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山海(校对)第5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0/1065


彭祖立刻表态,表示这个年轻人么还是很牛皮的啊,这人价值至少得五十张牛皮....
“我个人完全尊重他的意愿。”
彭祖开始踢皮球。
帝放勋呵呵一笑:“多大点事,司空继续治水,现在正好共工也不干了,这个司空,我看就给这个台骀,但是老人家不管小事,毕竟年纪大了,比我还大,现在么,就让有崇氏的那个小子,来代理原本司空副手的位置....”
“我听说,这个妘载当年就说要等共工不干了再来,拖了六七年,共工终于辞职....”
帝现在也是满口不对劲的话,大家在这里过了几天已经差不多习惯了。
帝放勋继续道:“所以说,台骀担任司空,你们有意见吗?”
“好啊!”
突然有人拍大腿而起:“太好了!台骀大人重新出山,是治水之事的大好事,中原的人民总能等到英雄的出现,我对此完全不反对!”
帝放勋:“那很好啊,那就把妘载任命为百揆吧,你们回去找摄政君吧,让他整理一下简牍,过几天打两声鼓然后发出来。”
那位大臣:“???”
帝,咱们说的这是一个事情?
“担任这个职务,还没有到用他的时候,自然就挂个名头呀,怕什么呢,司空该治水还是治水,兵和人都是你们的,你们还怕他把你的兵都拿走吗,人家现在要回南方,那就让他回去....你们怕人家在南方搞事情吗,我告诉你们,南方现在还有好多事情呢。”
“那大江要治理吧,伯成子高说欢兜说不定跑回去了,这是个大事情吧,然后岷山三江的大水还要影响到南方的大江,这也是问题吧?”
“那中原淮水地区,是缙云氏和一些老帝族的地方,现在他们都不是华夏联盟的人了,我们排除一些毒瘤,加入一些新鲜血液,这不是很好吗?”
诸大臣都傻了。
你说的真他阿母的有道理啊。
帝意已决,而且这次大臣们全程挨骂,连自己找来的治水帮手,也成了别人的老师,他们也就不再多说了,又想到张挥临死前,托彭祖带来的话,顿时一道道诡异的目光凝聚在了彭祖的身上。
你阿母的,骂不了帝放勋,我们还骂不得你吗!
彭祖感觉浑身痒痒。
就这样,中原已经决定了,就让你来担任百揆,所以你也不要谦虚了!
小伙纸好好干,过两年给你提个摄政君。
当然了,帝放勋现在脑子里有个大胆的想法,百揆其实就是类似丞相的东西,现在帝已经有了点意识,觉得这个官职,或许已经可以和摄政君并列了,而且妘载作为第一任百揆,其实也能给后世起个表率作用。
非天下圣贤,不可担任此职!
以后的人,除了不要脸的自封之外,担任这个职务之前,肯定都要掂量一下你自己够不够格!
.......
到了晚上,文命找到了妘载,说起了白天的事情,妘载总算逮到机会,好好提醒文命,自己那样做并不是因为你理解的那种样子!
“那么载哥,你真的是因为不懂得如何改变河道,而向那位老师请教的吗?”
文命也惭愧的很,接受了批评,同时继续询问。
而妘载叹了口气,对文命道:“我故意装作不懂,一来是真的需要那些另外的例子与经验,二来,是为了让老人家知道,他是后继有人,他过去所摸索出来,并且整理出来的一套技艺与治水的经验,对于后人来说,是无比珍贵的瑰宝。”
“这种瑰宝,不能因为你知晓了,而就被埋葬在过去的尘埃中,它必须要被拿出来,照耀在日月星辰之下,你不应该以自己学来的知识为傲,因为这些是有人教导你的,你是不劳而得到的,我也是一样的。”
“而台骀老师的经验,是他自己在真正的治水之中摸索而得到的,这种叫做实践,它比理论更加珍贵,是如我所说的,是可以以后你拿在手中,对着你的儿子,告诉你的孙子,告诉他们,这是过去的先行者们,一代一代积累和传承下来的东西!”
“你要学习的东西,就是经验,你和我作为后辈,当然学到了东西,而且是很重要的东西,这种经验的传承,这种先人与后人交替传递的精神,像是一团火....”
妘载对文命道:“你知道吗,在燧人氏,不,在五龙氏之前,人们是如何保存火种的?天上的雷劈在树木上,火焰熊熊燃烧,古老的人们称呼为神火,有一个人会专门负责保护火种,失去了火种就要向其他的部落讨要,会被很多部落看不起。”
“这种人,就是古时候的火神,他的后代变化,就是火正。”
“任何一种知识,文化,经验,都是代代相传的,没有这些,就没有后来者们的轻易工作,当后人随便指着一条河道说出来‘这个可以这样搞,很简单’的时候,那就是我们的成功了,是我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才给了他们这样的自信!”
妘载对文命感慨道:
“我之前有一句没有对薃侯说出来的话,却要对你说了。”
“那是六个字——
为往圣继绝学!”
第六百九十七章
后妈养的鬼门
新的一天开始,新的工作也要继续进行下去,前人的经验是值得学习的,在妘载重新检查了一遍开凿的道路,观察了水流的动静,保证今天没有大风,大河的流速也缓慢一些。
确定无误之后,妘载把号角一挂,然后伸手,边上有人拿陶罐倒水下来。
“这是干什么呢?”
