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校对)第6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0/891

  加上之前那些妹子里,也有性情闲云野鹤、只是来体验一两年就淡泊了的,人格升华之后看破了欲望,不会一直缠着他。所以他可以保证一辈子把女人的规模控制在五个以内。
  这样节制保养的生活,哪怕是汉末的医疗条件,只要运气不差,活到个六十五还是有点保障的。
  这些都是后话了。
  ……
  虽然刘备的享乐生活安排得很有规律,不过今天的情况却有些特别。
  因为平常的休息日,刘备已经不和吴苋、甄姜、糜贞这些相濡以沫了七八年的老相好一起用膳嬉游、观赏歌舞了。那是工作日应付差事的日程。
  但今明两个休息日,刘备难得破了例,午膳晚膳都依然陪吴苋一起吃,显然,他是看出吴苋最近心情不好,需要安抚一下。
  吴苋自己也不傻,当然看得出皇帝的破例。
  她自己,这些天也确实有点担心。虽然,甄姜还没给皇帝生下儿子,只有一个女儿,不过最近又怀上了,如果有儿子,或许也就比太子年少五岁。
  而吴苋生的太子刘永、以及去年才生的刘理,似乎都不是很聪明。如果嫡庶有乱的话,就算甄姜的儿子将来没有威胁,但还有其他妃嫔生的皇子呢。吴苋不能不担心。
  古人没有早教育儿方面的科学理论,现代人或许一周岁的小孩已经会喊很多人、会说一些名词。而古人两周岁认全常见名词都不算完,至于说带动词的完整语句,更是要拖后。
  太子刘永还有三个月就四周岁了,可他三周岁的时候才勉强会说完整的句子,如今刚刚才把话说利索,实在算不上聪明。
  相比之下,宋贵人宋都给刘备生的次子,都比太子说话利索,显然是宋都比较会教育孩子——宋都是194年刘备打破长安城之后,从逃出的宫女女官里收的。所以她是194下半年被宠幸,195年下半年生下的孩子。
  历史上宋都本该成为刘协身边的妃子贵人之一,但这一世不是蝴蝶效应刘协当初提前跟董承跑了、抛弃了后宫。那些还没来得及宠幸的宫人都被刘备接收了。
  刘备身边早年的妻妾,都不太懂宫廷礼仪,所以进了长安之后,刘备出于新奇,着实多宠幸了一些执掌宫廷礼仪、外貌出众的后宫女官。这些女人原先就被培养过如何带小孩教小孩,所以教的儿子也早慧一些。
  如果后宫秩序不稳,哪怕将来甄姜生不下儿子,吴苋也会担心甄姜收养宋都的儿子。
  ……
  午膳吃了一半,吴苋不想再掩饰自己的担心,鼓起勇气跟刘备挑明了这个话题:“陛下,听说甄姐的五妹,被李司空下聘了?这事儿不犯忌讳吧,陛下不会怪臣妾瞎打听吧。”
  刘备显然心中早有准备,就等着吴苋跟他谈心。刘备一挥手挥退了侍膳的宫女,难得地亲自擦手,然后摊牌:
  “当然,这是朕准许后宫公开聊的事儿,没什么好避着人的。朕身边贵人都快超过十个了,其他无算,伯雅贤弟为朕击毙了孙策,他才要第五个女人,不过分吧。”
  吴苋尴尬一笑:“臣妾怎么会质疑这个……而且那也不是陛下和甄姐管的事儿,说到底也要甄家五妹自己愿意。”
  刘备把吴苋拉进怀里:“朕知道梓童担心的是什么,放心,国家大事朕是不会马虎的。姜儿几个妹妹都有归宿,这碍不到朝廷正朔什么事儿。
  有些话你自己想想:若是姜儿觊觎后位,靠这样拉拢大臣就够了么?云长和伯雅,你们妇道人家不了解,朕可是太了解了。
  他们分得清楚妻妾尊卑,而且,正因为他们二人纳的甄家女儿是妾,他们愈发不会帮姜儿乱来——否则,岂有皇后的亲妹妹与大臣做妾的?那置皇后的脸面于何处?”
  吴苋跟随刘备不过五年,也才刚满二十周岁,论年纪她其实比甄姜、糜贞还年轻些,只是原先娘家势力大,毕竟她伯父吴匡在灵帝时就是北军的中郎将了。
  所以吴苋的政治阅历和见识,也是挺受限的。被刘备主动把话挑明了之后,她第一反应还有些惶恐,没想到刘备会跟她这么直来直去说利害关系。然后就意识到自己一开始的白担心太不应该了。
  设想一下,如果甄姜要从贵妃变成皇后,那她就是母仪天下,连皇帝都该以正妻之礼待她。
  要是关羽、李素帮她促成这事儿,那关羽的正妻杜氏、李素的正妻蔡琰何以自处?
