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山海(校对)第2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2/1065


这份简牍有一百枚简组成,厚厚且沉重,上面记录他一路走来所看到的伤亡迁移的部族数量,以及毁坏的耕地数目,简直是触目惊心,而这仅仅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我有一些事情,要和帝分说,至我从南方而向北,已有七十日,冬雷渐隐,大春已在眼前。”
而听到南方二字,放勋有些诧异,这时候才想起羲叔他们说过,南方有一个擅长治水的部族,而上一次因为欢兜的阻止,所以晏龙他们也并没有把赤方氏的一些事情告诉帝,故而这个问题上就直接被隐掉了,显得模棱两可。
视默对帝放勋道:“南方亦在治水,大江爆发雨洪,吼天过境,暴雨连旬,但我走时,部族迁移有序,大水限制于原野之中,流注大泽西岸,我观察许久,见得其中一些行事之法.....”
“南方治水有序,水患虽大,却不曾为天灾,我北上中原,料想中原高手如云,移山倒海者甚多,却万不曾想,中原之灾,居然会严重到这般地步。”
帝放勋看向视默:
“老天神所见,都有什么,可否细细言于予(我)听?”
第三百四十一章
表彰大会
正所谓办法总比困难多,在经历七十多日,近八十日的斗争之后,大水终于缓缓褪去,而春天的脚步却也临近,这是一个不好的消息,要是往年大家肯定载歌载舞,但是今年不成。
因为大水刚退,天气入春就要再度转暖,如果再来一次融雪洪水,那可真的是要命了。
不论是大河还是大江,这一次受到的灾都很严重,甚至包括敷浅原,洵山同样死了很多战士,并且苍苔之野大片的耕地都被大水抹平,今年的耕作,早稻肯定是播不下去了。
因为这水灾不是小水灾,所以这些耕地没点时间恢复不过来。
而在妘载的提议下,在各位巫师的商议下,大浴场这个奇观要敲,同时大气象台也要敲,再加上分洪区附近应该加固堤坝工事,这样一算....
好么,人手那是完全不够啊,终究是活人的世界,不是打游戏,说点个金币就能购买工人....
“崇墉关和驰道可是有几十万人帮忙的....”
妘载自己也知道这个事情,崇墉要塞的修筑,是有东夷,百越,中原的无数援军帮助修筑的,主要是为了拦截三苗并且给南方一个前线根据地,不然三苗打进来到处乱窜......你说是在老鼠洞前抓老鼠好抓,还是等老鼠在你家到处乱跑好抓呢?
所以这个军事奇观修筑的很快,连带着还修了一个简陋的大坝用来蓄水,以及一些巨大的水渠,驰道之类的支援工程。
“人口,现在生还来得及吗?”
敷浅原就这么点人,即使接受了阳帝与暴山,真陵的部分人口,也依旧少的可怜,这下就能看出短板十分严重。
妘载自言自语,于是此时就要定下一个抉择,究竟是先搞大气象台,还是先修大浴场这些防洪工程....
目前看来,防洪工程工程量巨大,春耕将近,大家迁移到内地进行耕作已是定局,而且现在进行大量的防洪工程修筑,显然来不及也不现实。
这是保护性工程不是破坏性工程,不像是三苗曾经修筑的阻挡中原追兵的那些烂泽,那只需要搞乱搞烂就可以了,破坏总比创造来的要简单容易。
那么既然丘陵已经升起,便请大巫师恢复法力之后再巩固一下,暂且就这样吧。
这也是个大的体力活,耗费的巫力一时半会可恢复不来,巫盼老先生虽然是传说中的灵山十巫,但人家也不是手一摸就能放圣光治疗的。
毕竟职业不同,老先生是草药学家。
而这种秒治的招数,十巫的老大巫咸,好像是这个专业的。
“先修大气象台。”
气象台能够更好观测天象运转的轨迹,依靠打白工的飞廉以及上次掉下来的风生兽,再加上老师赤松子和咕咕以及自己,整个气象台的基础人员编制就已经落成。
陶唐之地就有这么个类似的东西,事实上火神台的作用也差不多,而陶唐之地那个,在后世发掘之后,叫做“陶寺观象台”,住持修筑者正是尧帝。
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陶寺的观象台由十三根夯土柱组成,呈半圆形,半径十点五米,弧长十九点五米。从观测点通过土柱狭缝观测塔尔山的日出方位,由此可以确定季节、节气,从而安排适合的日子开始农耕。
从第二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冬至日,第十二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夏至日,第七个狭缝看到日出为春、秋分。
最古老的天人对问活动之一,就在这座高台上开始,它和火神台的作用还不太一样,而且它也是陶唐之地的祭祀场所。
太子长琴知道陶唐之地有这么个玩意,所以在妘载说要立大风雨测量计划的时候,才会提出修筑奇观的建议。
“正好现在大部分的部族都聚集到中部地区,人口集中起来,办事效率也提高了很多,大江边缘暂且搁置一年,今年能活下来,积攒些粮食,就已经很好啦。”
大人物们都觉得这个提议可以,而几个首领在治水结束之后,妘载建议“表彰”一下几个治水贡献比较突出的部族,至于实质性奖励.....
