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1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6/982


如此强军,比凤阳八卫的卫所兵不知道强了多少倍,难怪他们能和鞑子硬刚,据说鞑子比流寇的战斗力强多了。
见大军越来越近,宿州的官员们立刻收拾了一下混乱的心情,开始在城门两侧跪迎接钦差队伍,并口呼道:“恭迎皇太子殿下驾临宿州!”
令宿州官员好奇的是,仪仗经过城门时丝毫不停,也没人跟他们搭茬,仿佛当他们不存在........
“这.......大人,我们怎么办?起不起来?”宿州同知问。
知州大人道:“这或许是天家的规矩吧,咱们还是先跪这等等吧,本官断定,马上就有内官传召我等,顺便会讨要仪金.......”
“大人英明!”众官赞曰。
在凛冽的寒风中吹了两刻钟后,这位知州大人终于默默的起身了,然后一声不吭的进城了.......
朱慈烺一到宿州就入住了州衙,并且宿州各官员他一个也不见,弄的这些官员人心惶惶的,不知道这是几个意思,纷纷派出家丁满城游走,到处打听小道消息。
朱慈烺没有急着动手,他在等龙骧夜不收的情报和证据,杀人,要杀的让人信服,这样才杀的爽!
不过,他也没闲着,朱慈烺当天下令,让宿州知州准备三千石粮草,以供大军继续南下,结果等待了一日后,知州只筹备了五百石粮草,还一直在那哭穷。
第二日下午,朱慈烺下令,宿州城所有官员,不论文武,全部到州衙唱名报进。
州城中的文官最长者是从五品的知州,其次是同知,人员若干,判官,人员若干......
武将则是守备,还有当地的卫指挥使司各级官员,如正四品指挥佥事四人,从五品镇抚二人,还有经历、知事等等。
州城中的一大群文武官员站在州衙门前等待召见,许多人都想搭上皇太子这队顺风车。
朱慈烺坐在安静的州衙大堂上,看似平静,心中却是异常愤怒,经过这两日锦衣卫和龙骧夜不收的调查,当地官员的腐败程度超乎他的想象,各种官绅勾结、侵占良田、欺行霸市!
“传令,所有官员按品秩唱名报进!”
在大堂两侧,全副武装的东宫卫队站列两侧,从大堂一直排到衙门口,一片肃然静穆。
宿州知州整理了一番衣冠,第一个步入了大堂,这还是他第一次站在自己每日办公的地方自报姓名呢......
“臣,宿州知州.......”
“拿下!”朱慈烺猛然喝道。
在大堂两侧的东宫亲卫立即扑了上去,将知州按倒在地,吓得他脸色发白。
知州慌忙叫道:“殿下,这是何意啊?臣何罪之有?”
朱慈烺冷声道:“让他闭嘴!”
两名东宫亲卫任凭该官员质问嚷叫,直接将之官服扒掉,绑起来扔到了一边,见他还在叫嚷,一个东宫亲卫啪的一个大嘴巴抽过去,直打得知州满嘴吐血,连大黄牙都飞出两颗来。
“继续!”
见此情形,站在大堂外的官员们一个个心惊肉跳的,只能硬着头皮按照自己的品秩一一开始步入大堂,并自报姓名。
吴忠站在朱慈烺的身旁,手中拿着一个名册,每当有官员进来报道,他就会根据名字在名册上对照,在看到事先标记好的官员名字时,就会喝一句:“拿下!”
最终,州城中吃皇粮的官员被抓了八成,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还算清廉,贪污数额在六十两以下,朱慈烺打算发一次善心,饶过这几个人,他担心全部处理掉了一时半会找不到人来治理。
在点完名之后,朱慈烺从勇卫营调出一千名军士,配合锦衣卫开始抄家。
一队队手持火铳的军士开始出现在在宿州城的大街小巷,对几十名犯事的文武官员开始了抄家,州城内处处哭声,披枷戴锁押入大牢的犯官家眷络绎不绝。
一些富商在自家楼上偷偷望去,一个个捶胸顿足,他们的不少田地为了免税都挂在了当官的名下了,现在当官的倒了,这下他们的田地就要被没收了........
