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2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8/1227

  所以,登州水师的规模要想扩大,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登州水师自己造,另一个就是找各种理由,一艘一艘的向父亲磨。纵使磨不来大船,但再磨几十艘中小船舰是不成任何问题的。
  “水师建设需要长远规划,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所以你也不要着急,一切按部就班即可。”朱慈烺小声叮嘱,忽然又笑:“来时我赢了,现在看返回谁会赢,明俨,我们再赛一场!”
  郑森字明俨,另一个字大木是其师钱谦益为他取的,历史上,崇祯十七年,郑森才拜钱谦益为师,现在时间还没有到,所以郑森的字还是明俨。
  郑森抬起头,豪气道:“好,殿下先请!”
  两个少年都是大笑,纵马疾驰而回……
  黄昏,郑家兄弟父子随太子一起返回京师。眼见军士们都是五公里长跑返回京师,他们又惊奇。
  “福松,太子跟你说什么了?”
  一回客栈,郑鸿逵就急不可耐的问。
  “没说什么。”郑森低头。
  “肯定说了,你们两人嘀嘀咕咕那么长时间。”郑鸿逵好奇心极重,拉着侄子的袖子:“快告诉叔叔,叔叔太想知道了。”
  “真没有什么。”郑森甩开袖子,径直走了。
  郑鸿逵挠挠头,返回房间:“大哥,福松不告诉我。”
  折腾了一天,郑芝龙有点累了,靠在椅子里,眯缝着眼:“早就说你不必问了,福松自小就有主意,他不想说的事情,岂是你能问出来的?”
  郑鸿逵嘿嘿笑:“我就是好奇嘛,大哥,太子对福松这么喜欢,你说,他该不会是暗地里许了福松一个大官职吧?啧啧,如果那样就好了……”
  郑芝龙没说话,原本眯缝的双眼干脆闭上了,一副蠢货一个、懒得再理你的样子。
  郑鸿逵自讨没趣,灰溜溜退出去了。
  等他一走,郑芝龙慢慢又睁开了眼睛,此次入京受到的礼遇和荣耀,超乎他的预期,按理说,他应该很满足了,但不知道为什么,他心里总隐隐有点不安,总觉得朝廷的反应有点反常,要知道在这之前的十几年间,虽然他在福建本地是一霸,但在中央朝廷却连屁都不是。
  幸福来的这么突然,在巨大的光鲜荣耀的背后,会不会隐藏着什么危机呢?
  海寇出身的郑芝龙有一种天生的警觉。
  特别是太子,总觉得这小人儿有着超乎寻常的睿智,今日又和福松嘀嘀咕咕,说了那么多的话,不知道两人都谈了什么?其实他比郑鸿逵更想知道两人谈话的内容,只不过他深知儿子的脾气,如果儿子想要让他知道,不用他问就会主动告诉他,既然儿子默不作声,那就表明儿子不想说。
第四百零四章
整肃右柳
  想一会,又觉得自己可能是想多了,自家儿子是一个直脾气,不会耍心眼,太子如果和他说了什么不利的话,他脸上早就表现出来了。两个少年人可能只是聊了一些少年人共同喜欢的话题,儿子不觉得有告诉他的必要。
  而朝廷的器重可能是松锦之败后,朝廷对地方军镇的安抚手段,又或者是那八十万两银子起了效果。
  皇帝对自己的荣宠,太子对儿子的喜欢,对郑家来说,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恩赐,如果太子真的喜欢儿子,就如万历皇帝喜欢李如松一样,那郑家未来几十年的荣华富贵,可就提前得到了保障……郑芝龙的心,砰砰跳。
  “哎呀,”他忽然想到了什么,连忙跳起来:“快备马,本镇要去见首辅大人!”
  到京师两天呢,还没拜见首辅周延儒呢,这可不行。
  同一时间,朱慈烺已经回到了王府,坐在桌后,狼吞虎咽今日的晚膳,他心情非常好,不止是因为搞定了郑家父子,也因为刚刚得到了一份塘报,张名振,侯方域还有商丘知县梁以樟都已经脱离险境,从河南进入山东境内了,一切顺利的话,半月之后,他们就会抵达京师。
  梁以樟在历史上虽然没有多少名气,但从他组织商丘防御战,还有甲申之变后,向马士英强烈建议收复山东河南,以为江南屏障来看,其人还是非常有战略眼光的。此次商丘失守,朝廷肯定是要论罪,朱慈烺打算上一个奏疏,用戴罪立功的方式将他保下来,安排到京营赞画司任赞画,以为京营的智囊,磨砺一段时间之后,再看表现予以重任。
  “殿下,今晚还巡营吗?”田守信走进来,小声问。
  “怎么了?”朱慈烺抬头。
  他每晚固定巡营,有时候还会参加营中的思想政治课,除了去蓟州的那段时间,只要在京师就雷打不动。
  “外面下雨了。”田守信道。
  “哦。”
  朱慈烺惊喜的跳起来。
  春雨贵如油,比起火枪火炮,大明更需要的其实是雨水,只有旱情缓解了,粮食收上来了,百姓能填饱肚子了,中原的匪患才有可能早日平息。
  朱慈烺走到窗边。
  夜色沉寂,凉风拂面,两株叫不上名字的小树在院中轻轻摇动,淅淅沥沥的小雨打在树叶和房檐上,发出悦耳美妙的声响。
  但愿能多下一会。
  “备马,取蓑衣。”
  虽然下雨,但朱慈烺巡营的行程不变。
  田守信只能苦笑得去准备。
  下雨出行是一件辛苦事,但朱慈烺却宁愿雨越下越大。如今正是春播期,如果有及时雨,能让百姓将种子种下来,于今年的收成必然大有好处。
  但刚离开王府不久,雨就停了,朱慈烺仰天叹息,老太爷啊,你对大明还真是一点都不眷顾啊,连雨水都不能痛痛快快的给一点。再不下雨,京郊的小麦怕就要绝收了啊。
  老天爷是指望不上了,不知道北郊的水利修建的怎样了?明天得去看看。
  又想,到福建买种子的林增志算时间差不多也该回来了吧?现在的旱情,唯有番薯马铃薯能顶住……
  在下一个街口,朱慈烺忽然心中一动,立刻道:“停!”
