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1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9/733

  戟士们齐声道:“是。”
  他转向雷远,抬手虚引道:“雷将军与随行的各位,请跟我来。”
  雷远见此人礼数周全,但言行持重,并不显得谄媚,不禁有些好感。随他走了几步,雷远问道:“请问尊兄高姓大名?恕雷远失礼,竟不知何时与尊兄见过。”
  卫士首领道:“某乃义阳人傅肜,字伯祀。前些日子,曾随主公前往乐乡吊丧,是以曾见过雷将军。”
  原来此人乃是刘备的随行部曲首领傅肜。
  雷远不知道的是,此前公安城的城门尉慑于孙夫人的指令,未及时关闭城门,引起刘备大怒,将多名相关吏员贬入军中做了小卒。最近这些日子,城门尉的职务一直由魏延和傅肜两人轮番负责。
  雷远连忙抱歉道:“失礼,失礼。那几日神志昏沉,想是见过的,后来又忘了。”
  傅肜领着雷远一行人往公安城里去。
  只见这城池虽然不大,城墙却既高且厚,十分坚固;城内的里坊也营建得井然有序。宽敞的道路上,往来行人不少,看面色尚还红润,衣着俱都齐整。老实说,眼下看来,他们的气色,比庐江雷氏所控制的徒附百姓要强出一截。看到骑士们沿着道路走来,行人们让到路边,动作很坦然,没有什么畏惧的神情。
  雷远明白,百姓们心中具有十足的安全感才会如此。他们相信这座城池中的一切行事必有规则,也相信这规则必定能保护自己。能够在乱世中使治下百姓安然如此,这种施加于普通百姓的仁义,不是能够刻意追求得来的,非得要长时不懈地为黎民黔首着想,才能够深入人心。
  孟子曾说,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玄德公便是如此。世人皆知,玄德公的才能较之于曹公,怕是远远不如,但能够在万般艰难之中屹立不摇至今,眼前这些百姓,便是他的凭籍了。
  与此同时,傅肜看了看雷远,微笑着点了点头,露出与有荣焉的神情。
  走了没多远,就到城北的左将军府。傅肜便问雷远,是否随他觐见玄德公。雷远觉得,既然来此并无公务,身为下属者贸然登门,不合礼数。何况既然是马谡回书相约,就应先见过马谡才是。于是他客气地表示,只需傅肜代为通报马幼常,自己在外等候。
  左将军府的门口也有两队执戟卫士,傅肜让他们带雷远一行到府门旁的耳房里稍歇。
  雷远在耳房门口看了看,有几名等待召见的官吏正在里面整理袍服,还有人满头大汗地低声念念有辞,大概是在背诵某项数据。雷远想了想,觉得还是不要进去影响官吏们的状态,以免结下仇怨。
  他退后几步,与扈从们在门口石阙下等候。
  江南气候湿热,一行人在日头下猛赶了大半天的路。每个人都满头满脸的汗水,衣袍也被汗水浸透了。此前纵骑奔驰带风,还好受些,这会儿下马站立,只觉得闷得透不过气。
  好在没过多久,傅肜一溜烟地小跑出来,却未见马谡身影。
  雷远迎上几步,只听傅肜道:“主公召见。雷将军,请随我来。”
第二百章
良配
  雷远连忙跟在傅肜身后,迈入左将军府。
  府邸规模不大,虽然建筑都是崭新的,但屋顶不是歇山、庑殿之类,也不见鸱尾之类装饰,更没有特别高大的楼阁。看上去就是个普通的大宅子,和雷远在乐乡的偏将军府差不多。
