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山海(校对)第1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2/1065


青邱人回过头去。
那是一个三丈五尺的大汉,器宇轩昂,瞪着铜铃般的眼睛,摊子上买的是骨笛和牛皮,还有一些手工陶器,泥偶手办小人,少见的青色寒冰玉石,全都是西王母氏的风格,此时正直勾勾的盯着路人,似乎在说“看看可以,但是如果不买就打死你”。
“那是西方临洮国人,你看看他那胳膊比你腰还粗,那拳头比你屁股还大,你这软趴的狐狸,觉得他锤你一拳你会怎么样?”
青邱国人咽了下口水,两只长长的狐耳朵抖了抖,看向临洮国人,而那个大汉见到青邱人,忽然挑了下眉头。
气氛一度十分尴尬。
————
羲叔的行进路线从商丘向寿丘移动,又是过了许多天,他来到了寿丘,而正好的靠近日中的时期,太阳升高,寿丘开市,上古时代的黄土与尘埃扬起,牛和马驮着货物,被人牵引着进入到这里。
重华在集市上兜售犁具。
他卖的东西很特别,于是很多人聚集过来,有人听说了上次有青邱人在这里买犁的事情,于是这一次看戏的,比起上一次重华来卖犁具时,要少了许多,而多了许多掏钱的。
“他家卖的东西怎么样?”
羲叔询问边上的一个货主,寿丘当然远不如商丘繁华,这里大多数是东夷人和海外人,中原人,西方人,南方人都比较少,而东夷的市场基本上照搬中原,但是寿丘的货流量却远没有商丘来的大与繁荣。
“你说重华啊,这孩子人不错的,在这里口碑很好。”
那个摊主如此说,并且夸奖了几句,而羲叔心中一震,暗暗想到,原来这个犁具的制作者,正是赤松子说过的,也是大羿提及的,那个正在被帝考察的“东夷少年”。
“有意思,他是载的朋友吗?”
羲叔向前靠过去,钉灵大汉回来道:“我问了几个摊主,说那个孩子卖东西很实诚,不多赚,而且他家的情况.....”
羲叔当然知道重华他家的情况,毕竟大羿和赤松子已经把这个事情说过好多次了。
羲叔看到重华的犁具摊上,还有一个小女孩,在木板上,拿着墨石在上面不断涂抹,而写出来的东西,也让周围的人都不断称颂,甚至有人出了贝币,希望能买回去。
墨,很早就有了,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早烧制陶土的时候就有了,但是这种墨,并不是后来的墨,而是一种石头。
山海经中有很多各种颜色的染石。中山群系,女几山、风雨山盛产此物,叫做“石涅”。
明代杨慎曾言:“石涅黑丹,即今之石黑石也。”
“上古书用漆书,中古用石黑,后世用烟墨”
同样,李时珍也写过,黑石脂就是石涅,也是石墨。
当然,唐代时期,石脂曾经被用来指西域的石油.....汉代时候,叫石油为“洧水”。
南方人曾经用这玩意来画眉。
“那是他妹妹,叫做敤首。”
敤,意思是“敲打树木以获得果实”,首,也有“初生的意思”。
“这画的是什么啊?”
羲叔慈眉善目,和钉灵大汉一比,简直是传说中的好感度拉满的路人老爷爷,敤首抬头,把那幅画递过去,有声有色的,且极有规矩与礼貌的解释:
“是大象!我们的地里,有大象在耕田。”
那上面画的确实是一只象,当然,羲叔知道,重华他家,还有一个“象”,不过这只象,就有些顽劣了。
羲叔侧过头去。
不远处的摊位上,有一个人惊讶的看了过来。
那正是放齐。
第一百八十二章
隔空交友,奇怪的朋友增加了
羲叔“照顾”了重华的生意,买了一副犁具,和两幅画,这自然让小姑娘很开心,当时小姑娘表现的尤为积极,甚至告诉羲叔,如果他觉得画买回去几天,不好看,那就送回来,他们把贝币还给羲叔。
“哪里有这样做生意的人啊。”
羲叔觉得,这个小姑娘真的是傻得可爱,性格淳朴的很。
钉灵汉子知道这位“中央干部”有点事情,于是就自己去寿丘的集市上买吃喝的东西去了。
放齐与羲叔见面,提及到他们在这里的事情,但是等到放齐说完了,羲叔才道:“我其实已经知道你们在这里,考察那个叫做重华的孩子了。”
“帝呢,回到陶唐了吗?”
