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4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4/1227

  “回贝勒爷,据此不过六里地了!”参政急忙回禀。
  “令他加快速度,过怀柔不必停,直接奔牛栏山!”阿巴泰沉声下令,又对祖润泽、博和托和岳乐三人道:“立刻整兵,驰援满达海!岳乐,命令探骑将方圆六十里之内给我再搜查一遍,但有明军踪迹,立刻汇报!”
  “辄!”
  阿巴泰翻身上马,率两千多精锐骑兵,向牛栏山疾驰而去,虽然情况还不是太清楚,但满达海和伊拜身陷险境却是肯定的,不然不会这么长时间都没有消息传回。救兵如救火,阿巴泰现在也考虑不了太多,只能先杀到牛栏山脚下,视情况,再决定下一步的救援计划。
  马蹄滚滚,踏起的烟尘比城头还要高,怀柔城头的明军惊讶的发现,这一支两千多的建虏骑兵,在被县丞老爷痛骂一顿之后,竟然又绕城而过了……
  牛栏山。
  大明太子朱慈烺站在半山腰,望着退守潮白河边的正红旗精锐,连续下令:“令吴三桂,徐文朴,杨轩合围正红旗,神机营的十门青铜小炮立刻下山,对正红旗实施覆盖性的炮击,半个时辰(一个小时)之后,潮白河畔,不能再有一个站立着的建虏。不然,唯他们三人是问!”
  “是!”
  “令顺义兵提高警惕,但有一个建虏游过河去,哨官提头来见!”
  “是!”
  “再令张名振列阵死守,不管建虏来多少援兵,没有我的命令,就算是战到最后一人,也绝不能后退一步!”
  “是!”
  中军官佟定方抱拳听令,然后亲自去传令。
  “殿下,臣请命到山下!”
  吴甡拱手。
  现在,能否顺利全歼正红旗的关键不在潮白河畔,而是在牛栏山脚。如果建虏援兵来的太快太多,而张名振又不能顶住的话,今天胜利的成色恐怕就要打折了,更关键的是,张名振的坚守关系到下一步战略的实施,所以吴牲请缨前往。
  朱慈烺摇头:“不,先生还是留在此处,陪我督战吧,阻敌之事,我们要相信张名振能做好。”
  “是。”吴甡躬身,但眼神里的担心却藏不住。
  张名振过去毫无名气,初进精武营,只是一个把总,不过就是凭借在开封之战中,卧底小袁营之功,而被太子拔擢为了千总,就战事来说,张名振还没有被检验过,所以吴甡有点小担心。虽然张名振不是一个人,太子还派了参赞张家玉到他军中相助,但张家玉也只是一个年轻举人,当一个赞画或许凑合,要他做张名振的高参,点出战场杀伐的关键,怕是有点难度。
  所以吴牲有点担心,不过对太子的判断,他还是有信心的。从抚军京营,朝堂论策,解围开封,再到近日准确的判断建虏入塞的意图和时间,无论从哪一方面看,太子都显现出了绝顶的睿智和洞察力,既然张名振能得太子的信任,必是有一定的能力。
  再者,关于御敌计划,参谋司已有基本的方案交给了张名振,只要张名振照着执行,就不会出现大的纰漏。
  “张军头,张赞画,大敌当前,兄弟们都看着呢,我们这么做,是不是有点不合适?”
  同一时间,在牛栏山前方的山脚下,一个精武营千总队和一个左柳营千总队,两队军士相互交错,一共三千人,在牛栏山山前摆出了四个长枪长盾和鸟铳混合的方阵,每个方阵都宽两百步,彼此相隔五十步,四个方阵正好将进入潮白河边平原的通道堵死,阵前还架设了密集的拒马,建虏骑兵若想救援满达海,要不击溃他们,要不就得翻越牛栏山。
  此时,三千名将士手握长枪或者鸟铳,结阵而立,目光直视前方,做好了迎敌的准备,而在中间拒马的前方,却有两个人正席地而坐,聚精会神的在下象棋。
  “将!”
