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2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3/1227

  吴甡道:“可从别地调兵!”
  “先生是说我京营兵吧?”
  朱慈烺道:“京营兵当然可以派的,但比起修建三座未必能固守的城堡,我倒宁愿将这笔钱粮用在操练士兵上。预防伏兵虽然有一些难处,但并非不可解决,只要谋划得当,逼得建虏不得不冒险,我们就可以稳操胜算!”
  吴甡惊喜:“殿下已有策略?”
  “只是初步的构想,尚不成熟。”朱慈烺沉思道:“现在最要紧的一件事是肃奸,蓟州临近长城,是京畿重镇,我料城中一定有建虏的奸细,为防建虏提前知晓蓟州的变化,必须尽快将城中的奸细清除干净。”
  “这件事就交给潘永图吧。潘永图曾任遵化监军道四年,锄奸有所心得,臣以为,他定可完成此任务!”吴甡道。
  潘永图的这个能力朱慈烺是知道的,这也是朱慈烺要遵照历史原先的轨迹,推荐潘永图为顺天巡抚的原因。
  除了潘永图,朱慈烺还会派军情司的人到蓟州拾遗补漏,以保万无一失。
  朱慈烺点头道:“蓟州城南的城堡暂时还不能修建,以免被建虏奸细探知。等九月份再开始动工,两月的时间,足可以修筑城堡并构建山梁上的营寨工事了,就算蓟州城中仍有建虏的残留奸细,他们想要给建虏报信也是来不及了。”
  吴甡点头:“殿下思虑周全。”
  此时脚步纷乱,潘永图、蓟州知府李万年和蓟州总兵白腾蛟等一大群人都赶到了翠屏山。
  皇太子大清早带着兵部侍郎急匆匆地出城,蓟州官员都是大吃一惊,急急就追出城来。
  参拜完毕,朱慈烺看向潘永图:“潘中丞,辽东百姓走到哪了?”
  “距蓟州不过二十五里了,正午就可到。”潘永图气喘吁吁回答。
  朱慈烺望望天,点头道:“那我们就在这里等吧。”
  不一会,一支人马出现在翠屏山脚下。
  原来是蓟镇总兵官李居正前来觐见皇太子。
  总兵官位在总兵之上,相当于是一个地区的总司令,是武将官职的极致。
  李居正,号庄甫,系榆林卫指挥,历升右军都督府左都督。崇祯十四年叁月任蓟镇总兵官,驻节三屯营,但今日已经整整一年了,和白腾蛟一样,李居正也是一个无名之辈,历史上毫无记载。
第三百五十七章
终得一见
  叩拜之后,朱慈烺问起蓟州军情,李居正一一回答,听完之后朱慈烺心情沉重——蓟镇现在就是一个空架子,真要出什么事情,除了必要的守卫,最多只能抽调一千人马出来。蓟镇如此,宣府,大同,山西镇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一个松锦之战就葬送了大明九边全部的精锐,可悲可叹啊。
  “李总镇,如果建虏仿照崇祯二年入塞的路线,杀到蓟州城下,蓟州该如何应对?”朱慈烺问。
  李居正抱拳回道:“坚守蓟州,檄报朝廷,敌少臣出城攻之,如果敌众,臣必血战到底,以报国恩!”
  朱慈烺笑一笑,对李居正漂亮话表示赞赏,然后继续问:“那你觉得,现在蓟镇防御,可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粮饷短缺,兵额不足!”
  “还有呢?”
  “这……”李居正一时想不出来了。
  朱慈烺暗暗叹口气,堂堂蓟镇总兵官,不过就是一个庸人,勉励了李居正两句,命他下去休息。
  正午,快马来报,蓟州总兵佟瀚邦护送辽东百姓已经到达九里户,距翠屏山不过五里路了。
  很快,塔山兵护送六万辽东百姓出现在山脚下。
  朱慈烺带着蓟州文武在路边亲自迎接。
  早有人通报了佟瀚邦。
  佟瀚邦带着兵部职方司郎中马绍愉、副将蔡阔宪、游击刘思康、都司崔定国、备御王奇龙,加上其子佟定方等人急急到前方来拜见。
  身材魁梧,黑膛脸,络腮胡,脸上颇有风霜之色,但一双眼睛却是炯炯有神,身上的铠甲满是灰尘,显得有点陈旧,步伐稳定,双手粗大,向朱慈烺叩拜行礼时,腰间的长剑和铠甲碰撞叮当作响,说话声音洪亮,和朱慈烺想象的那种,猛将起于行伍,久经战阵的形象竟然完全一致。
  “佟瀚邦叩见殿下!”佟瀚邦大声道。
  佟定方在他身后跪下。
  “佟总镇快快请起。”
  朱慈烺上前两步,亲手将佟瀚邦搀扶起来。
  “久仰将军之名,今日总算是得见了。”
  望着佟瀚邦,朱慈烺声音里有无尽感慨。
  前世里读史知道塔山守卫的壮烈,但却不知道塔山守将的名字,今世终于知道名字,也见到塔山守将的真容,朱慈烺如何不激动?如果大明各地的守将都能如佟瀚邦一样,流贼又何意肆虐,建虏又何以能入主中原?
