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4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3/1227

  临阵冲锋,李广冲锋在前,部下没有人敢落后。
  感觉蓟州总兵佟瀚邦也很沉默。
  或许,古来的猛将都是如此吧。
  夜很凉,这个时代的秋天比前世冷多了,但朱慈烺依然坚持在睡前巡营一次。
  五月离开京师时,天地还一片翠绿,但现在却已经是萧瑟之秋了。
  据宋应星的报告,种在京营官田里的玉米已经黄熟,并开始收割了,虽然旱情严重,但赖中间的三场及时雨,收成还是很不错的,亩产六七百斤是不成问题的,这已经超过了小麦四百斤的产量。
  另外两种作物,番薯和马铃薯的叶子也渐渐枯黄,不过还可以等两天再收,就生长习性看,这两种作物可以一直长到霜降。
  三种新型农作物,都是耐旱的品种,尤其后两种还是高产,虽然滋味没有小麦白面好吃,但在饥荒之年,却可以令更多的人存活,就明末久旱无雨的小冰河天气来说,再没有比番薯和马铃薯更合适的作物了。
  只可惜京营的官田在京师的另一边,距离太远,不然朱慈烺一定会驰马而去,哪怕是深夜,他也想要看一看这一世的玉米红薯土豆究竟是什么样?
  巡营之时,朱慈烺特别留意营中的新兵,也就是闯营的降兵。也是怪了,虽然盔甲兵器都一样了,但朱慈烺却还是一眼就能认出,眼前这个兵究竟是京营的老兵,还是闯营的降兵,大约眼神和气质还是有点不一样吧。降兵都比较拘谨,眼神还是有点虚,京营老兵就不一样了,一个个气定神足,见到太子巡营,号子喊的震天响——兵都是打出来的,经开封一役,京营的信心和士气又上了一个台阶。
  ……
  京师。
  承乾宫。
  帷幔之后,密集而剧烈的咳嗽声。
  “母妃……”一个锦衣玉冠的少年站在榻前,急的眼眶都红了,转身吼:“那两个澳门医生呢?怎么还不来?”
  “永王!”
  一只干瘦如鸡爪的手从帷幔后面伸了出来,声音无比悲愤:“太子要回来了,而且是大胜归来,得此大喜,陛下一定会更容忍,中宫一定会更加猖狂。”
  少年默然。
  “永王!”
  女人再喊一声:“莫要忘记我叮嘱你的话,有些事你必须去做。莫要忘记,莫要忘记啊~~咳咳咳……”随即又是剧烈的咳嗽。
  少年伫立不动,眼神中满是无奈。
  ……
  清晨。
  太子朱慈烺率军从丰台出发,在武襄左卫的护卫之下,向京师而去,一路,旌旗招展,仪仗鱼贯,将大明皇太子得胜归来的气势烘托到了最高点。巳时末(上午11点),到达京师,早就得到消息的京师百姓都涌上街头,要一睹大明皇太子的风采,不到11点,街道上就已经被挤得水泄不通了,连树上房顶子上都站了不少人,不时踩断树枝或者是掉下瓦片,引起好一阵子的喝骂。
  首辅周延儒带着百官群臣,在德胜门外列队相迎。当太子车驾出现时,高呼殿下——百官之中少了兵部尚书陈新甲,他已经于今日上午被免职下狱了。
  “砰砰砰砰~~”礼炮响起。
  随后鼓乐齐鸣,武襄左卫向两边一分,银盔银甲的朱慈烺拨马而出。
  和五月出征时不同,眼前的百官多了很多的生面孔,唯有巍峨的京师城门依然如故,江山如故。朱慈烺心中颇有感慨。
  首辅周延儒双手把盏,满满的斟上御酒,亲自送到太子手中。
  朱慈烺接住了,一仰而进。
  ……
  紫禁城。
  皇极殿中。
  崇祯帝一身盛装,正襟危坐于御座之上,今日太子凯旋回朝,他心中的期待远远超过百官群臣,因为他不止是一个君王,更是一个父亲,年少的儿子一去四个多月,今日终于是回来了,他如何能不激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隐隐听到了城中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那是京师百姓正在欢迎太子凯旋回京。
  京师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崇祯帝的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
  终于,殿外鼓乐响起,脚步密集,唱和的太监将太子觐见和皇极殿上的命令,一道道地传到宫门前,又传回皇极殿。
  悠远尖锐的声音在空中闯荡。
  很快,太子就来到了殿外。
  “仰陛下天威,将士用力,儿臣幸不辱命,击溃河南流贼,生擒贼首罗汝才……”
  在礼部官员的引导和教授下,太子朱慈烺站在殿前台阶下,大声禀告此次出征之功,简单讲诉了一下战役的过程。
