐气事小,咱关键是要求稳!
  要是当初设伏出了纰漏,导致敌军趁势裹挟、从城东的温水东岸偷越山险之地、进入滇池盆地,那才叫灭顶之灾好吧!那样的话,我们这几千人,就要在滇池之畔的开阔地跟两万叛军野战了!”
  李素一边言语敲打,内心还是暗忖:张飞战术上敏锐度是不错,但还是贪功冒进啊,看到战机就舍不得错过。尤其是这两年刘备阵营太顺了,他当初两次受伤遇险的遭遇又好了伤疤忘了疼了。
  难道张飞这人就非得每三年受一次重伤才能长记性?重伤的谨慎保质期只有三年?
  当然李素内心也承认,他之所以这次这么稳健,就是被诸葛亮马谡那个教训给吓怕了,心理阴影之下出招愈发地苟。
  幸好张飞还记得刘备的交代,心情又还行,很快服从了:“行,大哥说你是军师、你是都督,都听你的!那你就说,现在失去了趁立足未稳的机会,后面的仗怎么打吧?我们就这儿死守着?”
  李素倒也很快有了对策:“先死守上十天八天,让敌军疲惫挫其锐气。咱每天晚上从城中鼓噪呐喊,但不出兵骚扰,九假之中夹带一真,劫营能杀多少杀多少。敌人组织起抵抗立刻就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5/8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