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山海(校对)第7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4/1065


前面的很重要,但是最后两个,尤其是最后一个更为重要!青史留名,那是自从史书被创造出来之后,任何人都惦记的东西。
千百年后的子子孙孙,在学堂之中,都会念诵他们的名字!
那些工匠立刻就热血沸腾了起来。
第二个是【土木工程】。
很好理解,看起来就像是建造奇观的规划,不过妘载这次表示,要建设的则是道路、桥梁等建设时间漫长的工程,这是过去的老工作了,一直以来都是劳改犯来进行建设,但如今,一些精密的工作,譬如桥梁之类的,就需要工匠开始为此谋划了。
妘载告诉众人,第二波大建设时代要到来了,现在先做各类型的规划,等到洪州完全吸收了三苗的民众,两片土地成为一体的时候,这个时代就来临了,这也是为第三个木牌的政策打基础。
第三个是【城市化】。
所谓城市,在古代即城邦之意,和如今的邦国之称不同,建立起巨大的城市中心,然后在周围分布乡镇,这不论是任何一种政治体制,在该来的时代到来时,都会进行的改变,区别只在于妘载此时是主动进行这种改变的。
邦国,是小国寡民的形态,而城市化,其实正是开始集权的一种前置体现,只要洪州先完成城市化,中原必定跟进,如此一来,可以吸引更多的部族定居在城市周围,形成巨大的生产体系。
当然,缺陷在于,或许会催生“家天下”的制度。
而第四个,挂上去的时候,则引起了一部分的争议。
【补充改造】。
这一条指的是针对那些三苗民众的,以及如何安置战俘劳改犯,对于三苗民众中,拥有技术力的那一批,针对性的进行筛选,可以让它们在五年之内不进行劳改,而使各个工厂进行接收,来弥补人手的不足,任何工厂的洪州公民不得进行侮辱与歧视,同时对这批人进行思想改造,如果五年之内干出了成绩,则可以取消劳改者的身份,成为真正的公民。
工厂的人们对此稍有抵触,但并不是很激烈,他们只是觉得,这些工匠放进来,也不会对他们这些老匠人产生什么影响。
无它,唯手熟尔。
而除去工厂,其他类型的,譬如那些强壮的战士也会被接收出来,如果他们有意愿进入洪州作战,变成洪州公民,那么就对他们进行为期三个月至半年的“新兵集训”。
这一批人,妘载准备让他们获得军功,来解决自己的劳改犯身份,同样也会许诺他们如果立下功劳,则可以获得军功章,以及青史留名。
这就像是打关卡,得到一种材料就能解锁自己的一套枷锁。
当然,如果不愿意作战的,那么就会被派去工程队以及集体农场,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农业的生产,劳改犯们和正常建设者、农民不同的地方在于,如果他们故意损毁生产工具,那么是要他们来进行赔偿的,从他们的工钱之中扣去,并且集体工作的劳改小组,一行七人全部都要受罚。
这一点,正常的生产者,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出现器械损坏,则该损坏是由大公产报销。
妘载认为,想要快速的增加洪州的人口基数以及获得大量的生产者与探索者,那么就只能从这些俘虏中入手,将他们在短时间内进行同化,来补充洪州人口的空白期,正所谓身份的认同才是最高的认同,这无关于地域。
像是古代的时候,辛弃疾出身于金国但是却心在宋庭,中国的自古有夷夏之辨……对外却有开放与封闭的两面,而且是以开放的一面为主流,夷夏之辨是以文野之分为基础的……故夷夏也应该是可以互变的。
于是妘载又想到了一件事情,在动员结束之后,让鸿超去了学堂,送去了一份课题,让孩子们进行讨论。
问题的题目就是“洪苗之辩,天下与邦国,地域与文化的认同归属”。
第九百七十六章
华夷之辩
妘载给学堂布置了作业,羲叔他们很重视,要求每个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然后写至少不低于八百字的思考结论。
孩子们顿时叫苦不迭,但是里面也有真的在仔细思考的人,这些孩子们表现的很聪慧,根据最近从大人们口中所听到的一些事情,分析出了这次讨论的重点。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晚霞化为鱼鳞的模样,一片挨着一片而又疏密相间。
那耀眼的红光,从坠入西天的太阳身上散发出来,这就是古代丹字的又一层意思,这赤霞染红了山!映红了海!烧红了天地!世间如烘炉般沸腾起来!又像是纺织出的红色丝绸,倾斜下去,铺展千里之远,披挂在辽大而开阔的洪州诸野!
