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界征服手册(校对)第3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1/601

  清朝亩产278公斤。
  当然了。
  每个朝代主要的粮食并不一定是水稻,因此精准到水稻品种的产量方面肯定是有误差的。
  但这种对比本身就没指望去对着个位数比较,直接对比百位数这个量级就足够了。
  如果说大莫界民生基础对标的是秦汉时期,那么其粮食水平可能只能达到春秋时期的水准。
  至于现今本土的粮食产量,那就更恐怖了。
  那种超级杂交水稻属于储备粮可以先不做比较,哪怕仅仅是普通的高产食用水稻,亩产也能随便达到800-1000公斤。
  也就是说一亩地的本土产量,可以达到40亩大莫界土地的种植效果。
  这样一对比,就能看出大莫界的种植业有多贫瘠与滞后了。
  而与粮食产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莫界的人口数目。
  大莫界的人口基数其实并不少,虽然一座城池的规模有限,但别忘了,大莫界的疆域其实是非常广阔的。
  例如紫琼城的辐射范围,差不多是以一千公里为半径的圆形。
  搁本土那边,也就是从魔都到天腐...咳咳,天府城的直线距离为直径画圆。
  而这种疆域才南域的六分之一而已呢。
  大莫界并不是一个集权性质的国家,因此真要对标的话应该对标的是“地球”这个层级。
  所以大莫界面积广人口多并没什么好奇怪的。
  而这种情况下种植业极度不发达,整个世界基础民生的困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随后向华将林立带到了另一块区域,距离四号稻种仅有一墙之隔。
  不过与隔壁邻居截然不同的是,这处区域中水稻的稻穗要壮硕许多——只要不是霓虹那群身残志坚的瞎眼裁判,一般人都能很简单的分辨出这点。
  来到这里后,林立有些明悟的看向向华:
  “向研究员,莫非这就是......”
  向华朝他点点头,肯定了林立的猜测:
  “没错,这就是我们培育出来的大莫界第一代杂交水稻,后稷一号。
  现在后稷一号的亩产能已经达到了两百多公斤,虽然和本土比起来差距还非常明显,但多少也赶上了古代鼎盛王朝的水准。”
  林立赞许的点点头,随后脸上露出一丝好奇,问道:
  “向研究员,你们是怎么培育出这种稻种的?”
  向华笑了笑,在来之前他就准备过相关腹稿,便介绍道:
  “由于大莫界一次昼夜轮换便是168小时的缘故,许多大莫界的农作物都具备了对应这种情况的特性,物竞天择嘛。
  也正因如此,它们是无法与本土优质品种进行杂交嫁接的,本土的农作物短期内也无法在大莫界种植。
  因此我们的整个项目都是以大莫界的农作物进行杂交。”
  接着向华顿了顿,似乎想到了什么,有些感叹的说道:
  “水稻这个东西很奇特,它是雌雄同体的一种作物,如果不进行干预,它们会自花授粉,根本没办法跟别的水稻杂交。
  在本土那边,早些年由于技术手段不发达,老师最开始是找的天然雄性不育株,也就是女儿稻进行杂交。
  老师他当初用了整整五年时间,总共也才拿到6株天然的女儿稻。
  之后他再为这些不育株找寻合适的雄性株,这一找,又是六年。
  一下就是整整十一年的时间呐...人生有几个十一年?”
  林立闻言,脸色不由有些沉重:
  “向研究员,莫非你们在大莫界用的也是这种方法?”
  向华闻言摇了摇头,笑道:
  “现在比以前要简单多了,本土那边人工除雄蕊的技术已经非常发达,能够应对大部分的情况。
  而大莫界这边还多了神念这东西的协助,可以很轻松的找到不育株。
  例如后稷一号便是如此。
  在老师用神念找出合适的孤本稻种后,我们对其进行了不同株种的授粉杂交,再由灵蝶协助生长,最终便有了您看到的这些一代种。
  我们接下来将以这些一代种为主攻方向,进一步优化出更合适的稻种。”
  林立赞许的点点头,正要说些什么,忽然反应了过来:
  “等等,你是说......原老的神念?”
  向华朝他笑了笑,点点头:
  “没错,老师已经突破练气四层了,身子骨都好了不少呢。
  哦对了,他之前还说了。
  要是没见到他本人,那就代表他在休息或者带小默去玩儿了,让我记得和您说一声,一切都好。”
  ......
第二百四十七章
即将落成的村落
  实话实说。
  向华团队培育出的水稻不算很优质,亩产量也就两百多公斤。
  但这所谓的‘不算优质’是和本土品种相对比得出的结论。
  就像某些在国内连八强都进不去的乒乓球选手换个国籍能参加奥运会一样,后稷一号在大莫界的这种大背景下,可谓是降维打击级别的bug级农作物。
  至于向华找到林立汇报成果的原因很简单,并不是为了炫耀成绩,而是因为......
  赤县城下属的几处村落就要落成了!
  此时距离首批次人口普查结束已经过去了五个大莫日,折合华夏时历差不多是一个月零一周少点。
  在这段时间内,兔子们在大莫界可谓是进度飞快,搞了不少事儿:
  先是杨伯礼上门提出马应龙的交易,其次是妖兽晶与驭兽法决的解析,最后是羊背城引起的一系列变故与发现,以及非常关键的浮空阵法交易。
  而除了对外贸易与科研领域,兔子们的种田事宜——也就是赤县城的扩建工作也丝毫没有停滞下来。
  如今赤县城内的总人口已经接近了六万这个数字,并且相当部分都被安置规划进了几家厂子里。
  可以说事到如今,除了住宅方面以及身体健康程度有所不同以外,原先城内的平民与后到的流民之间已经没多少实质上的差别了。
  大家都有生活来源,都能吃上相对丰盛的食物,未来也都同样美好。
  除此以外。
  在最近这段时间里,五小工业最后一家的农机厂也投入了运营——实话实说,老规格的农机设备实在不好找,兔子们足足花了好长时间,才从安河省北溪市平苑一家名叫‘青锋农机厂’的老厂子里找到了这套设备。
  对了,指的一提的是。
  这套设备说是老旧器械,实际上由于青锋农机厂厂长秦海与他老丈人宁中英的妥善保养,运转起来丝毫不存在老古董应有的刺耳‘关节炎’,精度方面也不存在任何问题。
  同时非自动化的半人工作协模式,可以说是完美的契合了大莫界的情况。
  用五个字形容就是:
  即运即投产。
  而除了城中几家厂子里的工人外,还有一批人员也很早便被划定了去处。
  这批人便是包括自行车厂工人田宝成在内的、渴望回归土地的农民。
  .......
  十日后。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
  一条由十多辆大巴车组成的车队,缓缓的沿着一条新修建的道路行驶,最后来到了城外五公里左右的一处区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1/6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