  府邸中的几株树木像是刚移栽不久,树荫稀疏的很。此外放置了不少花草,虽非名贵品种,但有馥郁香气。
  除了门口的戟士以外,府邸内部并没有严密保卫,只有各处房舍里的官吏书佐捧着各种类型的文书,急匆匆地来来往往。有的房舍里很安静,有的就嘈杂许多,还有争执的声音传出来。而往来的人们并不惊讶,继续忙着自己的事,似乎这种争执反倒表现出每个人积极和昂扬的态度。
  雷远感觉得出府邸中的蓬勃气氛,只有每一个人都深信自己的未来必定会与团体的未来息息相关,才会形成这样的气氛。
  随着傅肜跨过一扇院门,来到第二进院落,雷远便见到了刘备。
  刘备正在院落东侧的偏厅里,偏厅里没什么陈设,显得空荡荡的,除了刘备以外,诸葛亮和赵云也在。这时候,夕阳恰好从西面的屋檐处投射近厅堂,只见刘备眉飞色舞地谈着什么,诸葛亮在一侧笑眯眯地挥着扇子,而赵云端然正坐,神情有些严肃。
  傅肜轻咳一声:“主公,雷将军到。”
  刘备连忙招手,而诸葛亮起身,降阶相迎:“续之,快入堂中来。”
  雷远觉得有点受宠若惊。
  此番来到公安,固然是受赵云的邀请,但既然来了,总得拜见玄德公。
  对此,雷远心底里是有些忐忑的。
  此前在与东吴的对抗中占了上风,但这等烈度的对抗,进而导致东吴重将身亡、并夺取其驻地的结果,是否为玄德公所乐见?利用护荆蛮校尉的身份,设立乐乡大市,与荆蛮展开大规模的互市,是不是符合玄德公的要求?甚至于在乐乡县大肆扩充庐江雷氏的实力,在短短数月间把掌控的户口数量提升到了三万以上直逼四万……这是不是能被玄德公接受?
  当然,玄德公在此前多次行文中,都接受了雷远的做法。但究竟是捏着鼻子不得不认可的接受,还是满意赞赏的接受,这其中的差异可就大了。
  好在诸葛亮的态度不像有责怪的意思。
  诸葛亮亲热地攀着雷远的胳膊,引他上堂。而刘备看着雷远步步走近,却又转头冲着赵云直乐。
  这也太过轻松愉悦了,根本不是述职的气氛,雷远有些茫然。他在堂前撩衣下拜、行礼如仪的时候,再度回顾了自家过去数月的种种举措……究竟是什么事,使得玄德公与孔明如此愉悦,嗯,还要使得赵云如此满面肃然,若有所思?
  其实赵云出现在这里,本来就有些奇怪。雷远曾听公安城里的信使说起过,这位追随玄德公多年的武人永远谨守分寸,从不会出现在与军事无关的商议场合。除非……
  雷远的推测被刘备打断了。
  刘备示意雷远入席坐下,随即端正自己的姿态,微微颔首:“续之,过去几个月里,辛苦你了。”
  自从庐江雷氏进入乐乡,虽然双方有过误会,甚至也有过矛盾,但最终雷远做到了他向刘备承诺的一切,公安城的侧翼现在是安全的,而武陵的东吴势力已经转攻为守,步步退缩了。包括对荆蛮的争夺,也获得了非常好的成果。
  这些成果让刘备喜出望外,但他也很清楚,既然孙刘联盟尚在,对雷远的功绩,就没有办法公开予以表彰。这一句辛苦了,便是眼下能够做到的全部,刘备相信雷远能够理解。
  说完这句,他又注意到雷远额头、身上都是汗水,把袍服的前胸后背都洇湿了。毕竟这会儿已经在六月头上,天气闷热,哪怕隔三差五雨水如注,也冲不散暑气。
  “快取凉汤来!”他连忙吩咐。
  凉汤就是凉开水,刘备实在自奉甚薄,竟连蜜水也无。
  待到雷远咕咚咚地喝了两碗凉汤,刘备换了个比较放松的坐姿:“此前子龙写信给你,实出于我的授意。召你来此,有另外的事情相询。”
  “主公请讲。”
  “续之,你可曾有婚配?”
