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校对)第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891

  刘虞乍一听,觉得挺不可思议的:“你说需要几个月冷静一下、给双方一个台阶下,这我早已想到。不过,当世大儒……呵呵,那些胡酋,只能诱之以利、胁之以威,大字不识几个,还懂道德文章?怕不是对牛弹琴!”
  李素智珠在握地说:“跟胡酋谈道德文章,当然是十有七八对牛弹琴,但也不尽然。若是专注于一点,只跟他们谈灾异天命,他们还是感兴趣、听得懂的。越是胡酋,越是迷信天道。虽然他们自有一派信仰,但内附各部,多半还是相信我们汉人数百年来宣讲的天命论。”
  无论是张举这次称帝,还是三年半之前张角的黄巾之乱,在历数汉朝罪恶之后,檄文上其实都有相当大的篇幅,是在论证“汉室干了那么多坏事之后,老天爷降下了多少警示”。
  别说,回到汉末身临其境,李素发现这种招数还真是煽动了相当比例的无知之人,乃至胡人酋长,也极大影响了那些胡人酋长对于“汉朝还能不能活下去”的信心。
  只不过,因为汉末灾异几乎年年有,所以灾异简直就成了个公共厕所,谁想用就能用。
  不管哪个阵营的反贼攻击汉朝,都把灾异拿来为他们本阶级的观点服务。
  张角是民,就说灾异是因为横征暴敛;
  张举是官,就说灾异是因为卖官鬻爵。
  反正老天爷又不会真的开口说话,董仲舒个大鲨臂在三百年前代表老天爷说了:有灾异就是汉室失德。
  那些大小反贼还不可了劲儿地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扛着董仲舒猛烈攻击汉室。
  而对于李素来说,让那些胡酋“相信汉朝肯定还能活下去”,这才是他搞信用诈骗的最大筹码。
  羌渠单于当初为什么要派左贤王于夫罗出兵?还不是被李素那封书信中的拿大汉四百年江山历史信用背书、无担保空手套白漂的招数骗了。
  这就跟金融炒作战是一个原理,最值钱的是“信心”。
  但张举现在打宣传战,要暂时在舆论场合削弱汉室天命、让丘力居素利轲比能降低对汉室“将来算总账”的长远能力的预期,那不就降低了李素将来外交出使时的说服力了么?
  千言万语,抵不上对方心里本身对你是看涨还是看跌。
  所以,舆论攻心战必须马上准备起来。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手准备。
  还是那句话,逼迫敌军反正,是三驾马车共同作用的:
  军事战力威胁,钱财利益诱惑,天命信用预期。
  三手都要硬,刘虞分化敌军才能成功。
  只不过第一手军事牌目前中场休息了,第二手金钱牌还没到出牌的时候。
  闲着也是闲着,先把第三手舆论战准备得更加充分一些。
  刘虞跟李素把上述关节都关起门来、推心置腹密谈了一番之后,就大致总结出眼下的当务之急了。
  李素就借着这个机会,把他之前去募丹阳兵的路上,“跟蔡邕偶遇、谈论学问天道,然后有所心得”这桩事儿,跟刘虞也模棱两可的透了个底,表示这第三张牌上,他可以做一些贡献。
  当然李素绝对没跟刘虞说“蔡邕其实对于如何干掉董仲舒的糟糕理论什么都不懂,一切都是我想的”。
  因为李素知道就算他这么说,刘虞也不会相信。
  他李素在经学理论方面才多少斤两,刘虞会不知道?能够颠复董仲舒级别的亚圣的政治哲学理论,以常理度之,怎么也得是当世儒宗才有资格想出来的。
  刘虞听了李素的转述后,果然眼前一亮:“你还懂这些?怎么会跟蔡伯喈聊起这些的?”
