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1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8/733

  “是啊。”雷远微笑道:“吴侯的力量已经不足以控制荆州了,但他总还会努力一下的。我们要相信吴侯啊。”
  雷远在来此之前,与诸葛亮进行过反复的推算。吴侯性格刚勇,遇强愈强,哪怕失去了最可靠的统帅,也绝不会轻易表现软弱。这时候南郡、夏口两地曹军的调动,正撞上吴侯急于示强的心态,两家十有八九会斗上一场。
  雷远只需及时将力量投送到峡江一线,就可以坐观两家恶战。说不定还可以趁机浑水摸鱼,捞些额外的好处。之后再看孙刘两家、孙曹两家之间的情况变化,做适当的行动。
  说话间,骑队再度经过当阳县城。
  前次经过的时候,城池内外乱哄哄的一片,简直看不出有形成防御的可能,这会儿再来,士卒们倒有了几分严阵以待的样子。当骑队靠近的时候,甚至还有一些弓箭手在城墙上作出威吓姿态。
  吕蒙不愧是东吴重将,哪怕在这样的逆境中,也已经竭力做到最好了。
  这时候冯熙应该也在城里。按照两人此前的约定,雷远应当入城与之相会,再和吕蒙共商接下来的战守策略。
  但雷远没打算入城,他更不可能与吴军共同作战。
  适才一行,已经替吴人争取了一两日的时间。作为盟友做到这份上,便足够了。接下去吕蒙该怎么整顿城池守御,怎么应付后继的曹军,他又会给吴侯献上一个怎样的烂摊子,都和雷远没有关系。
  这一两日的时间,也是雷远非常非常需要的。按照事先的安排,由巴丘坐船来的冯习、霍峻、向宠、杜普四将,将逆流而上,于今日晚间抵达夷道稍作休整,后日渡江抵达夷陵。
  只要抢在孙、曹两家之前占据夷陵,则西面峡江诸城不攻自落,而通向益州的、最重要的一条通道,将会完全掌握在玄德公的手中。
  雷远现在的任务,则是配合船队夺取夷陵;至少,控制住夷陵城外的渡口,以便大队人马登岸。
  为此,雷远带着五百骑兵昼夜兼程,在枝江县城附近渡过沮水,然后在乡导带领下,沿着蜿蜒起伏的山峦谷地疾行,每日都奔走一百余里才休息。
  随着他们一路往西,地形愈来愈高耸深险。有的道路两旁,山壁仿佛直立着一般,而岩壁上还有千百年生长出的苍虬古木,树枝交错着,遮蔽了阳光,好像马上就要兜头盖脸的坠落下来。
  起初沿途还看得到零星的村落,没过多久,人类活动的迹象就消失了。只有无数山头绵延连接,一条原本开阔平坦、现在到处坍塌失修的道路起伏向西。
  当骑队奔驰在道路上的时候,马蹄声在山间峭壁往复震荡出回响,有时候引起深山中虎豹熊罴之类的猛兽怒吼示威,又被秋风激起的林海涛声掩盖。
  这样的强行军,对人、对马,都是沉重的负担。好在雷氏部曲们大都是苦出身,多年来习惯了艰辛劳碌的环境,身体底子不错,忍耐力也很出色。
  只有少数伤兵实在坚持不住,雷远将他们分成几批,安置在路边能够避风躲雨的地方,承诺战后会尽快来接应他们。
  因为人少了,战马虽然也有生病或者在山路中崴脚、伤蹄不能坚持的,但还够用。
  比较意外的是邓铜也成了被安置的一员。因为长途策马,导致他的两处伤口迸裂,越来越恶化。邓铜起初坚持着,后来鲜血透过包扎的布带渗出来,又淌到马鞍上,被他的得力助手刘七发现了。
  经过一番争执以后,刘七带着几个部下,把竭力反对的邓铜按倒在一处废弃的亭舍,过程中还被暴怒的邓铜咬伤了耳朵。
  群山间的行程在第三天清晨结束了。
  向导指着前方,大声道:“雷将军,你看,这就是夷陵城。”
第二百五十二章
夺营
  为了绕过东吴沿江设置的哨卡,避免节外生枝,雷远等人沿着接近临沮的山间道路行进,经由赤岸渡过沮水,在山中直接趟过善溪,最终绕过虎牙山的东麓,抵达夷陵所在的小块江畔平野。
