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4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7/1227

  “我大明为什么有很多人反对和荷兰人通商,乃是因为他们对荷兰人印象很不好,认为荷兰人是海盗、是红毛贼、是来抢钱的,如果能改变他们对荷兰人的印象,通商自然就不会是问题。那么要靠什么改变呢,当然就需要荷兰人做几件能够扭转大明百姓对你们恶劣印象的好事情,而向大明提供战舰火炮,输送战马粮食,就是你们的机会。”
  范揆一眨眨蓝眼睛,说道:“尊贵的太子殿下,我们一直向大明提供红夷大炮,支持大明对付关外的野蛮人,难道不够吗?”
  “当然不够!”
  朱慈烺摇头:“首先,东印度公司从没有直接卖大炮给我大明,我大明最早的红夷大炮,是广州府推官邓士亮从海中捞出来的,其后都是从葡萄牙人手中购买,据本宫所知,我大明直接从东印度公司,或者是荷兰人手中购买大炮,一次也没有。”
  范揆一有点着急:“尊贵的太子殿下,那是因为贵国不允许东印度公司的商人上岸,所以不得不通过澳门的葡萄牙人……”
  朱慈烺淡淡道:“如果东印度公司同意向我大明提供优良的战舰火炮战马和粮食,那你们的商人说不定就有机会上岸了。”
  范揆一眼睛一亮。
  朱慈烺继续道:“双方生意做多了,增加了了解,知道你们荷兰人不但不是凶神恶煞,反而还是帮助我大明的好朋友,大明上下反对和你们通商的阻力,自然就会减少很多,到时开放通商,自然也就水到渠成。我的话说完了,何去何从,贵使自己斟酌。”
  范揆一低头沉思了一下,抬头:“尊贵的太子殿下,听你的意思,你并不打算开放通商,而只想让东印度公司为贵国提供战舰和火炮?”
  朱慈烺坦然承认:“也可以这么说,现在阻力太大。立刻开放通商是不可能的。什么叫通商?就是双方做生意,提供战舰和火炮不正是在做生意吗?还是那句话,生意做多了,相互了解了,剩下的事情自然就水到渠成。”
  范揆一摇头,蓝眼睛里都是狡黠:“尊贵的太子殿下,不是我不相信你,东印度公司曾经在广东外海帮助贵国打击海盗,当时广东本地官员承诺,只要打退了海盗,就同意通商,但海盗打退后,广东官员却拒不承认。”
  朱慈烺不说话。
  他身后的唐亮却是脸色一沉,呵斥道:“大胆,大明皇太子金口玉言,岂会出尔反尔?”
  范揆一躬身赔礼:“对不起尊贵的殿下,我不是怀疑你,我只是觉得,贵国的官绅对东印度公司很不友好。”
  “那是因为东印度公司做的不够,在我大明海疆闹事,威胁要炮轰广州,不也是东印度公司曾经做过的事情吗?”朱慈烺冷冷。
  “……”范揆一脸色尴尬。
  朱慈烺打了哈欠:“条件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如果你还是犹豫,那就没什么好谈的了。唐亮,送客!”
  “尊贵的太子殿下,容我们商议一下可以吗?”范揆一慌的躬身。
  朱慈烺想一下,点头:“好吧。”
  于是,范揆一和克鲁士躲到旁边的角落里,开始嘀嘀咕咕。两人说的是外语,朱慈烺听不懂,不过外国人说话的形体语言都非常丰富,只看范揆一耸肩和摊手的动作,就能大概猜出两人的谈话内容。
  终于,两人商议定了,准确的说,是范揆一下定了决心。
  “尊贵的太子,东印度公司愿意接受你的条件,向大明提供战舰和火炮,不过殿下你是否可以保证,东印度公司的商人能上岸?另外,究竟需要多长时间,贵国才会同意正式通商,开放港口。双方签订协议呢?”范揆一道。
  朱慈烺暗暗松了一口气。和大明通商的利益太大,好处太多了,范揆一终究是忍不住,于是淡淡道:“只要提供战舰火炮。你们东印度公司的商人还怕上不了岸吗?至于正式通商时间,我没法给你保证。”
  “尊贵的殿下,那东印度公司岂不是永远为大明无偿服务?”范揆一急道。
  “怎么会是无偿?东印度公司的战舰,我大明会付一定的租金。战马粮食则用市价购买。绝不会让东印度白白忙碌。”朱慈烺淡淡。
  范揆一眨着蓝眼睛,很是不甘的道:“尊贵的太子殿下,我东印度公司并不在乎租金,我们所要的,是和贵国的长期友好。”
  朱慈烺微微一笑:“大明也一样。但使这次生意能做成,并长期坚持,我相信,我大明上下一定会同意和东印度公司的通商。”
  范揆一叹道:“但那是未来……尊贵的殿下,你给我画了一个大饼,你真是一个谈判的高手。”
  “不。”朱慈烺摇头:“并非是我谈判高明,而是因为和大明通商,你东印度公司的利益更大。想得到,就要先付出,想乘凉,就得先种树,自古都是如此。再者,没有东印度公司,大明还可以找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甚至英格兰人,法兰西人,普鲁士人,但天底下的大明却只有一个……”
  “殿下也知道法兰西普鲁士?是汤神父告诉你的吗?”范揆一微微惊讶。
  朱慈烺微微一笑:“你们那里面积不大,但国家众多,向往东方的人比比皆是,丝绸瓷器茶叶都是紧俏物资,不愁任何销路,若不是如此,你们怎么挤破脑袋都想往东方来?”
