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修行者(精校)第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287


真火种类很多,如三昧真火、南明离火、太阳真火、兜率神火、祝融火、太阴真火、乾天纯阳火、红莲业火、都天混沌火和九幽白骨焰等,邵延一一解说各火特性,结果,林韵柔和龙慕仙都选择了南明离火,因为威力大,炼器和炼丹效果极佳,而且,摄取其精神简单,龙慕天却选了太阳真火,三人都未选三昧真火,完整三昧真火太过于麻烦。
邵延一一传授如何摄取南明离火和太阳真火的精神,两三天后,三人都成功在体内点燃真火烙印,以后就是慢慢温养强化的事了。
山中日子,平和安详,转眼又是半年,龙氏兄妹跨入筑基中期,林韵柔也进入炼气六层,其间独孤凤姐弟来拜访过一次,独孤凤已是结丹修士,那段婆娑灵枝被她炼成了本命法宝,邵延一看此宝,七个枝杈,宝光隐隐,能刷人法宝兵器,不禁想起传说中大名鼎鼎的佛教灵宝,准提佛母手中七宝妙树,问独孤凤此宝何名,独孤凤不好意思说叫宝枝,邵延脱口而出:“不如叫七宝妙树!”独孤凤眼睛一亮,七宝妙树从此诞生。
袁霸也有不小进步,当然近战是他所喜,当他看见林韵柔在炼枪,不由拉住林韵柔比了一场,在双方未用法力的情况下,林韵柔一杆大枪神出鬼没,枪枪不离要害,袁霸想以力大欺负她,结果,枪杆一颤,忽抖或弧,将力量化为无形,只杀得袁霸汗流满身,只叫厉害。
独孤凤姐弟留了几天,也告辞而去,山峰再次恢复了平静。
邵延却静极思动,自己炼的那幅山河社稷图还是半成品,也要寻遍万水千山去摄取山川精神,以完成此图。还隐隐感到自己好像有项使命要完成,要到世间走一遭,却是当初元神现,紫府开时动的念头,不过邵延意识中却不清楚。
林韵柔根基极其扎实,心性已入筑基,虽然只有炼气六层,邵延干脆一颗万年朱果给她服下,林韵柔修为直接冲到炼气十二层初阶,稳定后,让她回天云一趟,当初李中平说过,当她的修为达到炼气高层,林韵柔父母的一些秘密将告诉她。
林韵柔一回到天云门,立刻引起轰动,一个伪灵根修士,在一年时间内,从炼气一层狂升到炼气十二层,就是天灵根也不可能。甚至天云门的一帮高傲的内门弟子不服气,十来个炼气九层以上弟子要和她比试,以判断她的修为真假,林韵柔因急于见到李中平,也不啰嗦,直接招来神霄紫雷,顿时,方圆数丈之内,紫电如雨,虽然没有要这帮弟子的命,但这帮弟子倒在地上浑身抽搐。见到这帮弟子模样,再也没有人来找林韵柔的麻烦了。
林韵柔来到醉长老李中平的洞府,执事弟子去通报,一会后,弟子领着林韵柔入内,李中平在这半年中已进入结丹大圆满,不出意外,数年内进阶元婴。林韵柔送上数葫芦葡萄酒作为礼物,李中平一见林韵柔,下巴差点掉下来:“炼……炼气十二层!”接着叹道:“邵延道友真神人也!”
