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校对)第3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1/891

  胡封的部队瞬间就是气势一窒。最前面十几排的士兵只看到箭雨擦着头顶而过,他们自己却毫发无伤,但背后却传来阵阵恐怖无比的密集惨叫。一时间冲也不是,撤退也不是,只好继续咬紧牙关肉搏。
  “冲过去!冲破敌阵杀光箭楼上的人就赢了!”所有人都是这个念头,悍不畏死朝着徐晃冲去。
  他们有些被挤下最后一道陷坑,自相践踏而死,但这时也顾不得了,哪怕用尸体把最后一道陷坑和里面的鹿角填平,也必须上了。
  冲到尖桩前的夯土坡时,又有不少人被居高临下的陷阵营士兵势大力沉地斩杀,尸体很快把夯土垫高了一层。
  还有人在小心翼翼地翻越尖桩围墙顶部时遭到重击,直接被插死在尖桩上,如同西方中世纪的木桩刑一般可怖,但也因此把木桩的尖端抹平,变得似乎不再那么致命。
  可惜,看起来越来越近的胜利,却始终那么遥不可及,似乎对面根本就还有余力没使出来。
  “陷阵之志,有死无生!”随着土坡和尖桩几乎被尸体堆平堆成缓坡,浑身札甲的陷阵兵依然排队屹立在墙头,踩着尸体“埋踵而战”,渐渐连移动都变得困难起来。
  “埋踵而战”,就是倒下的敌人尸体越堆越高,已经把坚守阵地的士兵的脚踝甚至一部分小腿都埋起来了。
  胡封在阵后督战,看着越来越觉得不可思议,面部表情也扭曲起来:“怎么会?那堵营墙后面最多就几百人?明明我军都冲上去了!
  再加把劲就克竟全功了呀!现在要是败退就是前功尽弃!好!有希望!杀开一个口子了,就要上箭楼了!把那些恶心的元戎弩手全部杀了!”
  连番血战搏杀,也不知道死了多少人,他的部队似乎终于在某处局部阵地上反复冲击、斩杀了数十名陷阵兵,撕开了一个口子。他可以看到士兵们从那个口子涌进去,似乎可以把交战正面扩大好多倍。
  只要过了狭窄地形,士兵的数量优势就发挥出来了,不会再像一开始那样被装备精良的少量精兵吊打的局面。
  可惜,就在他以为有转机的时候,徐晃那边却看到了五丈原高处、法正的白旗变成了黑旗。
  几乎一瞬间,高原上的侧射火力齐发,二十张连弩和五百张普通弩一起开火,还有几百根巨大的滚木和礌石往下不断投掷,另有数百个枝叶和枯草团成的柴草球被点燃后滚下来,形成大火对后续援军的前进形成阻碍。
  胡封的后军被连番多重打击,根本无法上前支援,硬生生被与已经冲破口子的前军阻断了。
  已经杀进徐晃营地的前营数百名士兵,断了后援,一时间比人数都比不过徐晃的人,被斩杀数十人、受伤近百之后,其余的全部抱头跪地投降了,缴械被俘者超过了五百人。
  法正又恰到好处地换上了红旗,山头的滚木礌石柴火球全部停手,徐晃带着人杀出去,把那些被堵在乱石乱木之间的士卒都俘虏了。
  胡封根本没想到敌人低地营区里只有几百人、顶住了攻势后居然还敢反冲。当时他正在军前督战、试图约束队伍防止溃逃,也防止败逃的士兵们夺船先渡过渭北——
  船只的使用必须有主将分配,因为船的数量是不够一次性运载几千人的,要往返摆渡多次。要是惊弓之鸟的败兵直接把船开走、顺流而下回郿县,那岂不是剩下的人都被留在渭南了?那简直比吴孟达的“我还没上车”更惨。
  可惜,就在胡封约束军纪阻止败兵夺船时,背后徐晃带着区区一百名斥候骑兵,冒烟突火杀出。胡封的军队堵在此处,仓促退却不及,只好返身分出兵力跟徐晃厮杀抵敌争取时间。
  “贼将受死!”徐晃与胡封厮杀十余合,趁着胡封气力渐怯,抡起一斧将其斩杀。
  “胡……胡校尉战死了!快跑啊!”剩下的郿县驻军全乱了,有些想要夺船北渡渭河,有些没命地往西跑,往陈仓方向跑,还有些被追得急了的就地跪地投降。
  一时间纷纷乱乱,莫衷一是,人人脑子里都还有些懵逼没转过来:带着五千人攻打不足一千人的营地,怎么就输得那么惨?这也太心理阴影了。
  幸亏徐晃的机动兵力也实在是少,骑兵只有百人,根本不敢深追,刚才是靠着法正放火的那些柴火球的烟雾,让郿县驻军不知虚实、不知烟后面追出来的骑兵还有多少,才讨巧斩了胡封。
  所以稍微又抓了三四百俘虏之后,徐晃也非常稳重地退回营地,没有再凭借百骑追杀渡河敌兵。
  半炷香之后,徐晃回到营地,法正也已经从高地营区来到低地营区,给徐晃接风。
  “法都尉,这胡封的首级如何处置?今日一战,可算是出了一口去年的恶气!”
