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山海(校对)第9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1/1065


总的来说,实用为主,祭祀什么的倒是可以放一放。
妘载当然希望远方的王者迷上奇观修筑,甚至妘载还要告诉他,大王,再不抢奇观,俺们就要开始建了!
纳布虽然感到失望,但也能理解,毕竟这些东西是别的文明得以安身立命的强大本领,纳布也庆幸,东方这片土地距离两河流域实在是太过于遥远,哪怕是有这位智慧之王所谓的钢铁小火车,但能打开一条远行的贸易路线也已经是极限了。
如果这种强大的文明,出生点在两河附近,恐怕也就没有什么阿卡德和库提人入侵,也不会有所谓的乌鲁克王朝。
“好的,有这些土木工程的技术,相信也能建设起坚固的城池。”
学不到进攻的手段,能学到防守的手段也行。
纳布是这样想的。
妘载这里则是离开了他,和其他的首领们在易宫之中开小会。
主要是分配接下来的一些工作,而且三王的职务也发生了调动,作为百揆,总理天下一切事务的工作落在孟涂身上,这对于妘载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
天子的工作是战争与外交,政务也会处理,但是没有百揆处理的多,毕竟“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
狗阿载再一次曲解了句子的意思,反正这个时期一切的言论解释权都在阿载的嘴里。
阿载的嘴里可能吐不出象牙,但是能吐出麻麦皮。
而晋级为天子之后,这就意味着有理由可以出去玩了。
至于天帝,则是用来制衡天子与百揆,天子负责战争,但是人口的调动权都在天帝手里,天帝是决策者与国家未来发展的规划者,所处理的不再是基层事务。
三王保留了过去的名号,有不同的工作,然而从地位上来说,已经平级,也就是说天子与百揆不再屈居于天帝之下,而是为了区分天帝而做出的,同等级的分工职务。
这也没有什么毛病,毕竟百揆这个职务也是第一次有人胜任,提高等级也没有什么,不必遵从一些不存在的古法规矩。
只是在新继承的时候,三王的顺序依旧是从百揆开始,依次向上递增。
孟涂对于自己的新工作,担心有些不能胜任,他仔细打听了妘载在位上的一些行为,想要从中分析出妘载的工作逻辑,但很显然,有些工作,孟涂完全不知道,妘载是出于什么动机去做的,但是最后做成功了,并且造福于大众。
可,原因呢?
不知道,只是在史书的记录中,写着某某天,突然就开始做这件事情了。
狗阿载的思维跳跃,史官们并不在意这些细节,但是孟涂作为新百揆,看不到史书中的细节,这就很难受,于是他找到史官,要求以后记录历史的时候,一定要写下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情,要写下主观的动机与客观发生的条件。
“以史为鉴,可史书写的不详细,后来的人怎么去效仿?”
孟涂在抱怨中进行了一次细微的改革,妘载则是和重华商量,要去外界开拓据点的事情,需要带上一些打灰和治水的工程人员。
文命赫然在列。
这一次不仅要地图开疆,还要落到实处上,切实的以山海的文化去影响其他的文化。
重华:“这是很好的提议,但是你准备用什么样的文化来侵蚀他们呢?”
妘载:“连环画....或者说,故事集,带有我们这里色彩的一些故事集。”
地名巴格达,城名天方,此故事集就叫做天方夜谭。
可止小儿夜啼.....
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阿载御日
文命接到了奇怪的任命通知,就在之前的通知单上,除去保留司空的职务之外,妘载还进行了荣誉封号,特别任命他为天方城临时总督。
临时总督,这是个啥官?
天方又是个什么地方?