  范揆一右手抚胸,对着朱慈烺深深行礼。
  他这时才明白,眼前这个少年太子,远比明国朝臣更了解他们欧洲,是一个睿智有见识的人。在聪明人面前,狡诈手段还是少用的好。
  “尊敬的太子殿下,我还有最后一个请求。”起身后,范揆一道。
  “讲。”到这时,朱慈烺心情已经大好。
  “大明要断绝和西班牙人的关系。”范揆一道。
  “不行。”朱慈烺摇头:“西班牙人有好的战马,而战马是现在大明最需要的,所以我不能答应你。”
  “关于战马……东印度公司也可以想办法为大明提供,我们那里最好的战马并非是西班牙马,而是英格兰马,荷兰马也相当有名,只要大明同意通商,东印度公司都可以为贵国提供。”范揆一道。
  “能提供多少?”
  “尊贵的殿下,荷兰到贵国,大海茫茫,万里之遥,坐船差不多得半年的时间,马儿受不了这种长途的颠簸,中途需要辗转好几次,死亡率极高,所以我没有办法向你保证数量。并且我事先声明,战马不是廉价的,价钱会非常昂贵。”范揆一颇为狡猾,并不给出一个实际的数字,并且为战马的高价做出了铺垫。
第六百章
三桅大船
  朱慈烺想一想:“战马先不说了,说说战舰吧,贵公司能为我大明提供多少战舰?”
  “贵国可否答应和西班牙人断绝关系?”范揆一眨眨蓝眼睛。
  朱慈烺微笑:“如果东印度公司能向大明提供一定的战马,并全力支持我大明水师,我大明自然就会断绝和西班牙人的往来。”
  范揆一躬身:“尊贵的殿下,在贵国和西班牙人断绝往来的情况下,东印度公司愿意向贵国提供一艘三桅大帆船,四艘小船。”
  “哦,这么少?西班牙人答应我大明的,可是两艘三桅大帆船。十艘小船。”朱慈烺露出不悦之色。
  他诈了一下,西班牙人答应的其实也是一艘三桅大帆船。
  “尊贵的殿下,东印度公司的三桅大帆船是世界上最大的,排水量将近八百吨,拥有双层甲板,两侧船舷都有上下两排、每排十二个炮位,加起来一共就是四十八门火炮,舰首和舰尾还各有一门二十倍口径的主力火炮,”范揆一挺胸抬头,声音里透着骄傲:“这是西班牙人达不到,他们现在只有四百吨排水量的中型船。不瞒殿下,这样的巨型三桅大帆船,东印度公司一共只有四艘,每一艘前后制造都耗费了五年以上的时间,是东印度公司的非卖品,为表达我们的诚意,早日通商,我们愿意将其中一艘租借给贵国。”
  虽然对三桅大帆船的数据有所预料,但亲耳听到范揆一说出来,朱慈烺还是怦然心动:这哪里是船舰,分明就是一座移动的火药库啊,如果一侧的二十四门火炮一齐开火,对岸上的守军进行轰击,那是何等的威力?
  如果有三到五艘这样的战舰,航行到旅顺、金州外海,对建虏守军进行轰击,然后再行登陆,岂不是事半功倍?
