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校对)第8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8/891

  天寒地冻,曹操刚撤到谯县时,豫中又下了一场大雪。曹操起兵多少年了,记忆里还没这种在大雪天指挥大军死战决战的经历。
  大雪无疑会对进攻一方造成不少阻碍和额外损耗,而且曹军新兵壮丁比例极高,恶劣气候不知道会不会导致更多人逃散甚至冻死,曹操也不得而知。
  可走到这一步,还有什么选择?
  这等于是长传配合做球,已经做到临门一脚了,总不能不射吧?
  哪怕球冻住了,跟大地冻成了一个整体,哪怕这一脚会踢断腿,也得射!
  恶劣的战场环境,让曹操的焦虑愈甚,头风也更加猛烈了,一夜无法入眠。
  这个时空,也不会有陈琳写檄文、用祖安疗法帮他骂通脑血栓了,只能是硬扛死磕。
  次日一早,也就是腊月二十六,曹操卯时就招来夏侯惇、还有刚刚从后方调来的曹洪,询问他们前军情况,刘备的追兵到哪儿了、追兵先锋有多少、后军是否已经全部追过鸿沟。
  曹操当然知道,几十万的部队,绵延一两百里都是正常的。所以,他必须确保刘备的部队已经全部追过鸿沟,最好连最殿后的部队,都抵达了鸿沟以东数十里。
  这样,一旦刘备的前锋出现败退,刘备不得不后撤时,才无法快速跑掉。
  要渡过鸿沟会牵扯刘备大量的时间,就算曹操无法全歼刘备的溃军,也能把来不及渡河、被滞留在鸿沟以东的那部分刘备军半渡而击吞掉。
  夏侯惇奏道:“禀丞相!根据我军留下的斥候哨探,刘备已经全军追过鸿沟了,最后面的部队,至少也抵达了陈县以东二三十里。
  不过,也有一个坏消息,那就是刘备军的先锋和中军主力,足足有六七十里的路程差,而后面的中军主力,从最前到最后,也有五十里的纵深,所以加起来是一百二十里。
  刘备先锋今晨已经突破了武平,我军按计划放弃了武平。而且敌军先锋都是骑兵,至少有四五万,今天午前就能到鹿邑。
  按郭军师吩咐的计划,届时鹿邑会保持固守,但守军不会出县城迎击,只是牵制疲敝敌军。会把敌军继续放到谯县西郊,我军主力才正式发动反击野战,从北东南三面夹击刘备。”
  曹操眉头一拧:“刘备主力和先锋相距七十里?先锋还全是骑兵?这刘备进军很谨慎啊。他这是觉得,如果我有诈,他就会立刻重新转攻为守?拖住待援?或者待我军粮草不济、军心涣散?这也改变不了什么吧?”
  曹操也没指望夏侯惇和曹洪出主意,就把他们安排下去,继续带兵准备迎击。
  曹操想跟郭嘉聊聊,开战前最后找点安慰,虽然他知道到了这个点,郭嘉也改变不了什么。
  但是,就在曹操召见郭嘉之前,有近侍来报,说被他礼遇看守起来的荀彧,还有事情想陈情奏报。
  荀彧是从刘备那儿出使回来之后,就被曹操明升暗降、剥夺了职权,但待遇很礼貌地养起来了。
  主要是和平谈判过程中,荀彧的表现实在不好,曹操也从司马懿司马朗那儿得知了荀彧的一些动摇行径和“丧权辱国”的劣迹。
  而且荀彧的堂兄前几个月也投敌了,曹操不处理荀彧,只是雪藏起来,也算对得起他,这是念在两人十年的老交情上。
  这种感觉,其实跟后世某人在和平谈判破裂后、批示“文白无能,丧权辱国”差不多概念。
  此刻,荀彧还想见他,申诉军情。曹操觉得闲着也是闲着,最后大决战前再跟老朋友说几句吧。
  说不定过了今天,两人当中就要死一个了,以后也没机会了。
第九百三十五章
刘曹对决—上
  “我不吃,我要见丞相!你们别拦着我!我这是为丞相好!这一仗情况有变,真不能打!打了丞相就完了!”