李中平简单了解一下林韵柔目前情况,然后向林韵柔叙述她父母的情况,以前林韵柔一直以为父母是和太白宗争斗中陨落的,现在才明白,根本不是,林韵柔父亲是天云门一位精英弟子林怀山,而母亲却是大隋现在晋王杨广的姑姑杨玉琼,其兄杨玉忠为一列侯,虽姓杨,实与大隋皇室关系极远,因其祖与隋太祖为远房表兄关系,其祖在隋太祖争霸天下中,因骁勇善战,立下汗马功劳,得以封侯,因其封地在晋,故称为晋侯,其后代平庸,直到杨玉忠一代,七王作乱,助朝廷平乱有功,才又重入政治舞台。其妹杨玉琼国色天香,朝廷诸公家族多有与其联姻之愿,在入京途中遇不明人员袭击,确巧为在外游历的林怀山所救,发现其居然为双灵根,遂将其介绍入天云门,数年后,与林怀山成为双修道侣,两人皆进阶筑基期,天云门有不少人看好两人潜力,在身怀林韵柔情况下,一次回家探亲,住在晋侯府中,一天夜里,一伙人却夜袭晋侯府,其中居然有高阶修士,两人拼死保住了杨广,林怀山身中歹毒法宝,杨玉琼也被一种带毒针状法器击中,两人发出求救信号,幸运好友李中平和其师在附近,及时赶到,才救杨广,而林怀山却已陨落,天亮后,杨广被赶来晋侯忠实部下带往京师,后承袭了晋侯位,经过调查,很明显,这次袭击是针对晋侯府,而两人却是恰逢其会,最令人想不通的是,居然有结丹修士参与,朝廷最后也不了了之。杨广后因抗击蛮族入侵,立下赫赫战功,朝廷封为晋王,因其功高震主,被调往南方镇守,不在封地,一直未放松追查,但效果甚微。杨玉琼回山后,不久产下一女,身中的奇毒,居然连修士也束手无策,将林韵柔托于李中平,之后不长时间,便与世长辞,李中平为了保护她,对外宣称,林韵柔父母死于天云门对头太白宗之手。
据李中平师傅说,那个结丹修士感觉明明是正派修士,却故意用魔门手段,不知为何,连他也不能确定是哪个门派,但肯定的是,属于十大派之一。林韵柔这才知道父母的死亡真相,李中平取出一块玉佩,这是林韵柔的母亲留给她的遗物,龙凤呈祥,中间一个篆字:晋,李中平告诉她,凭此玉佩可以和晋王相认。
虽然林韵柔一直很坚强,一颗没被世俗污染,但毕竟只有十几岁,从小在天云门受尽白眼,但那些毕竟是外人,而今天知道父母情况,不知如何是好。出了李中平的洞府,浑浑噩噩来到了以前居住小山,依然雾岚封锁,对于天罡北斗阵她早已熟悉,连天罡地煞星斗大阵都了如指掌,何况这是天罡地煞星斗大阵变化出来的一个小阵,闭着眼睛都能进出自如。
顺着如水的星光,林韵柔来到以前居住的小茅屋,一切依旧,但人已非,来到父母的墓前,不觉泪流满面,跪在墓前,痛哭一场,总算从悲痛中摆脱出来,想到这十几年,除李中平时而关怀,只有在师傅那一年是最幸福的时光,此时,也不觉想到了师傅,恨不得立刻回到师傅身边。不管心性如何,林韵柔毕竟还是一个孩子。
看了小山一眼,跳上腾蛟剑,化作一道青光,冲天而去。
邵延这几日为出门准备,炼了几炉丹药,这些丹药不是提升修为的灵丹,而是恢复元气的、治伤的,还有解毒的丹药,对邵延来说,提升修为丹药总有弊端,修行还是一步一个脚印的来踏实,天道至公,不劳而获尽早会有报应。
邵延这日正在静坐,天边破空声起,邵延神识探出,林韵柔正在赶回来,邵延猛然皱起眉头,林韵柔的状态有点不对。
林韵柔一进来,眼泪就下来了,在她心中,邵延早已是她的亲人,邵延忙问是怎么回事,林韵柔把实情一说,邵延不禁为她担心,如果不解开她的心结,将来必成心魔。当下安慰了她一番,然后,问她准备如何做,林韵柔说不知如何做,想为父母报仇,可不知仇人为谁。
邵延听到此,说:“父母之仇,不能不报,一个修行者,当心意坚定,如钢似铁,不动分毫,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不论身为修者,还是为人子女,当如是!你随我向凡尘走一遭,事到临头,当做即做。”
又叹了一口气,“本来,我准备一人下山,你们三人在山修行,现在看来,只好留下他们两人了。”
传声给龙氏兄妹,让他们来一下,将事情吩咐清楚,让两人看守洞府,将天罡地煞星斗大阵完全传授给两人,留下分身钟少严协助他们,有钟少严在,有天罡地煞星斗大阵,就是来两三个元婴修士,也不能进入。
吩咐完毕,和林韵柔飘然下山。
第四十二节
书生本是烟霞客
白头镇,一个能远远望见被白雪覆盖的白头峰的小镇,这是一个由凡人居住的小镇,镇上的人多是太白宗修士家中无灵根的亲人,虽然镇子不大,也比较偏,但背后有太白宗的保护,倒也平和安宁。
一个身着儒服的书生,后面跟着一个书童,却是女的,年龄还小,背上一口宝剑,两人缓步走进了白头镇。书童清脆的声音响起:“先生,我们找一个客栈休息一夜,明天再走。”书生抬头看了看天,点了点头:“好吧!就休息一晚,明天再上白头峰。”
主仆两人走进了白头镇唯一的一家客栈,客栈门口上书:悦来客栈。书童叫到:“老板,开两间相邻的客房。”
老板叫道:“相邻客房两间,小二,带两位客官上楼。”小二过来,弯腰一个请势:“两位贵客,楼上请!”将两人带到客房,两人看过客房,满意地点了点头。
书生吩咐到:“小二,准备一桌酒菜。”
小二问:“二位客官,要贵的还是便宜的?”