当然是另外一个很特殊的东西,也就是当初弄了很久,在酱之后衍生的副产品——
“酒”!
不过没料到今年大水,所以酒水的生产肯定要停下,再加上这玩意生产量本来就不高,是拿一点点富余的粮食制作的,所以也就当个奖品算了,顺便还能调动大家对于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粮食可不仅仅只是用来吃的啊,它还能变着花样被吃。
大巫师被妘载忽悠,说是这样可以团结大家,并且调动积极性,认识到自己是集体不可分割的一份子,大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团结就是力量云云....
于是并没有举行过大的表彰大会,而是在迁移难民结束之后,大巫师来到洵山迁移的地方,在公田附近的油坊附近。
“大家治水都出了力气,这一次共度时艰,所有人都有功劳,这是一定要夸赞的,而至于比较突出的贡献.....”
大巫师首先点了几个部族,赤方氏当然在其中,毕竟整个大体的方略就是赤方拿出来的,而诸多部族也是纷纷附和,相当同意,后面又有几个出人力,出物资最多的,也被特别夸赞,并且得到了神秘礼物。
“这是什么东西?”
“味道有些奇怪。”
人们面面相觑,不过既然是赤方氏拿出来的,那应该是好东西。
听说是和醋一起制作的?那就是粮食的“副产品”了,这个词是赤方氏教出来的。
当然最让人意外的,是打酱油的侔洪氏也得了表彰。
“诶?”
很多巫师都面面相觑。
牛村在这次事件中没有什么动静吧。
连侔洪氏自己也是懵逼的,稀里糊涂就得了个荣誉。
“关于这一点,在遏制大水的过程中,牛村的号角起了大作用.....”
大巫师把牛村号角拿走了好长时间到现在都没还给他们,因为这东西确实好用,虽然配套的限制水流的石胆没有了,但是号角可以驱使水流向某个方向流动,只是不能控制流速和范围。
于是大家也就了解了,只是给牛村祝贺的时候,都有些阴阳怪气。
“老牛他家的号角不错,就是人有点小气。”
“是啊,号角不错,人就算了。”
毕竟老牛这次又打了几十天的酱油,谁心里看他也来气....
侔洪氏的巫脸上有些火辣辣的,拎着那坛酒也满不是滋味。
当然,就在这同一日,南丘之中,出现了一个突破性的发明。
义均这里,雄陶在学习了手艺之后,帮忙烧陶器时,烧出了一些质量特别好的陶器,而雄陶发现烧制的土壤有些区别,于是加了那些新土去继续烧制,最后出现了两个奇怪的陶器。
第三百四十二章
光学
义均去敲打,发现声音清脆而不像是陶,于是在了解情况之后....
义均开动他的小脑筋,开始烧一些奇怪的石头,想看看能不能烧出个神器来.....
地炉中的火焰熊熊加载,祸斗们口中的火也在呼呼的吹.....
不知道加了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随后在祸斗们的帮助下,在妘梁、妘垂、妘柱、妘磐,雄陶以及奚仲等五个小伙伴的帮助下.....
一个看起来有些浑浊的,但又有些透明的,形状怪异且颜值低劣的器具,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这是个什么玩意?”
义均瞪着眼睛,轻轻在这个古玻璃器具上敲敲打打,他感觉这玩意脆弱的很,当然陶器也坚固不到哪里去,都是一摔就烂的货物。
不过比起陶器和那两个奇怪的,会发出清脆声音的陶器,这个东西显然从材质上来说更好看一些,就是形状似乎烧坏了,明明是按照标准陶器的模样烧的,却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雄陶对这个则是很感兴趣,激动万分,包括那两个奇怪的陶器,这是制陶工艺上的重大突破,显然这三个新陶器的制作都属于意外,前两个是自然意外,后一个是人工意外,毕竟义均也不知道自己在烧什么东西。
祸斗们伸着舌头,绕着这个玻璃器具上上下下的看。
“谁记得我烧了什么东西?”
义均询问几个小伙伴,奚仲则是跳出来表示他记下来了。
————
于是,当妘载回到部族,所看到的,是义均手里拿着一个奇怪的圆形玻璃片,正在到处贴着眼睛乱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2/10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