  荀彧这几日被困在自己的住处,很是烦闷。此刻他看着窗外的大雪,心中忧虑大军处境,数次想求见曹操。
  门口的卫兵却得了曹操关照,不许荀彧再与闻军情政务,所以未果。
  荀彧看起来唯一靠谱的申诉机会,还是一早侍者给他送食盒的时候,他拉着侍者让对方务必转告丞相,但久久没有回音。
  荀彧根本吃不下饭,把食盒堆在面前,冬天食物冷得快,不到半个时辰就凉透了。荀彧呆坐在那儿,觉得脊背微微作痛,似乎是这几天水土不服、心情忧虑,背发疽疮。
  (注:历史上也有一派说法,记载荀彧是忧虑气愤导致背疽而死。说毒死的反而是野史)
  这个健康状况,让荀彧对现状愈发悲观——当然,他悲观的不是自己的寿命,而是愈发觉得形势对曹操一方极为不祥!
  荀彧可是熟读史书的,他太知道历史上、四百多年前、刘邦项羽鸿沟对峙期间,项羽的头号谋士范增是怎么个死法的。那不也是背疽而死吗?
  疽疮作痛之间,荀彧听到背后响动,门外有人进来,还以为又是逼他吃饭的,烦躁地挥手斥退来人:“说了身体不适,不吃就是不吃!拿走!”
  不过,这一挥手却被人抓住了手臂,荀彧一愣,回过头来,才发现是曹操本人来了。
  荀彧愣了一下,还是恢复礼数,拱手拜见:“丞相!这一仗不能打啊!就算十天前你还有希望,现在却是几乎全无希望了!”
  曹操抬手制止:“你我相从十年,孤不想临走的时候不好看,别逼孤。你说身体不适,如何不适?”
  荀彧:“那都是小事,还是先说军情吧!丞相,此一时彼一时,当初你与奉孝设计诱敌,就算要成,也是建立在刘备全军冒进的前提下的。
  现在刘备既然谨慎,分兵试探,其主力自然会有充分的时间,一旦意外便转攻为守、就地筑垒,我军还何来突袭之利?此其一也!
  而我军新兵众多,士气低落,天降大雪的环境下决战,士卒只会愈发容易逃亡。尤其双方人马多达数十万,大雪遮蔽视野,目力不能及远,人多势众一方都看不清己方是否数量占优。
  大雪既不利于攻方,又不利于人多,两害皆在我军,此其二也。这仗不能打呀!还是降了吧!”
  曹操不服,猛甩一下袖子:“自隳其志!你说刘备有一两天反应时间,发现不对便能转攻为守?且不说短短一天,他能建起什么样的营垒长堑、护住数十万人。
  单说这雪天,天寒地冻,这不正好让刘备转守时挖掘冻土更为艰难么?文若,你何时看军机只看对敌军有利、不看对我军有利的点了!孤真是后悔决战前最后来看你一眼!”
  说罢,曹操已经要拂袖而去,心情大坏。
  荀彧死死扯住曹操袖子还有话没说完,但他病中无力,被曹操一下猛力拉扯,拖翻在地。荀彧也顾不上爬起来,就半撑在地上,语速飞快地最后解释:
  “丞相!属下不是不知道天寒地冻对刘备也有不利,但属下是亲自去过汝阳,见过刘备军士卒的施工穴地之能的。诸葛亮培养出来的工兵,非比寻常。
  我军一两天做不到的事情,在冻土上做不到的事情,诸葛亮培养出来的工兵都有可能做到!到时候,我们就要在大雪中猛攻坚营了啊!