  徐晃把人头往地上一掷,胸中嘘出一口浊气,去年他跟法正都经历了五丈原之败,心中一直很不爽,也没怎么升职。
  这次要是北伐成功,多打几场顺风仗,肯定能追上甘宁那些人,说不定还能当上杂号将军。
第三百九十七章
威逼利诱
  胡封被斩后一个时辰,随着日头偏西、五丈原营地前的战场,总算是粗略地打扫完了。
  此前胡封带兵出城,就是清晨卯时,水陆转运赶四十里路来,开战的时候就已经是午时,交战厮杀又打了个把时辰,打扫完战场可不就快天黑了。
  被攻破的寨墙和被破坏的陷坑、鹿角都还没时间修复,徐晃只是全面清点了战果,攻入营内后投降被抓的俘虏一共有四百多人,后续追击中抓获的俘虏也有五六百,加起来有一千了。
  敌军伤亡也非常惨重,进攻途中被密集射杀的就达七八百人之多,反而是近战肉搏中的死伤不过两百余人。随后就因为法正的发力而全军崩溃了,在追杀中又死伤一些。
  最后还有好几百人因为夺船北渡渭水、拥堵自相践踏淹死的。
  甚至还有攀附船舷想要上船、结果被船上已经先逃的战友怕超载翻船,而剁掉手指头坠河身亡的。
  只能说渭水边这种夺船避箭、砍战友手指头的战例实在是太多了,让懂历史的兵家都不得不怀疑是不是这条河有诅咒——历史上李傕郭汜追汉献帝的时候发生过这样的例子,后来马超追曹操时也发生过,这一世则轮到了法正割草刷经验。
  而这一战之所以那么成功,除了将领的指挥、武艺,兵源的质量、装备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法正实在太熟悉当地的地形了。明明是客场作战,却比主场作战的李傕部将更了解地利。
  偏偏他去年跟刘备在此输了一仗,还让敌人放松了对法正指挥能力和地利利用能力的戒备,从而轻敌冒进了。
  或许有人会说:参与此战的长安方面军官,至少也都在郿县住过一两年了吧?怎么会不熟五丈原和渭南地形呢?
  住一两年的本地人确实熟,但能跟从小生活在这儿十五年以上的人比么?这就好比一方是一个大学生到外地上学,另一方却是在那儿活了一辈子,只有大学那几年去外地念了。那肯定是后者更熟。
  ……
  清点完战果之后,徐晃跟法正商议:“此番来敌,约有五千,我看最后能逃回郿县两千就不错了。这些士卒并不经练,士气军纪也都不行。我问过俘虏了,许多都是从军不满一年的。
  此战他们败得如此惨,说不定就趁机直接逃回乡里归农了。下一步我军又当作何打算?继续在渭南征收粮草么?不过周边二十里内的渭南乡村,基本上能征的都征收过了,再要多也只能劫掠百姓的过冬口粮了,怕是有损军威。”
  法正对这个结果还挺满意:“最多只能逃回去两千?那很不错了。我估计,原本郿县的驻军就不足万人。还是看在此地是褒斜道口,军事要害,以防万一才驻扎的。寻常小县可能才数百人到千余人守军。
  胡封此败,郿县剩下的人肯定不足五千,而我军收编俘虏后略加整顿,抽出两千人作战绝对没问题。更重要的是,听俘虏说,这胡封是深得李傕信任的心腹。
  而郿县县令、县尉,乃至驻扎县中的几个曲军侯,应该都是本地人,并非西凉军嫡系。胡封意外被我们所杀,他们就完全不担心李傕降罪于他们么?我看,可以试着说降一些人。若是能成功,也胜过我们在乡野之间搜略粮秣、巩固前沿营垒了。”
  徐晃闻言大惊:“你要冒进占领郿县?这……法都尉,我知道你们家是郿县望族,我没怀疑你的说服力和面子。可第一,你不能亲自涉险去劝说;
  其次,就算说服成功了,如今……如今距离我军全面北伐,还很久吧,你不可能守住郿县的。此地好歹还是栈道出口,有太白山甚至褒中的增援。就算路难走,也不是全无退路。
  要是到了郿县,那可是渭水北岸了,要退回来还得连渡渭水、武功水,而且直线距离就有三十里。李傕报复的大军两三天就能到,到时候团团围困郿县,那就是个瓮中之鳖。”
  法正微微一笑:“我只说试一试,给李傕添更多乱,没说要占领郿县。我有分寸的,就算说服成功,无非也就是许诺郿县官员“将来北伐成功保持原职”,让他们带着城中府库钱粮、大户来投。
  咱把城中官府存粮搜刮一空,囤积在这五丈原,或者狡兔三窟分一些到太白山。然后立刻撤出,不会等李傕来围攻的。”
