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1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9/733

  这个年代的婚姻本来如此。各个家族依靠婚姻彼此加深联系、加强信任、进而体现诚意、捆绑整体利益。婚姻中的人本身感受如何,反倒不那么受重视。
  但雷远不希望自己的婚姻变成没有温度的工具,他会尽量让身边的人体会到温暖。
  所以他拍了拍自己腰间悬挂的长剑,微笑道:“这真是一把好剑。多谢!”
  赵氏女重重点头,大概想到了自己偷偷取出这柄利剑却没有知会父亲,不禁也笑了。
  篝火燃得渐旺,映照着她的面庞,为她的双颊染上了鲜艳的颜色。
第二百七十章
新城
  这时候,较远处那名侍从又嚷了几句。
  刘封大步过来:“续之,我们走了。带上阿斗。”
  “阿斗?在这里?”雷远完全没有注意到附近还有别人,茫然地反问了一句。
  赵氏女抬手为他指了方向,他这才看到,在土墙的另一边,有段斜向歪倒的部分。墙体本身的质量很不错,表面平直而光滑,于是就形成了一个恰到好处的斜坡。
  有个大约三四岁、体型圆胖的小孩子,一次次地爬上斜坡,再从斜坡上滑下来,臀部“咚”地一声着地。这种落地法子,听起来就很疼。但这孩子身上肥肉很多,落地以后非但不疼,有时候还反弹两下。
  在斜坡两边,两个女仆一左一右,四条手臂张开着护持,眼珠子死死地盯着小胖子。但小胖子一次次地攀爬,一次次地滑下来,专心致志,绝不旁骛。因为爬得急了,他的额头上开始淌汗。
  在斜坡下方,安安静静地蹲着个年纪稍大些的小女孩,手里攥着一块棉布,每次小胖子落下来,她就替小胖子擦擦汗,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
  “走了,走了!”这时候刘封大声叫唤着过去,左手抱起了小胖子,右手抱起了小女孩。
  小胖子被吓了一跳,猛然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扭动着身体,想要挣脱刘封有力的臂膀。而那个女孩子倒是很安静,还向刘封道了声谢。
  刘封转过头来,对雷远道:“续之,这个是阿斗,这个是张将军的女儿。”
  “哦,哦。”雷远应了两声。
  阿斗的样子倒是和自己想象中差不多。张将军便是张飞么?原来他的女儿竟然如此文静的。
  雷远胡思乱想着,向赵氏女和赵统赵广两兄弟挥了挥手,加快脚步跟在刘封身后。
  两名女仆一溜小跑,又跟在后面半步。
  两人急匆匆地走了半晌,绕过一座女眷们聚集的平台,便看到刘备等人站在一处最高的夯土台基上,反复比划着周边环境,正讨论着什么。
  说是讨论,其实像是争辩,因为争得激烈,以至于刘备见到刘封和雷远走近,只招手让他们过来,随后继续投入在反复的诘问之中。
  雷远登上台基,在旁听了片刻,知道他们是在商议,是否该招募民夫,尽快开始两项重要的工程。
  一项是重新掘开贯通扬水和沮水的子胥渎。
  此举将使得江陵城的西面出现一条沟通江汉的运河,荆州水军由此可以环绕江陵航行。一艘满载弓箭手的军船便足以阻止数百上千名曹军渡河南下;如果河道整体贯通,荆州水师纵横之下,江陵城便可难攻不落。
  另一项则是完善江陵城防,修筑江陵新城。