  李素:“在陈留遇到蔡公,也是机缘凑巧,被雒阳的尚书郎钟繇坑了。不过既然见了,我当时也跟蔡公聊了不少。我有感于近年来“天人感应”之论对大汉太不利了,心中愤懑,多有胡思乱想。不过我所想,都是些非常功利粗鄙的应用之学,只是因为一心忠于朝廷,想帮朝廷兴利除弊。
  至于经学理论,是蔡公听了我的报国之志后,同心同德推敲出来的。我离开陈留时,大约是两三个月之前。当时蔡公还未琢磨透彻,如今其学说应该已经大成。
  我们正好怂恿他把其学刊印天下、广为造势,把董仲舒的灾异论连根拔起,顺带着打击张举借灾异攻击大汉失德的檄文——而且,若是此论出自我手,我是幽州别驾,那些胡酋就算看到,也会觉得这是我们幽州官场招降他们的攻心计策。
  但蔡伯喈地位超然、已经在野十年,对朝廷也素来是敢于针砭时弊、以不事谄谀著称。朝廷还打击他,若是由他出面,说服力也大些。”
  两家公司竞争的时候,如果有个第三方认证机构出一个评判标准,那公信力当然比敌对公司的研发部出评判标准要可信了。
  这时候,蔡邕在野的优势,反而比在朝还大,多多少少能摆出一副“我是为了天下百姓、天道本源,汉贼两不相帮”的中立清高姿态,相对多骗一些胡人。
  尽管这种姿态的中立性也有限,95%的人都会相信这种大儒还是心向汉室的,但蚊子再小也是肉嘛,能多骗过5%的人心也是好的。
  刘虞在心中细细琢磨了一会儿,哂笑道:“也罢,倒是让蔡伯喈赶上趟了——我虽对经义不甚精通,但以理度之,他这般罢官在野的大儒,若是平时拿出这种惊世骇俗、连董仲舒的天人感应都敢质疑的文章来,定然要被天下守旧之人群起而攻!
  也就赶上如今正好是风口浪尖,陛下也需要人分忧驳斥张举的逆檄,罢斥灾异论就是断张举一臂。这个节骨眼上,哪怕其他清流大儒依然想攻击蔡伯喈,天子也得暗中保护他。只可惜蔡伯喈一世清名,将来恐怕要被打上一层迎合天子的‘媚上’恶名了。”
  那些治了一辈子春秋三传的“有骨气”守旧派读书人,说不定将来就会说:呸!蔡邕居然是皇帝的走狗!心甘情愿给这么昏庸的朝廷卖命!
  这话有些尴尬,李素接起来也比较生硬:“我相信蔡公会以天下百姓为重,个人一时的清誉荣辱又算得了什么呢?大丈夫在世,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
  刘虞也就不再纠缠:“那你看着办吧,有把握,就晓以大义,把蔡伯喈请来,若是他人不肯来,先把他琢磨出来那套文章书稿弄来。你本人暂且不要远离,我说不定还有跟胡人接触的要事,随时会要你办。”
  李素想了想:“我会派可靠心腹军校礼请蔡公一家北上。不过来蓟县恐怕不便,这里如今还是战乱之地,他不会愿意的。就让他先到冀州中山无极县暂住,我会以师礼操持其起居。
  无极乃冀州豪门甄氏根基,如今新兴的雕版印书之业,暂时以无极为最盛。若需与蔡公面洽,从这里去无极也不过两郡之远。”
  刘虞点点头:“想得很周到,就按此办吧,至于所需钱财,你们自行筹措!另外,等此事安排妥当之后,我再跟你聊聊近期如何进一步压缩叛军钱粮来源的事儿,那也是一条长远之计,得早做打算——只有叛军越早出现钱粮短缺,他们才会越早内部动摇,给朝廷的诏安劝诱创造条件。”
  “属下领命。”
  刘虞也是知道李素跟不少超级大富商都眉来眼去的,甄家糜家都有交情,所以让李素办事刘虞从来不会给经费,他知道李素不差这点小钱。
  反正只要事情办得好,他积极帮李素扬名升官就是了,双方都是心照不宣的。
  告辞刘虞之后,李素立刻回去找了这几天刚刚搬来蓟县的刘备。
  刘备是知道自己要升为蓟县县令,所以趁着最近战事告一段落,提前过来熟悉熟悉情况、交接一下工作。
