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山海(校对)第4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9/1065


到了商丘之外的土地上,中原之地,因为和南方交流频繁,一个羲叔就带回来一大堆简牍,一个阿红点亮了中原一堆的科技树,于是,此时的中原,牛板车和小推车可以在繁华的部落市场中见到,而原本泥泞的土路,也有很多地方被夯实,显然是借鉴了南方的发展模式。
中原之地,本就繁荣,而道路一修,商业效率立刻提升了百分之五十!
生产力的小锤,在源源不断的出现啊!
妘载终于恢复正常了,开始感慨中原的人口问题,即使是部落邦国时代,中原的人口也显得稠密的很,聚集在这里的部落,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这片地区大概是后世的郑州,受到仰韶文化的影响巨大,大河村,沙窝李,八里岗等遗址先民,都是此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普遍存在于炎黄交替的时代,到了帝尧的时代,这些人已经莫得了,原因可能和少昊、颛顼、帝喾、帝挚四个时代交替中的动乱有关系,现在居住在这里的则是另外的迁移过来的新部落了。
妘载看到了有贩卖彩陶的人,这算是炎帝氏族到黄帝之后,在中原地区很著名的一项手艺了,重华烧陶技术那么高,也是受到了中原传承千年的,那登峰造极的陶器工艺的影响。
雄陶看到那个彩陶,有些不屑了,那在以前是他看着激动的东西,但现在有了瓷器,这玩意就不入他眼睛了。
路边上,有传来争论的声音,一个老人正在地上拿树枝画着什么东西,他的身前站着一个少年人,背着手,老气横秋。
妘载凑过去一看,眼睛顿时一亮,更是诧异。
好家伙。
“勾三股四弦五?”
第六百一十一章
简单的加法
六千八百年前,半坡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一些陶器,这些陶器上有二十二种符号,用1—8个圆点组成等边三角形,与分正方形为一百个小正方形的图案,这被认为是华夏大地上最古老的数学形态。
而在周朝初期,商高和周公就谈论过勾股定理,并且说伏羲的时代就已经拥有了计算的意识,周公问天没有台阶可以攀登,地没有尺寸可以测量,如何得出天地之间存在的数字呢?
这虽然是周公刻意的询问,目的是为了探讨数学的根本,但就单纯从此问题格式来看,倒是很像是后世一些不学无术的憨批,在网络上见到看不懂的事情,就问一句“你亲自量的”?
而更早的,至于柏皇氏和中央氏两位古帝,继承伏羲衣钵,继续钻研原始算学,这个没有考证,只能作为传说故事了。
至于勾股数字本身,古巴比伦人、古埃及人、古印度人、古中国人都早已在新石器时代末期就发现了这些数字组。
后来希腊人的证实验算更严谨,诠释了从何处来,为何成为这个“定理”。当然值得一提的是,古中国的陈子,完善这个定理的时间比毕达哥拉斯更早,甚至陈子用这个定理来测量大地到太阳的距离。
现在老人和少年,正是在讨论这个问题。
为什么这组数字可以成为这组数字?
重华看到那个少年人,顿时惊讶,因为那正是在具茨山的牧马童子啊!
具茨山在中原,潩水从中流出。
“天师泰隗?”
赤松子倒是一眼就认出了对方,泰隗是隐藏在具茨山的老炼气士,只不过一直以来都以一个牧马小孩的模样显世,在炎帝的时代,他叫做“大隗氏”,黄帝以为他是一个老者而去拜访,结果在路上就遇到了小孩子模样的他。
后世也称他为“华盖童子”。
他的年龄很大,不知道多少岁,曾经对黄帝说过,他年少时游于六合之中患了眼花的毛病,拜访了一个老人,老人让他乘上太阳的车驾,前往襄地的郊野,然后他的病症才痊愈。
赤松子曾听说过这件事情,推测他遇到的老人应当是帝夋了,只有帝夋才能随意驱使“太阳的车驾”。
而在小天师对面的那个老人,赤松子觉得眼熟,却又认不太清,倒是妘载他们已经带着兴趣凑了过去,那老人看到有人聚集过来,眉头皱了皱,于是道:“你们这些远来的商客,不去做自己的事情,来看一个老头和一个小童摆弄树枝,真是无聊啊!”
