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山海(校对)第9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85/1065


同时,立刻对妘载进行了建议:
“从拉格什要抵达大夏,最方便的,可以通过的地方,是这里....”
那地图上圈出一个红圈来,正是埃兰的土地,通过埃兰的控制区与影响区,就能在茫茫大漠中找到一条通道,直接抵达太阳群山。
埃兰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东方,在大夏之土偏西南的位置,正好卡在贸易的咽喉处。
但很可惜,拉格什现在虽然算是苏美尔诸城邦中,恢复的比较好的,但是攻打埃兰还是有所不够,当然埃兰现在也刚刚从衰败中喘过气来,要是和拉格什进行大战,它自己也会元气大伤。
要说贸易通商现在还太早了,但是有约定和没有约定还是不一样的,有了约定就可以证明你曾经和我们约定过这件事情,以后如果你反悔了,我们是可以师出有名的。
这只是一条路线而已,古地亚认为,可以作为中立区使用,这样也能促进周边许多文明和部落来到这里进行定居和交易,形成据点群。
当然,这个人口发展以及通商的计划,是定为三十年计划。
也就是说,从这条路线被开发,直至完全可以进行双方的远行通商,时间控制在三十年以内。
“丝绸之路。”
这正是古代汉地,丝绸远销于中亚的那条最适合的古路。
这是一件宏伟的壮举,当然三十年之后,大汉会发展成为什么样子,是可以预见的,届时恐怕铁路已经铺到西域,甚至可以直通向大夏的土地,而人口也会开始急速膨胀,或许连这片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也会受到文化的辐射波及。
当东方的钢铁,来到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或许会和这里的人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三十年,人口的膨胀是可以预见的,会从百万开始涨到千万,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为了多养活人口,洪州已经在建设远航的舟船,或许摆脱大人国的商人们,可以从南海以外找来红薯等高产的淀粉作物。
这些粮食,也是保障人口大爆炸的一个前置条件。
确定了丝绸之路计划之后,妘载开始对古地亚进行“为君之道”的教诲!
........
在妘载造访拉格什的第五日,古地亚王正式的,且无比郑重和严肃的,向整个拉格什的民众宣布了这个消息。
穿越了一千座山和上百条河流,从雄伟的太阳群山,在太阳神乌图诞生的更东方,东方的三王之一造访了美索不达米亚这片古老的土地,将在胜利之城拉格什暂居!
并且,古地亚王也正式宣布,自己成为东方之王的学生,为了学习先进的制度,拯救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而愿意奉献自己的一生,于是那句宣誓的话,被这位君王所念诵出来,并且广而告之。
【我既是王,也是人民。王既是人民,人民也是王,是人民缔造了新的拉格什之城!】
这句话,引起了社会中各个阶层的剧烈反响,因为人民二字所代表的并没有阶级的划分,贵族们认为古地亚雄心勃勃,难道又要学习过去那位王者一样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从而划走他们贵族阶层的利益?那样的话,如果调查清楚,就要把古地亚当做是背叛者,他也不再是公正的牧者了。
而中层阶级,以及底层阶级,对于这句话的感触更加深刻。
现在的拉格什城,本就是在古城的废墟上重新建设起来的,它既承载过去,也负担未来,而从乌尔巴巴王时代就在进行的改革,到古地亚王这一代终于开花结果,拉格什也成为第一个走出黑暗时代的城邦。
这是王者把功劳,分润给每一个民众,虽然并没有让这些底层的人得到什么切实的好处,但是这种参与感,是由王来进行承认的.....
