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5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9/982


“神父近年可好?”朱慈烺笑呵呵的询问道。
汤若望面色不太好,打着哈哈道:“还好,多谢陛下关怀。”
朱慈烺笑了,这糟老头子还装呢!他的一举一动,朱皇帝可是一清二楚的。
看着皇帝轻松的面容,汤若望真是有苦难言啊!
他年轻时奉了教廷的命令来东方传教,却处处碰壁,好不容易搭上皇太子朱慈烺的大船,想着太子年幼,想忽悠一番,对他崇祯九年时交代的造炮一事随意糊弄。
结果年幼的皇太子并不好忽悠,利用完自己后,竟直接将自己给踹到一边。
此时汤若望肠子都悔青了,原本的皇太子,现在已经变成了赫赫有名的天武帝,掌管着诺大的帝国,统治者上亿的人口。
如果,这些浩瀚的人口接受了主的洗礼,聆听了上帝福音,那自己在教会中的地位将一飞冲天,甚至比肩教皇!
可惜,现在的他没什么机会了。
第864章
神棍的绝望
这些年,汤若望利用崇祯赐下的牌匾,发展了不少信徒。
然而李自成祸害中原,他的这些信徒们多数惨遭不幸,不少饿死就是死在战场上。
既然上帝护不住他们,自然信教的人越来越少了。
汤若望很想前往太子朱慈烺掌管下的江南传教,然而江南几省刚好推广新式教育,全民探讨‘太子题’等自然科学问题,压根不信这个......
没有办法,汤若望只能辗转到朝鲜半岛的大清国,希望去解救清国的百姓。
可推广教义依旧很不理想,他差点被八旗兵抓去当苦力,更有几名教士因反抗被当场打死。
好在摄政王洪承畴接触过西方人,还与汤若望同朝为官过(钦天监监正),也算是同僚的关系,便放了他们。
汤若望没有办法,只能坐船重新返回大明,又在两广和云南一带混了两年多,然而连一个信徒都没发展出来。
无奈之下,汤若望重新回到南京,希望借助和孙和鼎的关系,能再次见到大明皇帝,宣传教义,发展信徒。
恰逢元宵节,汤若望知道这些这一片人流量大,好发展信徒,于是仔细准备了一番后匆忙赶来。
却没想到在此遇到了微服出巡的天武皇帝,真是人生又一大喜事啊!
汤若望大喜,准备上前搭讪天武帝,却发现天武帝往尼德兰人那边走,他立即慌了。
尼德兰人信仰的加尔文派耶稣会,与汤若望所属的一派有矛盾,他自然极力阻止尼德兰人在大明传教。
汤若望认真道:“陛下,尼德兰人狼子野心,也不能让他们在大明传教啊!”
朱慈烺呵呵一笑,有些无语,这糟老头子怎么满脑子都是传教?太无趣了!
不再理会他,也没去找尼德兰的使团套话,朱慈烺带着吴忠走进了大报恩寺大殿。
汤若望慌忙放下手里的工作,急急跟上,不停在后面诉说着传教一事。
他以为朱慈烺信佛,还投其所好,说起了自己与佛教的渊源。
朱慈烺停下脚步,转身道:“朕此次微服,是为散心,不劳神父相陪,随便走走就好,神父可自便。”
这是个有信仰的老头子,还对大明有过不小的贡献,朱慈烺也不好当众赶人,只得温言相劝。
汤若望还要啰嗦,只听陪驾的徐盛喝道:“你这老洋毛,婆婆妈妈的,我家公子让你走你就走!少啰嗦!”