  连皇帝都得以妻待其姐,你们却以妾待皇后之妹,这是觉得你们家的门槛比皇帝还高么?
  关羽和杜氏的感情那是有目共睹的(毕竟历史上有“跟曹操求杜氏不得,离开曹操”的嫌疑)。而李素也绝对不可能让甄宓将来压过蔡琰。
  蔡琰不管将来年纪大了姿色如何,关键是娶妻娶德,蔡琰有存续文化之德,参与了李素那么多封圣的政治哲学理论著作,而且有个天下文坛泰斗的太傅老爹。蔡琰的地位是无论如何都很稳的。
  为了自己将来不僭越,关羽李素都会默契地希望刘备一辈子让甄姜当贵妃,这样三兄弟谁也不为难。(张飞娶了甄道做正妻那是张飞的事儿,说明张飞的级别已经略低于关羽李素了)
  吴苋羞愧地把这个道理前因后果想明白了,终于不再纠结,诚恳地涕泪向刘备认错,坦诚自己一开始有点不够大度,要好好反省,争取配得上母仪天下的德行。
  刘备叹道:“行了,跟你说这么透彻,还支开宫女,就是希望你自己心里明白就好,别想太多了。而且,伯雅也知道他在做什么,朕早就安排了,如何让你的娘家人立功。
  你也不想想,自古外戚要想成势,靠女眷能有什么用?朕当然不会让你们吴家人乱来,但甄家就更指望不上了。甄俨如今这几年位不过县令、郡长史,也没什么才干政绩。
  至于甄尧,更是三年前才及冠,如今还在伯雅身边帮闲,做个司空府的从事。他们有什么军略民政之才么?
  你兄长和从兄,虽然也不是什么大才,好歹会带兵为国立功。
  元雄(吴班)去年夏天在河东击退了张辽的偷袭,冬天的时候又守住和临汾、拖住吕布没有来犯。虽然都是谨慎持重的守城,没什么出击的战功,但朕若是也封他一郡太守,其功劳资历也勉强可以服众。
  至于子远(吴懿),当年朕未称帝便已是汉中太守,虽然没什么机会立大功,这次只要跟随伯雅、督领援军彻底扫清吴越,梓童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吴苋听了,愈发觉得自己之前简直是瞎担心瞎脑补。
  外戚要强,要成势搞事情,那得是后妃的娘家男性亲属厉害才行,不是后妃的父亲厉害就是后妃的兄弟厉害。最次最次,王政君那种,当了太后,靠娘家侄儿王莽厉害。
  如果父亲早死、兄弟都不成器,光靠一群姐妹嫁得好,有个屁用。
  看看《三国志》上,吴懿吴班的知名度比甄俨甄尧大多少,就知道这里面的差距了。
  刘备目前的举措,反而是在稍稍提升一下本来太不能打的甄家,玩点平衡而已。
  吴苋彻底不讨论后宫那点破事了,改过自新地岔开话题:“那不知陛下准备何时派臣妾之兄增援李司空?”
