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山海(校对)第3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8/1065


“一年过去,那里应该又变样子了。”
“仅仅一年而已,能够改变多少?”
“日新月异。”
————
当帝放勋收到简牍和包裹的时候,业和祝融的消息也已经传递到,其他人的简牍,也都已经拿到了。
士敬在有崇氏收到了部族的问候,告诉他们崇伯已经来到了南方,而有崇氏的人们也收到了崇伯的简牍,里面大致说的是一些南方的情况,以及他现在的状态,尤其是提到了妘载这个人。
文命看过之后,异常开心,有崇氏的水正也很开心,文命对他道:“看吧,阿父见到了载哥,那一定是很欢喜和开心的!”
有崇氏的人们都很开心,而另一方面,大彭去监牢里给蚩杜送信,上次帝放勋会见了他,不知道说了什么,但是看起来似乎是达成了什么共识,但蚩杜认为自己现在还是戴罪之身,所以依旧住在监牢里。
当看到简牍之后,蚩杜久久没有说话。
因为他完全看不懂自家族人在上面七嘴八舌写的到底是什么玩意。
犁具什么的,他倒是知道的,毕竟中原也普及了,但是剩下的,一些更新奇的东西,他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不过蚩杜虽然看不懂很多描述,可依旧笑的很开心。
“我的族人们过的很好,在他们的第二个家乡。”
蚩杜笑着,甚至和大彭询问:“您有家乡吗?”
大彭也笑:“当然是有的,怎么,要聊聊吗。”
说着,便递给他一朵花,蚩杜看过之后,极为惊讶,此时才听大彭悠悠道:
“家乡的杜梨花,好看吗?”
蚩杜看着那朵杜梨花,忽然大笑起来。
“或许,不必执着于古老的故土了,杜梨花已经随风飘荡,到了新的地方。”
“有人落户的地方,就是新的家乡。”
在另外一边,准备升职加薪的重华,也收到了象的简牍。
大致的意思是向他表达自己以前的错误,并且告诉重华,他要的独家代理已经拿到了,并且自己现在在南方过的很好,有山海间最著名的神人太子长琴收自己为徒弟,后面还有问候父母和妹妹的话语,最后则是雄陶,续耳,奚仲他们的问候。
而且,重华看着后面的简牍,眼睛逐渐睁大:
“真...真有透明的陶器啊?居然还被...嘿!”
重华看到雄陶的信语,大致意思是自己用他们两个人的名义刻了个叫做“章”的东西,在陶器上面打上名字,可以提高知名度,顺带多赚钱。
重华十分感谢雄陶,而接下来,他将回去,陶唐放了他假期,他要回到历山,告诉父母这段时间他在陶唐的变化...以及....
将要迎娶的妻子。
女英。
.......
帝放勋这里,打开包裹,看到是一个大琉璃罐子,琉璃之中还有琉璃,三层防护,最后拿出来的只是一个巴掌大的小罐。
帝放勋打开,闻了一下,眼中顿时大放光明!
“这...这难道就是!”
在确认了醋之后,帝放勋咽了口水,宝贝似的把这个放起来,再去看其他人的报告。
业的汇报中,讲述了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南方的变化,第二个是南方的生产,第三个,则是关于“家天下”的思考。
帝放勋皱着眉头看过之后,陷入沉思。
他曾经的思考是对的,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这也是他一直坚持禅让的原因,不传给阿红....
嗯,丹朱?
丹朱好像还有一些简牍?
帝放勋盯着丹朱的简牍,看了一会,终究是叹了口气,叫来娥皇,在她不解的目光中,告诉她:“劳烦你去丹渊,把这些带给阿红,告诉他,我没看这东西。”
娥皇眨了眨眼睛,有些茫然的领命,但还没来得及退走,这时候,帝放勋看了祝融的简牍,叫住了她。
帝放勋念了一首歌谣:
“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娥皇听完,看向帝放勋,恭敬道:“天地之东西,山海之南北,四海八荒,莫不为帝之功勋,如今世间有此民谣,万民安乐,怡然自足,乃帝之英明,帝之功果!”