  方案有两种,一种是在纪南城的遗址上修建新城,使新旧两城南北呼应,形成犄角之势;另一种则是在江陵旧城的基础上直接缩小规模修筑新城,这样的话,新城以旧城为外廓,可以形成内外两重的防御。
  听得出来,孔明的意思是先行开掘子胥渎,这样的话,在强固城池防御的同时,完成之后正好赶上春耕,有利于周边农事。
  玄德公的意思则是先在纪南城修筑江陵新城,他认为,此举将会使得我军前出更加快捷,有助于己方以攻代守,压制蠢蠢欲动的乐进、文聘等部。
  而关羽则同时反对两人的想法。他是在战场上斩将搴旗的猛士,但谈到用兵,似乎比玄德公更加保守些。
  他反复向两人表示,曹军一旦全力南下,任何向北进展的意图都不切实际,当下唯一要做的,就是在旧城之中修筑江陵新城,以江陵新城控扼大江,堵死曹军触及荆南的可能。如果要在战术上形成犄角声援的局势,不如扩建江陵南面的江津港,将之修筑为靠水的要塞。
  怪不得他们突然想起要来纪南城,原来是为了踏勘地形来着。雷远想到。这样的工程,每一项都要动用数以万计的民人,耗费难以估量的资财,对左将军府来说,是极度重要的大事。
  这三人便是如今左将军府最核心的决策人物了。在外人面前,玄德公对孔明固然言听计从,关羽也绝少反驳前两人的意见。但是到了真正的小范围里,该争的,难免还是要争一争。
  三人讨论得激烈,关羽的脸色红的发紫,刘备的嗓音也提高了些,诸葛亮的神态依旧从容,但白羽扇的摆动频率较之平时,似乎快了些。
  赵云站在稍远处按剑侍从,不发一语,好像任务只是防止无关人等看到眼前的情形。赵云未必没有自己的想法,但这么多年来,他从来都信任玄德公最终的决定。
  而黑袍黑脸的张飞紧紧站在三人身边,虽然并没人理会,但他有时候向这人点点头说:“有道理!”有时候向那人点点头说:“说得对!”好像也参与得很是积极。
  这时阿斗抹着泪,被刘封抱了上来。看到刘备的身影,他笑着探手过去求抱。
  刘备哪里顾得上阿斗,半晌没有理会。
  阿斗委屈地瘪了嘴,“哇”地一声继续大哭。
  刘封正在尴尬,一名衣着朴素的女子从他身旁过来,接过阿斗。她的手掌在阿斗面前一伸一缩,再张开时,掌心里多了一只精巧的木鹊。
  “鸟!”阿斗瞪大了眼睛。
  那女子相貌寻常,头发有些枯黄,但是气度颇显雍容。她笑了笑,细声细气地告诉阿斗:“对啦,这是鸟。你看,鸟会飞呢。”
  说着,她将木鹊轻轻投掷了出去。那木鹊在空中晃晃悠悠地飞了一圈,竟然又回到了那女子的手里。
  阿斗的眼睛瞪得更大了。他说:“鸟!飞!”
  这时候孔明忽然转头来问:“如果将子胥渎的宽度减少一丈呢?能节约多少人工?够不够同时开建江陵新城?”
  那女子继续逗着阿斗,顿了一顿便道:“完工时间放在明年上巳的话,每天减少一千一百个工,也可以不减人手,提前三十天贯通河道。一千一百人建城也做不了什么事,不如提前完工,然后尽早建城。”
  听她这么说,讨论中的三人停了下来,各自盘算。
  半晌以后,刘备徐徐道:“这样算来,在纪南城修建新城的工程量,勉强及得上挖掘子胥渎和在旧城中增建新城两项之和?我新得南郡,正该与民休养的时候,一时倒不必太过急躁……”
  他皱眉来回踱了两圈,终于下定决心:“罢了。那就先挖通子胥渎,然后按照云长的意思,增建江陵新城!”
  待到拿定了主意,他才想起雷远一直等在旁边。
  “续之,近前来。”刘备招手道:“你听了这么久,或许也有些心得?你倒是说说,这三个主意,哪一个更妥当些?怎么做比较合适?”
