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8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1/1227

  只是他,也就是说,太子要先见李若链。
  ……
  从京师到武昌,两千里的距离,李若链用了八天半,每日路程都在两百里,
  其中一半水路,一半陆路,水路还算顺利,但陆路却是非常艰难,不但跑死了数匹良马,而且在开封还遇到了袭杀,幸亏他机敏,不然他就赶不到武昌,自然也就见不到太子了。
  “殿下,臣失职啊。”
  “陛下病危,定王上殿,朝堂和司礼监都已经唯定王马首是瞻了。”
  “定王背后,乃是有李守錡等一干对太子殿下不满的勋贵在全力支持。”
  “逆贼萧汉俊背叛殿下,已经投向定王!”
  “周延儒和陈演都已经被定王笼络,蒋德璟独木难支,定王又大肆掌控兵权,白广恩和唐通可能已经导向定王了……”
  “唯一的好消息,东厂王德化的贴身小太监李晃,或可为殿下所用。”
  李若链一脸悲愤,几欲哭泣,疲惫的眼皮子都快要睁不开了,但依然强打精神,向太子汇报。
  初听,朱慈烺几乎不敢相信。
  虽然他一直在秘密调查萧汉俊,虽然他对萧汉俊有防备,所以留了李若链这一个后手,但这并不表示,他不信任萧汉俊,相反,他对一直都十分器重和信任萧汉俊,因此才会将军情司交给萧汉俊。而萧汉俊也没有让他失望,一直以来,都完美的完成了他交代的所有任务。照这么下去,但是继位,萧汉俊前途不可限量。
  所以,朱慈烺一时不能相信,也不能明白,萧汉俊为什么要背叛?
  “闻香教……”等李若链将当日李晃所说,一五一十的禀报之时,朱慈烺才猛然明白了一些。
  原来如此。
  “可恶!”
  朱慈烺从来没有这么愤怒过,他感觉自己的真心,被人辜负,更意识到,自己的识人用人,还是有很大的不足,明明对萧汉俊的来历有所怀疑,但因为欣赏对方的能力,认为自己身为太子,足以压制,所以最后还是选择了重用,以至于养虎为患,变生不测,误了军国大事!
  不过,当李若链将京师详细情况讲出,知道勋贵朝臣和内廷都已经为定王笼络,东厂锦衣卫为定王爪牙,善柳营右柳营也为定王控制,连玉田总兵白广恩和密云总兵唐通都已经表态支持定王,最重要的是,崇祯帝的病情已经是岌岌可危、朝政即将大变之后,朱慈烺迅速的冷静了下来,他知道,现在不是动怒的时候,面对即将到来的悬崖深渊,他必须有所决断了。
  “陈奇瑜,杨尔铭,李纪泽,江启臣,巩永固……虎大威,马德仁,刘耀仁,李顺……”
  朱慈烺连续念了一些名字。
  “传他们来见!”
  “是。”佟定方急急去传。
  田守信站在太子身边,脸色无比凝重。定王野心如此,京师情况变幻如此之快,实在令人惊骇。不过奸人成不了事的,太子一定能戡乱成功,唯一担心的是,京师太子府的人,会不会受到牵连?
  ……
  众人聚齐。
  烛光明亮。
  武襄左卫的在周边严密戒备,任何人不得靠近一百步之内。
  太子朱慈烺端坐中间。
  宣旨太监孙节被押了进来。
  孙节原本是米醋面局的主管太监,位卑人轻,在宫中没有地位,亦没有多少能力,只是因为定王怀疑传旨太监秦方和太子交好,担心秦方出京传旨会和太子勾结,于是就和王德化商议,报掌印王之心同意,火速提拔了孙节为新的传旨太监。
  为什么是孙节?
  原来,孙节和定王贴身太监何成是同乡,在何成的说服下,他同意为定王效命。
  从一个主管杂事的青袍太监变成传旨的绯袍太监,地位陡然提高两级,孙节不可谓不激动,他心里也的确是抱定了效忠定王的念头,因此,在马士英宣布兵部命令,囚禁关押虎大威等人,史可法有所不满的时候,他立刻站出来力挺马士英。因为何成临行前有交代,马士英带来的兵部命令,不止是兵部,更是定王殿下的意思。
  原本以为任务成功完成,他锁了陈奇瑜和杨尔铭,只要安安稳稳地带回京师,就是功劳一件,但万万没有想到啊,刚过武昌,后面就有一队骑兵旋风般的追到,不由分说,就将他拿了,即便他拿出传旨太监的威风,大声呵斥,但却也是没有人搭理他。
  而当他看到,带队索拿他的,乃是一个年轻小将,再仔细看,发现居然是太子的中军官,此时应该被囚禁关押的佟定方之时,他就意识到事情大大不妙……
  现在,被两个武襄左卫提进大帐,当在明亮的烛光之下,见到坐在正中的那一个身穿龙纹便服、脸色冷峻、剑眉朱唇的贵人时,他吓的差点晕过去,啊,太子殿下回来了!
  孙节虽没有能力,但极会审时度势,他立刻知道,定王没有机会了。于是不等太子严问,孙节就竹筒倒豆子一般的,将他知道的全说了……
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不入虎穴
  “陛下病危迷昏,已经有二十几日……那帮勋贵们像是疯了一样,鼓噪定王辅政、司礼监服膺、内阁顶不住,但京师百姓和宫中的一干奴婢,还是念着殿下的,他们都日夜祈祷,希望殿下您早日归来……”
  孙节有一根好口条,他将皇宫内外和京师的变化,说的详细而清晰。同时也为自己辩解。
  在他说话时,帐中雅雀无声,陈奇瑜和杨尔铭眼睛里都是惊色。
  陛下病危迷昏,定王上殿理政……
  上殿理政,等同是监国啊,这是要取而代之吗?定王何以有这样的野心?