  法正这个思路,倒是战前没有和任何人商量过,不仅远在成都的李素不可能知道,连南郑的鲁肃都不知道。毕竟谁也不可能提前想到法正能以区区一千多人反杀胡封,也不会想到李傕的扑灭战居然打成了添油战术。
  但谁让法正这人稍稍有点喜欢冒险,老是出奇计呢——当然了,法正的好奇谋跟魏延那种好奇谋又不一样。
  魏延是本钱赌得很大、收益也很大的玩法。法正则是付出的筹码很小、赌输了也亏不了多少钱的。
  毕竟反间计能有多大成本嘛,一封信一点财贿,派出一个会说话的死间就行了。
  “反正不成功也没多大损失,试试何妨。放心吧,今晚我再想一想,最晚明早会决断的。”法正如是分析道,拍了拍徐晃的肩膀,徐晃这才不再多想。
  吃过晚饭,徐晃就继续带兵负责加固修复营地、重新砍树找石头,搜集枯草树枝做柴草球。
  法正果然很勤奋,连夜继续摸排拷问俘虏、打探敌方军情,顺带完善自己的劝降信,并通盘琢磨“如何使用劝降计,才不会暴露明年年初主公的正式全面北伐大计”。
  这个保密工作不仅涉及到北伐的地点、路线,也涉及到具体开始北伐的日期,两者都要保密,其他都要为这两点服务。
  隔离审查到深夜亥时,法正还真有不少收获——因为俘虏里面,居然还有两个是胡封麾下的曲军侯一级的军官,充分知道郿县军队的军事机密。
  首先,法正听说了郿县县令之前是同时给陈仓和长安方向派出告急信使的。去长安的信使带回的就是胡封,而去陈仓的信使带回的则是“张济以与韩遂激战正酣、而且需要配合郭汜绕后夹击韩遂,正在紧要关头,无法增援郿县”。
  这个情报太重要了,不但让法正知道张济确实来不了,甚至把理由都说了——也只能怪西凉军内部不团结,所以这种“拒不增援友军”的事儿还得把理由说得非常详细,以免被友军猜忌。
  要是搁刘备军中,求援来不了根本不用解释这么细,大王最后自会有功过定论,哪用得着这么揽功推过。
  于是,法正不但知道了张济的动向,还顺带知道了郭汜也在很远的地方,他现在只要担心李傕一家。
  其次,从被俘的曲军侯口中,法正还问到了周边一些地区的军事动态,包括郿县正北方一百五十里的漆县,居然有杨定的一万多人,把一支马腾的军队围困在城中。
  被围的马腾军主将名叫马超,是个没有战功履历的年轻人,规模在几千人,更具体的情况胡封手下的俘虏也不清楚。
  “那马超虽然军功不显,年轻识浅,可听说是马腾的长子,定然深受器重。怎么会出现在这儿的?马腾军要入安定,只能走街亭、华亭翻越陇山。
  估计是中了敌人的计被断了后路,乱撞一路撞到漆县的吧?那肯定都是全军骑兵了,否则不会有那么高的机动性流窜如此之远的。这样一支部队,也是讨傕、汜的,要是能略施援手,让他们为我军所用就好了……
  只是怎样联络上他们才好呢?算了,暂时不想了,做好咱自己的事儿。反正明年二月初,大王就要全面北伐了,最坏的情况,马超留在漆县,死守到明年开春,等待我军接应再投降也行。”
  法正先在心中预留了一些算力,然后先着手劝降郿县官员的事儿。
  当晚他就结合手头的线索情报,后半夜赶工写了一封半劝降半恐吓的信,然后天还没亮就交给自己身边的一个亲随,又让徐晃派了一小撮骑兵护卫,一共凑了两条小船的人,去郿县送信。
  那信使也姓法,三十多岁,不过并非本姓,而是家中的奴仆出身,当年给法正的父亲法衍做过书僮,后来留在法正身边当个簿掾。送劝降信这种有可能被杀的危险工作,当然不能亲自去了。
  派出信使之后,法正又让徐晃派出几个快马斥候,往漆县方向搜索,能了解更多马超的动向那是最好,没有收获也没关系,立刻退回来,安全和保存实力最重要。
  因为从五丈原去郿县是顺渭水而下,所以摸黑行船也很安全,天亮城门开启的时候,就到了城下。
  护卫骑兵全部留在城外远处,信使拿着重金贿赂了守门官,还说了可以绑着他直接去见县令。
  守门官看他这么明目张胆,又有好几个马蹄金锭的门敬钱可拿,也就不怕他玩花样,直接绑上,连人带信笼直接送去县衙。
  现任郿县县令姓赵,名叫赵毅,右扶风郡本地人,但不是郿县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1/8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