这道粗暴的声音,顿时吸引了周围不少人投来讶然的神色。
有人笑着摇头道:“这些西洋人,真是狗皮膏药一样,天天围着人劝人信教,真没意思。”
也有人向朱慈烺投来微笑,表示理解。
汤若望急了,与那年轻人理论了几句,再一回头,却见朱慈烺和徐盛早已没了踪影。
失望之余,汤若望叹了口气,准备离去。
这时,一名御林军便衣凑过来,低声道:“陛下旨意,三日后进宫见驾。”
汤若望立时转忧为喜,欣喜若狂,对那便衣御林军千恩万谢,更是对天武军万分感激。
他不知道,天武帝并不是支持他继续传教,而是准备将他送回欧洲老家了,跟着大明下西洋的远洋船队回欧洲。
大报恩寺的大殿内,传出了连绵不绝的梵音,如同飘在半空中,沉落起伏,沁人心脾。
徐晨芸礼佛出来了,她身边还多了一个相送的尼姑。
这尼姑朱慈烺倒也熟悉,名叫雅图,是皇太极和布木布泰的闺女,满清的固伦雍穆长公主。
天武二年选秀时,雅图被洪承畴送到南京,受尽了宫中太监的欺辱,最终毫无意外的落选了,并沦为皇城浣衣局的打杂宫女,继续受到太监宫女们欺负。
朱慈烺大婚后,皇后徐晨芸心存善良,将她放出宫去。
雅图对徐皇后千恩万谢,然而她在大明无依无靠,又不能再回大清,最终她选择了出家当尼姑。
亲爹被十四叔弄死了,亲妈又跟人跑了,还不止一个,作为娇生惯养的清廷公主,又在大明宫廷受尽欺辱。
既然不能嫁给天武皇帝翻身当主人,那只能出嫁当尼姑了。
临行前,雅图表示,要为大明祈福。
最终,她的祈福实现了,大清亡了,连亲妈都来大明当妾了。
今天,雅图是第一次看到跟她有多次瓜葛,却始终不得见的天武帝。
他是那样的英武帅气,即便是微服便衣,也在茫茫人海中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无法遮掩。
看着眼前长相可人的小尼姑,朱慈烺同样心生感叹。
这个女人,是历史的悲哀,时局让她的人生充满了悲剧。
同样的,历史上的清军入关,不知有多少汉家儿女,也如这般充满了悲剧。
自始至终,朱慈烺未说一句话,一手揽着徐皇后,一手牵着太子,潇洒而去。
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雅图的眼睛湿润了。
这个一手埋葬了大清的人,是自己永远得不到的男人........
......
元宵佳节结束后,朝廷各衙门开始恢复正常运转,来自海外的情报一一被送到乾清宫龙案上。
其中的一条加急情报,让朱慈烺最为关注。
英国正式颁布了《航海条例》,尼德兰与英国之间爆发了激烈的口水战,双方的火药味很浓烈!
朱慈烺知道,第一次英荷战争就要爆发了!
这是十七世纪的重大事件,也是大明开展大航海的绝佳机会!
英国内战结束后,恢复扩张路线,大力发展海军,《航海条例》就是个大炸弹。
英国制定航海条例的目的,是为了保障英国本土的产业发展,并排除其他欧洲国家尤其是荷兰在贸易上的竞争,这是当时重商主义思想下的产物,也是为了保护英国的经济。
事情总有两面性,有好处也有坏处,《航海条例》的颁布,虽然保护了英国本土的经济,但却是限制了殖民地经济的发展。
殖民地的人民,购买商品或贩卖产品十分不便,很可能造成各殖民地,尤其英国北美殖民地人民的不满。
历史上,《航海条例》也成为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之一。
第865章
大明大航海时代的来临
历史上的英荷战争不仅影响了整个欧洲格局,同时也影响到了东亚局势。
在东亚,英国采取了和明郑王朝合作的策略,而尼德兰因为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因素,开始和满清合作,另外尼德兰也是唯一可以和德川幕府交易的西洋势力。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尼德兰想要反攻,就派人联合满清,一起打台湾灭掉郑氏。
满清这帮啥也不是的犊子,为了消灭大明的最后一丝残余力量,自然乐于接受。
双方最终达成了初步的合作,还签订了一份军事协议,由汉奸靖南王耿继茂,闽浙总督李率泰二人在协议上签字。
(本书中,耿继茂他爹耿仲在辽东大战时当了明军俘虏,被手办大师李廷表剥皮实草做成了人形标本;
李率泰则跟着洪承畴到了东胜神洲,受封大东国定北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9/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