  左面那全身甲胄、虬髯胡须的壮汉,用极大的力气拍了一个当头炮。
  对面那个满脸微笑,二十多岁的白面书生,支了一个士,轻松应对。
  壮汉得意大笑:“哈,你死了!”
  迅速下炮沉底,占据有利位置,再下一步就是沉车双将,令书生无解。
  这两人当然就是张名振和张家玉。
  自从那日在校场比试,张名振略逊一筹之后,他就和张家玉别上劲了,在侯方域面前,张名振冷然肃然,一副江湖大哥的样子,但面对同样是书生的张家玉,他却总忍不住的想要争一个高下,今日这盘棋,就是他们又一次的比试。
  两人下的热闹,站在旁边,同样全身甲胄,腰悬长刀的另一名千总却是坐立难安,跺脚说道:“这哪是下棋的地方?两位,我求你们了,快收起来吧,若是让殿下知道了,我们都得吃不了兜着走啊!”
  张家玉轻松跳马,将张名振的“车”吃掉,然后笑道:“李千总稍安勿躁,此局,马上就有结果了。”
  张名振目瞪口呆,他没想到自己的“车”在马口上,车一失,这局立刻就输了。想要悔棋,但张家玉已经把“车”收走了,只能将棋子往棋盘上一撂,眼睛一瞪:“再来!”
  张家玉还没有说话,旁边的李千总却已经扑了上来,按住他们两人的手,哀求道:“不能再来了,建虏的游骑一直在盯着我们呢……”
  这话还没有说完,耳朵里就隐隐听到了隆隆地马蹄声,接着,大地开始微微颤抖,李千总脸色倏然大变,右手握住腰间的刀把,猛地就想要跳起来,但张名振却一把攥住了他的手腕,令他不能动弹,意有所指的低声道:“看我们下棋,其他不要管!”
  李千总不说话了,他意识到张名振早有安排,但心里的担心却是忍不住,伸长了脖子,向声音的来源处望去。虽然他是左柳营,只是辅兵,配合张名振的精武营执行任务即可,但出了差子,可是要一起承担责任的。
  “呜~~”
  大地的颤动和隆隆地马蹄声越来越明显,随着一声沉闷的号角声,只见一大队穿着蓝色棉甲、顶着避雷针头盔的建虏骑兵,在地平线上出现。
  “正蓝旗!”
  李千总忍不住叫了出来。
  但张名振和张家玉却只是淡定的抬头看了一眼,然后继续下棋。
  “呜呜~~”的号角声中,更多身穿蓝色甲胄的八旗兵在前方出现,军旗也多了起来,人马行进,铠甲锵然之间,冬日苍黄的原野,竟然是被渲染成了一片蓝色。
  不止是李千总,列阵而立的三千明军也都有点变色,建虏凶残的名声可是天下皆知,那一句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在民间流传甚广,更不用说,在最近十年里,建虏四次入塞,每一次都给大明百姓造成了巨大的伤亡,说起建虏两字,小儿都会啼哭。
  虽然张名振率领的千总队乃是隶属于精武营,从年初到现在,经过了将近一年的残酷操练,体力和心志都有了翻天覆地的提升,更有犀利的遂发枪在手,但面对滚滚而来的建虏骑兵,他们还是有点胆怯。
  毕竟这是他们第一次上战场。
  不过当看到长官张名振在拒马之前和赞画下棋,对滚滚而来的建虏骑兵不屑一顾时,他们又都镇定了起来——长官在拒马之前,建虏如果冲过来,第一个死的是长官,既然长官都不怕,成竹在胸,我们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
  正蓝旗那蓝色的五爪蓝旗之下,身披三重铁甲的阿巴泰勒马而立,皱着眉头,微有惊讶的看着对面的明军,近几年的战事,已经很少有明军敢在野外列阵,和大清勇士面对面的硬抗了,曹变蛟原本是一个例外,不过已经战死在了松山,昌平总兵何应荐只是一个无名之辈,何敢如此?
  再仔细看,阿巴泰心中的惊疑更多。
  对面的三千明军,披甲率竟然超过了八成,据他所知,明国九边重镇之首的辽东镇,披甲率也不过才六成,松锦之战结束后,大清清理战场,发现明军的披甲率不足四成,要知道参加松锦之战的可都是明国的九边精锐了,精锐上场,披甲率也不过才四成,今日对面的明军,怎么会有八成的披甲率?