  而且还有句话,属下本不愿讲——恰才丞相问及属下病情,其实,属下是患了背疽之疾!能不能治好殊不敢说!丞相熟读《史记》,不会不知道项羽与高祖相持时,范增背疽而亡。
  今丞相撤鸿沟之持,一退数百里,至谯郡决战,若是属下再背疽而亡,丞相不觉得这窘境太过不祥么!恐有大凶!何必再枉死数十万大汉子民!”
  曹操也是有点神神叨叨的,被荀彧这么一打击信心,也是怒不可遏,直接抽出倚天剑来,唰地就比划过去,幸好最后还是看在十年老交情上,没忍心杀了这个动摇军心的老弟兄。
  “荀文若!你敢屡次乱我军心!权且记下你这条命,待战后再处置!你不是背疽吃不下饭么,你不是喜欢让送食盒的侍者给孤带话么。行,今天午膳开始,没人给你送食盒了!爱吃不吃!”
  曹操把倚天剑顺势一转,没有砍向荀彧,但是把被荀彧拉住的那个袖子切了,算是断袍绝义。
  荀彧拉了个空,手上抓着片断锦往后跌倒,后脑勺磕在青砖地面上,一阵晕眩昏了过去。
  ……
  曹操训斥完荀彧,觉得整个人都神清气爽了些,似乎是发泄了怒意后,脑袋里血栓都稍稍松动了。
  他刚想料理一些别的军务,为自己亲自督军迎击做些准备,但没忙活多久,当天中午时分,前方就传来一些坏消息。
  夏侯惇匆匆赶回,说是在鹿邑附近的曹军先锋,先跟马超、黄忠的骑军交手了一阵。
  一开始按计划是应该诈败诱敌深入的,实际执行过程中,其实也不需要诈败。
  因为当双方人数相当的时候,甚至哪怕曹军没有比汉军多三五倍的情况下,曹军遇到马超的突击,被击溃是很正常的。
  所以,前方第一波拉网警戒的部队,就真的被马超痛揍,斩获即达数千级,践踏冲散的曹军数以万计。
  马超和黄忠从巳时初刻追杀到末刻,当曹军且战且走、个个方向的援军围裹上来之后,马超居然直接就选择见好就收溜了。
  曹军骑兵不足,根本留不住马超。
  这就等于眼睁睁看着钓鱼钓到一条鲨鱼,杀气腾腾把鱼饵吃光,脱钩扬长而去。
  “孤也料到,刘备让黄权监督马超黄忠试探追击,必然后手持重,今果然如此,到了这一步,也没得选了。
  全军主动进军!追不上马超还追不上刘备的步兵么!全军前压到武平县!在大平原上与刘备决一死战!”
  “喏!”夏侯惇、曹洪等宗室将领皆领命而去。
  乐进李典这些外姓战将,也各自派了任务,有条不紊开始进军。
  曹军中的将领,还有吕虔、任峻、许定、韩浩等一些平庸之才。
  随军文官方面,除了军师郭嘉之外,还有一些负责统兵的文官,如毛玠、娄圭、刘馥、徐璆、丁斐等。
  曹军中的文武职务已经比较模糊了,这主要是扩军太快,将军不够用,而且前一阶段将领战死、被俘投降太多。
  缺乏心腹可靠的统兵者,就只好把一部分亦文亦武的官员,临时转来带兵。
  如今,夏侯惇、曹洪二人,都是得直属统领十几万人,指挥负担非常重。
  他们非但不是韩信之才可以“多多益善”,甚至连刘邦的“将兵不过十万”都未必做得到。
  负担最重的夏侯惇,直属了十五万人,行军调度之间已经偶尔会出岔子,不是某支部队没跟上全军的速度,就是另一支部队走着走着明显人少了。
  原本在曹操手下,不姓曹不姓夏侯的,是不可以独自统兵五万以上的。现在这个潜规则也被打破,乐进被分配了八万直属部队,李典分了六万人指挥。
  其他那一大票普通将领和文转武的能臣,或一两万或两三万,才算把部队都带了起来。
  腊月二十八傍晚,曹军主力全部前进到鹿邑县,先锋距离武平还有三十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8/8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