第二百七十一章
联盟
  刘备非常欣赏雷远。
  这种欣赏有时候简直毫不掩饰。虽然有些掾属们隐约提醒,认为雷氏宗族势力太强,雷远本人又行事殊少顾忌,长远来看,驾驭不易,但刘备丝毫不在乎这些。
  在这个乱世当中,非独君择臣也,臣亦择君。容易驾驭的部下多的是,可那些庸碌之辈,能对大业有多少帮助?刘备更喜欢有性格,有脾气的部下,因为他们有能力、有才华,所以才自信甚至自负。
  而刘备确信自己能够用好这些人。记得曹孟德曾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刘备常常想:曹孟德窃据汉室威权,哪里来的道,他所靠的不过是富贵和威权罢了。自己一定能够做的比曹孟德更好。
  就像是对待庐江雷氏宗族,刘备有足够的耐心,也给予了充分的理解,他相信,双方迟早能够建立信赖,真正成为荣辱与共的整体。至于雷远……这个年轻人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么单纯;刘备隐约觉得,他和自己见到的任何人都不太一样,具体哪里不一样,又说不明白。
  那也没关系。当年光武帝接纳耿弇的时候,未必对渔阳、上谷的动向有什么把握,也忌惮北地突骑的实力,但照样以之为北道主人。
  雷远有眼光,有实力,也有能力,那就值得自己隆重的对待。二十岁出头的奋威将军、宜都太守、护荆蛮校尉……哈哈,曹孟德与孙权,能像我这样大胆用人么?而雷续之前些日子将诸多麾下部曲将校拆分成了独立的宗族,这样的诚意,我也切切实实收到了啊。
  包括雷远在内,近年来军府陆续提拔了许多年轻人,这些都是足以在今后数十年里支撑军政两途的俊才,想到这里,刘备甚至有几分得意。
  但他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本身并不妥当,让雷远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毕竟三人的意见各有道理,而刘备又已经做出了决断……让雷远支持谁好?支持哪一方,就不担心引起另一方的不悦么?
  关羽瞥了一眼雷远,旋即眺望远方,摆出毫不介意的姿态。
  而诸葛亮轻咳一声,想要说什么来缓颊。
  雷远却觉得挺有趣。
  说到具体的细务,雷远与同时代人相比,并没有什么特长。刘备问他修筑城池、开掘河道什么的,老实说,雷远对此简直毫无概念,根本拿不出什么有水平的意见。更不消说,眼前这几人,或者军政经验老练、或者天纵奇才……与其在他们面前自曝其短,不如藏拙。
  但雷远也有对自己充满自信的地方,凭借后世的眼光和积累,他确信自己能在大局、大略上,提供独特的观察角度和分析思路,从而将局势推向和原来的历史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向。
  在这方面,他自从来到此世,就翻来覆去地想了很多;自以为,哪怕与当代最杰出的人士相比,也不会处于下风。此刻刘备的询问,正好给了雷远一个发挥的机会。
  想到这里,他上前半步,沉声道:“这几件事,该做哪一件,该怎么做,主公已有决断,非我所能置喙。我只有一个提议……”
  “快快讲来。”
  “无论实际上怎么做,我们都应该大张旗鼓,向天下人表现出我们全力经营南郡,意图以此为北伐基地,随时起雄师北上的样子。”
  眼前三人瞬间都怔了一怔。
  刘备微微皱眉:“续之,我们的军力终究尚有不足。想来还须以数年时间妥善经营荆州,充实部伍,然后才谈得上下一步的动作。此时造起声势,若曹军果然以大军来伐,或许……会使我们陷入被动?”
  雷远向刘备郑重拱手:“主公,此刻在这里的,都是主公的肱股、心腹之人,我便将我的想法通盘托出,若有疏漏、荒悖的地方,还请主公莫要怪罪。”
  刘备看看诸葛亮,向雷远点了点头。
  “自从吴军退走,我方占据有荆州大部,以强有力的手段,迫得吴侯俯首,使双方重订了盟约。我这几日里有时候会想,此时的孙刘联盟,与当初赤壁战前的孙刘联盟有什么不同?”雷远做着手势加强语气:“最关键的不同在于,此前的孙刘联盟,乃是两家在曹公重压之下,临时纠合而成的联盟。联盟的主题,不过是抗曹自保而已。”
  “那现在的联盟,有何不同?”刘备追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9/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