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1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0/1227

  “什么商品?”克鲁士的眼神又亮了起来。
  “船舰,战马,还有板甲和粮食!”朱慈烺目光炯炯的道,“你也知道,我大明正处在战争中,战争物资是我大明现在最需要的,如果荷兰东印度公司能长期提供我大明这四样物资,且价钱公道的话,本宫会考虑如对待葡萄牙人一样对待荷兰人,给予荷兰人最惠国待遇,开放一处通商口岸,允许荷兰人自由出入进行贸易。”
  克鲁士又惊喜又皱眉。
  自由贸易权一直是荷兰人的渴望,为了得到这一权力,荷兰人用尽了各种办法,包括跟郑芝龙合作,但都失败了。
  现在,大明皇太子给他们指出了一条明路,只要为大明提供战舰战马板甲和粮食,就可以开展正常贸易,他们如何能不喜?
  这四样物资中,战马板甲和粮食都可以考虑,唯独船舰有点困难。
  荷兰人靠远洋起家的,舰船就是他们的饭碗,他们绝不会轻易售人,大明得了荷兰人的战舰,海军强大起来,他荷兰人就没有在东亚称雄的资本了。
  当然了,现在他们也不能称雄,现在东亚最强大的舰队是郑芝龙的武装海船。荷兰东印度公司和郑芝龙是合作关系,他们和大明的贸易,都是通过郑芝龙之手而进行,但郑芝龙太黑,每次都要抽三成的利润,而且供应的货物常常不是荷兰人所需要的,荷兰人对郑芝龙非常不满。
  比如,1635年,郑芝龙向东印度公司提供了一批瓷器,但只有少部分是按照荷兰商人订单制作的欧洲式样啤酒杯、烛台,其他全是中国样式。
  荷兰人急于和大明开展正常的贸易,而不必再通过郑芝龙。
  “殿下,只要大明同意通商,战马板甲和粮食,荷兰东印度公司都愿意平价向大明提供!”克鲁士道。
  反正是做生意,荷兰人没有不答应的理由。
  但朱慈烺最在意的船舰,克鲁士却没有松口的意思。
  朱慈烺皱眉:“那船舰呢?”
  克鲁士苦笑一下:“殿下,草民会努力劝说东印度公司的总督,但草民不敢保证会成功……”
  “如果不能卖,租也可以。现在荷兰人的在海上实力最强,船舰也最多,我大明向他租借十艘小型战舰,应该不是问题吧?如果这个小小的条件都不愿意答应,跟我大明的自由贸易权,也就不用谈了。神父要把我的话原原本本、一字不差的转告给荷兰东印度公司,如果他们愿意,就请派专人前来洽谈,如果不愿意,就不用谈了。”朱慈烺端起茶盏。
  克鲁士只是一个传教士,小事情能担着,但船舰这样的大事情,他做不了主,必须向上汇报。
  至于东印度公司会不会答应,朱慈烺心里还是很有信心的,为了得到大明的自由贸易权,荷兰人已经努力了几十年,他们绝不会放过这次机会的。不知道的是,他们为了贸易权,会愿意付出多少船舰和战马的代价?