书生道:“就你们的特色菜,做精致一点。”
“明白了,是送到二位的房间,还是在楼下的大堂中。”小二又问道。
“就在楼下吧!”书生说道。“二位客官,请楼下就坐,酒菜马上准备好!”小二请两人下楼后,对另一位跑堂小二吆喝道:“两位贵客点菜,精致特色酒菜一桌!”这位跑堂立刻到后面却传达,这位小二将两人领到一张干净桌子边,请两人入座,主仆二人落座,小二立刻泡好茶送了上来。
这主仆二人正是邵延和林韵柔,一下山,邵延就告诉林韵柔,这次下山,为了磨炼心性,两人都尽量不用法术神通,以一个凡人身份去感受一切,尝世间百态。同时,隐瞒身份,也以世间人身份调查当年林韵柔父母遇害真相。
如只是尝世间百态,游走世间即可,但要调查当年真相却要相当势力,同时,为了不引起人注意,肯定不能借助晋王杨广的势力,杨广这么多年都没有调查出什么结果,对方对他必有防范。
邵延和林韵柔为了调查当年真相,必须游走于达官贵人之间,普通人根本不可能,首先让自己成为名人,以俗人身份成为名人,而且是大名人,这就有难度了。
邵延想地球上有没有在天下行走,又是名人的人,还真给他想到了,这就是徐霞客。于是他直接借用了徐霞客的身份,也给林韵柔安了个书童身份,告诉他不要叫自己师傅,就叫先生。
两人自离开森林,便跟凡人一样,晓行夜宿,林韵柔开始觉得好玩,十几日下来,不知不觉中也代入这个角色。
在上菜之前,邵延问小二,本地有何风景名胜,有什么风俗传说,小二也不知不觉和邵延攀谈起来,酒菜也上来了,邵延和林韵柔一边品尝本地特色菜肴,一边和小二闲聊。此时,邻桌一位商人施礼询问:“书生高姓大名?”邵延也回礼道:“在下徐弘祖,字振之,自号霞客,因爱读古人游记,心生向往,故立志遍游名山大川,体天地造化之神奇,不忖拙笔,亦想以游记记之。尊下大名?”
商人不由起敬:“书生好志向!在下以前亦为读书人,然与功名无望,遂经商以谋生,希望能早日读到先生大作。在下弦高一,仍江南吴会人士,目前愧为吴会商行北方主事,江南山水秀美,与北国雄浑又自不同,先生能早日光临,弦高一倒屣相迎!”
江南之地,中洲大陆中部有一条大江,流经几十万里,由西向东,支流过万,实为天下第一大河,其名就叫大江。大江之南,就叫江南,江南之地,实为温柔繁华之地,富足天下,不过人物柔弱。
邵延敬道:“原来是弦大老板,幸会!不知弦老板从江南来到此地,一路之况如何?”