他说罢又摆摆手:“算了,你们也看不懂这些东西,对于你们来说也是无用之物,看一看,也就散去吧,不要打搅我的兴致。”
重华捂紧了脸,但是小天师还是转过头来,目光之中出现狐疑的神色。
紧跟着,狐疑变成了诧异,显然是已经认出来了,但又看看四周,小天师挑了挑眉头。
他在此时,忽然对众人道:“听说南部的天地中,有人执规、矩、准绳来进行山坡的测量,这都是一直以来使用的寻常东西,不论是树枝也好,石头也罢,能测量圆形的东西就叫做规,能测量方形的东西就叫做矩,能测定物体平直的东西就是准绳,这都是数千年前流传的东西了。”
“步数的长短就是因此而划分的,山有多高也是因此而推定的,用这三根树枝来不断的摆放,只是为了证明这个三角究竟是不是一个特例。”
老人摆了摆手:“他们听不懂的。”
诸人都没说什么话,只是继续看着,文命在边上对几人道:“这老人也太看不起人了,不就是勾股数吗,谁还看不懂一样似的。”
因为治水之中必然要用到这个东西,所以妘载早就给文命培训过这些基础数学,事实上,现在的文命等于是加强版的大禹了,原本的大禹是知道这些数字组,但用在山川治理方面之后,自己却不能做出一个完善的总结。
勾股定理最基础的运用,大概也就是根据地势高低,测算决定水流的走向了。
而娥皇作为差生,开始有些头疼。
啊,数学,我讨厌你。
老人很惊讶的抬起头,看着文命,琢磨了一会,问道:“天理虽然蕴含在世间万物之中,却也不应该是你这样的小孩可以知道的,勾股数...你怎么知道这个词,莫非你来自南方?”
“我听说,南方的人,擅长计算这些东西,有一个从南方过来的远客叫做竖亥,他告诉了我们这些数字。”
文命哼了一声:“我是中原人。”
老人呜呜嗯嗯了两声,对文命道:“我问你一个问题吧,一根长度为三十个数的棍子直立在墙上,当其上端滑下六个数时,请问其下端离开墙角有多远?”
文命蹲下来,在边上稍微算了一下,其过程和老人的算法并不相同,老人瞪着眼睛,文命很快给出了答案,是十八个数。
“好。”
老人诧异的看着文命,就像是在看一块上好的美铜那样。
“你是用勾股数算的?”
“当然了!”
“但这个只是一个特例而已。”
老人对文命大感兴趣,和他开始深入聊天,而文命对于这些东西,只是知其然而不太知其所以然,很快就有些支支吾吾,时不时向后面看,老人听了之后,微微点了点头:
“你有个了不起的老师.....你也是一个很好的学生,但显然,缺少了一些深入思考。”
文命听了这话,有些生气,不过老人这时候目光在周围转了一圈,指着妘载道:“就是你了,刚刚他的目光,就是落在你这里的。”
老人向妘载请教问题,妘载盯着那些简单的数字运算,首先给老人讲了一些奇怪的东西。
“老人向我请教,我是不能不回应的,这是礼仪啊!”
妘载顺手拿起一块石头,重华和修连忙拉住:“阿载(首领)算了算...”
“你们想什么呢!”
妘载让他们撒开,又拿起一块石头,放在大家眼前:“这是两块石头。”
“一块石头和另外一块石头放在一起,就是一加一,是加法,然后.....”
妘载啪的一巴掌把两块石头精准的拍成了四块。
“这是加法的捷径,是乘法。”
简单易懂,瞬间让很多人都明白了。
确实是捷径,这样一巴掌下去就不用再起身去拿另外两块石头了.....
第六百一十二章
麻麻载=咕咕+焦焦
妘载简单的说了一下加减乘除的表现形式,加法就是一个石头加一个石头,乘法就是一巴掌把石头拍成四块,算个比较大的,六块石头,平均每块石头拍成七块,就是四十二.....减法一目了然,除法要表现的比较困难一些.....
总之,在这样那样的基础讲解之后,老人的眼睛已经开始放光,连小天师也蹲下来,看的聚精会神。
周围不知不觉开始聚集了一些人....都是在看热闹的。
妘载紧跟着写下了一个简单的公式“cc=aa+bb”,当然,表现形式不是用字母,而是用方块、圆、和三角形来表示的。
譬如....麻麻载=咕咕+焦焦。
老人看的出神,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大约就是一些基础数学的理论讲述,老人听得有些吃力,而小天师却意外的能够理解,这大概就是身份的不同,老人虽然有神人的血脉,但是终究会老去,而小天师是炼气士,寿命悠长,年龄更是锁定在少年时,这就让他的智慧思路永远保持清晰。
妘载对此,表示,虽然自己不会量子力学,微积分也忘了很多,但是作为一个国家优秀的栋梁人才,基础数学当然不可能不会。
对吧,这解个二元一次方程什么的,还是可以的。
只是妘载没想到,在这上古先民的时代,数学,居然也有装逼之地。
真是天下没有不可装逼的东西,只要比你对方的知识高,对方就不知道你说的是对是错。
周围的人越聚越多,一些路过的人推着车停下来,有些人听得懂,有些人听不懂,而有些停留时间长的,被自家的老婆找到了。
紧跟着就是一顿训斥和抱怨,大约是人家在放养,你在砍柴,结果人家羊吃饱了,你的柴呢?
于是边上有人起哄了,对妘载问道:“那么,证明这些数字,又有什么用处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9/10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