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9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56/1227

  “”
  因此,朱慈烺一直在秘密推动此事,除了直接操办的大同巡抚卫景瑷,军机堵胤锡之外,其他人都不知情,直到和议达成,土默特人愿意出兵、相助大明之后,朱慈烺才通报了内阁五臣和六部重臣。
  京师的哗然他不管,他身在军中,此时只为战事的胜利做谋划。
  和内阁五臣的惊异相比,每日跟在他身边,和他共同参谋军事,更为熟悉他脾气和行事风格的军机众臣就镇定的多了,虽然意外,但都也默默接受了,只不过今日土默特人的临阵要挟,令他们忍不住的有所愤怒。
  群臣的心情,朱慈烺非常理解,因为他此时的心情也是一样的。
  但不同的是,他骨子里面没有群臣对祖制和汉蒙分别的顽固坚守,或者说,他对“面子”两字看的极浅。
  他要的是实际利益和国家的实质富强。
  “朕准了,就由刘爱卿前去。”
  朱慈烺站起来,缓缓说道:“土默特人要朕迎娶娜仁公主的明旨,朕现在可以给他们!但鸟铳甲胄的要求,朕却是难准,需得看他土默特人在此战的表现,以及日后实际的需要,才能做出决定。刘爱卿,你可以直言不讳的告诉善巴,土默特愿意助,就助我大明,如果不愿意,我大明绝不强求,且请他在旁边观战,看我大明是如何击溃建虏的!”
  刘永祚肃然行礼:“臣,遵旨!”
  ……
  刘永祚去了,以大明军机大臣的身份,携带大明隆武皇帝的圣旨,前往土默特大营。
  同一时间,在建虏中军大营,多尔衮正在焦急等待土默特的消息。
  此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这一天,建虏没有攻,大明也没有攻,双方隔着乌克尓河互望。
  “王爷,事情怕是不妙,从明军的反应看,他们和土默特人怕是也有联络。”洪承畴进言道。
  多尔衮默默无语,洪承畴所虑,他也已经想到了,但他心中还有最后一丝的希望,蒙古和明人缠斗百年,所为的不过是金钱粮帛,如果大清能给予的更多,令土默特人感受到尊重和彼此兄弟同盟之前,土默特或许会有犹豫,但在大清的诚意之心,终究会听令于大清。
  当然了,这并不表示多尔衮不忧虑,不愤恨,只是现在的情势下,他只能压制住这两种情绪,一心说服土默特。
  这一夜,双方在小心提防中度过,但彼此都明白,对于土默特人的到来和倾向,彼此都有预料和争取。
  多尔衮一夜无眠。
  站在地图前,他已经想到了最坏的结局。
  建虏和蒙古联军依然计划,仍然对明军大营实施了夜袭骚扰。
  不过是在明军全营岿然不动,只有少部分兵马应对,多用鸟铳和弓箭封锁河面,无惧建虏的战鼓雷动和声声喊杀之后,不用多尔衮判断,建虏上下将领就都已经意识到,夜袭骚扰、疲惫明军之策已经失败,这种情况下,己方和明军出动的兵马差不多,彼此的疲惫也差很多,继续下去,毫无意义。
  贝子尼堪以为,不如杀去河去,化假为真,和明军真正来一场暗夜大战。
  但多尔衮拒绝了。
  快要天亮时。多尔衮困极了,在椅子里小憩。
  半梦半醒之中,他忽然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惊醒,猛然睁眼跳起来,抓起身边的宝剑,抬头一看,只见苏克萨哈等人正搀扶架持着一个人急匆匆地进入大帐中。
  那人一进大帐,就放声大哭:“王爷,奴才无能,土默特人背叛我大清了~~”
  来的正是大学士刚林。
  他风尘仆仆,盔斜甲掉,样子极其狼狈。
  “怎么回事?英俄尔岱呢?”
  多尔衮却是冷静,他喝问。
  刚林已经挣脱了苏克萨哈等人的搀扶,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大哭:“英俄尔岱已经被土默特的贼子残害了,奴才刚到土默特的营前,还没有来得及进入,就听说英俄尔岱被善巴杀害了,呜呜,土默特人背信弃义,背叛我大清,王爷,绝不能饶过他们啊~~”
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上游大战
  多尔衮大帐。
  刚林一边说,一边大哭。
  多尔衮听的脸色发白,但表情依然冷静,喝问道:“你细细说,到底怎么回事?”
  刚林抬起头,泪流满面:“奴才听说,昨日,英俄尔岱听到流言,说明国皇帝已经发出明旨,要迎娶善巴之女娜仁为明国贵妃,还说明国特使此时就在土默特营中,英俄尔岱大惊,急急去见善巴,不想那个明人密使,张北巡察使梁以璋也在同一时间发现了英俄尔岱的存在,随后便率领随从,冲到英俄尔岱的帐前,试图谋害英俄尔岱,英俄尔岱出帐迎战,最初,土默特人是极力拦阻梁以璋,并想要放走英俄尔岱,不过等到双方冲突发生,刀剑相交之时,土默特人忽然又改变了主意,他们和梁以璋一起进攻,英俄尔岱寡不敌众,被他们杀害在营中……”
  多尔衮咬着牙,手脚冰冷,怪不得呢,原来隆武要迎娶善巴的女儿,一直以来,明国一直都极其顽固,从不和外族,尤其是他们这些蛮夷虏酋通婚,但想不到,隆武竟然做出了这个从未有过的决定!
