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1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8/1227

  “集合!”
  “向右看齐!”
  督导官韩琛用他独特的尖锐嗓音在校场上高喊。
  见小太监当督导官,还有三万将士第一天初学、那乱哄哄的像是赶羊一般的脚步和队列,吴襄颇为鄙夷的撇了一下嘴,目光看向朱慈烺时,却又露出钦佩讨好的笑。
  李国祯无精打采,脑子里始终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皇太子为什么这般轻视我?
  “将士们,香喷喷的米饭在等着你们呢,跑啊,跟本宫一起跑,看哪一营第一个跑进城!”
  朱慈烺跳下马,站在大校场的出口,冲着将士们大声喊。
  啊?
  不但田守信惊了,吴襄,李国祯,宗俊泰,贺珍,张纯厚他们更是惊呆了。
  “殿下不可啊!”
  众人急急去拦,太子殿下乃国之储君,怎么可以跟军士们一起跑步?万一出了事谁也担当不起,就算不出事,只这个荒唐的动作,事后的弹劾就足够大家受的。
  尤其吴襄,他还没有正式就任呢,可不能被御史言官弹劾下台。
  于是,以田守信为首,几个人连跪带拉,吴襄更是拼了老命,累的扑哧扑哧,连李国祯都装模作样,好不容易的才把朱慈烺劝住了。
  经过这么一闹,朱慈烺想要跑步但被将官们拦住的事情,现场三万一千名军士都知道了。
  太子殿下都能跑,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能跑?
  原本有些倦怠,或者是怨气的军心一下就振作了。
  朱慈烺不是故意演戏,他是真想跑,但田守信死也不同意,贺珍张纯厚他们更是跪在他腿前,不让他动弹分毫,没办法,他只能放弃,不过他提出要守在最后,等最后一个军士入城后他才会入城,田守信和众将想了想,同意了。
  “一二一!一二一!……”督导官韩琛和手下的五个小太监沿途喊着跑步的口令,因为第一天练,很多人跑步根本没有跑对点,韩琛他们喊也是白喊,韩琛气的咬牙,不过想到朱慈烺的叮嘱,还是忍住了——慢慢来吧,咱家第一天跑也是这么乱。
  比起昨天,今天长跑的成绩下降了,昨天下午进城之时,除了善柳营有三百名士兵没有达标之外,其他士兵全部达标进城,但今日却是稀里哗啦的,精武营有六十人没有达标,善柳营五百人,左柳营和右柳营却有百十人落在了后面——高强度的操练,又是第一天,体力跟不上很正常。
  作为惩罚,没达标的士兵今晚只能吃一个馒头,其他达标的将士则是香喷喷的白米饭,而且是放开了管饱吃。
  晚上,朱慈烺在王府接见了葡萄牙、荷兰和西班牙三国商人在京师的代表。
  在这之前,朱慈烺在三国商人名字的下面,分别写了一个字。
  葡萄牙:甲。
  西班牙:马。
  荷兰人:船。
第二百一十四章
三国恩怨
  葡萄牙人来大明最早,跟大明关系也最好,除了在澳门有铸炮厂,在印度果阿还有一间兵工厂,除了火枪之外,也生产盔甲,大明急需要的板甲,他们应该可以少量提供一些。至于大批量的装备,还需要到欧洲板甲最好的生产地,意大利或者比利时购买。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欧洲板甲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成本也大幅降低,普通士兵穿戴的半身甲已经降到了士兵四个月军饷的水平,全身甲在一年左右,折合白银大约三十两,和大明铁鳞甲的生产成本差不多。但因为路途遥远,从欧洲到大明,穿越万里,价钱肯定不便宜,所以朱慈烺并不打算大批量的装备,只打算选择几支精锐部队做试点。
  三国中,葡萄牙和荷兰都是小国,只西班牙的幅员够大,有提供充足战马的可能,且西班牙国马——安达卢西亚马本就是世界最优秀的马种之一,冲劲十足又快速灵活,身材虽然并不上西域汗血宝马的雄壮,但却比蒙古马高大的多,两只骑兵冲撞,一定是西班牙马占优。前世里,一直到1962年,西班牙马都是西班牙禁止出口的保护品。
  因此,朱慈烺把引进战马的希望,着重放在了西班牙人的身上。
  相比葡萄牙和西班牙,荷兰人有一个更加突出的强项,那就是舰船强大,荷兰舰队打的葡萄牙和西班牙落花流水,如果荷兰人能把他们的船舰建造技术和操纵使用技术传授给大明,对大明来说无异是惊天之喜。
