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山海(校对)第4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8/1065


现在,妘载的话,在商部落之中,已经没有人不愿意听从了,他们听从妘载的指挥,比起听从自己家首领的话还要坚定,相土他们也不为此而愤怒,因为他们明白,在治理土地和水流这个专业上,他们真的不如眼前的年轻人。
相土有时候就在傻乐,用几筐土鸡蛋就换到了这么一个牛皮的人,还顺带帮忙弄了个百年的增产规划,一个简单的询问决定,却影响到后世的部落百年!
相土觉得自己一定是出门的时候,不知在什么时候踩到狗屎了,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好的运气?
但不得不承认,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啊!
真是妙蛙种子进了妙妙屋吃了妙脆角,妙到家了啊!
第一场雷雨到来,又迅速的跑路,挥一挥衣袖,把云彩全都带走。
有了雨水的滋润,谷物迅速的生长,排水沟导流泽水与雨水进入灌溉渠系,商部落的人们几乎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看着那些谷物每天都在产生变化,而前来帮忙的,其他部落的人民,看到这样的变化,也是眼馋的很。
相土于是就向他们保证,单元格的改良方法,会全部传授给他们,靠近大泽的人民可以享受到清除沼泽带来的福利,而不靠近大泽的人民也可以从各个水脉的边缘,构筑渠沟,来滋润自己的土地。
修和鸿超在工作中摸鱼,修抽空对鸿超道:“首领的治水之法,是我从没有见过的了,即使是以前,我在共工氏中时,也不曾见过这种有效的方法。阿父仗着身强力壮,总是喜欢搬山来堵,亦或是异想天开的,发动人力去制作一些没有什么大用的治水设施,结果往往都是不太好的。”
鸿超也表示赞成,认为妘载这个人吧,射箭虽然很迷,但治水,至少目前按照鸿超和修的阅历,尤其是修,修说他老爹共工都不如妘载,那应该天下之中,就没有人治水能出其右者了。
当然,这个也是意料之中的,在南方,他们就听说过,崇伯对于妘载的治水之法是赞不绝口,自愧不如,而共工和崇伯的治水技术,也不过就是伯仲之间罢了。
在立夏的节气快要结束之前,中原的回复也来了,一封简牍被送过来,天帝鼓励了商部落人民的开拓精神,并且表示要坚持扩大这个战略地点,要看到更多长远的东西。
譬如,它可以种菜。
帝对这一点表示高度关注,更是热切表示,商部落地区的改造潜力巨大,可用空间巨大,面对现在日益严峻的山海形势,一个有效的战略地点,以及巨大的新兴粮食产地,对于中原的帮助无疑是巨大的。
商部落人民积极学习了陶唐传递的指导精神,然后......
四周往来的人越来越多了,一个老头化了连鬼都认不出来的妆,在这个立夏的末尾,随着中原的那封简牍,一起来到了商丘。
他走过了第一个单元格,看到正在进行改造的后续几个单元格,再看看远方,刚刚规划的,还没有进行改造的单元格。
那简直就是一个逆衍化的过程,老人此时的心情和修他们是一样的,从没有见过这样厉害的治水之法,比起那个叫做姒文命的小子所提出来的“疏水之法”,这个把灾难之地,化为千里沃土的治理方法,显然更符合老人的内心想法。
天下没有不可使用的土地。
老人思考了一会,认为他所知道的人之中,拥有这种本领的,或许只有一个人...但如果真的是那个人,那么自己以往所认为的一些,譬如他还年轻,经验不够之类的想法,就完全是打了自己的脸了。
同时,妘载准备离开了,中原有了南方很多的工具,所以不必像在淮南地一样,到处帮他们制作器械,商部落的人民听说妘载要离开,都前来相送。
“得到天下之民民心的人是这样的,阿载你....”
“住口!”
重华的夸赞被妘载制止了,他只能忧郁的抬头看天,继续赞美起黄帝的德行。
所以,对美德的夸赞,是会消失的吗?
不,只会转移。
商部落的人民唱诵着帝喾时代的乐曲:
“舟张辟雍,鶬鶬相从!八风囘囘,凤皇喈喈!”
这是《大唐歌》,是帝喾在唐地(尧被帝挚所封的封地)所做的乐曲之一,简单的意思是:
【周游在祭祀的地方,仓庚这种鸟跟随飞翔,八风在这里回转不离,凤皇的声音让人民和睦融洽!】
鶬鶬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九头鸟,另外一种就是仓庚,但是在《大唐歌》中出现了代表祥瑞大德的凤皇,故而鶬鶬指的就是仓庚,而仓庚就是黄莺鸟。
黄莺鸟在古代,代表春天与生命。
商部落的人们认为,这首歌对妘载来说,正是最好的诠释了,妘载来到火神台祭祀,为孟诸泽带来无尽的生机,于是八风都停下来,人民都欢呼高唱!
而后,商部落开始唱诵起,这段时间,他们所听闻的另外一首乐曲。
那是《昌岁歌》,妘载听了之后很惊讶,因为这首歌是赤方氏所唱诵的,中原的人怎么会知道呢?
商部落的人们告诉妘载,这是不久之前,契大人回来过一次,他口中说是在南方听闻的歌谣,认为充满了岁月不归的沧桑感。
妘载他们离开了,但是天地之间还回荡着商部落人民的声音,那位老人也听到了,他哼唱了一段时间,才恍然过来。
既然妘载那些人都走了,那自己这个化妆还有什么必要呢?
帝尧去到改良的土地中,去到那土石坝上,去到排水沟旁,去抚摸那些青稻、岩石、土壤....