  他知道,西土默特人已经是不可争取,杀了英俄尔岱,意味着他们和大清彻底的翻脸了……
  “狗贼!”
  多尔衮还能忍,但跟着刚林进帐的贝子尼堪,已经忍不住怒发冲冠,大声咒骂了起来。
  但多尔衮却忽然想起了什么,随即大叫:“快,快叫巴札木苏撤回来!”
  巴札木苏是哈刺慎左翼札萨克亲王,率兵七千,从上游过河,试图和大军形成犄角,以向明军施加压力,多尔衮原本的计划,等到土默特人的三万骑兵赶到,上游巴札木苏先发动攻击,随即全军猛攻,土默特发动背袭,三面夹击,击溃明军,但现在土默特人已经倒向明国,三面夹击的战术已经是不可能,在土默特人和明军“同流合污”的情况下,突出在河对岸的哈刺慎左翼以及一众的蒙古汉军旗士兵,反倒成了最容易被明军打击的危险部位,为保实力,必须立刻撤回来。
  “嗻!”
  信骑兵急急去传令。
  多尔衮又转对尼堪和张存仁:“尼堪,张存仁,你二人率所部勇士,再给你们五千骑兵,即刻支援巴札木苏,无论如何,也要将他们接应过河!”
  “嗻!”
  尼堪和张存仁领命,转身急急要走。
  “慢着!”
  多尔衮忽然又喊住了他们,压低声音,脸色发青的说道:“如果不能救,你们也不必强救,关键是要守住河防,不能让明军轻易过河!”
  尼堪和张存仁明白了,抱拳领命而走。
  多尔衮再看向喀喇沁右旗札萨克亲王杜棱:“杜棱,你率兵跟在尼堪和张存仁之后,接应并且在他们身后建立防线。以备万一。”
  杜棱领兵去了。
  分派完所有命令,多尔衮看向跟在身边的洪承畴,不说话,只是用目光问询:先生以为如何?
  洪承畴却低头不语。
  多尔衮明白他的意思,摆手示意所有人都远离,只留洪承畴一人在身边。
  洪承畴这才拱手,老脸凝重的说道:“王爷,土默特人倒向明国,明国白得三万大兵,此消彼长,不论军力还是胜机,我军都已经处于劣势了。因此臣以为,我军需作做坏的打算了。”
  多尔衮默然了一下,声音倔强的说道:“不,还没有到最后时刻,我军还有胜机。但是鳌拜有所突破,多铎率后军赶来,我军都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洪承畴微微苦笑,多尔衮现在的表情令他想起了松锦之战时的自己,不到最后时刻,不见到棺材板,他们都是不会轻易放弃的,不是因为倔强,而是因为他们不得不倔强,一旦战败,迎接他们都将是万劫不复的地狱,或者多尔衮比他当时的情况更好一些,即便兵败,以多尔衮对朝政的稳稳掌控,也不至于落的太过狼狈,但想要像过去一年一样,稳稳当当的做他的辅政王,却也是不能了。
  最重要的是,如果此战失败,蒙古草原怕不再为大清所有。
  因此,不但最后一刻,多尔衮的都不能,也不敢轻言放弃,
  这一点又如松锦之战,放弃救援锦州,是洪承畴甚至是崇祯帝都不能承受之重。
  而此次大战的起点,将会在上游。
  如果巴札木苏能顺利的撤回,此战或还有胜机。
  想到此,洪承畴和多尔衮不由自主的同时抬头,一齐看向河水上游之处。
  隐隐地,两人似乎听到了上游的隆隆炮声和喊杀之声。
  ……
  三个时辰前。
  土默特人的大帐里。
  “出击,目标乌克尓河!”
  一个穿着蒙古甲胄,须发半白的蒙古汉子霍然站起,大声下令。
  正是善巴。
  在他身边左右,身边站着大明军机大臣刘永祚和张北巡察使梁以璋,两人都是面色严肃,不怒自威。
  ——在梁以璋杀掉英俄尔岱,军机大臣刘永祚又带来隆武陛下的明旨和软硬兼施的口谕之后,善巴终于是下定了决心,或者说,他已经是没有了其他的选择,于是“呜呜~~~”号角吹起,土默特人决意跟随大明,共击建虏。
  马蹄滚滚,直向乌克尓河扑去。
  在得到确切消息,知道刘永祚已经率领三万土默特人,向乌克尓河而来之后,隆武帝立刻派人给刘永祚传令,令他带领土默特人前往上游,指挥土默特人,连同布防在乌克尓河的上游的浩齐特右翼国公罗格尔德尼和保定总兵王汝成,一举击溃过河的哈刺慎左翼!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56/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