  当然了,这种可能性比较低,船舰是荷兰人殖民世界的倚仗,是他们不传之秘,不可能传给大明,所以朱慈烺只能降低期待,希望能从荷兰人手中租借一些小型的舰船,用以执行今冬的骚扰建虏之策。
  因为江南官员的阻扰,长江水师移驻天津的计划,已然是失败了,临时造船又来不及。加上执行海禁锁国的政策太久,大明的造船工业遭到毁灭性打击,图纸和工艺早已失传,现在工部的几家造船厂,只勉强能造出四百料以下的小船,料是中国古代船只的一个计量单位,四百料的船,排水量也就是几十吨。这样的小船在长江和近海航行的还凑合,但无法远航,为长远计,大明的造船工业极需要获得欧洲先进的造船技术。
  郑芝龙手里倒是有一些西洋大船,但不是国内船厂制造,大部分都由掳掠的商船改建。
  因此,朝廷要用船,朱慈烺只能从荷兰人身上想办法。
  当然了,如果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愿意租借船只,他也是热烈欢迎的。
  很快的,三位代表就走入了王府。
  对他们三人来说,能见到大明帝国的皇太子,是一种莫大的荣宠和从天而降的惊喜,这几十年来,为了通商,为了能和大明朝发展正常的关系,这三国绞尽脑汁,耗费大量金钱和时间,游说大明朝上下各级的官员,但除了葡萄叶人有所收获,被明廷准许在澳门居住,并且有一定的贸易权之外,其他两国都没有被明朝正式承认。
  因此比起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和荷兰人更着急。
  三人都捧着一个盒子,或长或方,显然是带给朱慈烺的礼物。
  葡萄牙的代表是一名叫曾德昭的商人,曾德昭是他的中国名,葡萄牙名是什么就没有人知道了。
  西班牙的代表是一名叫阿尔瓦雷兹·西梅多的传教士,简称西梅多。奇怪的是,他虽然是西班牙人的代表,但本身却是葡萄牙人。
  荷兰人的代表是汤若望的德国老乡,也是传教士,名字叫克鲁士。
  明末时,这三个欧洲国家跟大明往来是最为密切,也垄断了大明对世界的贸易,大名鼎鼎的日不落英国此时正处在内战中,对东方大陆无暇顾及。
  三人都是高鼻深目,标准的欧洲人,其中曾德昭的中文最好,西班牙代表西梅多身材最是高大,汤若望的老乡克鲁士最帅最年轻,刚三十五岁,乍看一下,有点像是前世里的好莱坞明星,《碟中谍》的主演汤姆克鲁斯。
  除了他们三人,汤若望也陪同来见。
  汤若望没有说明大明太子召见他们的用意,但大明皇太子愿意召见他们,本身就已经是天大的惊喜,在这之前,他们三人想要见大明的六部尚书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三人心底都打定了主意,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想方设法讨取大明未来皇帝的欢心。
  三人中,只有葡萄牙的代表是真正的商人,其他两人都是派了传教士当代表,这也正常,三国之中,葡萄牙目前跟大明的关系最好,大明使用的红夷大炮、佛朗机炮、斑鸠铳还有鸟铳,都是葡萄牙人带进来的。而西班牙和荷兰在某种意义上讲,跟大明是敌国,他们的人不能光明正大的出现在京师。
  也就是有汤若望从中牵线,不然朱慈烺很难见到西班牙人和荷兰人的代表。
  其实最初之时,葡萄牙人跟大明也是敌国,初到大明时,葡萄牙跟大明发生了好几次冲突,但都被大明击败。葡萄牙人很快就明白,面对这个庞大帝国,耍横使强是没有用的,要取得明朝人的信任,必须放低身段,改变策略。
  正好珠江口出现了大批的海盗,并且占领了澳门,而广东主要军事力量都被抽调去平定广西的叛乱了,广东无兵可用。于是广东官员便向葡萄牙人许诺,假如他们能够消灭这些海盗,就允许他们进行贸易,并将澳门作为他们的定居点。
  葡萄牙人吸取了先前的教训,他们的态度变得极为恭顺,不但帮助广东官员打击珠江口周围的海盗,还愿意缴纳捐税和地租,直到崇祯十七年,葡萄牙人都按时按量的向明廷纳银。
  而葡萄牙人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他们垄断了连接印度、马来群岛、中国、日本与澳门的航路,获得了极为丰厚的利润。澳门也迅速由一个荒芜的渔港发展为远东最富有的通商口岸之一。