“剪彩啊...讨个吉利,生活要有仪式感。”
妘载洗个手,梳个头,又和周围的工人代表亲切握手,然后拿一片素色的“大旗”过来擦了擦,紧跟着拿出了剪刀,边上已经有人拉开了一条烂布。
就真的只是一条烂布而已,没办法,红色的布匹不可能出现在这里,毕竟没有染坊工人,帝也不允许做这种奢侈的事情,一个烂布剪一下,仪式感到位了就行了。
剪刀这玩意自从义均做出来之后,已经开始广泛流传。
在剪彩结束之后,妘载吹响号角,身边,文命把之前妘载擦手用的素色大旗,用一根竹竿挑了起来。
说是旗帜,其实只是用来盖牛车的麻布。
在那根竹竿举起来之后,后面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人举起竹竿,在最后面,站在拦水土石坝上的人们,看到了竹竿被举起,互相点了点头,按照妘载的要求,所有站在土石坝上的人都要在腰上缠上粗大的麻绳,这是为了防止决口的时候,他们被大河的水流卷走从而丧命。
中间还有一根绳索,是拦在水流当中的,横跨了两岸,这根麻绳异常的粗大。
这个时代的大河,水位极高,流速极快,凶猛而暴躁。
随着那些铲子和大锤的落下,在一段时间之后,有第一缕水流冲破了土石坝。
但这还不够,因为要让大河正常的流动而不是仅仅突破一个缺口,所以这个土石坝将被毁掉。
“不用担心这个土石坝的遗址会阻碍大河的流动,因为我们在修筑‘人门’的时候,对两岸的河道已经进行了加固,砥柱山和五户滩的地理环境本来就很坚固,我们靠着铜器和部分铁器,以及大量的石器,进行了小半年的作业,才开凿出鬼、人二门,大河使用了百十万年才冲出了一个神门。”
“所以,过几年,大洪水到来的时候,神门和鬼门的水流量会变得巨大,而因为这两座门都依托砥柱山体而存在,所以特别坚固,不会被大洪水所冲动,于是我们在人门这里,加固了河岸和滩涂,修筑了斜着的提防,并且清理了下面的新河道.....”
“那座土石坝的遗址,在大洪水到来之后的一个月内就会消失了。”
妘载对文命他们如此这样说着,台骀点头:“真是神奇的办法啊.....但我知道,这种办法,是不可以和分流一起使用的。”
文命顿时就有些懵了,这怎么就不和分流法一起用了呢?
鬼门表示受到了侮辱啊!
但是妘载对台骀道:“老师说的对啊,确实是不可以和分流法一起用,文命,你觉得奇怪,是因为你还没搞懂,什么是真正的分流。”
“我们开凿三门,是因为砥柱山本身就出现在大河的河道之中,挡住了正常通水,所以我们做的一切是在疏通河道,然后借助砥柱山天然的坚固性,来修筑一个天然的三门泄水坝,但三门都是出于大河的正常河道中的。”
“分水法,是指引出河水,去到一个全新的河道体系中,譬如当年老师所做的,把汾河的水引去新的河道,又堵住少泽,这就是真正的分水法。”
“还有我之前让商部落的人们去疏通孟诸泽的水,也是一个意思。”
“现在我所说的,是束水冲沙之法。”
“包含砂石的河水如果被分流,那么每个分流的河水水势就会因为水量减少而变慢,变慢进而水中夹杂的砂石就会被停留下来.......砂石停积下来,会让河床越来越高,最终河水会高于河堤发生洪涝,造成损失......”
“相反,如果不分流,将河道变窄,水势就会变大,进而快速冲刷河床,不但本身夹杂的砂石不会堆积,反而会将原来河床中的砂石带走,让河床越来越深....”
妘载进行了详细的解释,文命顿时恍然大悟,但妘载又表示,除去砥柱山地区之外,其他的地方,尤其是平原地带,最好不要不用这种方法,因为平原土质和山体不同,洪水发生的时候,束水冲沙会导致河流的力量增大,从而发生决堤。
故而使用这种方法,一般是在第一道堤坝后面,再修一道更高更宽更大的堤坝。
不是天下所有的山都能叫砥柱山,所以,天下的中流砥柱,也就只有那么一些人而已。
边上的工人们加快了动作,第二,第三,第四....水流不断冲破阻碍,在大家的工作下,大河开始决口,所有人立刻退到后面,顺着那根粗大的麻绳开始返回,并且在靠近两岸的地方,再挖掘两个缺口。
土石坝在轰鸣之中被冲毁了。
“开辟了这里之后,下一步就是打通潼关,潼关疏通,再开龙门。”
妘载给文命他们制定了计划,当然现在只是建议,今天早晨,帝方旭已经当着众人的面征询了台骀的意见,想要让他来当新的司空。
台骀表示义不容辞,在收下了两个极其优秀的弟子之后,老人家重新燃起了对于生活和工作的热情,决定把自己的一切余热都奉献在治理大河的问题上,阿父张挥没有杀死逄蒙,或许是带着一些遗憾而死的,那么自己,如果在有生之年可以看到大河被治理成功,那么即使死去,也没有遗憾了。
大河已经成功的通水,在人门打开之后,作为后妈养的“鬼门”,并没有享受到和“人门”相同的待遇,它的开通活动,就显得十分潦草,大家把土坝一挖,然后呜嗷嗷的一通乱叫,大水轰的一下就冲出去,如此鬼门就通行了。
“反正也不是用来走人的,随便通通得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0/10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