那么每一个人,仿佛都自己成为了无冕之王,他们坚信自己所作所为,都是在为拉格什的建设出一份力量。
这种情感就叫“与有荣焉”。
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后面的那句话,是妘载告诉古地亚,让他加上去的。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让整个城邦的底层人民和中层人民,联合起来了,这就是凝聚力,于是如果有敌人入侵拉格什,所有人都会奋力而战。
只需要一句话。
而当贵族们前去询问古地亚的时候,古地亚也很机智的告诉他们,贵族和祭司当然也是人民的一部分。
于是,贵族们就自以为明白了,原来古地亚王这句话,仅仅是寻找了一个囊括所有人的词汇而已,他们放下戒心,回到了各自的宅邸,继续享乐与工作。
古地亚呼出口气。
他知道,那句话现在还只是一句泛泛空话,人民或许会因此而感到亢奋,但这种亢奋在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大量产生后,就会消失的一干二净。
所以,必须要制造一些好处,让这些底层的民众和中层的民众,起来拥戴他这位王,而用来抗衡那些逐渐臃肿膨胀的贵族权利。
这就是古地亚在妘载这里,学习到的为君之道的第一课!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失去权利的王,不会有人拥戴,但如果民众都拥戴,即使贵族废了这位王,只要他还活着,民众们就会跟随他前去建立一个新的城邦!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古地亚在和妘载的数天交流内,已经能短暂的说出一些东方的句子,他背诵下来,时刻警醒自己,而这些东方之语,是那些贵族所听不懂的,他们只会以为这是自己的梦呓,亦或是什么神文蛮语之类的东西。
他还想进行完整的立法行为,并且想要借鉴东方的《汉谟》。
虽然过去这里一直都有古代的法,但并没有特别完善的法典.....因为唯一正式也是最早的《乌鲁卡吉纳法典》已经随着这位王的死去,而一切都被抹掉了,只剩下其他泥板中引用的法律,正是这些零散的法律,让拉格什在古地亚王的手中,重获新生。
抹去这法典的,正是那个时代的投降派贵族,他们为埃兰人,为阿卡德人打开了城邦的大门。
现在,古地亚,已经是新拉格什城邦的第十二位王,经历了百年的漫长岁月,很多人和事都已经背离了初衷。
想要成为被万古所传颂的君王,丝绸之路的开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而改变拉格什的政治制度,在三十年之内扫清这些臃肿的国家肿瘤,也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决不可重蹈覆辙,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这也是从妘载口中学到的词汇!
和你们这帮虫豸在一起,怎么能搞好政治呢!
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小奴隶主
............
当妘载出现在拉格什的街头时,很快就引起了许多人的好奇注视。
有了前一段时间祭司们夜闯王宫的事情,现在拉格什的城邦中,对于这位异邦人,有很多的流言蜚语。
而古地亚王,拜见这位异邦人,尊称为“乌米亚”的事情,也已经以公告的形式宣布了出来。
并没有多少人对此反对。
反而他们认为,这位异邦人应该是真的有真才实学的吧。
古地亚王是公正的牧者,他的话,他的判断,不会有错。
妘载来到街头,脚步直奔奴隶市场而去。
想要建设天方城,最重要的一批城邦的制造者,出身必然不能高贵,而且那些高贵者也不会放弃利益跟着自己前往北部地区。
所以,奴隶是最好的选择,购买他们,教导他们,释放他们,赋予他们新生的意义,从某种情况来说,奴隶就如同白纸一样,而且相比于稚嫩的孩子,他们更有一定的自我思想。
况且,妘载所做的,也是合法购买的行为,不存在强抢,贵族们即使反对给奴隶灌输知识,也管不到北方的天方城去。
毕竟,大家国情不同,我爱怎么做就怎么做,哪里轮得到你们来说三道四呢。
........
那就是君王的老师?
既是东方的王,也是拉格什之王的.....王师?
乌米亚已经是最有威严的老师的称号了,那么王者的现任老师,应该怎么称呼呢?
不过这位东方之王,据说统治着很广大的疆土,却意外的好说话,也没王者的架子,这一点倒是让苏卡尔觉得挺舒服的。
当然,最好玩的是,眼前这位东方之王,居然正在和售卖奴隶的奴隶贩子,进行讨价还价,虽然话语都说不清楚,但是砍价的手段似乎非常的厉害,那位奴隶贩子额头冒汗,已经很不高兴,可眼前的人是拉格什的帝师,他不过是个普通的商人,又怎么敢乱发脾气。
所以,这位奴隶摊主,就面色狰狞,表示自己根本没有在生气啊.....
实在是东方之王砍价的手段过于凶暴了。
这里有二十个新鲜的,且已经驯化好的奴隶,从遥远之地运送过来,谁管他们过去是哪个城邦的人呢,照价来说,一个奴隶至少需要一捆大麦,或者二十个奴隶打包,用大拇指头那么大的一块白银作为交换。
可眼前这位东方之王,居然竖起了一根小拇指!
而且当着这位奴隶贩子的面,把小拇指的指甲盖剪下了一层,又指了指白银,表示最多就给这点。
别人出价八万。
这东方之王上来就是个八十,还要问你包不包售后。
那些奴隶们低着头,只有一个女奴微微抬着头,但目光似乎并不是看向东方之王的,而是看向东方之王的头顶......奇装异服,头上还顶着一只小黄鸡。
作为小奴隶主,年轻人苏卡尔看着眼前正在挑选奴隶的东方之王,脑子里浮想联翩,在站了许久之后,好奇心战胜了其他的念头,终究是试图上前搭话:
“听说你是东方之王?难道东方之王的衣着就是这样吗,真是奇怪啊。”
苏卡尔嘀嘀咕咕,连讲带比划,他看着对方的神色,心中嘀咕,觉得对方或许听不懂自己的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85/10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