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1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5/733

  按照曹军宣称,首批调动进入汉中的,乃是此前在并州作战的行征西护军夏侯渊和副将徐晃。如果徐晃确实进入了巴郡,说明曹军与关中将帅的协调,已经初具成效了。
  汉中张鲁的部曲,很多都出自巴郡,他的地盘也包括了汉中和巴郡两地。只不过巴郡的城池、要隘多半都在刘璋手中,而张鲁则通过五斗米道的信仰来遥控千山万壑中的蛮夷。曹军抵达汉中以后,利用张鲁的宗教力量向巴郡渗透,着实理所应当。
  只不过,曹军来得真是快啊。曹刘两家的对抗,越来越像是一场以汉中为中心的竞赛了;在这种群山耸峙、道路曲折的复杂地形中,谁能够占据先机,谁就取得了极大的优势。现在看来,优势似乎是在曹军那边?
  如果那些数之不尽的蛮夷果然站到了曹军那一边,并且接受曹军的驱使,那仅仅两千的己方,可就成了真正的孤军。
  想到这里,他背上凉意浸浸,已出了一身冷汗。
  难道……这就要退兵么?
  与此同时,营帐中不少人都想到了这局面。有些人压抑不住情绪,露出吃惊之状。还有些扈从眼看他人惊慌,自己也有些动摇。
  雷远立即反应了过来。
  他竭力保持着悠然的态度,仰天而笑:“徐晃,哈哈,哈哈。”
  甘宁适时地起身一步,身上的甲胄叶片碰撞,发出铿锵之响:“我们依托大江而上,抵达巴郡的不过数千人。曹军胆子倒是不小,可他们先过子午道,再越米仓道,能维持多少兵力?杜濩、朴胡、袁约这几个,仗着鸡零狗碎的曹军抖威风,简直不知所谓。”
  雷远倒没有想到这一点,他想了想,赞同地道:“正因为曹军力量薄弱,所以才需要策动蛮夷,并威胁身处宕渠城中的各位吧。此诚外强中干也。”
  他用充满信心的眼神扫视所有人,继续道:“更不消说,我们有数千精锐,更有宕渠坚城为凭,背靠宕渠水,还能获得左将军和刘益州源源不断的支援。米贼也好,曹军也好,他们……”
  雷远返身落座,向着己方将士们笑道:“此来益州,正愁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若能扫平巴郡米贼,便能向主公交待。若能取得徐晃的首级,大家升官发财,全都不成问题了。”
  甘宁掰着指掌关节,发出噼噼啪啪的轻响。他狞笑道:“徐晃是我的。”
  帐幕中的扈从们一齐哄笑起来。
  雷远在遴选来到益州的将士时,本来就承诺,若有功绩,加倍升赏。所以许多人都渴望战争,以求功名利禄。
  不少将士们私底下盘算过,哪怕在益州不打什么大仗,只走这一遭,就能拿到许多好处。但如果按照雷远所讲,先破米贼,再诛曹营大将,回去至少也能升一级军职,再获得百亩良田!这可就太好了!
  扈从们得雷远的恩养,早就怀抱效死之心,更不消说还有丰厚赏赐,瞬间人人都欲立功,谁也不将恶劣的局面放在眼里。
  这等情形落在做客的地方豪族首领眼里,又有不同的感触。
  冯贺想道:别的不谈,只看他们听闻曹军动向,却满心都是建功立业、博取赏赐的念头,可见玄德公的威势,绝不在曹丞相之下,所以部属们才能有这样的气概。
  又有人隐约以为,玄德公后继还有援兵,否则雷将军不至于这么自信。
  这些人之所以把家族安顿在宕渠城里,且不说是否倾向于刘益州,至少对米贼那一套是排斥的。只因张鲁得到曹军撑腰,气焰大张,而巴西太守庞羲此时又首鼠两端,无意与米贼对抗,才迫得他们逡巡惊恐。
  眼看雷远等人气势十足,顿时心中活泛。
  但更多人依旧面带颓然神色,忧心忡忡。
  有一人出列说道:“雷将军,话虽这么说。可杜濩、朴胡、袁约等人实力强盛,麾下可动用的蛮夷战士,总数几近万人。他们再得徐晃的指挥……我听说,那徐晃乃是曹公麾下的猛将,曾讨吕布、破袁绍,战功赫赫。他短时间内长驱千里,兵临宕渠,必定早有准备。所以能否请雷将军体谅我们,莫要……”
  雷远不待他说完,便叱喝道:“住口!”