  “监国之事,何等重大?蒋阁老在干什么?司礼监掌印王之心在干什么?周阁老。陈阁老,又怎能轻易就答应?”御史杨尔铭一脸惊疑。他是御史,对朝廷规制和内阁权力中枢的运转,都有相当的了解,因此,对于定王只用了二十天不到,在太子下落还没有确定的情况下,就能上殿理政,感到十分震惊和不敢相信。
  陈奇瑜沉思了一下,拱手道:“殿下,定王上殿理政,虽然毛躁急切,斧凿斑斑,但只要太子殿下回到京师,一切都会迎刃而解。臣忧的是,既然陛下病危迷昏,这诏书又是从何而来?难道是有人矫诏吗?”
  言外之意,如果是矫诏,那以后从京师发来的任何命令,都不能相信了。
  “说!”杨尔铭瞪向孙节:“是不是矫诏?”
  孙节吓的急忙向朱慈烺跪拜:“奴婢只是传旨,其他的不知道啊……”
  “交给臣,臣定让他说实话!”虎大威道。
  众人都看向太子。
  太子却冷静,他望着跪在地上,筛糠颤抖的孙节,缓缓道:“像他这样的人,知道不了太多机密的。把他带下去,令他将今日所说,一字不差,原原本本地写一份供词出来。”
  “是。”
  孙节被拖了出去。
  “传李若链。”
  “是。”
  已经歇息了片刻,但依然满身疲惫的李若链从后帐走出,将他在京师所得,向众人进行简单汇报。
  众人听罢,更都是色变。
  孙节所说,已经足够令人震惊了,但想不到,李若链所知,比刚才孙节所说的,更险峻,更危急!
  定王不但已经上殿理政,而且获得了内阁和司礼监的支持,隐隐然,已经是摄政王。又置换了善柳营和右柳营的各级将领,董琦被罢黜,精武营留在京师的八千人马,成了无头之鸟,军权基本为定王所掌控,连白广恩和唐通,都倒向了定王。
  “萧汉俊怎敢如此?王德化和李守錡又何来的胆子?”巩永固怒。
  “定王要窃位啊!”
  虎大威却是忍不住叫了出来,他瞪着牛眼:“还议什么议?加快行军速度,大军直接杀回京师就可以了,只要殿下回到京师,看有谁还敢作乱?”
  武将都是点头。齐齐向太子抱拳行礼:“请殿下下令吧。”
  陈奇瑜杨尔铭李纪泽江启臣等人也都是赞同,他们。
  众人注视之下,太子却久久不说话,他皱着眉头,一直在沉思。
  刚才众人所说,他都听见了,众人的心意,他也明白,但他更明白的是,众人心中都有顾忌,虎大威等武将或许没有想那么深,但陈奇瑜杨尔铭李纪泽江启臣肯定是想到了,但他们四人却都压下了心中的另一个心思,只是赞同大军加快行军速度,保护他这个太子储君,返回京师。原因很简单,另一个心思虽然可能是解决问题的速效办法,但却带有极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在九宫山的前车之鉴下,被他们四人心知肚明的忽略了。
  沉思良久,朱慈烺抬起头,目光坚定的望着帐中众臣,缓缓说道:“大军快速回京,自然是现在的当务之急,但武昌距离京师两千里,即便是急行军,怕也需要四十天才能回到京师,而四十天的时间,足可以发生很多的事情,一旦在这期间,京师有变,那该如何是好?所以本宫决定,带轻骑一千,先行返回京师!”
  话音不落,帐中所有人都是脸色微变。
  九宫山之险为什么发生?就是因为太子带着轻骑追击张献忠,继而遇上险境,才发生这二十几天的惊魂,现在定王野心乍现,并且已经控制了京师的局面,勋贵武将和周边的兵马,也都在他的掌握中,如果他心肠狠毒,派出大兵围剿伏击,太子殿下的一千人又岂能保证安全?说不定是自投罗网……
  “不可啊,殿下!”
  参谋司李纪泽首先站出,微微激动的拱手道:“千金之躯,不坐垂堂!大军返回京师,虽然有点慢,但却是最为安全和妥善的法子,只要沿途大张旗鼓,宣扬您平安归来的消息,京师自会知晓,局势就会安定,殿下又何必轻骑犯险?”
  “是啊殿下。”江启臣杨尔铭也都是拱手赞同。
  朱慈烺脸色严肃的摇头:“你们的担忧我明白。但我不得不如此,因为京师情势比我事先预料的更严重,也更危急!”
  “这两天我一直在想,我那弟弟何以会变成这样?我想不明白,究竟是谁在背后怂恿他,为他做智囊?直到今日,李若链到来,我才明白,原来是襄城伯李守錡!”
  “当日,李国祯触犯国法,死于诏狱之中,李守錡一定是因此而恨上了我,不惜挑动我和定王的关系,搅弄风云,以期达成他报仇的目的!”
  “李守錡不为富贵和爵位,乃是为了报仇,萧汉俊是他策动的,骆养性也是他指使的,如果知道我平安归来,他一定不会坐以待毙,而是会怂恿我弟弟。做出更疯狂的事情!”
  “我想不出是什么?但我却知道,那一定是我大明承受不起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1/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