  李素也不跟刘备客气:“使君有大事差我去办,需要一位可靠的心腹护卫,持我亲笔信函,去陈留盛邀蔡邕蔡伯喈来中山无极赞助。
  还请兄借子龙与我一用,他是真定人,对无极也熟悉,如今道路不靖,有他护卫我也安心些。”
  李素觉得自己的保镖典韦太粗鄙了,怕办不好这种请人的精细活儿,还是借赵云比较好。
  刘备一口答应:“这有何难,明日我就调子龙听贤弟吩咐。”
第八十四章
三只手都要硬
  第二天一早,赵云就风风火火赶到蓟县,找到李素府上,领受了任务。
  李素把一封加了印信的亲笔书信、以及十根马蹄金交给赵云,细细吩咐了要求:
  “……赶到陈留之后你就如此如此说,我派典韦跟你一起去。如果蔡公起身太慢,你就护送他们全家缓缓北上,不急。
  可把蔡公这几个月写就的书稿交由典韦,让典韦独自星夜兼程先送回来给我过目,没问题我自会安排付梓刻印。”
  赵云知道任务紧急,连忙表示包在身上。
  这还是赵云加入刘备阵营之后,第一次听受李素的指令,之前他只跟刘备与张飞合作过,至今连关羽都没机会合作,所以他也很珍惜这种在智囊面前表现的机会。
  “先生放心,云定然确保人、书安妥。”
  “快去快回。”
  ……
  打发走了赵云之后,至少要快马往返十天,才能从陈留取回蔡邕新写的书稿。
  至于蔡邕一家,就算蔡邕很给面子,见信毫不推脱立刻上路,以他年届五旬的身体素质,耐不得舟车劳顿,怎么也要大半个月才能到中山无极了。
  另外,书稿拿到之后,雕版也要时间,至于印刷的纸墨如今倒是很成熟了,无极的甄家老巢有大批量的存货囤积。估计也就花十来天雕版,等蔡邕人到,书也基本上印出来了。
  李素算了算日子,大约八月初可以拿到。
  刘虞如今天天运筹帷幄平叛的事儿,当然不会允许李素闲着,所以最近这大半个月,就额外又丢给他两个任务。
  如前所述,为了将来的诏安大计,需要三管齐下、三手都要硬:军事威慑、利益诱惑、天命忽悠。
  军事威慑不关李素屁事,但利益诱惑方面,李素这个别驾还是可以打杂一些准备工作的。
  “去,你本来钱粮账目就顺手,趁着蔡伯喈还没来,你先帮忙运筹打探一下叛军的粮草情报,想想看如何让叛军相信公孙瓒的军粮能撑得比叛军久、从根子上打击叛军坚持围城打援的信心与决心。
  你用推算的也好,细作刺探也好,手段我不问,我只要结果。如果要派细作,自己想办法,或者从刘备那儿要细作。打听完之后,再琢磨琢磨有没有什么此消彼长的计策,可以打击叛军后续征收粮草、或者为公孙瓒续粮。”
  刘虞的吩咐,大致就是这个意思,算是一个插曲的日常小任务吧。
  但李素也不觉得意外,也不推拒。作为前世学外交的人,他知道谈判之前的情报准备工作和威胁造势,也都是外交人员应该操心的事情。
  看看人家美国佬,国WU院和CIA的人经常旋转门交换,两个部门的人都能交叉任职,就知道很多外交官和特工之间的界限是洗不清楚的。
  既然这一世当了别驾,又因为数学和钱粮能力不错、全方位受刘虞信任,那就表现一下呗。
  李素也知道历史,知道按照原本的发展,刘虞最终派去申斥丘力居的使者,可是把伪弥天大将军张纯的首级带回来了。
  自己这一世,到时怎么着也要让丘力居把伪帝张举的首级献上,才算超额完成任务吧。
  那么大的功劳,当然要从头到尾好好运筹,将来好吹一辈子,让所有同僚一辈子说起这事儿,都引为毫无瑕疵的美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8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