他的手轻轻触碰下去,天地间,便响起了乐曲与风。
歌谣,是上古先民们寄托自己精神与情感的曲子,那里面,每一个字,所传颂到后世的,大约,都是希望吧。
第六百一十章
克制重华的方法
那些古老的歌声在脑海中未曾消散,帝喾和他的臣子咸黑制作了很多乐曲,这种习惯大约是要从神农之后开始的了,在五弦琴问世之后,天地的律动,就能被先民而捕捉。
而在黄帝时候乐曲最为兴盛,可原因却是因为黄帝总是打败仗,不得不用乐曲来鼓舞人心的缘故.....
除去追击时擂鼓所做的《渡漳歌》之外,还有譬如《归藏·启筮》中所载的《棢鼓之曲》十章。
一曰《雷震惊》,二曰《猛虎骇》,三曰《鸷鸟击》,四曰《龙媒蹀》,五曰《灵夔吼》,六曰《雕鹗争》,七曰《壮士夺志》,八曰《熊罴哮峪》,九曰《石荡崖》,十曰《波山壑》。
全都是战歌。
所以,蚩尤的失败原因,大抵上,除去被熊猫抱了大腿之外,除去中了太山稽的舆论战以外,还有一个,大概就是他不会制作军歌了吧.....
“所以说,黄帝在给大家指挥,让大家唱‘团结就是力量’的时候,蚩尤只会在后面喊冲冲冲,这也是他不得人心的原因之一吧,你们看看,精神阵地的建设是很重要的啊!”
大家离开了商部落,在路上谈论到商人唱诵的《大唐歌》,聊着聊着,就说起了黄帝的一些乐曲,然后再回想一下,发现蚩尤不会制乐,于是都开始调侃起来。
妘载又问了文命一些关于治水方面的事情,文命拍着胸脯表示,载哥你帮助规划的一切方法,我都已经记下来了。
妘载也很欣慰。
文命啊,你现在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工人单位了,可以修建区域设施以增加食物产出、工业产能和金钱收入了。
“如果没有工人,文明就将不复存在了。”
妘载语重心长的告诉文命,工地搬砖是多么有建设性和伟大性的一项职业。
虽然今天的砖有些烫手,但是你挥洒汗水的模样,却十分可爱。
而没有人知道,天帝离开了陶唐,就跟着妘载他们的后面,去到了商部落进行实地考察。
四岳都被派出去镇守一方,老帝族们也团结到帝放勋的麾下和四帝相抗,边界的地方,人口已经大量消失,要么迁移到中原,要么被四帝吞并,所以在四帝的势力范围与中原接壤的区域,出现了数个真空带。
不过,在大家聊天的时候,大羿却表示要离开一段时间。
他已经很久没有回中原了,确切的说,是回家了。
“我要回蝉山一次.....赤松子,年轻人们就托付于你了。”
“那么,找一个地点再见吧,我们将去往风陵渡,然后在北洛水聚集,如果很快找到了治理的措施,就会前往砥柱山,总的来说,您顺着大河西上,一定能遇到我们的。”
大羿和大家分开了,鸿超显得有些失望,因为大羿在的时候,教导了他很多的箭术,他从中受益匪浅,而便是这时候,妘载突然问道:
“鸿超,你要老婆...不是,你要跟着去不要?只要你开牙口,我立刻就让你跟着去!”
鸿超听了这话有些摸不着头脑,其实妘载是听了大羿那句话,觉得莫名其妙有些立旗的感觉。
众所周知,重要角色死亡前,都会立一个旗,大约是“这一仗打完我就回老家结婚”、“这是我女儿漂亮吧”、“我去去就会回来的”、“王去矣”.....
最后这个是南北朝时期东西魏邙山大战,高欢的亲信尉兴庆断后,而后矢尽而死。
他在断后前说了这么一句话“王去矣,兴庆腰边百箭,足杀百人”,然后就扑街了。
妘载敏锐的察觉到了世界线的变动,使用了时间停止的技能,并且把鸿超这个未知角色放置到大羿的身边,迅速减少了剧情杀的力量。
虽然不知道为啥,但是大羿显然对鸿超的印象很不错,于是两个神箭手都短暂的脱离十人队伍,而大家正在感慨没有物理远程输出的时候,妘载站了出来,表示ADC这个位置我熟。
为什么大家总是不承认我是神箭手呢?
“我明白各位的心情,毕竟我在短短几年之内就练成了神箭术,一定让很多人不舒服....”
文命和重华都阴沉着脸,平常的时候,他们都很崇拜妘载,但是一旦到妘载开始吹嘘自己的箭术,他们就必须要捂住耳朵了。
这时候,即使是重华,也不会说妘载有天子之相了,而是苦心劝说道:“真正拥有天子之相的人,都是不擅射的,以箭术是得不到天下的拜服的,我听闻,真正有天子之相的人,会自动得到臣服者送来的箭羽,而不必自己拉开弓弦!”
妘载(狂喜):“你说的很对,但是我没有天子之相啊!哈哈哈,我没有!所以我的箭术是天下第三!”
以至于重华不明白,自己到底要怎么样才能让妘载认识到,其实他的箭术很玄,不是很菜,而是玄之又玄....于是重华也只好闭嘴了。
娥皇摇了摇头,谈到箭术,妘载就和疯了一样的,完全和治水的时候是两个人格。
赤松子敏锐察觉了克制重华毒奶的办法,那就是妘载谈论箭术,正所谓,一毒还有一毒高,麻麻载毒奶箭,哪里不会瞄哪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8/10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