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山海(校对)第5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1/1065


第六百九十八章
大禹英雄纪念碑
在完成鬼门的通水之后,帝放勋就在砥柱山地区的河岸上,和大家开始进行一次总结谈话,总的来说无非就是那样的表彰,大概是重点表扬了巨灵氏、薛氏、有崇氏的不畏艰难险阻,大大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值得所有的部落进行重点学习.....
顺便还表彰了一下那些带路修沟的测量员,也就是那些村民,作为帝的嘉奖,村民们也很高兴,而全程的大会开完,从头到尾,帝都没有提他们的老婆孩子被吊起来的事情。
村民们也不敢多问,算了吧,这事情就到此为止了,村民中,曾经被妘载丢到黄河里面泡澡的老巫师,特别站出来,表示对中原各位大人的感谢,以及愤怒批判了煽动群众的五户神。
“我们以后不会再祭祀五户神,这片地方,我们准备改名叫大禹滩....”
因为五户神的祭祀被废除了,之前在当地推行的大禹神立刻成为了供奉的主要对象,反正村民只是需要一个实用的神,而帝看到大禹神居然这么“受欢迎”,大手一挥,立刻给这个“神”下了定义。
“这个我来做一下阅读理解.....”
由于和某些人待得过久,帝已经完全学会了骚话。
“大禹的禹么,也就是‘疏通’和‘缓行’的意思,这就很有意思了,大家都要了解一下这个意思,至于我对它的字词意思,我是这样凭借意思来讲一下.....”
妘载听到帝的讲述,心中开始回忆。
禹的意思,在过去有一种说法,说本来是一种小虫子,这种虫子会扒拉泥土,然后开一个小沟,或者挖一个洞,的爬行,所以后来,大禹被世人称呼为“禹”,这种会扒拉泥土开沟的虫名,也就成为了圣人的名字。
这种虫子,似乎是一种叫做知声虫的玩意,但知声虫是一个大范围的统称,传说手中握着知声虫的人,就不会迷路,而能准确的找到家乡的方向。
.........
蚃,知声虫也。从虫,乡声。——《说文》
土蛹,蚃虫也。——《广雅》
蚃,禹虫也。——《玉篇》
这种说法本不是后人首次所提,而是古人就所猜测,至少在宋代之前就有了这种说法,但大抵认为是一个美名,毕竟在那个时代,能疏通山水的虫子,自然也是为世人有恩义所在的。
不过,这个关于大禹是虫子的说法,大在二十世纪初的时候,被闻一多先生再度提出,因为他的话语之中,发表时的意义不明,而而引起了很大的愤怒....有人认为是夸赞,有人认为是贬低,也有人认为是彻底的抛弃了先祖.....
........
帝做了一个全方位的解读,都是在夸赞大禹神的名字来意,做出的阅读理解自然也是天马行空,反正文字解释权,现在他那里而不在于妘载.....
而且,估计因为大禹神的不小心出现,后世的人也不会再把姒文命称为“禹”了....
尧还是那个尧,舜还是那个舜.....
帝的长篇大论,前言废话终于讲完之后,做出了结论:
“禹神的禹,正是自古以来,所有治水者共同的名字!这位神灵,不是单一的神,也不是那些已经消失,或者化为图腾的天神们,大禹神一直存在,而且不会消亡!”
“他就是所有已逝的,未逝的,当下的,将来的,所有的英雄的化身!”
“他是一位被纪念的神灵,他有无数伟大的魂灵所构筑,世间的尘埃汇聚了他的身体,英雄的精神赋予他神性,风雷雨雪让他活动筋骨,山川河流收入他的眼中.....”
“他是五龙氏,他是望获、是岳鉴、是巨灵、是居方.....是知生、华胥、女娲、帝师曦、太昊、九州伯.....是康回、少昊、台骀、孔壬、鲧!”
“还有我们新的,这些新一代的治水者们!从我们的摄政君,到南方的首领妘载,到有崇氏的首领姒文命!”
帝出乎意料的,把共工康回这种失败者,以及共工孔壬这种反叛者都列入了其中,周围有大臣觉得不妥,但是伯成子高站出来斥责他们,表示虽然共工氏一直都在跳反,但至少也曾经认真治水过,所犯下的罪孽必须偿还,但是功绩也不能抹杀。
“所以我们将雕刻他的神像,以此来纪念曾经为治水做出过重大功绩的人们....”
然后妘载就听明白了,但也听懵了!
好家伙,我直接好家伙!
大禹英雄纪念碑!卧槽!
帝,你也学会了拍奇观啊,而且还是国家级奇观“英雄史诗”是吧!
这个国家奇观能使所有该城市建造的单位获得强化士气晋升,使他们的战斗力+15%!
妘载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因为这个奇观的前置科技是“铁器”....自己已经点出来了。
.......