  这事不可能一蹴而就,后续肯定还会有艰苦的谈判。
  而朱慈烺也要想办法说服崇祯和殿堂上的顽固大臣们。
  克鲁士退出去,接下来是西班牙的代表西梅多。
  和克鲁士一样,西梅多也带了一件礼物,是一对半个手掌大小,非常精致的镶金怀表。
  即使是前世,这样的镶金怀表都已经是价值不菲,何况是今世,对1642年的大明来说,镶金怀表真是一个稀罕物了。在这之前,大明出现的钟表都是笨重的座钟,崇祯皇宫里就有好几个,虽然计时准确,但挪动实在不方便,而小巧的怀表就没有这个问题。
  朱慈烺把怀表收了,心说不管最后能不能谈成,只燧发手枪和这一对怀表,就不枉浪费这一下午的时间了。
  给西梅多赐座,接下来进入正式交谈环节。
  和荷兰人相比,西班牙的行为更恶劣,不但占据了台湾北部,而且在吕宋岛(菲律宾)有屠杀华人的劣迹,从1603年到1637年,一共进行了两次,在内心深处,朱慈烺对西班牙人不是厌恶,而是仇恨,但大明形势危急,他不得不忍辱负重,跟西班牙人周旋一番。
第二百一十八章
借虎驱狼
  几句话之后,朱慈烺微微惊奇,原来西梅多此来并不是全为了贸易,话里话外之间,竟然有希望能和大明联手,一起对付荷兰人的意思。荷兰人占了马六甲,现又在台湾南部屯兵,磨刀霍霍,随时都可能向北部的西班牙人发动进攻,西班牙的大本营在吕宋岛,舰船实力不如荷兰,对一海之隔的台湾有心无力,但又不想放弃,所以竟然把主意打到了大明的头上。
  “荷兰人是魔鬼,他们贪得无厌,得寸进尺,大明一定不能跟他们做生意。”西梅多说。
  朱慈烺心里冷笑,荷兰人虽然坏,但却也没有在台湾岛上屠杀我大明子民,倒是你西班牙人在吕宋岛上可是把坏事做绝了。
  “如果大明愿意和西班牙开展贸易,并且结成同盟,一起对付荷兰人,西班牙愿意将台湾交给大明。”西梅多说。
  乍看起来西班牙人诚意好像很高,连占据的台湾都愿意让出。
  朱慈烺笑了。
  因为他已经明白西班牙人的机心了。
  面对荷兰人的进攻,西班牙人无力防守,占据的台湾北部被荷兰人夺走,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荷兰人占据台湾之后,不但有了和大明贸易的据点,削弱了西班牙贸易的利润,而且还有可能得陇望蜀,对西班牙人的吕宋岛有所觊觎,因此在西班牙人看来,既然台湾已经守不住了,还不如丢给大明,换取大明同盟,一起对付荷兰人。
  西班牙的算盘打的很精,但除非大明上下都是傻子,否则没有人会同意跟他们同盟,不说吕宋岛的屠杀,只说现在双方实力的对比,西班牙人虽然占据吕宋岛,但舰船和陆军实力衰弱,根本不是荷兰人的对手,荷兰人战舰正旺,大明朝犯的着参与到他们狗咬狗的战争中吗?
  从西梅多的样子看,他应该游说过朝中群臣,不过没有人搭理他。
  朱慈烺淡淡道:“神父的意思本宫明白了,不过今日只谈贸易,不谈政治。”
  见朱慈烺不为所动,西梅多有点着急,他清楚的知道,说动朱慈烺,远比说动大明首辅周延儒更重要。于是站起来:“殿下,西班牙是真心诚意的想要跟大明合作,达成同盟,打退荷兰人之后,西班牙人愿意为大明攻打关外的那些野蛮人!”
  指的当然是建虏。
  朱慈烺淡淡笑:“关外之事就不劳神父费心了。西班牙人如果真想跟大明同盟,就请先拿出一些诚意来。比如,为崇祯十年,吕宋岛的大屠杀而道歉,并且把主谋者和参与者都交于我大明处置,如此,本宫就相信西班牙人想要跟我大明合作的诚意。”
  “阿门。”西梅多在胸前画十字:“西班牙人的魔鬼行为,上帝都会惩罚他们,殿下的这个建议,草民会原原本本的转告他们。”
  朱慈烺冷冷道:“还有,荷兰人势大,战舰众多,我大明海军难以其抗衡,如果同盟,还需西班牙人支援一些船舰才好。”
  你漫天开价,我就地还钱,反正也没有打算同盟,朱慈烺趁机提出船舰的要求。
  “这个……”
  西梅多皱眉了。
  西班牙人势力衰弱,无敌舰队被英国人击败之后,自己的船舰都不够用了,哪还有给大明的可能?
  “殿下,大明海军很强大的,郑总兵的海军曾经打败过荷兰人,只要大明一声令下,西班牙和大明海军一起合作,再次打败荷兰人不是问题。”西梅多说。
  朱慈烺淡淡一笑:“本宫就是想看一下西班牙人的诚意,如果西班牙真想同我大明合作,区区几艘船舰又算什么呢?如果几艘船舰都舍不得。我大明又怎么能相信西班牙人的诚意?”
  西梅多还是皱眉,犹豫了一下:“殿下,船舰确实有点困难,不知道有没有其他物品可以替代?”