弦高一叹了一口气,“自吴会来此,从直道快车一路而来,日行千里已上,经月余,然满目灾荒,盗贼蜂起,乱象已呈,大隋朝廷,实已衰微。百姓小民,命如草芥。”谈及此问题,不由感叹。
直道可以说是这个世界的高速公路,类似地球上秦朝的直道。以夯土为基,宽八十一步,地平如砥,因这个世界太过于辽阔,直道之上,有特制马车通行,以双马到四马拉车,其马与地球上大同小异,然因这个世界原因,其速超过地球上所谓宝马之流,其车能日行千里以上。
邵延心中一动,不觉打听到:“听说晋王曾治江南,听闻甚贤,不知是否如传闻。”林韵柔也竖起耳朵。
弦高一又叹了一口气:“当年晋王管理期间,的确江南治平,众民感恩。可惜的是,现在调往南疆,实是江南众生的不幸,现在江南掌权者贪婪无度,隐有反意,盼晋王者日众。”
邵延从与弦高一谈话中,了解目前一些天下大势。用过餐,回到房间,林韵柔开始研墨,邵延开始其游记白头山记的书写:“白头山脉,北国之龙脉也,东西计万有五千里,其首白头峰,山高万仞,白雪皑皑,因其得名……”
一篇白头山游记,千字有余,不仅记载了白头山的地理形势,更兼风俗物产,甚至连太白宗也隐约提及,当然是以凡人角度。
“白头峰下,樵夫猎者,多迷途,至今无人能登。故老相传,曾有太白仙人羽化与此,其传承至今不绝,然在世人眼外,峰下有仙市,人言,有仙缘者可入……”
邵延边写,林韵柔边看,调笑道:“先生,你不如去考功名,说不定能金榜题名,得一场人间富贵。”林韵柔自入凡尘,经过十几日与凡人相遇相处,对尘世也有了些了解。
邵延笑道:“清儿,有时间你也好好读读世人文章,此内亦有锦绣,炼己如何做,就是这样一点点磨炼。”林韵柔以书童身份跟着邵延,化名为徐清儿,在人前人后,邵延以此相称。
第二日清晨,邵延结算过房钱,和林韵柔与弦高一话别,弦高一自去收购山货皮毛,邵延带着林韵柔来到离白头峰数里的一座小峰,可以清晰眺望白头峰,邵延这次出来,不是以修士身份行走天下,故没兴趣去问什么太白宗。
邵延在峰顶凭感觉,面向西南,放眼望去,白头峰并不在正面,但整个白头山脉在这个角度有一种说不出的灵动。问林韵柔:“从这里望去,你有什么感觉?”
林韵柔感受了一会,说:“一种很亲切,好像整个山脉都活过来,好像要飞起来。”
邵延说:“我们所占的角度,正是此山脉的灵枢所在,你天生灵识异于常人,故能感受到。”
林韵柔问道:“何谓灵枢?何谓灵识,其与神识有何不同?”
邵延解释说:“灵枢,风水中名词,是指山川中的关键处,执掌整个山川灵性。古道家的‘医命卜相山’五术,其中相术包括‘印相、名相、人相、家相、墓相(风水)’等五种,风水现已成为一些江湖术士骗术,修行者反而不提。”
顿了顿,又接着说:“灵识,实是对灵性一种感应能力,你以前能发现灵物与众不同,就是这个原因,修士的神识却是意念精神力的一种运用,与灵识无关,灵识超过常人者,怎能对环境好坏有直观感受。”
“先生,我们来找灵枢干什么?”林韵柔又问道。
“我要摄山川之精神,必先择灵枢,执山川的关键才行。”邵延说完,山河社稷图已现于头顶,好像一线气机牵引,林韵柔感到山川似要飞入图中。山河社稷图却直上九霄,迅速变大,山脉虚影飞入图中,整个山川似在震动,图已经重新归入邵延体内,图的画面上已多了一条山脉。
“先生,摄取山川精神,对山川有何影响?”林韵柔又问道。
“没有影响,摄取仅是精神信息,并不影响实体。”邵延说道:“我们下山吧!刚才动静已引起修士注意。”两人发动缩地术,转瞬间已在数里之外,好大一会,太白宗飞来几道遁光,在小山上盘旋了一会,似无发现,又飞回去。
邵延和林韵柔已在几十里外,两人又如凡人一样,慢慢地走,白头山脉的事已结束,下面转向南,方向正是天云山脉,天云山脉却不如白头山脉,长度只有白头山脉的一半,邵延的计划摄取天云山脉精神后,转向东北方向,进入两条山脉所延伸出的平原地带,是大隋的北方封国燕国所在地,燕国方圆五千里许,民风彪悍,大隋正因为有燕,阻隔北方蛮族罗刹。
一路上却没有什么事情发生,只是邵延的游记又增加了几篇,虽不是大的山脉,然其山川形势亦有可取之处,山河社稷图中又增加几座山川形象。
