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山海(校对)第9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0/1065


“你可选择一个邦国之主,辅佐他,让他与治下民众,约法三章。”
“这三条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除此之外,其余所有地方所指定的,以及前代所遗留繁律苛法,均可全部废除!”
“这样流民归顺,人口增长,实力自然就起来,随后的制度模式,等你光复故土,再作斟酌,视国情而定。”
妘载脑子里突然冒出个怪异想法,就对纳布道:
“这约法三章,就叫圣经旧约.....”
很多的制度模型,以及制度所会产生的问题,在他的脑海当中不断的被推演。
————
诸夏的会盟都已经结束,首领们都即将返回自己的住处。
这一次的会盟实在是改变了太多的东西,或许唯一让他们稍有慰藉的,就是妘载并没有“羊汤释兵权”,至少邦国还存在着拥有自我武装的基础,当然他们也明白,掌握不了高端的炼钢技术,即使侥幸从青铜时代跨入铁器时代,可基础的冶铁法在钢的面前依旧不堪一击.....
对于钢铁之器,中原和洪州,都是谨慎出售的,想要在这种战略物资管控的情况下,找到走私的突破口,这个时间至少在十年以上。
可对于很多首领来说,十年在过去或许不算特别长的时间,可在如今,十年之后世界和制度会变成什么样子,甚至他们自己的权利还在不在自己手里,他们自己这个职务和首领的身份还存不存在,这都是疑问。
十年内没有造反的资本,十年后没有造反的条件。
就像是人两条腿跑得再快,也比不过一只天空中最弱的飞鸟。
人固然是创造时代的源头因素,但更多时候都像是无头苍蝇一样乱转,缺少引领和导航的人,也不可能在历史洪流中预见一切未来....但是....现在的话,未来已经预见了。
那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天方夜谭(上)
对于诸夏以外的地方,其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所发生的传说故事,不少人还是颇感兴趣的。
纳布又是掌管学问和书写的神灵,他有很多当地曾经书写过的著作与传说,但是大部分关乎于神话中神灵与世人的无聊交谈,这些内容在苏美尔地区本来是作为告诫各路王者的警戒故事,然而在东方并不是很受欢迎。
“你的故事平平无奇,但是我想要知道,那头天之公牛到底在哪里,或许我们可以在这方面进行交流,从你的土地上引进高等级的种牛,然后我们就可以大力发展畜牧业.....”
纳布听了某些首领的提议,非常震惊,只能告诫他们,天之公牛古伽兰那早就已经被传说中的古代王者吉尔伽美什所杀死,而且这玩意是天上的金牛星变成的,它能引发旱灾,曾经让乌鲁克城干旱七年引发了大饥荒,这种怪物就算活着也不能被引为牲口圈养....
但这帮首领听了纳布的话之后,哈哈大笑起来。
山海这片土地上,随便到一座山里面抓条蛇或者奇形怪状的异兽,说不定就能引发旱灾,旱灾又不是什么特殊属性,对于山海大地上的人们来说,别说引发旱灾了,到山里逛一圈打个猎回来,那身上都扛着一大堆能引发异常灾害的怪物。
“问题不大,我们这地方,在东方之海中,一座名为流波山的岛山上,有一种巨大的夔牛,这种夔牛出入行走的时候会引发大风雨,到时候和你们那种干旱的天之公牛杂交一下,这不就水火中和了吗?”
新品种不就这么诞生了吗!
纳布摇了摇头,这帮东方的首领,脑子里完全不知道敬畏这个单词,那种怪物的力量比起他们这些神灵也不遑多让....
或许,就是因为这些人总是喜欢异想天开,他们才能创造出如此辉煌的文明成果吧。
毕竟在这片土地上,虽然也是人神混居,可神和人一样都要遵守法律,这里的神灵同样拥有强大的力量,然而却没有半点神灵的威严了。
“那么你有加入诸夏...或者说大汉的打算吗?”
这帮首领甚至在讨论,要趁着苏美尔地区产生战乱的时候,把土地纳入自家的版图,但是这是不切实际的,那块地太远了,即使羁縻统治,也统治不了几年。
不过建设一座城池作为据点,还是可以的。
妘载听到那些首领的交谈,心中顿时一动。
等到过上十几年,小火车的铁道开始大规模修筑,未必不能开第一班“国际长途”。
至于那块地确实是太远,距离山海这片土地中间隔着崇山峻岭,强烈的高山高原之风,哪怕是帝江要往返也显得稍有困难,毕竟妘载自己也没有向那边飞过。
所以,试一试是有必要的,开拓一条外出的路线,能够有效保证外界带来的一定程度的压迫与紧张感,并且让这片大地上的人们认识到更西边还有很精彩的世界。
只需要认识就好了,以现在的人口,无论是哪个上古文明,都不具备远程大迁徙的能力,包括现在的汉地。
还要再让时代加速发展个几十年才行。
至于两河流域的土地宣称,妘载虽然不打算让汉地统治那边,但是建设一个据点,向外传播强势文明文化,也是一个很有效的政策。
毕竟文化胜利也是胜利的一种方式啊!
就像是古罗马时代以穿秦汉的丝绸为荣,但是两方之间还隔着一个二道贩子,战争就是这么开始的,对着波斯就是一顿输出,为的就是寻找丝绸的稳定供货源,而波斯显然就是那种没良心的倒爷.....
然而波斯倒爷认为自己凭本事涨的价,有本事你就打死我,就算是打死我我也不降价!