人们的肩头,如同有希望的火焰熊熊燃烧。
只有当岁月的脚步来到了这个时刻,这上古的伟大之风,才浩瀚的吹起那漫天的尘土,古老的号角声伴随着火焰与炊烟一起出现,山野间,黑夜降临,那些强大的异兽们则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声,但这些声音又很快消失。
异兽们距离人族的活动区越来越远了。
这个年代,没有什么人族挤压动物生存空间的说法,而恰恰是因为那些野生的异兽不再敢靠近人族的聚集地,这才说明,人族终于在异兽横行的这片世间,强大起来了。
只有强者,才能让其他的强者忌惮,而让弱者敬畏。
很多孩子们都不曾见过十多年前的这片土地,那时候,牛羊不见,异兽成群,人们茹毛饮血,穿着兽皮拿着石斧,在这茫茫群山之中耕作狩猎,与天地斗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而现在,晚霞到来,却依旧是人们活跃的时候,以水所发出的电力,虽然不能覆盖全部的土地,但是人们也已经有了蜡烛和油灯,夜晚的时候,空气清新,没有了白天的嘈杂,人们也比起过去多了很多的娱乐活动,在工作的闲暇之余,可以做很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妘旭带着一些小伙伴,一群人搬出小板凳和小桌子,在家门口的傍晚坐下,一边吃晚饭一边讨论这次的作业。
当然了,小伙伴们也有想偷懒的,他们直言,等到妘旭写好了之后,他们就进行艺术性的复制粘贴,保证在粘贴的过程中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让羲叔看不出来。
“你看,时间还早,这个作业是三天之后才交,这么急干什么,不如去玩耍一下?”
“阿奔,你这么说,被你村子里的人看到了又要打你了,每次你都在交作业的前一天晚上拼命的赶作业,而且还总是撕掉几张空白的,羲叔本来就很生气了,你还说那些作业纸都被路过的羔子吃了,可羔子根本不去你们村啊。”
“你说的对啊,所以我今天来了你们羊村。”
牛村的那位,叫做阿奔的小伙伴,真挚而诚实的如此说道。
有小伙伴们惊呼起来。
好家伙,羔子直呼内行,这波是强行背黑锅。
阿奔又开始说话不过脑子:“不用夸赞我的想法,我偶尔也会很聪明的,而且我从来都不慌张,我告诉你们,到临死关头还不写作业的人,将来肯定能够成就大事,因为我们心灵安静的如同一块石头。”
“我听那些炼气士说过,拥有大修行的前提,就是有一颗不为外物(作业)所惑,且不动如山止意如水的心灵。”
然而无论阿奔如何狡辩,妘旭最后一个拍板,小伙伴们还是要乖乖参与讨论,就连阿奔这个大块头也有些害怕妘旭,不仅仅是因为妘旭在小伙伴里面,属于力智双A
私底下,很多人都知道妘旭的来历神奇,虽然没有父亲,但是感生这种事情,在这个年代就是“天生神圣”的代名词。
没爹一点问题没有,像是阿奔还挺羡慕的,有时候还想着要是他老娘当年也随便摸一摸什么东西,而不是摸着老爹把自己生下来就好了,自己就不会如此笨了
当然,阿奔曾经嘀咕过这件事情,但不小心被他爹听到,于是差点就被他爹的拖鞋打死
闹归闹,别拿阿旭开玩笑。
妘旭严肃的制止了还在说笑的小伙伴,大家很快进入正题,妘旭起了个头,表示洪苗之辩,这种类型的比较,其实在很早以前就有了。
“你们知道吗,这一次的作业,其实并不是大首领所创造的题目,而是在很久以前就有了哦。”
看着小伙伴们被稍稍调动起来的情绪,妘旭紧跟着开始讲解:
“你们知道,华和夏,指的是什么吗?”