摄取天云山脉精神之后,也不去天云门,直接向东,非一日,来到一座大城,却是燕国的平阳城,城门口士兵盘查很严,好像有什么事发生,进了城,林韵柔是第一次进入凡人的大城市,眼睛转个不停,车水马龙,大街上熙熙攘攘,两边店铺林立,路边时有小摊小贩,一个中年人扛着一根草棍,上面插满了冰糖葫芦,有小孩拿一枚铜钱,买了一串糖葫芦,津津有味歪着头吃着。林韵柔没有见过糖葫芦,见小孩陶醉的样子,不禁咽了一口唾液,邵延听到林韵柔咽口水的声音,不由莞尔,掏出两枚铜钱,取了两串糖葫芦,递给了林韵柔,林韵柔一手一串,左边咬一口,右边咬一口,一脸幸福的样子,一边吃,一边唇齿不清对邵延推荐:“先生,这糖葫芦真好吃,我从来没有吃过。先生,你也来尝尝。”邵延在心中感慨,到底还是孩子,即便已成为炼气高阶修士,也是一个普通女孩,一串糖葫芦就让她满足了。
时近正午,两人进入了一家名为醉仙楼的酒店,上了二楼,靠窗挑了一张桌子,让小二上酒菜,小二应声而去。居高临下从窗外望去,街道尽收眼底。林韵柔不知何故,大发感慨:“先生,我从未见过这么多人居住在一起,有这么多东西,也没有打打杀杀,比以前我在天云门强多了。”
邵延正色说:“清儿,却错了,凡人也有凡人的苦恼,看似平和,其中辛酸不是凡人不能体会,就象这街上之人,哪一个没有自己的烦恼,背后又不知有多少人为生计发愁,不像我们不要用生计发愁。不悟大道,终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
街道上轰的一声,行人乱了起来,从窗外传来呼声,“有人去为刺客收尸了,三天了,终于有人来认了,大家快去看看吧!”
离邵延不远的一桌一位独饮的老者叹道:“可惜了那位壮士!可惜了这位义士!天道不公!”
第四十三节
平阳城中会豪杰
邵延听出其中不平之意,抱拳为礼,隔席请教:“老丈,小子初来贵地,不知发生何事,听老丈之言,似有大不平之意,还望见教!”
老者认真打量邵延二人,问道:“书生贵姓?”邵延回答道:“在下徐弘祖,因喜游历山川,自号霞客。”一指林韵柔,“此是本人书童,徐清儿,刚到宝地,适才见街上众人奔走,似有大事,好像有人说什么刺客之类,不明何故,望老丈告之。”
老者叹了一口气,见周围除了自己这一桌,也只有邵延这一桌,才低声地说:“三日前,本城都统领汪承恩被人刺杀,刺客被围,自杀前自毁容貌。刺客虽死,然不知何许人也。汪承恩有妹为燕王妃嫔,也算是外戚,他一死,为查刺客身份,太守下令曝尸街头,逼与刺客有关的人现身。”
邵延奇道:“如果仅此,太守所做虽过,但也在情理之中,老丈刚才如何发如此感慨?”
老者低声说道:“你为外乡人,却不知那汪承恩所作所为。”老者低声讲述市井传闻,原来,汪承恩仗着妹妹是燕王妃嫔,平时欺男霸女,地方官巴结,许多人敢怒不敢言,后来居然升为都统领,到边关抗击蛮族罗刹,不仅开始吃了败仗,后来更是与罗刹人勾结,倒卖军用物资,甚至出卖将领,边关名将傲雷世鹏因此而殉国,燕王将之调到平阳城,到了平阳,更是猖狂,百姓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被人刺杀,自是大快人心,壮士义举,不少人点香为敬。
邵延感慨道:“如此说来,刺客不仅是位壮士,更是位义士,自毁其容,不想其家人朋友受其牵连,可歌可叹!而替他收尸的这位义士,在明知必死的情况下,还能如此,可歌可敬!”
此时,小二又领了三位客人上来,邵延一看三人面相,心中一惊,三人俱前额高广,一人眉秀长过眼,一人眉疏而秀,一人平而阔,其他方面也是不错,邵延虽未精研面相,然前世也曾涉及,今生自脑中泥丸灵神现后,以前所读关于相术的书,清晰地在脑中呈现,一见此三人,立知三人为武将出生,目前虽困难之中,前途却是广大。
此三人听到邵延感慨,不由多看了邵延两眼。林韵柔听到邵延的感慨,却感到不可思议,修真界,命是第一位的,修真本为长生,而世俗间人却有人明知死途却坦然面对,不由问道:“先生,他们不怕死吗?”邵延见林韵柔迷惑不解,稍一思索,便知原因,便严肃解释道:“人皆有畏死之心,然大义所在,此两人,皆是轻生死,重大义之辈,故皆值得吾辈敬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2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