  沿途所经,莫不是险狭深山,丛蔚竹木,有时候道路狭窄到战马只能首尾依序而行。
  向导说到了,将士们便兴高采烈地紧走几步,向外探看。
  下个瞬间,清晨的阳光就洒落在了他们疲惫的脸上。众人站在豁然开朗的山势底部,谁想要张嘴,就会被群山间奔涌的大风灌进嘴里,于是一时谁也说不出话来。
  极目远眺,湛蓝天空下耸立着一座座白雪皑皑的山巅,就像是一个个白发的巨人,亘古以来就沉睡在那里。而他们的身躯像是通天彻地的屏风那样,横阻在天际,仿佛那里是世界的尽头。
  而弯弯曲曲的大江,就在千万座苍莽大山中汹涌穿行,沿途挟裹着惊涛骇浪,在荆门山和虎牙山之间硬生生撞出了一个豁口,轰然倾泻向东。
  在这壮阔浩瀚的大自然中,夷陵城只是群山间不起眼的小小一点罢了。
  站在前排的将士们被这宏大的场景震慑了,他们愣了一会儿,又被后方的将士推动。一行人最终借着林地的掩护,跨过两道阶梯型的土坎,下到被几处小山包环绕的地势较低洼处。
  到了这里,视线又被山林所遮蔽,大江和群峰都看不到了。
  林木间堆积着厚厚的落叶,人和马踩踏上去,发出嘎吱嘎吱的轻响,有腐烂的味道从落叶底部泛起来,不远处的鹿群被人马惊动,呦呦地叫着,头也不回地跑开。
  在林地中行进了大概半个时辰,前方隐约听到人声。雷远令将士们原地等候,亲领扈从、向导向前。
  没走几步,眼前出现一条河流拦路。在河流的对岸,可以看到道路、营地、仓库和码头,偶尔有几个卫兵在房舍间往来走动巡逻。更多的是平民,他们和卫兵似乎很熟悉,走过时会闲聊几句。
  看卫兵的姿态,一个个都很疲沓松懈,可以感觉得到士气低落之极。
  毕竟拒守此地的主力已经被甘宁尽数抽调,然后又遭逢败绩,包括甘宁、李异、袭肃等将领全都下落不明。留在这里的还有多少人?能有多强的斗志呢?
  在很长的时间里,雷远总是面临敌人的强兵猛将,难得有如此巨石压卵的势头,让他感觉有些不习惯。
  “这是临江河。”向导打断了雷远的思路,他介绍说:“秋天里,这一段河水很浅,而且水下的砂石细碎平坦,可以策马趟过去。过河以后那一片,是甘宁安置益州降人家眷的地方,那些卫兵也是益州人。越过这片营地,后面有大路通向城池。”
  雷远点了点头。
  夷陵城就在营地后方地形略微高处,有几条斗折的道路穿行于起伏岗峦,把营地、码头和城池连接在一起。距离有点远,看不清城池的守御情况,只觉得城墙很低矮,本身规模并不大。
  倒回头来,首先得拿下码头。
  夷陵城的地理位置重要,并不仅仅体现在扼守峡口群山之险,还与大江的水文环境密不可分。
  因为荆门、虎牙二山的扼守,大江突破山峡以后,于此地再度急剧收窄,最窄处只有里许,因而江流湍急汹涌。水面下又有叫作虎牙滩的连绵礁石群,船只触之则沉,绝无幸免。
  在这样的环境下,由江岸到水面、由水面到江岸,也是很困难的。从上游往下游的船只如需休整,通常会在北岸的夷陵城下,以临江河的码头作为停靠之处;而下游往上游的船只,则在南岸的夷道城修整,停靠丹水码头。
  此番冯习等四将搭乘荆州水军的船只逆流而上,将会先抵夷道,然后下船沿着江畔道路步行,抵达孤山以后,在水势平静处换乘小舟渡江。之所以如此,便是为了绕开荆门虎牙之险。
  荆州水军的家底远不如江东那般厚实,不到万不得已,都应避免险航。
  但乘坐小舟的话,每次运输的兵力有限,所以抢在守军之前控制码头渡口,确保渡江顺利,就很重要了。
  “具体在哪一处蹚水过河比较容易?”雷远问道。
  向导指了指脚下:“就从这里,然后向对岸那三棵老树并排的位置。这一段水深不会超过两尺,对面全是缓坡,也容易上岸。”
  雷远问部属们:“都听清了?”