有小伙伴回应,表示他们都知道,华夏华夏,指的就是中原联盟,中原联盟自称华夏部,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东夷部,在过去的时候,华夏、东夷、三苗、百越,这是那时候最强大的四个联盟集团,但其中百越的组织架构过于松散,所以实际上最强也最有凝聚力的,就只有前三个。
“是啊,但是华来自于黄帝,夏来自于炎帝。”
“不对,我听说,是夏来自于黄帝,而华是炎帝”
有小伙伴看了看妘旭,又补充道:“一种说法而已。”
妘旭道:“那就要再向上追溯了,黄帝自称姬,炎帝自称姜,从岁月的时代向上追溯,两脉一十四炎帝,他们的祖先在伏羲氏的时代已经是大部落,其中最为出名的君主就是大庭氏。”
“而黄帝,祖先是华胥氏。”
妘旭告诉小伙伴们,黄帝曾经梦游华胥氏之国,而华胥氏是上古年代,是伏羲女娲部族还要再向前的时代,在燧人氏威传天下的时候,华胥氏踩踏一个巨大的脚印而生下伏羲,伏羲在母系社会时代,成为第一个男性的部族首领。”
“伏羲与女娲的部族传到太昊的时候,太昊娶了少典氏的姑娘作为妻子,于是少典氏成为帝族,随着岁月推移,少典氏的地盘越来越大,最后,少典氏的某一代君王,娶了有蟜氏的女子,这个女子生下了一个年轻的男孩,而这个孩子后阿里从少典氏的争斗之中离开,自立一个部族,这个部族就是有熊氏。”
“黄帝之华,来于华胥之华,华字者:美好之花,光亮荣华。”
“而炎帝之夏,夏之本字本义,即‘雄武中国之人’。”
古之中原,谓之中国。
甲骨文中的夏字很奇怪,在普遍简单的甲骨字中,它却十分复杂,字体样貌,是一个完整的人的样子,这个“人”的头、发、眼睛、身躯、双手、臂膀、腿脚,一应俱全,而双手展开,呈现一种强而有力的威慑架势。
而它的引申之意,为“盛大”。
炎帝部族,历世居住在中原地区,统治这片大地八百年,夏字指的就是中原地区的人们,上古时代的部族,在八百年前,称呼那片地区的人们为“中国之人”,简称为“夏人”。
而黄帝入主中原之后,华夏的称呼就此被继承下来,到了这个时代,正式宣告三皇的年代终结,进入了后世人们,所称呼为“五帝”之君们的统治的岁月。
“华夏华夏,而东方大地的人们,最早惧怕炎帝的部落,而成立了一个巨大的部族集合体,这就是东夷,后来华与夏合一,蚩尤的失败,华夏的出现,让东夷的民众更加的恐惧。”
“洪苗之辩,其实和数百年前的华夷之争,没有区别。”
妘旭道破重点:“于是,少昊终于坐稳了东夷君主的位置,东夷人们甘愿被华夏所统治,到了颛顼的时候,康回作乱,东夷反叛,颛顼打败了东夷,又与康回在不周山进行大战,这一战天柱倾折,大河之水汪洋四满,天倾于西北而地不满东南。”
“而如今,洪州击败三苗,这种情景,像不像是当年涿鹿大战的复刻呢?三苗人战败,所以只能承认我们的统治,而当年的华夷之论,华夏失败了,没有同化东夷,使得如今东夷依旧是巨大的势力,即使有皋陶大人,重华大人这样的东夷人进入中原,东夷人对中原依旧有戒备之心。”
“所以,我总结出了一条要点,请各位记下来。”
妘旭说到这里,小伙伴的目光猛然大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4/10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