第二百一十五章
短把遂发
  葡萄牙人的繁荣延续了差不多一百年,这一百年正是葡萄牙和西班牙瓜分全球殖民地,西班牙无敌舰队横行世界的时间,而随着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击败,英国人和荷兰人的远洋舰队相继崛起,葡萄牙人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而因为对西班牙国王的统治不满,葡萄牙于1640,也就是两年前正式脱离西班牙的统治而独立。所以西班牙和葡萄牙现在也是仇敌了,但因为历史的缘故,两国民间关系非常好,这大概也是身为葡萄牙人的西梅多能担任西班牙代表的原因吧。
  相比于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荷兰人是后起之秀。1641年,也就是去年,荷兰舰队占领了葡萄牙占据一百年的马六甲,控制了马六甲海峡,切断了葡萄牙人最重要的一条贸易线路,这一变局对大明也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大明通过和葡萄牙人的贸易赚进大量白银,葡萄牙人贸易不顺,大明收入的白银自然就减少了。
  三国之中,葡萄牙落日余晖,西班牙有心无力,荷兰人却是雄心勃勃,想要在大明周围大干一番。
  曾德昭,西梅多,克鲁士三人坐在大堂等待,虽然代表不同的利益,不过三人彼此还算是客气。
  朱慈烺先召见了汤若望,等汤若望坐下后,先感谢他的穿针引线,又向他打听欧洲现在的情势。汤若望虽然身在中国,但每年都有传教士从欧洲渡船而来,为他带来最新的欧洲形势,因此他对欧洲的情况很是比较清楚的。
  和汤若望交谈一会,对欧洲情势有所了解之后,朱慈烺把话题拉到汤若望正在铸造的四磅野战炮上,就火炮瞄准问题,详细向汤若望请教,最后又聊到了棱堡建设和玉米马铃薯番薯的问题。汤若望是科技大家,一言一语总能给朱慈烺一些启示。
  “汤神父,我把你最得意的学生调到神机营,今天你没有手忙脚乱吧?”朱慈烺笑问。
  焦勖今天被调到了神机营,担任神机营炮兵教导官。焦勖是工部主事,从文官调到神机营当五官,属于跨部门的大调度,也就是朱慈烺出面,不然工部和镇虏厂都不会轻易放人。
  汤若望划着十字:“能得到殿下的重用,我为他感到高兴,愿主保佑,大明早日练出一支优良的炮兵。”
  朱慈烺笑:“说到保佑,汤神父,我让你从澳门请的那些外科医生,什么时候能到京师?”
  16世纪中叶后,欧洲相继派遣传教士到中国传教,澳门区主教卡内罗于1569年在澳门设立了圣拉斐尔医院和麻疯病院。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西医院。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澳门的圣保罗学院扩充为大学后,设有医科实习班。
  原本朱慈烺对这一段历史并不了解,也不知道澳门有西医院,是汤若望无意中说起的,朱慈烺听了大喜过望,别的他不奢求,只希望澳门西医院能有一些外科好手,并且愿意到北京教学,为京营培训一批军医出来。
  ……
  前殿中。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三国代表等了半个时辰,不见大明皇太子召见,汤若望进去之后也没有再出来,三人都是疑惑。又过了半个时辰,大明皇太子还是没有出现,三人不止是疑惑,而是着急了。
  四人都不知道,田守信正躲在屏风后,仔细的观察他们三人呢。
  反正也没有约定见面的准确时间,三人在大堂干等,也不算大明太子食言。
  葡萄牙人曾德昭最先坐不住,站起来在大堂来回的走。
  他是商人,远没有两个传教士有耐心。
  田守信回后殿禀告。
  后殿里,朱慈烺正在书桌前独自看书,原来汤若望神父早就已经离开了,朱慈烺故意不见三国代表,就是想磨一下三人的性子。谈判之前,一方心浮气躁,总能给另一方趁虚而入的机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8/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