唐这个字的意思,是“大言”,是“荡荡”,是“至大至德之貌”。
当然,上古时代,很多封地原本的意义都没有那么复杂,譬如唐地,这些意思,也是现在才加上去的,主要是说帝放勋的功绩很伟大,所以唐也十分伟大。
放齐表示帝确实是回去了,但是对于重华的考察,没有结束。
“你怎么知道我们在考察他的,这事情是秘密的啊!”
放齐深深皱着眉头,这么帅,哦不是,这么隐秘且高尚的行动,连四帝都不知道....
究竟是谁,走漏了风声?
“是大羿。”
羲叔说出了一个已经从中原离开很久的盖世高手,放齐大惊:“你碰到大羿了?他在哪里?”
羲叔:“在南方开了个养鸡场养鸡呢。”
放齐:“?”
他不是去找金乌蛋的吗?
身为四岳氏中的宗岳,放齐对大羿的行为有些不能够理解。
中原也有鸡啊,为什么要跑到南方养?
这种迷惑行为让放齐不能理解,但很快羲叔就告诉他所谓的“真相”。
养鸡是假,查人是真。
“大羿要举荐帝的候选人?!”
这宛如晴天霹雳一般的消息震了下来,放齐心中猛然一沉,对羲叔道:“南方诸部,往古以来,因地处偏僻而少有大德之人.....”
“这中原这么多贤良美玉,他都看不上眼,到了南方,被拴住了?”
成为帝的候选人,听起来似乎很牛皮,但事实上,这还需要经过任命期与考察期,也就是做官,而且担任的职务也并不相同,总之是看你擅长哪一方面。
像是历史中,舜大约是中央人事部的领导,而后稷也曾经被提名,却是农业部的人。大禹则是舜任命的治水官,到后来坐到“司空”的位置上,也就是水利部长。
而像是曾经被尧试探过的许由,则是四岳氏之一,这个位置算是中原(央)常X了.....
总之,这些被提名的人,还有子州支父,啮缺等人,要么是有大名望,要么是有大德行与操守,而真正属于那种无名无闻的厉害人物,也就是真正的“大隐之士”,只有“石户之农”。
如果庄子所说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是真正存在的。
那么石户之农已经有了“圣人无名”的精神与德行的境界。
放齐有些焦虑,大羿的说法份量非常的重。
开个玩笑,可以说是中原“帝下七武海”之一。
这七个人是大羿、共工、吕伯夷、契、晏龙、欢兜、方回。
这七个人都代表很大的话语权,是除去四帝,四岳,四王之外,单个人的权利就足以于一氏乃至多氏匹敌。
“这可不好啊,帝现在比较中意的是重华,大羿身为帝的嫡系,怎么会看好南方....”
放齐对羲叔表示,你要不要先看重华几天,再下判断,这事情怎么能鲁莽呢,说到底,南方人来到中原....即使是南方的炎帝,也曾是中原迁移过去的。
“总之你就是不看好呗,诶,你让我看重华,我还想让你去南方看看呢。”
放齐皱眉:“南方....”
羲叔道:“南方很大,未来很长,赤方氏,这个氏族你应该没有听过,他们去年差点被灭族,迁移到了南方,由此,我看到了新的未来。”
“你记得这个名字,赤方氏,妘载。”
放齐记下了这个名字,心道,这个人,就是大羿和羲叔,都看好的人吗?
那么,如果要提及的话,羲叔向帝去述职之后,肯定会把这个少年的全部履历拿出来的,到那个时候,再作辩驳吧。
不会太远的。
放齐现在只是听羲叔说了一部分,包括那个“犁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2/10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