  哪怕威迫豪族首领们交出亲属为帐下吏的时候,雷远依旧言语温和,至多绵里藏针。这会儿忽然勃然发怒,众人但觉他杀气腾腾,几乎令人不敢正视。
  雷远略微附身向前,一手撑着案几,声色俱厉地道:“在座的诸位,都是刘益州管辖下的子民,我们乃荆州客军,本不该多说什么。诸位畏惧米贼的势力,不敢通报军情,我也可以稍作容忍。但是,我军来此,就是为了与曹贼和张鲁作战!如今局势既然分明,诸位或者站在左将军、刘益州这一边,或者站在曹贼和张鲁这一边,终须有个决断!”
  出列说话的那人,吓得腿都快软了,他虽然心中仍有想法,却只能低头不动,保持着作揖的姿势。
  这时又听简雍轻飘飘地来了一句:“总不见得,那米贼遣手下发一书信,各位就望风景从;玄德公大军在此,却不能令人有所触动么?”
  响应张鲁的号召,试图隐瞒徐晃抵达巴郡、蛮夷将图大举的消息,这便等若倾向张鲁那一边,众人心头有鬼,一时无法答话。好几人只在心中大骂:我们只是想两不相帮,坐观成败罢了,哪里就说得上望风景从?米贼那套玩意儿要是靠谱,我们早就从了,还用等到现在?
  好在雷远并没有追究的意思,他向简雍摆了摆手,略微放缓语气:“我还是原来的要求,希望以诸君的子侄辈为帐下吏,从此齐心协力,善保宕渠一县的安定。诸君,还请认真考虑我的请求。”
  冯贺连忙出列道:“将军,我这就令人召唤犬子,立刻就去,立刻就回!”
  此外又有数人出列赞同。
  “其余诸君呢?”
  一名较年迈的宗族首领趴伏在地,往身边一人连打眼色。
  身边那人乃是某个较小宗族的首领,长期依附于大姓豪右的,当下苦着脸,犹豫了半晌,终于起身道:“雷将军,值此乱世,家族立身不易,我实在有不得已的苦衷。还请将军网开一面,我明日就领宗族子弟回乡,断不敢参予两家的争端。”
  雷远斜眼看了看他:“足下的意思,便是不愿站在左将军和刘益州这边了。”
  那人干笑道:“并非我刻意如此,实在是无可奈何啊。”
  雷远点了点头:“那就斩了吧。”
  话音刚落,几名扈从如狼似虎地将他推出帐外。
  这人哪里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他疯狂挣扎着,又连声大叫:“元公,你让我做的,你说句话啊!你们替我求个情啊!”
  被称作“元公”的老者脸色煞白,一语不发。
  而扈从们扳头压颈,强迫这人面对着大帐跪下。下个瞬间,雪亮刀光一闪,人头落地。
  圆滚滚的脑袋在帐前骨碌碌地转动。眼力好的人,只见那头颅上双眼暴凸,口唇尚在开合不休。而无头的尸身倒地,一股怒血从腔子里直喷出来,就像一条鲜红的血柱,飙射出几近丈许距离,直贯入帐内。
  雷远徐徐道:“李异。”
  “在。”
  “明日一早,持此首级入城,就说这是内通米贼的下场,以儆效尤。”
  “遵命。”
  李异大踏步过去,提起首级,回到帐中落座。
  那首级就被端端正正摆在李异面前的案几上,污血从颈下渗出,又淅淅沥沥地淌到地面。李异看了看首级,很贴心地将之转了转,使之面容向外,正对着下首的宗族首领们。
  “诸君,如何?”