帝放勋听完之后,却也笑了:“不过,这赞颂的却不是我啊!”
他说完,目光发亮,绵长吐出一口气来,娥皇不解其意,但又听帝放勋问道:“重华可回去了?女英可回去了?”
娥皇回应:“是,已经前去历山。”
帝放勋站起身来,对娥皇道:“陪阿父走走吧。”
第四百二十三章
中原与南方
帝与娥皇来到陶唐的天文台,这里是当年他住持修建的,是钦命羲和四人制定赶赴四方制定四时历法的地方。
这里上查天文,仰观星辰,俯瞰天下四季更迭,向更远处眺望,依稀可以望见,那名为“岁月”的景色。
帝放勋不无感慨:“千百年来,无数的人们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过,千百年后,还会有无数的人们继续在这里茁壮成长,山与野,哺育了本来是弱小者的我们,自人皇出汤谷,分九河以来,人族便不再饱受迁移之苦。”
“我二十九岁时,气吞山河,四帝见我,也惧我威严,唯唯诺诺,僬侥氏来朝见,贡没羽,那时候,天下大定,四方不再兴起兵戈,自我兄长...不,自帝挚时代的动荡,终于被我平定。”
“后来,过了很久很久,大羿射下九只金乌,那一年,景星见于翼。”
帝放勋负手,站立在那数十根巨大的石柱之林前,光辉透过石柱,淡淡的光晕与金色的气浪,垂落在他的身上。
这时,一切正如从神话中描述的那样。
“我治理天下五十年,不知天下治与不治,到了近些年,大水频发,有些部族之中,开始流传谣言,说是昔年颛顼帝绝地天通的过错,故而诸神离去,如今天地要降下怒火。”
“后来,四帝又回来了,他们不再像是过去那般唯唯诺诺了.....”
“直至如今,我看到了这首歌....”
“或许我在梦中,看过这首歌....这首歌来自遥远的南方,但我却感觉它很熟悉,因为那正是我一直所追求的东西啊。”
娥皇听完,恭敬道:“帝曾游首山,闻《击壤歌》.....”
帝放勋的容颜舒展,他笑着,却不知道带着什么含义:“首山是大治了,中原也是大治了,但是边陲之地呢?”
“击壤.....好歌,天下太和,民众无事....但也仅仅是怡然自得的无事而已。”
帝放勋道:“南方人不足十万,这首歌中,我看到的,以及业所回报的,祝融所叙述的,那是一个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土地,从原始蒙昧一步步与中原看齐....”
“你知道吗,南方的那个农村合作社?”
娥皇道:“曾听大兄说过的。”
帝放勋道:“你知道,那个合作社,最开始创办的时候,他们定下了什么样子的远大理想吗?”
“很质朴,很简单,但却充满希望与激情的理想。”
“生活的变化,日复一日不会变化,难免会让人感到厌烦,枯燥,再怎么有力的祭祀之词,也会被旁人敷衍,但是只要让民众感觉,每天都有进步,那么他们就会焕发出无穷无尽的动力。”
“就像是奔腾不息的大河与大江!它们哺育无数的部族,奔腾着,冲向东方的沧海汪洋!”
娥皇眨眼,帝放勋道: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使南方.....仓禀实,而,知礼节!”
这些话语,光是说出来便仿佛在身躯中充斥着无穷的力量,娥皇看向那天文台,此时日辉移动到石柱的夹缝中,照耀下来,从她抬起的指尖中流淌过去。
像是云雾与烟火。
“但是在陶唐看到的天下,听着这句话,和在曾经蛮荒且充斥瘴气的南方,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帝的声音响起来:“谁有勇气,对着一片蛮荒落后,原始蒙昧的山野说出这样的话来呢?他为什么有自信,能够做出这么巨大的改变?”
“自古以来,即使是神农氏,也不曾做到。”
“人,不知饥馑,不知荒年!”
帝放勋的语气蕴含着无限的憧憬与慨叹:“不曾注意的地方,开出了绚烂辉煌的山野之花,并且美不胜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8/10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