抄完家后,锦衣卫又开始抄这些官员名下的仓库和商铺,从城内抄到城外,所有田产全部没收!
通过各种小道消息得知的百姓们兴奋不已,一个个拍手叫好,甚至有人破费购买烟花爆竹,开始庆祝此事。
第168章
剥皮实草
锦衣卫和勇卫营在宿州城里里外外整整抄了一夜,经过查点之后,这次收获极大。
一共得到了白银二百余万两,田地三十万亩,米栗七万二千余石,杂粮两万八千余石,面粉九千六石,丝绸五千余匹,生丝三千余石,缎衣和裘衣五百余领,还有各种古董字画器皿一千余件。
这些财物足够勇卫营消耗一年的,但朱慈烺却没有一丝兴奋,他甚至感到可悲,一个小小的州城都能抄出这么多东西,可想整个凤阳府、南直隶、乃至整个大明,这些逐步蚕食大明的蛀虫该有多么的可怕。
贫困的民户交粮交到破产,州城里的官仓却不见几袋粮食,而那些官员们却宁愿粮食烂在自家的仓库里,也绝不拿出半点粮食为国分担。
第二日,州城各地贴出了告示,告示中详细列出了自知州以下各个官员的罪状。
其中一个有文化的宿老在告示前摇头晃脑的念道:“宿州乃孝慈高皇后故乡,民风淳朴,然州城五十多名官吏,上下其手,左右联络,贪赃无法,表里为奸,欺蒙朝廷,犯下了弥天大罪!”
“皇太子殿下代天巡狩江南,对此无耻贪官绝不容忍......现告知广大民众,明日前前往土地庙观刑,勿带小孩!”
宿州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原配结发妻子马皇后的故乡,宿州百姓都以此自豪,在得知朝廷要处决贪官,更是人人欢呼叫好,只是不知道为何不让带小孩.......
人们开始四处宣传告示内容,相约亲戚好友等明日一起去土地庙观刑,看朝廷如何处置这些为非作歹的决贪官们。
第三日,午时一刻,在街道上,只听到大量马蹄声和车轮辘辘的声音,几十名犯事官员被锦衣卫押往了州衙旁的土地庙。
在押送队伍中,杨其礼骑在高头战马上,一身戎装,显得很是神气,时而用马鞭抽打几个走的慢的犯事官员,他每一次抽打就会引起周围百姓的叫好。
百姓人群中,几个青皮拨开拥挤的人群伸头看着这些被枷起来的官老爷们,心中很是爽快,他们平时没少在这些当官的面前装孙子。
其中一个青皮好奇道:“为什么要来土地庙观刑啊?以往不都是在西市吗?”
人群中一个宿老呵呵笑道:“年轻还得多读些书,在土地庙行的刑叫剥皮,是本朝太祖皇帝立下的规矩!”
那名青皮连连点头:“哦,怪不得我听父辈说这土地庙也叫皮场庙,原来这还是剥皮的刑场!”
身为凤阳府治下的百姓,人人都知道太祖皇帝出身贫寒,体悟民间百姓疾苦,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喜欢用“剥皮示众”酷刑惩治贪官污吏,贪污六十两以上就要被剥皮实草。
这剥皮实草之刑比那千刀万剐的凌迟处死更残酷,就是把贪赃官吏活生生地剥下皮,再在人皮中填满乱草,最后缝合起来,挂在各级官衙内外“示众”,让每天上下班的官员见之心惊胆战,不敢贪赃枉法。
周围一些百姓骇然,皇太子就是不一样啊,一来就玩这个,真有太祖遗风啊,难怪不让带小孩.......
看着几十辆囚车中的贪官们,百姓们眼中散发着期待的光芒,人群中一个胖青皮忽然看到了策马而来的杨其礼,他好奇的打量着,口中自语道:“这位霸气的军爷怎么看着这么眼熟啊.......”