  刘备:“那得看云长、孔明那边进展如何了。不把袁绍主力逼退,朕哪来的兵力给子远带走?或者,得等朝廷今年新一轮扩编新军、顺便掺沙子改编战俘。没有半年之功,这些新军也不堪用,人心也谈不上彻底收服。”
  刘备决定这几天再去关羽诸葛亮那儿催督一下,了解一下北线的最新情况。大雪封冻的季节也过去了,跟袁绍相持消耗了那么久,该打的话也该拿出方案了。
第七百零九章
决战不是你想打就有得打
  为了让李素可以尽快扩大战果,刘备少不了催促一下关羽和诸葛亮在北线早点动手,争取重创击退袁绍,好腾出兵力南下增援、先把软柿子彻底捏了。
  刘备是二月二十四跟吴苋摊牌后起的这个念头,所以二十六给关羽和诸葛亮发出朝议指示的时候提了这事儿。抵达河内野王军前的时候,已经是三月初一。
  派来送信的信使是黄权,而且还不是孤身前来,是从长安象征性地带了三千援军过来,给关羽助战的。
  三千人当然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但足以表明姿态:那就是刘备也不希望一直拖下去、双方都持续消耗钱粮国力。
  刘备阵营经过这几年的种田和财税制度改革,拖当然是拖得起的,也拿得出这些钱粮。但早点解决,百姓也少一些痛苦。
  别以为这样的相持阶段,就不会死太多人——前方当兵的死得少,后方因为运粮徭役或者横征暴敛逃亡、饿死、累死的百姓,每个月甚至每天都有,只不过那些人的存在比较隐性,没那么刺眼。
  刘备这边民政整顿得好,无非也就是少死一点,也许每天几十个。袁绍那边可能就是每相持一天损失几百上千百姓。
  至于百姓因为穷了余粮少了,不敢生孩子或者生下来淹死掐死,导致的人口增长停止甚至下降,就更无法计算了。
  古代的劳动保障条件,修个路运个粮都是有可能死人的。长平之战时秦赵相持三年,赵国后方死了多少人?隋炀帝动用一百十几万军队打高句丽,更是运粮民夫就死伤逃亡了几十万,还没算修运河死的。
  ……
  形势是明摆着的,黄权便把皇帝的期望隐晦地表达了一下,同时还转达了李素在南线大胜的好消息,看看关羽什么态度。
  关羽在野王城内的府衙接待了黄权,双方分宾主坐定,略一寒暄,黄权主动摊牌:
  “太尉辛苦,一冬相持,疲耗袁军无数,可谓苦劳。不过李司空在夏口大破孙策、拓地三郡,孙策暴毙。朝廷希望可以抽调人马南下,扩大战果。”
  关羽听说李素先立了大功,只是捻须颔首,他这人傲气,不擅长表达对哥们儿的赞赏。
  倒是诸葛亮没有心理负担,他本来就是李素的门生,弟子吹捧师长的功绩是天经地义的,当下由衷叹服:
  “竟击毙了孙策么?当真神速,上次还只是说大破江东军。李师如此殊勋,我们一冬天夺得半郡之地、消耗歼敌五万,相比之下倒不算什么了。”
  黄权说话倒也中肯,帮关羽设身处地考虑:“诸葛长史休要过谦,如此小的损失,歼敌五万,夺取野王,也是奇功一件了,只是比李司空略有逊色。
  咱也都是知兵懂行之人,水战嘛,更仰赖坚船利器,陆战则更看将士战心斗志。我军素擅奇技淫巧,战则先利其器。李司空以战船破孙策,倒是比太尉多取了些巧。”
  陆军人的决定性因素更重,海军装备的决定性因素更重,这是兵种的天然差异导致的。海军容易在武器装备上开挂、打不对称作战,自古皆然。
  黄权展现了自己的同理心后,也不客气了,直接问起关羽准备什么时候能总攻。
  关羽刚刚被对方示好过,不想多解释理由,只是说:“公衡,我也不瞒你,若是野战,我哪怕只有袁军六成兵力,也有把握胜之。但沮授自腊月以来到军前督师,不但坚守不战,还利用寒冬的两个多月高垒深沟,加固工事。
  沮授夹太行-丹水谷口为长堑,绝野王至上党道路。又在太行余脉、黑山南麓,经山阳、怀县,遍掘长堑夯筑土墙甬道,连接二县,直至黄河北岸,绝我军顺沁水、黄河而下的进军路线。”
  关羽的这番说辞,黄权也是第一次听说,之前也没有上报给刘备知道过,所以刘备表达这次的进军期望时,确实是不了解前线将领的难处。
  这也不是关羽没有及时上报,而是之前情况掌握得不够透彻,关羽想趁春暖后试探攻击一下,彻底摸清虚实再说。
  北方平原地带一般也要农历二月中旬才化雪可以行军作战,山区就更慢一些。关羽基本上是二月下旬摸清了对面的情况、并且组织试探进攻,而上次他给刘备汇报的时候,这些都还不知道。
  所以,黄权也只能根据目前的情况,就事论事给建议:“太尉既有苦衷,在下此番回京,自当据实禀明陛下。不过,若只是沮授敦促袁绍诸将死守不出,我们难道不能强攻么?
  如今我军的投石机、地道、埋设火雷,诸般攻城器械、手段,已非昔比。为何还会打成数百年前秦赵相持之势?当时秦可没有破敌长堑壁垒之能。
  何况沮授并非固守城池,而是绵延上百里的壁垒防线,只要突破一点,不就等于逼敌野战了么?
  另外,陛下也知道,沮授让诸将死守,无非就是因为袁军士气低落、害怕一出战就联想到秦赵之争、赵人战则易损,想把士气稳住。
  可沮授总不能一直这么守下去吧?他难道就没想过退敌?稳士气稳到什么程度,他才觉得人心可用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0/8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