只有拍过奇观的人,才会明白奇观的快乐。
不是在于那种收集感,而是因为实打实的会带来正面BUFF,帝可以感觉到周围工人们的激动,他们的欢呼声,似乎自己也是那个大禹神组成的一部分,真就是我来组成头部!
不仅仅强化了凝聚力,而且是这世上最擅长建造治水工事的一批人了吧,帝甚至想过,靠着这个东西,说不定就能聚集天下的人心了!
他似乎找到了奇观的正确用法!
比起金字塔那种东西来说,山海不需要,因为真正的金字塔当然不可能增加百分之二十五的生产力,能额外获得工人单位倒是真的——奴隶建多了,就手熟了,就成了建筑工了。
只有妘载建造的“气象台版金字塔”才有正面加成。
“所谓真正的神圣之地,一定是有它所存在的意义,不已一个人的喜恶而存在,而是为了天下而存在,我认为这是正确的。”
帝是这样和妘载说的,但是没有提百揆的事情,只是让妘载在附近跟着台骀学习之后,就回去洛水,之后或许中原会有人找他的。
宣布这个任命,必须要姚重华来宣布,帝放勋是不会这样说的,他能任命司空,但也是提一嘴,正式的任命,要等姚重华来进行盖章,其实这样的话,帝放勋,现在已经有些要内退的感觉了。
帝和伯成子高在晚上聊了一些事情,当谈论到内退这个问题的时候,帝却告诉伯成子高......
“一帝内隐,二王辅政,一起走,号曰共合....?”
第六百九十九章
三个姑娘的秋收
出去学习老前辈经验的妘载,完全不知道现在已经跑偏的帝放勋,琢磨出了什么危险的,以及未曾设想的道路,当然了,貌似也并不是特别的离谱,因为这个时代就是公天下的时代,那么来一个共伯和,也并没有什么稀奇的.....
倒不如说是快要出现的王朝形式、奴隶制度、封建主义,都在这突如其来的奇思妙想之下,被一拳重重的砸在了泥巴里。
自然了,回来的话,或许还是会回来的,历史就是这样奇怪的,一切的制度发展,都是顺着生产力来进行的,各个朝代有自己适合的制度,而从王演变来的帝,或许有一天,也会真正的成为“皇帝”,而且世间的民众,恐怕也不会觉得有什么离奇.....
并非是不可能的,春秋刚烈之风,到东汉只剩下三成,隋唐广阔之气象,到明清已无其一。
几百上千年的时代,实在是太过漫长了!
即使有快进x32,也不够用!
必须要有一个拖动进度条的人站出来!
.......
不过帝的这东西也只是一个暂时的想法,他只对伯成子高说了,而后者思量再三,确认了帝放勋到底是不是认真的。
“只是一个想法而已,没有实施过的事情,我知道一时之间听起来很难受。”
“是很难受,二王一帝,天下乱始....”
“不,你应该这样想.....”
帝放勋告诉伯成子高,在过去的时代,自己是天下共主,被尊称为天帝不假,你也是我所立的诸侯,因为你有大功勋与伟大的德行,没有大功勋和德行的人不可以登临天帝的位置的,但是四帝的帝,他们在没反叛之前,他们对自己的子民同样很好。
他们也是帝,有自己的邦国,部落,民众,子民,附属,山野,封地。
诸帝是共存的,只是共尊奉于自己而已,是因为自己让他们忌惮与害怕,那些老帝族中,也有称呼为帝的人,但他们的权利大大缩水了。
伯成子高明白了,是帝放勋突然想到了这个新的方法,于是他小心询问,是不是要决定,消灭天下所有的帝,以后,连王的称呼,都要驳斥,只有中原的二王才能被称呼为王,只有那至高的天帝才能为帝?
帝放勋点了点头,伯成子高也就决定去找其他更厉害的人商讨,不能与帝的臣子们商量,必须要与那些过去帝所认识的,所认可的那些伟大的人所商讨。
“我想要去华地,把您之前的想法,告诉华,不知道可以吗?”
“那再好不过了,请你一定要把我的想法传达到。”
华是守护华地的人,华地就是西岳管控的地方,封人在周代以前的意思就是封在某地的贤人亦或是守护封疆的人,在后来则成为地官司徒手下的一种官。
他居住在渭水的南部,就是那些水神煽动部族群众,搞抗议游行的地段,在关中平原的东部。
尧和华有过一段往事,就是所谓的“华封三祝”。
........
时间来到了秋收。
妘载已经和台骀老师告别,并且告诉帝,他要回到南方去了。
砥柱山的三门河道彻底有了新的名字,就以三门峡来命名,已经改名为大禹滩的地区,村民们“热情”的送走了这帮子陶唐来的瘟神,而至于五户神,在村民们对他进行了毫不留情的出卖和污点指控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1/10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