他旁边的一个青皮捅了捅他,小声道:“六哥,那位军爷是那天在酒馆里算命的.......”
胖青皮先是一愣,随即额头有些隐隐冒汗,最终连连嘀咕着:“走眼了,走眼了.......”
杨其礼无意间瞥到了这个胖青皮,他策马而过时只是轻笑一声没有理会他们,装逼不能太过明显,那样效果就不行了。
午时二刻,双手倒缚,嘴上绑了布条的犯人们已经陆续就位,排成数排跪在庙前,在土地庙前还有几个现场挖的深坑.......
几十名锦衣卫在犯人身后持刀而立,勇卫营的军士则手持火铳围在刑场周围。
王命旗牌下的李廷表扔出一道火签令,冷声道:“午时三刻已到,行剥皮之刑!”
三声追魂炮后,各个犯人身旁的锦衣卫抽出了锃亮的绣春刀,从犯人的脊椎下刀,将之背皮肤切成两半,慢慢用刀分开皮肤跟肌肉,像蝴蝶展翅一样的撕开来。
一时间,整个刑场一阵哀嚎之声,惨不忍睹,如果不是这些犯事官员被提前堵住了嘴,怕是那惨叫声就能吓死几个胆小的。
“我去,活剥啊......”人群中有人双腿微微打颤。
剥皮是个技术活,还会这种手艺的人着实不多了,好在有李廷表的锦衣卫在,才能让宿州的百姓长了一番见识。
由于知州等有些官员太胖,皮肤和肌肉之间还有一堆脂肪,不好分开,剥皮进行的很是麻烦。
“大人,这厮太胖不好剥!”一名年轻的锦衣卫很是苦恼。
李廷表不以为意,淡淡道:“还没有我们锦衣卫用不出的刑法,上黑油!”
两名锦衣卫取来了熔化的沥青浇在知州的身上,过一会后,乌黑的沥青开始冷却凝固,这时锦衣卫再用锤子不断的敲打,只见沥青和人皮开始一齐脱掉,最后形成了一幅完整的人的皮壳。
这么残忍的刑法看得周围之人心惊不已,很多人怕是今晚难以入眠,特别是几个体型肥胖的犯事官员,更是吓得晕了过去,虽然晕过去了,但刑还是要继续的!
李廷表暗暗点了点头,心道那魏忠贤当初想出的这方法还挺管用的。
经过了半个时辰的折腾,几十张完整的人皮已经做好了,锦衣卫们小心翼翼的往里面塞草,然后又认真的缝补起来,如同对待一个艺术品般。
李廷表按照朱慈烺的要求,下令将这些人皮袋子部分悬挂在土地庙中,用刑的各种器械也被列为庙中仪仗,用作警诫官员,另一部分则挂在官府衙门的公座两旁,以警诫在职官员要好好工作。
这些摆放位置都是朱元璋搞出来的,朱慈烺也是为了致敬这位传奇皇帝,往后去凤阳和南京,朱慈烺打算再杀一批给这位太祖皇帝送血食。
朱慈烺此次在宿州斩贪的手段极为狠辣,整个宿州的官场几乎被横扫一空了,震惊了凤阳府,乃至整个南直隶。
抄家太子、斩贪阎王的名声也在百姓中流传,而然没有人知道,宿州的这几十张人皮不过只是道开胃菜而已。
在未来的几年里,大明官场将会迎来更为狂暴的腥风血雨,这位斩贪的太子也将会获得一个令人胆寒的称号:血龙!
在离开宿州时,朱慈烺任命一个九品吏目为宿州代知州,因为除了他,现在整个宿州城只有他的品级最高了,剩下一些吃皇粮的都没有品级......
宿州城外,这名九品小吏在送走了仪仗后,腿依然在发抖,背后早已被汗水浸湿了,相信在不久后的大明,将会出现一位赫赫有名的大清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6/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