妘载向纳布提出,双方可以互相设置大使馆,同时为了拓展远方商路,为以后两方稳定的贸易打下坚固基础,此时要使用一个预备政策,需要在苏美尔地区的边境建设一座城邦。
至于城邦的名字,就叫天方吧!
虽然贸易可以兴国,但是纳布觉得双方距离太远,又有雄伟的太阳群山阻挡,基本上不可能进行太过富裕的贸易,但是妘载隐晦的和他透露了小火车的存在,并且邀请他可以去洪州看一看,十几年后,中原这里,就会遍地都是那种东西了。
“不需要你们的牛马拉货,你们只需要修筑铁轨就行了,我会在你们的土地上开办炼铁厂,雇佣你们的流民,使他们来我们的友好城邦进行定居,然后付给他们工钱,这样他们就有了稳定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民众一旦稳定一下,生产力就可以快速恢复。”
老爷子,东方人来给你们修铁路了。
纳布虽然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劲,但是他又想一想,觉得东方大地距离他的故土太远,即使有什么问题也不是问题,就一座城池能干出什么大事?
并且双方的最高信仰并不相同,对于东方大地的人们来说,王权是先祖所带来的,没有永恒存在,而西方大地上的人们,则是信封王权自天而降,哪怕转移到了其他人的手里,王权的根本来源还是不变的。
虽然现在,王权与神权的存在已经被连续两次黑暗时代的战争,所以毁坏了....
这时候,不妨再想想刚刚这位东方的智慧之王的提议?
东方之民在此承诺,他们会提供炼铁的岗位,只要能进入完整的铁器时代,甚至学会制造钢器,那么苏美尔就注定能够崛起,光复过去众神和诸王的荣光,把阿卡德蛮子和库提山顶洞人全部从两河流域赶走。
免费开放学习班,这是富国强兵的一条路,好处明显大于坏处,况且现在也看不出坏处是什么。
当然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即使反对也没有什么用,毕竟现在土地糜烂成那个样子,还有余力去阻止别人定居吗?
看得出来,这位东方之王,所需要的,现在想要的,也仅仅是一个态度和名头罢了。
“东方的,伟大的智慧之王,这个提议,我完全同意!”
纳布同意了妘载的提议,于是第一条国际商路,至少已经口头上成立了,这条贸易路线很远,未来正式通行更是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但好在有了约定,有了约定的话,大家就相当于“友邦”了。
既然是友邦,那么我秉持着仁义的道理,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辞,顺便插对方两刀,这样的话帮你扶持一两个王,也是很正常的吧?
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天方夜谭(下)
纳布显然不知道,有一句话叫做“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不过不要紧,他很快就会知道了。
中原开始在陶唐建设大使馆了,第一个友邦大使馆,对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来说,还是很新鲜的,所需要的材料与技术工人,自然也都挑选最好的。
而纳布对于东方大地上的施工建设,也十分感兴趣,他来到工地看人打灰,水泥、三合土、砖头之类的建筑材料值得他进行记录。
苏美尔地区也有砖,但是他们的砖和东方的砖,一直都不是一种东西,他们的砖头更类似良渚文化中堵水用的泥砖草方块。
两河平原缺乏石矿和树,因此苏美尔的建筑都是泥砖造的,砖与砖之间没有灰浆或水泥连接,核心部分用土坯建造,每隔一定高度就铺上一层芦苇席,以增加稳固性和弹性,外表用烧砖和沥青砌成,以沥青作胶泥。
然而,这种泥砖建筑会随时间会损毁耐久,因此它们过一段时间就得被拆除、铲平和重造。
随着时间的延续,两河平原的城市因此不断抬高。这样的古迹被称为台勒。
所以说,他们的土地上,新建筑都是在旧建筑的遗迹上垒砌起来的,就这样一层一层越来越高,所谓巴别通天塔,其实也是类似的东西....
不过这种粘土砖,对于防水的效果非常高,良渚文化的草方格堵水,也已经印证了这一点。
纳布看到中原的打灰技术,非常期待东方之城出现在两河流域,那一定是一个雄伟的城池,虽然东方之民似乎并不是特别重视东西的高大性.....
“这或许是和火器与炸药有关吧,有这些东西,城池垒砌的再坚固也没有什么用处....请问,在两河之地建立城池的时候,可以顺便教会火药和炸药的制作方法吗?”
纳布带着一种希冀,但结果也不出所料,被妘载所回绝:
“不不不,该垒砌的还是要垒砌的,防御设施肯定是要有的,而且,火器和炸药,我们不会卖的,或许你们也能制造出火药来,但是炸药你们绝对造不出来。”
火药误打误撞说不定还能炼出来,谁知道古苏美尔有没有神神叨叨的炼丹巫师呢,但是炸药这种东西,这可是真正的化学溶液所诞生的产品。
本身炸药的科技树就要花费四千多年才能点出来,妘载加速了这个过程,但不代表其他文明也能白嫖这种成果。
“火药之类的东西不会卖,但如果你想要学习打灰的土木工程技术,我们是欢迎的。”
当然欢迎了,在生产力不强大的情况下,在人口不富裕的情况下,大肆修建美丽的奇观,会耗费大量的国力,况且古代很多土地上的奇观,作用都在于彰显王权与神权,除去给予贵族们一种高高在上的自满感之外,便没有其他的主要作用了。
这一种方面,和古代的东方之地并不相同,古代东方之地在封建王朝之前,所制造出来的许多小奇观,譬如陶寺天文台之类,都是为了观测星象,确定历法,或者又像是良渚草方格,也是为了应付洪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0/10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