  雷远瞬间明白了。这便是习珍所说的“安排”了,来得好快。
  这也是庐江雷氏展示实力的结果吧,毕竟自己与那些用出生入死证明过忠诚的元从不同。如果有一些额外的东西联系在彼此之间,这样才能让双方都能放心,也能避免此前那样的紧张局面再度出现。
  雷远欠了欠身,沉声答道:“并无婚配。”
  刘备点头又问:“你今年二十了吧?”
  “正是。再过三个月,就二十一了。”
  刘备又看了赵云一眼,笑了起来:“确实该结婚了。”
  诸葛亮轻咳一声,正色道:“这事,本该向续之族中的长辈提起。然则庐江雷氏如今全以续之为主,也没几个拿得出手的长辈……如此一来,倒也简单,只要问你本人便可。”
  那是自然。雷远心中嘀咕,因为长辈如雷肃、雷衍等人,如今都被发配在农庄里,有个名目叫做“劳动改造”。
  却听诸葛亮继续道:“子龙将军有一女,今年十五岁了,品貌都很出众,我以为,堪为续之的良配。子龙将军已经同意了,续之,你意如何?”
  “子龙将军的女儿?”雷远吃了一惊。
  他顾不上回答,转眼去看赵云。赵云向雷远笑了笑。
  这时雷远才明白,赵云此前的神情并非严肃,恐怕倒是紧张多一点。不管怎么样铁石心肠的武将,为自家子女谈论婚嫁的时候,总会希望能有个最好的结果,总希望能为子女带来美好的人生吧。可惜,即便以赵云这样的身份地位,也无法避免子女的婚姻成为政治工具,所以他也就难免会紧张了。
  对雷远来说,这当然是件好事。赵云身为玄德公最信赖的大将之一,官拜偏将军、留营司马,掌握玄德公的本部精兵。隐然是玄德公麾下众将中的第三人,只在关、张之下。若能成为赵云的女婿,雷远也就同时拉近了与玄德公部下元从众将的关系,对雷远自己,对庐江雷氏的未来都会很有帮助。
  至于赵云的女儿究竟品貌如何,其实并不在此刻考虑的范围之内。
  诸葛亮催促道:“续之?”
  刘备笑意吟吟地看着雷远。
  雷远探出双手扶着案几,向诸葛亮躬身下去:“既然烦劳军师为中介,必然是合适的,我没有意见。一切,悉听安排。”
  很明白的,既然孔明如此直截了当的询问,也并没有给雷远留下拒绝的余地。这就是一场简简单单的、对左将军和庐江雷氏来说都很有必要的联姻。
第二百零一章
邻居
  仔细想来,赵云的女儿,这个人选应该是玄德公能有的最佳选择了。
  左将军幕府中以荆襄士人居多,但雷远这种强力的豪族首领的联姻,不应该,也不可能指向荆襄旧族,所以唯一的对象只能是元从团体。
  刘备有两个女儿,其中长女十四岁,然而刘备的家眷在赤壁前的长坂坡大溃败中星散,两个女儿也失散在乱军中。有传闻说被曹纯的虎豹骑所获,刘备为此特地遣了精细手下北上打探,并没有结果。
  关、张二将也有女儿,都是在客居新野时所出,年尚稚幼不合婚配,无法可想。
  至于麋竺、简雍、孙乾诸公,虽然受到玄德公的礼遇,但份量还是轻了点。
  那便只有赵云之女了。
  这位赵氏女,会是个什么样的人呢?雷远真的很想知道。然则如果自己当面打听,在当时来说,是极为失礼的表现。而刘备和诸葛亮说的,也都是些贤德貌美之类的场面话。雷远一边应付着谈说,一边脑子飞转,盘算着尽快向刘封和关平打探一番。
  既然说定了婚事,没过多久,雷远便提出告辞。
  刘备和诸葛亮毕竟公务繁忙,便话里话外地让赵云陪着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9/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