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界征服手册(校对)第3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0/601

  当然了。
  俗话说有舍有得,有得有舍。
  水稻的种植周期缩短了,对应的则是亩产能的减少。
  这是一种很无奈的情况,说到底就是社会不稳定带来的风险太大。
  80天收割一次,一次一百斤,产能虽少但是成熟的快,至少能保证有吃的。
  而130天成熟亩产300斤的水稻,要是在灌浆期的时候被战乱或者天灾侵害,还没收成就得举家逃跑,便代表着整个阶段将是颗粒无收。
  时间越长,风险就越大。
  而除了种植周期短外,原老团队还有一个优势:
  当初王蔷和吴凡淘到的木雅晶一共有两颗,一颗给了曹毅另一颗给了原老。
  而这种奇物除了优化灵根的作用外,还会孕育出一种蝴蝶类的灵宠。
  这种灵宠先天亲近草木,对于作物有一定的催熟能力,也就是缩短成熟期,
  虽然灵蝶的效果不至于夸张到直接缩短一半或者三分之一的周期,但把80天的长度缩短个十天还是不难的。
  育种中心的位置在薪火营地附近几百米处,从出口拐过一个弯便是——当初华小默便是这样被原老‘抓’到的。
  林立与向华二人说了没几句话,便来到了育种中心门外。
  “咱们育种中心的面积不大,毕竟是一个中短期的临时中心,其中左边是普通水稻杂交种植区域,差不多十多亩地的样子。”
  育种中心内,向华一边引路一边对林立介绍道:
  “至于右边则是灵材种植区,土壤地基是大莫界特有的‘灵田’,灵田具体的作用效果还在分析中,毕竟药材也需要一个成熟期嘛。
  原先咱们中心只有魏府的一亩灵田能够用以试验,不过林上校他们在前几天羊背城的清检过程中发现了两亩莫家的灵田,后来也被魏老家主施法搬运了过来。
  因此整个灵田种植区现在一共有三亩灵田,不是孤本的情况下,我们一些大胆的分析手段也就能运用到了,估计很快就会有初步的分析结果。”
  说话间,二人便来到了右边的一块区域。
  向华朝某个方向看了几眼,随后对林立道:
  “林队,老师可能在休息,就由我给您介绍一下我们的育种情况吧。”
  .......
第二百四十六章
第一代杂交稻米雏形(下)
  育种中心内,向华对林立介绍道:
  “林院士,您可能不太了解,在咱们本土,水稻一共分成重穗型、多穗型和大穗型三种。
  其中合适用于杂交育种的是重穗型,而大穗型水稻虽然也有相关技术储备,但实际上大多被运用到了玉米和小麦上。
  至于多穗型则因为抗倒伏能力差,无论是市场还是科研方面都有些脱节了。
  这类品种种肯定还是有人种,不过在行业中的保有率已经不是很高了。”
  眼见林立点头示意自己明白,向华掰下一截水稻的稻穗递给他,继续道:
  “目前大莫界已知的水稻品种一共有二十三种,基本上都是多穗型的。
  像我手上的这种便是未杂交的四号稻种,产量低、果实干瘪、抗倒伏抗和抗病性都很差。
  唯一的有点就是成熟时间早,哪怕没有灵蝶辅助,它的成熟期也能达到75天左右。”
  林立接过稻穗,用手指捏了捏。
  结果他手指刚稍稍用力,稻穗上的穗粒便脱了下来,轻飘飘的落到了他穿着的那双鸿星尔克上。
  林立的眉头顿时便是一皱。
  别看他现在是国内顶尖的生物学权威,生活上标准的院士待遇,甚至还配备了专门的助理和实验室,哪怕不动歪脑子一年的正当收入也能达到千万级。
  但在小时候,林立可是实打实的农村娃。
  他出生在70年代的赣鄱大地,童年时候上过山下过水,背过木柴也种过水稻。
  快乐肯定有,但更多的还是生活的苦涩。
  虽然如今你在林立的脸上早已看不出昔日那个农村娃的痕迹,一口可能进化成“表锅沃粗来了”的口音也在前往北方读大学期间给纠正了过来。
  但一些基本的农业常识还是无法磨灭的存在了他的记忆之中。
  这就像自行车一样,哪怕你十多年没碰过车把子,但只要左脚那么一蹬踏板,照样顺顺当当的能骑的飞快。
  已然成为了一种本能。
  因此在摸到稻穗的一瞬间,林立心中便下意识的冒出了一个判断:
  这种稻穗产量肯定不高,同时非常容易倒伏。
  所谓倒伏,指的是指直立生长的作物因风雹、暴雨等自然因素或外力影响发生成片歪斜,甚至全株匍倒在地的现象。
  倒伏会导致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降低,收获困难。
  小麦、水稻等农作物严重倒伏时,严重影响产量、甚至可能造成绝收。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种四号稻种都是属于垃圾中的垃圾。
  而正是这种堪称废物的稻种,却是大莫界最常见的作物之一。
  由此可见大莫界的粮荒有多严重了。
  见林立的表情有些复杂,向华继续说道:
  “林院士,四号稻种最低的产值是一亩地二十多公斤,最高的大约是一百公斤,平均产量大概是四十到五十公斤上下。
  此外,就算是被大莫界农民抛弃的120-140天成熟期的稻种,产量最多也就一百五十公斤左右,平均八十公斤多点。”
  比较了解土地概念的同学应该知道。
  土地一般分为高产田和低产田,二者的概念从字面上就能理解。
  而纵使是向华所说的高产田产量,与本土对比也完全不够看。
  这里的不够看不仅是指现代,还包括古代。
  先说说本土古代的情况吧。
  《管子·轻重甲》记载了春秋时代的水稻产量:
  “终岁耕百亩,百亩之收不过二十锺。”
  也就是一户人家一年耕种100亩地,总守成不超过20锺。
  春秋战国的亩很小,三亩半相当于现在一亩,管子说的百亩实际上只有30亩。
  “锺”是容量单位,可容130公升,能装稻谷80公斤,20锺即1600公斤。
  30亩耕地总共产出1600公斤,平均亩产53公斤。
  这差不多就是战国时期的平均值。
  而除了管子外,嵇康《养生论》则记载了魏晋时期的产量:
  “一亩十斛,谓之良田,此天下之通称也。”
  也就是说一亩地如果能收10斛粮,那就属于高产了。
  魏晋的亩比春秋战国时期要大,大约一亩半等于现在一市亩。
  当时一亩收10斛,等于一市亩收15斛。
  当时15斛是多少呢?——折合现在150公升,能装稻90公斤。
  也就是说,魏晋时期的高产田可以做到亩产90公斤。
  再往后便不再详尽叙述,直接以农业遗产研究室闵宗殿先生发表论文《宋明清时期太湖地区水稻亩产量的探讨》为例,纪录了唐、宋、明、清四个朝代太湖流域的平均亩产:
  唐朝亩产138公斤;
  宋朝亩产225公斤;
  明朝亩产333公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0/6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