  前面两个提着灯笼开路的锦衣卫急忙停下,转头看太子。
  “不去精武营了,今晚去右柳营!”朱慈烺道。
  左柳右柳营都是辅兵营,自从京营改制以来,朱慈烺的重心就全放在精武营之上,对其他三营的关心有点少,尤其是左右柳营,朱慈烺几乎一次都没有去过,虽然两营是辅兵营,在朱慈烺的计划中,只负责后勤和维持秩序,并不承担上战场的重任,不过即便如此,该有的操练却也不应该少,谁知道未来会不会遇上突发情况呢?
  所以这两营还是要巡查一下的。
  这里距离右柳营比较近,朱慈烺决定先去右柳营。
  太子的忽然出现,让右柳营陷入短暂的混乱,卫兵惊慌,宿营的把总们急忙出来迎接,朱慈烺皱着眉头,虽然他不会用精武营的标准来要求右柳营,但右柳营的这一阵惊慌还是让他感到不满,仔细一看迎接的军官,立刻又发现了问题,那就是没有一个高级将领,全部都是把总,而且隐隐然有几个身上还带着酒气,俨然是在军中喝酒了。
  “今晚谁轮值?”朱慈烺冷冷问。
  “是……吴副将。”一个把总小声回答。
  “他人呢?”
  “他,他……”那把总“他”了两下,忽然噗通跪下:“吴副将身体不舒服,嘱咐臣代他轮值!”
  “不舒服?”朱慈烺脸色冷冷,转对宗俊泰:“带几个人去把这个吴副将给我请来,顺道让申世泰也来一趟。”
  申世泰是右柳营主将,营中如此混乱,他这个主将责无旁贷。
  “是。”
  宗俊泰带人去了。
  朱慈烺继续巡营,随便的转了几个营房,营房内的士卒在军官们的指挥下,慌乱在门外列队,朱慈烺看他们列队,计算着时间,虽然不优秀,但还算及格,京师三大营连续两个多月的超强训练,不但练出了一支精武营,连右柳营这样的辅兵营,跟过去相比,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随便转了几处,朱慈烺返回右柳营中军大堂。
  几十个把总百总们屏气凝息的站成两行,太子的严峻军法大家可都是知道的,空岗的吴副将肯定是要倒霉了,但他们这些个喝酒的会怎样呢?
  很快,右柳营主将申世泰和本当轮值的副将吴文忠急匆匆的奔进大堂,离着太子还有一段距离,两人就噗通跪倒在地:“参见殿下!”
  朱慈烺冷眼扫着申世泰:“申世泰,今晚你右柳营是打了胜仗了吗?”
  申世泰是原左哨营的主将,和阳武侯薛濂一样,他其实是前前任京营总督李守锜提拔上来的人,朱纯臣任京营总督后,他不受重用,从主力右掖营主将改为左哨营主将,等于是降了一级,太子抚军后,他从左哨营主将改成右柳营的主将,隐隐又是低了一级。
第四百零五章
自我决断
  闻太子问话,申世泰脸色一下就惨白。得到太子巡营的消息,他就知道事情不妙,营中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肯定是被太子发现了,虽然自从整顿之后,军官们收敛了不少,再不敢像过去那么肆无忌惮了,但多年的习惯一下也是改不了的,其中饮酒就是一项,过去每天不到黄昏,军官就可以回家,现在被禁锢在营房里,不喝酒又能干什么呢?但京营军规很清楚,除非打了胜仗,否则军中一律不得饮酒,醉酒者甚至可以直接斩首。
  现在太子问起,他该怎么办?
  申世泰摘了头盔,放在地下,咬牙道:“臣统兵不严,罪该万死,但在这之前,请殿下容臣最后一次行使主将的权力!”
  朱慈烺看着他,点点头。
  申世泰深深一拜,然后站起来起来,对站在两侧的把总百总们喝道:“谁都喝酒了,给本将滚出来!”
  七八个军官低着头,一脸土色的走了出来。
  申世泰继续瞪着左右的军官:“没有了吗?”
  又有三五个军官战战兢兢地站了出来,
  申世泰恨恨地瞪着他们,咬牙:“尔等犯我军规,不可轻恕,来人,一人鞭二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8/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