真是让小禹摸不着头脑。
但很快他就知道了,原来是要乘坐帝江,飞跃虞渊,抵达大地的西方,但是那块土地并非是埃及,而是两条河流流淌过的肥沃土地。
大汉决定在那边建立一个据点城邦,帮助友邦复国的同时,向外传播文化,当然这些都是表面上的说辞。
文命仔细了解了一下总督的官职,恍然大悟,这不就是州牧吗,只是相对于州牧来说,多了一些便宜行事的权利,譬如可以组建私人武装,用来维持当地的和平安定,但同样也失去了州牧应该有的一些职权,譬如大体上的外交决策和具体发展方向,包括人口的调动,总督都不可以自行决定,需要和大汉派出去的其他首领组成议院进行商议,无法如州牧一样在一些事情上进行独断。
文命其实并不太想去那片遥远的土地,这一去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幸亏妘载给他的头衔上加了临时二字,这让他感觉这件事情也并非无法推辞。
但文命最终还是没有成功推掉这个工作,因为妘载表示,这是让你出去磨砺的好机会,看看更多的文明与更大更远的天地,有助于开拓眼界增长学识,同时更可以积累地理与治水的经验。
而且既然是苏美尔地区的据点政试,正好可以作为一个试点区,那里现在就是一片空白,想怎么捏就怎么捏,想怎么搞就怎么搞,若是治理好了,使那方据点安定下来,那便是莫大的功绩。
文命一想,积累政事与治理的经验,也确实是挺好的,最开始从其他地区上手,等到有了一定经验再回到这里,况且这个临时的头衔就注定自己不会干太长的时间。
现在大汉的垒城技术很高超,只要有足够的人手,加上大汉的技术工,一座坚固的大城基本上不需要一年就能搞起来。
虽然文命也听说了,那两条河流附近,是几乎没有大型石材的,但这也没有什么问题,换夯土加上烧砖头就好了,又不需要现成的石头,两河流域黏土很多,这些正是烧制砖块的重要原材料。
妘载对文命做完了思想工作之后,就准备前往虞渊,看一看帝江究竟能不能飞跃那片区域,其实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只是那地方太过于遥远,过去对于帝江来说,也是西边的西边,属于未曾飞行过的地方。
帝江拍了拍自己的肚子,抖动翅膀,再听完妘载给它清唱的歌曲之后,跳了个肚皮舞,精神头变得很不错,已经跃跃欲试。
妘载询问了纳布,他们是从哪里来到中原的,大致绘制了一份草稿路线图,随后带上自己的地质包,武器与弓箭,六根铜管,同时还有咕咕。
同伴们都有事情,都不在了,只剩下形单影只的咕咕了。
焦焦烧火车锅炉去了,鸦鸦修炼剑术,白毛小鸡沉迷于生物课程中的进化论而不能自拔。
所以,这个时候,仿佛又回到了很久以前一样。
开局一个麻麻载,带着一只小黄鸡。
“按照太阳行进的路线,向西,向西,飞跃虞渊,到达金乌落下的若木.....”
阿载重走羲和神女走过的道路,当然这条路,羲和神女未必真的走过,只是她掌握古老的东海之光,所以被世人如此认为而已。
要是天天都跑到西边,到了晚上再狂奔回东边....破案了,羲和是马拉松女运动员。
妘载要走的,是太阳运行的轨迹。
“话说金乌真的抵达过若木吗?除去那只飞向极西之地的金乌,其实其他的金乌都没见过若木的样子吧。”
古人对于若木的定义是模糊的,相比于扶桑固定出现在东海汤谷,若木则是处于薛定谔的状态,有人认为若木在东方之极,有人认为若木在西方之地。
《山海经·大荒北经》里面说:“大荒之中,有洞野之山,上有赤树,青叶、赤华,名曰若木。”
郭璞注:生昆仑西,附西极,其华光赤下照地。
所以,家门口有两株树,一株是若木,另外一株也是若木。
帝江化为红色的太阳,飞跃无尽的山海,来到大河的源头,见到星宿之川,同时也掠过三危之山,见证上古敦煌月牙泉。
可这个时代的月牙泉地区,还是一片大湖,自然看不到那一轮弯弯月牙,但是流沙之地确实是存在的,这和地理环境有关,是天地自然,一切气候天象,动用无上伟力,耗费千百万年造就的景色。
太阳闪耀流沙,三危山的部落已经把据点蔓延到流沙之外,在一些绿洲之中,或湖泊河流之畔扎根,似乎是想要作为以后脱离大汉的根据地。
“搞得不错,可惜,如果你们依旧想要自己玩自己的,那我也只能存地去人。”
三危山加入诸夏的联盟,以至于现在被并入大汉的土地,完全是被强大的武力所威慑而导致的,在没有彻底把他们打服气,打趴下之前,这帮人都会想着跑到长留山,或者弱水畔,想办法离大汉远一点,希望在大汉看不到的地方积蓄实力。
帝江飞的低了一点,璀璨的红色太阳发出轰鸣声,三危附近的部落据点,都看到了向西极之地掠去的太阳,那些部族中的首领们,面色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显得有些难看了起来。
谁都知道,妘载驯服了帝江,这已经是好几年前的消息了。
但是帝江从没有飞到过如此遥远的地方。
如今他们的这些据点,必然已经暴露在帝江的观测下,帝江确实是没有眼睛,但是妘载是有的。
“三王就在那只异兽的身上?”
“我用弓箭能把它射下来?”
有据点中的年轻人,年轻气盛,似乎想要和霸主级异兽比一比力量,他带着几个伙伴,都拿着弓箭,渴望此时把妘载从天上射下来,然后做出一番大事情,名震天地。
这些话刚刚说出口来,就遭到了最为严厉的斥责!
“住口!诸夏之王,地位尊崇,岂能容许你在口头上如此放肆!你会给我们部落带来灭顶之灾的!”
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震慑三危
诸夏改为大汉的消息,还远没有传递到三危以西,所以这里的人们在言辞之间依旧口称诸夏,至于他们自己内心到底认不认自己是诸夏子民,从此时的态度就能看出来了。
那年轻人自然十分的不服气,他望着天空,喃喃自语,居然说出了一句经典的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1/10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