  朱慈烺假装想一下,然后缓缓道:“如果船舰有困难,那就只能是战马了,据本宫了解,西班牙的安达卢西亚马是欧洲最好的马种之一。”
  西梅多微微惊异,想不到大明太子居然知道西班牙国马——安达卢西亚马的名字,在为国马骄傲的同时,对朱慈烺就更多了几分的敬畏,大明太子和其他大明官员对西班牙一无所知的印象,完全不同。
  西梅都稍微想一下,点头:“殿下的要求,我会转告西班牙人。”
  战马和战舰不同,一艘战舰的建造,少则一年,多则三年,不但造价高,而且时间长,这也是西班牙横扫天下的无敌舰队被英国人击溃之后,就一蹶不振,再难恢复的原因。
  而战马不同,战马是可以大量产出的,如果大明愿意结盟,令西班牙出一些战马并非不可能。
  朱慈烺淡淡笑:“既如此,我就等着神父的好消息了,本宫不奢望太多,只要西班牙愿意租借四艘一千料以上的主力战舰,或者五百匹安达卢西亚马,本宫就相信他们的诚意,不管通商还是结盟,都可以谈。”
  相信诚意并不代表一定要跟你通商结盟。
  西梅多一脸喜色:“谢殿下。”还想要再说,但朱慈烺已经端起了茶盏。
  虽然是西洋人,但久在大明,却也明白这个动作蕴含的意思,西梅多只能躬身一礼:“愿主保佑殿下,草民告退!”
  虽然没有谈出具体的结果,但总算是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起码朱慈烺没有直接拒绝,西梅多虽不满意,但勉强可以接受。
  最后一个进来的是早已经等待不及的葡萄牙代表曾德昭。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在亚洲水域都是竞争对手,眼见荷兰人和西班牙人的代表都面带微笑的从后殿走出来,曾德昭心里的不安越来越多。在三国中,他葡萄牙和大明的关系最好,但并不代表他们可以高枕无忧,因为他们清楚的知道,西班牙和荷兰人,尤其是荷兰人,急切的想要得到大明的自由贸易权。荷兰人现在的心态非常像一百年前的葡萄牙,武力试探失败之后,开始放低身段,用尽各种办法跟大明交往。
第二百一十九章
虎狼之国
  以澳门为据点,葡萄牙基本垄断了大明台面上的对外贸易,荷兰人只能通过郑芝龙来走私,但如果荷兰人和大明的关系有所进展,也能获得贸易权,那他们的利益就会受到很大的损害。
  虽然朱慈烺不是皇帝,也不是首辅,但身为储君,帝国未来的皇帝,他的态度对大明国的政策绝对有很大的影响。
  “草民见过太子殿下。”
  和两位传教士的深深鞠躬不同,曾德昭单膝下跪。穆斯林中,他汉语说的最好,对中国文化也最为了解。
  朱慈烺点点头,示意请起。
  曾德昭带来的礼物是一只可以伸缩的单筒望远镜,这个时代的名字叫千里镜。
  看到千里镜,朱慈烺立刻就想到了一个人。
  苏州人薄珏。
  1608年,荷兰米德尔堡眼镜师汉斯·李波尔发明了第一架望远镜,中国第一架望远镜是汤若望在1626年从欧洲带来的,汤若望还翻译了《远镜说》一书,将望远镜的制作使用方法介绍到中国。崇祯七年(1634)年,经过多次努力,汤若望监制的天文望远镜终于制造成功,崇祯还亲临观看。
  望远镜不仅用来测天,还可用于军事。中国最早将望远镜用于军事的则是明末苏州人薄珏。崇祯四年(1631年),薄珏为巡抚张国维造炮,“每置一炮,即设千里镜,以侦贼之远近”。薄珏创造性地把望远镜放置在自制的火炮上提高了射击精度。
  对于这段历史记载,朱慈烺是心有疑惑的,因为这个时代大明还不能制造透明玻璃,汤若望制造天文望远镜的玻璃原料都是从欧洲进口,薄珏所用原料又是从哪而来的?
  除了望远镜和铸炮,薄珏还制作过水车、火铳、地雷、地弩等,是一个机械全才,只可惜这样的大才并没有被朝廷重用,张国维任巡抚和后来接任陈新甲的位置担任兵部尚书时,薄珏一直做张国维幕僚,后来张国维被罢黜,薄珏的才华再无人赏识。明亡后,薄珏隐居在嘉兴一带,最后贫困而死。
  还是那句话,大明不是没有人才,而是没有舞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0/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