  甲胄齐备,那一面面的长盾明显不是明军的制式装备,而是特制的加长版,长枪也好像有点长,军容齐整,矗在那里鸦雀无声,唯有军旗飘扬。密集的拒马之前,有三个明军将官正盘坐在地,不知道在商量什么,面对两百步之外的大清铁骑,竟然是没有惊慌闪躲,或者是跳回拒马之后、进行指挥的意思。
  这一切都让阿巴泰惊疑。
  “昌平总兵何——”
  他对那一面军旗产生了怀疑,对面的兵马,真是昌平兵吗?昌平兵能有这么好的甲胄和兵器吗?
  而阿巴泰最关心的是,在明军军阵的后方,满达海的正红旗是否真的已经陷入了重围?
  不明情况,对面明军又出乎意料的齐整,所以阿巴泰下令停止前进,等待消息的确定。
  于是,蓝色的铁甲骑兵在距离明军军阵还有三百步之处停下了。
  敌我双方,远远相望。
  时间已经是未时末(三点),冬日午后的阳光普照大地,但却一点都不温暖,尤其是对身披铁甲的明军来说,即将到来的战事,令很多人都紧张到全身发冷。
第六百二十八章
全灭
  “报~~~”
  马蹄急促,被派去侦骑敌情的岳乐连同刚才的那一名正红旗小佐领一同返回,小佐领气喘吁吁,到阿巴泰面前滚鞍下马,噗通就跪倒了,双手撑地,悲声道:“贝勒爷,我家主子被围在潮白河畔,情势危急,请你立刻发兵救援啊~~”
  阿巴泰脸色凝重,探着身子问:“可探清楚了,满达海真的中伏,真的被明军包围了吗?”直到现在,他都有点不敢相信,满达海会被明军包围。
  “是!”小佐领回禀:“清楚了,山上到处都是明军,山脚下杀声震天,火炮不断,那一定是我家主子在试图突围,奴才带人探了两次,都被明军挡了回来。明军人数众多,估计在万人以上,我家主子怕是支持不了多久,求贝勒爷速速发兵啊!”说到最后,都已经哭出来了。
  建虏奴才对他们主子的忠心,从上到下,倒真是一以贯之。
  “万人?”阿巴泰脸色铁青,嘴里小声喃喃。
  明军怎么可能在这里有一万人,如果一万人都是对面明军的装备,那就有点棘手了。难道是明国京师里的京营杀出来了吗?但塘报明明说,明国太子率领京营主力去往蓟州了啊?
  又或者是其他地方的勤王兵马?
  但昨日刚入塞,明国的勤王兵马不可能来的这么快啊?
  阿巴泰惊疑不定,越发觉得事情可疑,抬目看向对面的明军,又侧耳静听,隐隐能听到风中传来的喊杀声,心知满达海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候,不能再拖延了。
  虽然有很多疑虑,但为了救回满达海,必须搏一把,不然他真没有办法向黄太吉和代善交代。目光看向岳乐:“周围情况怎么样?”
  岳乐抱拳禀报:“回阿玛,周边六十里已经探测清楚,除了牛栏山一带,其他地方并无明军出没。”
  阿巴泰点头。
  这时,亲自到前方侦查的博尔托驰马奔来,到阿巴泰身边怒气冲冲的汇报:“阿玛,你猜那两个明国的狗将官在干什么呢?你绝对想不到的。”
  阿巴泰恼怒的皱眉,心说你说相声呢?直接禀报不就不完了?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情抖包袱!?
  博尔托是他的次子,在长子夭折后,原本应该是阿巴泰的倚仗,但博尔托有勇无谋,是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所以阿巴泰才会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三子博洛的身上。
  见阿玛不当“捧哏”的,脸色还有点不悦,博尔托不敢卖关子了,急忙细说道:“两个狗东西,在阵前下象棋呢,简直是视我大清若无物,哇呀呀,气死我了。请阿玛给儿一支兵马,儿定将他们生擒活捉,将象棋塞他们屁眼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4/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