  原本,西方造船术是落后东方的,但三桅帆船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点。三桅帆船有三根桅,船体结构更加合理,能利用65度角以内的风行驶,因为船体巨大,所以能装载大量生活必需品,可在海上连续航行数月,甚至可以环绕地球航行。
  正是因为有三桅帆船的出现,哥伦布才能在1492年发现美洲大陆,但其实哥伦布的本意,是想要往东方而来的,但却阴错阳差的发现了美洲。
  “东印度公司诚意满满,希望尊敬的殿下能够体察。”范揆一抚着胸口,深深一礼。
  朱慈烺不动声色:“贵公司是免费提供吗?”
  “不不不,”范揆一头摇的像是拨浪鼓:“三桅帆船是东印度公司最宝贵的财富,除非通商,否则是不可能向贵国免费提供,不然消息传到国内,股东们非撕了我不可。”
  “一年租金,贵公司要多少?”
  “一年五万两银子,考虑到战舰从熟悉到使用,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东印度愿意租贵国两年,一共十万两银子的租金,火炮租借也是两年,一共五万两,加起来一共十五万两银子,一次付清,不能拖欠。”范揆一道。
  果然是商人,对银子不含糊。
  一艘战舰就是十五万两,加上四艘小舰,一年最少二十万,这还不算人员培训,兵器甲胄,将官粮饷,加起来一年估计超过三十万两银子了。
  海军,果然是吞钱的巨兽啊。
  另外,只所以租两年,也有两年之内大明不通商,到期之后,东印度公司就要收回战舰的暗示。
  朱慈烺咬咬牙,海军太重要了,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所以不能全托于郑家之手,再多的银子也得咬牙花。
  “四艘小船太少,我希望增加到十艘……”接下来,朱慈烺进行了一些讨价还价,提出小船太少,难以有效保护大船,最后范揆一做出了让步,同时再增加四艘小船,一共租借给大明一艘巨型的三桅战舰、八艘小战舰,但对于租金却不肯松口,反复说,这已经是最低的价钱,就战舰的损耗来说,已经不能再低了。
  朱慈烺也就不再逼迫。
  另外,关于战舰一旦损坏的赔偿问题,范揆一狮子大开口,三桅战舰一百万两银子的赔偿,小战舰十万两赔偿。这一次朱慈烺没有放过,据理力争,终于逼的范揆一落了价钱,三桅战舰改为五十万两,小战舰改为五万两——相比于租金,这是大钱,未来的海战谁也不敢保证船舰不会沉没,朱慈烺不希望大明当冤大头,更不希望大明付不出赔偿金,被人嗤笑或者耍赖,所以赔偿金一定要定的合理。
  一切谈完,范揆一提出要签一份协议。
  但朱慈烺只同意用“合同”的名义。
  协议和合同,即便里面的内容完全一致,但意义却截然不同。合同只是商业行为,协议却是国家行为。
  “尊贵的太子殿下,你真是太难缠了……”
  范揆一一点便宜都没有占到,心中十分不甘。不过蓝眼睛里却又悄悄闪过喜色。因为和他签订合同的不是别人,而是明国的太子,未来的皇帝。虽然是外国人,但却也知道大明皇帝金口玉言,不能更改的规矩,太子也一样,加上朱慈烺自从上朝以来,提出很多建议,尤其是福建广东开海,准许渔民到海上捕鱼,又有开封之胜,一切的一切都表明了朱慈烺的强大能量,和这样一个未来的皇帝签约,哪怕只是合同,对范揆一来说都是一个莫大的胜利。
  就像明国太子所说的那样,放长线钓大鱼,投资未来,就算大明现在不同意通商,等到明国太子登基成了皇帝,照着东印度公司和他的友好程度,东印度公司岂不是要大发横财?
  也正是因为如此,范揆一才会在赔偿金上做出大幅让步,并且同意增加小船舰的数量。
  “尊贵的太子殿下,我等着你的好消息。”一切完成,范揆一向朱慈烺深深一礼。
  他知道,一切要想实现,还需要太子的父亲,大明皇帝批准。
  朱慈烺微笑:“能问一下你在东印度公司的身份和职位吗?”
  “高级商务。主管谈判。”范揆一回,补充道:“尊敬的殿下请放心,我这一次来得到了东印度公司总督的完全授权,我所说的一切,都可以代表东印度公司。”
  朱慈烺微微点头,不再问。
  范揆一和克鲁士告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7/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