  佟瀚邦眼有惶恐,他只是一个副将,在辽东诸将中毫不起眼,从没有扬名立万的机会,皇太子何以能知道他的名字?虽然在来时的路上,马绍愉跟他说了很多,他已经知道朝廷只所以会主动从杏山塔山撤军,都是皇太子之功,如果不是皇太子,他和塔山军民可能都会战死在塔山,感激之中更多的是惶恐,他佟瀚邦何德何能,能得皇太子如此器重?
  朱慈烺牵起佟瀚邦的手,使劲的摇了两下,再看向他身后的众将,一一握手慰问。
  “辛苦!”除马绍愉之外,对于皇太子这等新式的表达亲近的做法,众将都是惶恐,不过和皇太子双手相握时,心中却都是感动,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皇太子心中的真诚,而皇太子也感受到了他们的艰辛,每个人的手指上都满是茧子,脸上都充满了风霜,可想辽东边军的辛苦。
  众将不适应,那些文官们却都已经是惊呆了。
  吴甡还好,对皇太子的不拘礼节,他早有领教,但其他文官不知道啊,见皇太子居然跟武将们握手,文官一脸惶恐的面面相觑——这怎么可以,这不合礼法啊?
  但左庶子吴伟业因为腿伤不在现场,顺天巡抚潘永图不敢对太子提出异议,其他文官就更是不敢了,只能低头假装没看见。
  最后,朱慈烺到了小将佟定方的身前。
  “佟定方。”朱慈烺笑。
  “臣在。”没想到皇太子居然知道自己的名字,佟定方抱拳惶恐。
  朱慈烺笑道:“听马绍愉说,你是一名神射手,日后我可要跟你学两手。”
  佟定方有点脸红:“殿下谬赞。”
  额头上隐隐有细汗,他从父亲那边听说皇太子是一个威严的人,在皇太子面前一定要规规矩矩,不过现在看来,父亲说的并不对,太子殿下十分平易近人,架子还没那些督抚大。
  朱慈烺笑,想不到佟定方在战场上冲突来去,弓箭连射,是一个神射手,私下里却是一个羞涩的少年。最难得的是,这十七岁的小将朝气蓬勃,中气十足,假以时日,必然是一员猛将。
  佟瀚邦却想起了昨夜马绍愉和他说的一番话。
  “太子睿达,尤喜欢猛将,前日我在太子说起塔山战事,殿下对令郎颇为欣赏,此番殿下亲到蓟州,令郎若是能抓住机会表现,日后怕是又一个李如松啊。”
  万历年间的名将李如松,因为少年时进京见驾,被万历欣赏,从而“简在帝心”,不管有多少言官弹劾,都无法撼动李如松,而李如松也不负万历的期望,万历三大征中,李如松是两场战役的指挥官,从宁夏到朝鲜,无役不与,无役不胜,成就了一代名将的赫赫威名。
  马绍愉用李如松来比喻,显然是对佟定方有莫大的期望。
  本来,佟瀚邦并不觉得儿子在太子面前能有露脸的机会。
  他生性寡言少语,不善巴结上司,虽有战功但却升迁极慢,以至于年近五旬、一身伤疤却还只是一个副将,儿子佟定方比他好一点,不过骨子里却依然不改不善言谈的性子。没有长官会喜欢木讷的下属,太子也一样。我佟家想要向前,唯有依靠战功。
  这是佟瀚邦本来的想法。
  不过见到皇太子对儿子的亲近,佟瀚邦却是吃惊了,眼尾的余光看向马绍愉,发现马绍愉正朝他深意的笑。
  佟瀚邦心中忽然涌起一股激动。
  就像是一个久被雪藏的人,忽然看到了即将被重用的曙光。
  从塔山副将到蓟州总兵,不只是提了两级,更重要的是打破了明朝官场的一个惯例,历来弃土丢地的官员,就算立有大功,也逃不过责罚。这一次虽然是有密旨,但如果御史言官们从中挑刺,上表弹劾佟瀚邦,为掩天下悠悠之众口,崇祯帝就算不责罚佟瀚邦,也不敢立刻擢他为蓟州总兵。
第三百五十八章
佟家父子
  佟瀚邦是幸运的,一来他的功劳是实锤,马蹄坡一战,最少歼灭五百汉军旗,而且还有二十个建虏侦骑的首级;二来御史言官出京,无人挑刺;三来有兵部陈尚书的鼎力支持。三方加持,他才能顺利的被拔擢为蓟州总兵。
  慰问完成,朱慈烺站在路边,迎接辽东撤退的百姓。
  吴甡,潘永图等文武百官站在他身后。
  “爹……”
  刚才羞涩脸红,佟定方现在却又兴奋了起来,望着着皇太子的背影,难掩激动的在父亲身边小声道:“太子殿下跟你说的完全不一样啊?”
  佟瀚邦瞪他一眼,低声:“禁声!”
  佟定方讪讪低头。
  马绍愉听到了他们父子的对话,小声道:“贤侄是说殿下平易近人吧?其实何止?殿下聪慧睿智,见识高远,尤其喜欢烈士猛将。当日我说辽东战事,殿下对你父子可是非常赞赏啊。”说完,眼有深意的望着佟定方。
  佟定方虽然羞涩但并不愚笨,他知道马绍愉是在勉励他:殿下看上你了,只要你努力,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佟定方不说话,只抱拳向马绍愉深深行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3/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