  声音清朗,远远地送入皇极殿中。
  听着儿子的声音,远远望着儿子的身影,崇祯帝压着激动,说道:“宣旨,赏~~”
  依惯例,对太子和随行出征的各级将官进行奖励,但今天的奖励只是仪式性的,多是些御赐的饭食、酒菜。令众将带回去,给家人享用,虽然没有多大的价值,但却是极大的荣宠。
  献俘仪式结束,崇祯转到文华殿。朱慈烺卸下甲胄,换成大红龙纹便服,到文华殿觐见,如此才算是君臣父子正式的面对面。
  当迈过那高高地门槛,进入文华殿,远望坐在御座上的崇祯帝时,朱慈烺鼻子竟然有微微发酸的感觉,虽然明知道父皇对自己的张家口之行有诸多的不满和愤怒,但他更知道的是,不管多么暴怒,父皇都不会实际处罚自己,最多不过就是跺脚骂上两句,跪上一会,此时见到父皇,父子之情从胸腔之中澎湃而出,他心中的情绪有点压不住——虽然是一个穿越者,但他的灵魂早已经和朱慈烺的本尊紧密的融合在一起了。他所思所想,他的情爱喜怒,比朱慈烺更朱慈烺。
  “儿臣朱慈烺叩见父皇~~”
  朱慈烺在崇祯帝面前跪下,深拜。
  御座上的崇祯帝不说话,他盯着儿子,嘴角带着笑,眼眶却有点红,四个多月没有见,儿子更高更壮了,但却也更黑更瘦了。小小年纪,就已经带兵打仗,征战沙场了,更难得的是,竟然取得了一场畅快彻底的大胜,李自成被逼入深山,罗汝才被生擒,中原局势转危为安,朝局为之一振,这一切,都是儿子辛苦得来的啊。
  “起~~”
  崇祯帝道。
  群臣百官面前,皇帝始终要保持仪态,即使面对儿子也一样。
  “谢父皇。”
  朱慈烺谢了一下,起身。
  接着,百官一起躬身,恭贺太子大胜,称颂太子在开封的英明神武。
  声音在皇极殿中传荡,恍惚地像是回到了洪武永乐年的大明盛景。
  等贺声停住,朱慈烺忽然又跪倒:“父皇,儿臣虽然有开封之功,但却也有一罪。”
  此言一出,朝堂立刻鸦雀无声。
  群臣都意识到太子要说什么。
第五百八十六章
自我请罪
  “你何罪?”崇祯帝问。
  “五日之前,儿臣到达宣化的当天,有人向儿臣检举,说张家口的晋商大肆走私粮食、硫磺,数额巨大,且就在当天,就会有两支商队出关,为建虏蒙古人送去大批物资。事关重大,儿臣来不及禀告,不得不断然处置,带兵包围了张家口。而查出的真相更是触目惊心,张家口的糜烂远远超出了儿臣的想象。未免更多的战略物资流向建虏,儿臣不得不关闭了张家口贸易。事先没有禀告父皇,一切都是儿臣擅自而为。儿臣有罪,请父皇责罚。”
  朱慈烺拜首。
  崇祯帝不说话。
  昨日之前,崇祯帝对儿子满是愤怒,恨不得赏他两个耳光,但一千一百两银子的数字一出,他心思就已经发生了微妙的转变,今日见到儿子又黑又瘦,明显就是吃了苦、收了累,心中登时泛起内疚,两者相加,他对儿子的愤怒已经减少了很多,或者说,他已经原谅了儿子。不过他不能将自己的原谅轻易表现出来,以免朱慈烺肆无忌惮,以后变的更猖狂,他想着,不管这样,等朝议结束之时,还是需要小小地惩戒一下太子,以为朝廷的尊严。
  但没有想到的是,太子居然主动请罪,这一来,有点打乱了他的计划。
  殿中的群臣相互用眼神交流,心中都想:太子这一招高啊,不等你们发难,我自己就认错了,身为太子,有代天巡狩的名义,抄来了一千一百万两朝廷急需的银子,又主动认错,你们这些人还好意思再刁难吗?
  朱慈烺拜伏不动。
  崇祯帝的目光看向首辅周延儒。
  周延儒何等聪明,他从崇祯帝的表情变化中就已经猜到了崇祯帝的心思,再者,宣大总督江禹绪是他的门生,如果执意追究太子的责任,宣大当地的官员遭受的惩罚恐怕就得成倍增加,就不止是罢职那么简单了。于是出列拱手道:“陛下,老臣以为,张家口之事情况紧急,太子断然处置,虽有些急躁,但却也是在情理之中,太子殿下既已知错,不如将功折过……”
  首辅是百官之首,有一言九鼎之效。一般来说,只要首辅说话,群臣都不会当面,或者是直接反对,但周延儒的威信达不到,不要说和张居正夏言那样说一不二的强势首辅相比,就是比温体仁,他也稍微差一点,因此他话音不落,就有人跳出来反对:“此言差矣!老臣以为,功是功,过是过,断不可将两者混淆在一起,不然是非不存,黑白不分,贻害万年啊~~”
  却是礼部尚书林欲辑。
  周延儒脸色尴尬。
  接着,林欲辑慷慨陈词,对太子的张家口之行予以无情的抨击。
  当然了,理由还是昨天的那一套,就是纲常、法纪。
  但和昨天不同,今天再没有人跳出来附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3/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