  贺松、任晖、刘七等人一齐点头。因为邓铜不在,他的部下现在都交给了刘七这个匈奴人。
  “那就按照此前计划的,景叔,你打头。接着各队依序过河,动作要快。”
  任晖应了一声,自去集合部众。
  从昨天开始,他这一队骑卒就换上了缴获来的吴军骑士袍服。因为吴人骑兵甚少、作战中又有损坏,所以打扫战场以后只凑出二十来套可用的,形制还不统一。此前跟随雷远威吓乐进的时候,他们用了一次,似乎勉强起了一点作用;这会儿正好再用一次。
  片刻之后,任晖大声催马,带着数十骑跃入临江河中。
  冰凉的河水使得战马猛地打了个喷嚏,前蹄连连跃起,任晖勒着缰绳,轻轻抚摸马颈,使这位好伙伴冷静下来,继续渡河。
  没过多久,骑队就越过河水。在骑兵们趟水的过程中,有些居民模样的人诧异地抬头来看,发现是熟悉的装扮之后,又放松下来。还有人露出期盼的神色,大概以为这是哪支渡江作战的部队成功撤退回来了吧。
  直到任晖等人登岸,营地方向才出现几名士卒,一边叫嚷着,一边走过来。
  “我们是吴侯的部下!奉军令来此!”任晖应付着喊了几声。
  百余骑向营地方向直冲,距离那几名士卒越来越近。
  当双方靠拢的时候,几名士卒赫然发现,只有前队少部分骑兵穿着吴军服色,而他们手持刀剑杀气腾腾的姿态,绝不是自家的部队。
  但已经迟了。任晖正纵马从他们身边掠过,随手提起系在马鞍旁的短戟敲了下去。沉重的短戟借着战马奔腾的速度,砸在一名士卒的头上,发出“砰”地一声闷响。那士卒仰面倒地,头盖骨碎了,鲜血和脑浆喷涌而出。
  他的同伴们也随即被杀死,尸体软软地倒在地上。
  顷刻之后,上百名骑兵撞碎营地外围的围栏,直冲进军营里。
  军营的规模不小,各处设施营造得也很用心,可是里面的人很少。除了最大的一处营房里立即有数十人手持武器冲出来,其它各处,只有惊恐的叫喊声此起彼伏。
  “太容易了。”任晖对自己说。
  任晖和他的部下们顺着军营里的道路往复奔驰,很快就把少量敢于抵抗的人杀死。更多的士卒直接就投降了,根本没有抵抗的意思。他随即分派部下们控制码头和仓库。
  这时,后继的骑队陆续渡河。任晖催马赶到路口,想要迎接雷远进入军营。却见骑队丝毫都不停歇,直接向夷陵城的方向疾驰而去。
第二百五十三章
劝降
  任晖这才注意到,码头和营地里发生的战斗并未惊动夷陵城,这座城池简直毫无防备,仿佛本来就在等待他的新主人。
  这使得做好恶战准备的任晖有些无聊,他向远去的骑队挥了挥手,兜转回来向部属们嚷道:“好了,把俘虏们都好生看管起来,别再吓唬他们啦!”
  适才的战斗并没有造成多少死伤。这座营地里,能够提刀作战的人比任晖想象的更少些,一处处房舍里,住着的都是士兵的家属。现在骑兵们正策马奔走在房舍间,把人们赶到营地中央的广场,然后把少量青壮年男子和老弱妇孺分开看押。这个举措难免伴随着凶恶的威吓或鞭打,使得妇孺们误以为骑兵将要杀人,纷纷哀号求饶。
  任晖连忙派了几个部下出面,大声宣布己方乃是玄德公的部下,此来并无意杀戮,只需要青壮们帮忙去码头收拾,迎接后继的大部队到来。于是营地里渐渐恢复安静。毕竟这些都是益州逃人,对吴侯并没什么忠诚可言。
  与此同时,雷远和其他的骑士们策马向着夷陵城的方向前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8/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