  今日只有两条路走,或者遣子弟为吏,紧紧站在荆州军的身边,与张鲁一战;或者当场身首异处,以后万事无关。
  剩下的十三名宗族首领如何还不明白?他们心下砰砰乱跳,全都出列跪倒:“我等谨遵钧命。”
第二百九十七章
徐晃
  片刻之后,十余骑自荆州军的营地里飞驰而出,向着宕渠县城的方向赶去。
  按照汉家制度,入夜宵禁,城门闭锁,无县君、郡君出具的手令,任何人不得出入。但这十余骑,乃是宕渠城中豪强大家的亲信,当然能够出入自如。
  随着十余骑入城,悄然寂静的宕渠城里马嘶犬吠,微有声响。又过片刻,更多的骑士随着先前的十余骑狂奔出城,在淡淡的月光笼罩下,向城南那处新建的军营行去。
  而雷远起身站到军帐之外,眺望着那支手持松明、疾驰而来的骑队。他笑容满面地对身边的人说:“得到这些年轻俊彦相助,我相信巴西一定稳若磐石。日后左将军论功行赏,一定也不会忘记大家的这份心意。”
  他刚才以强硬手段震慑众人,一时间志气雄壮,说话有些不那么注意。冯贺随侍在旁,听得清楚,心里一紧:稳定巴西郡的局面,却是左将军论功行赏么?这位雷将军言语中虽然打着荆益携手抗曹的旗号,其实却并不将刘益州放在眼里。
  想着这些,众人皆逊谢道:“全赖将军威力,我们哪有什么功劳。”
  眼看那支骑队越来越近,雷远再上前几步,站到大帐和辕门的半途。此前召集这些宗族首领来时,雷远只在帐中相待,这时候却如此谦逊;非是厚此薄彼,皆因此刻众多宗族已经决心与己方合作,雷远身为主将,也该拿出应有的礼数加以安抚。
  这一晚上难免要做长夜之饮,还需得费心费力地应酬,务求收服其心,将他们的宗族力量彻底捆绑在己方一处。
  甘宁和李异二人懒得应付这些人物,早早地告退了,而雷远和简雍断没有抽身的道理。两人对视一眼,都生出将要上战场的斗志勃发之感。
  雷远不知道的是,就在距离他不足五里的位置,一片林木密集的丘陵地带里,令巴西太守庞羲望风退避、令蛮夷部落首领们信心百倍、将图大举之人,正在探看着宕渠城的内外形势。
  徐晃已经来了。
  徐晃身高近九尺,气度沉稳,须发非常浓密。他身上的戎袍原本是酱红色的,因为沿途雨淋日晒,变成了深褐色,外面披着件甲叶绵密的鱼鳞铠。因为夜色浓重,他又身处林木之下,于是炯炯有神的双眼被突出的盔檐遮挡了,这使他凭空生出几分高深莫测的观感来。
  过去数月里,徐晃的行动落在他人的眼中,着实也够莫测的。
  去年年末,他从邺城出发,与夏侯渊合兵讨伐太原贼。前后攻陷二十余座围屯,并克太原,屠了大陵城,斩杀帅商曜。
  战事稍歇以后,本打算息养军力,曹丞相军令一下,他又和夏侯渊星夜启程,自蒲坂渡河,进入关中。因为须得等待司隶校尉钟繇与关中将帅协调的关系,他在长安城下歇息了数日,这才得到许可继续南下汉中。
  前往汉中的道路是子午道,沿途悬崖绝壁,栈道奇险。人马不得不以绳索系腰,排成前后相继的漫长队伍,缓缓向前。就算沿途有张鲁派出的部下指点路途、供给食物饮水,这一程也走了足足二十余日,途中又逢霖雨,将士多有抱病,折损牛马畜力甚多。
  好在最终到达了汉中。张鲁亲自到汉中东部的南乡县迎接,并且就地划分了规模极大的营地,调运大量物资以作补充。
  按照曹公和张鲁议定的规程,之后徐晃就驻军在南乡,若有必要,也可率军向西,或者控制南郑、或者取代阳平关的防务。曹公事前说得明白,无需勉强推进后继的军事行动。只要徐晃这一支兵马驻扎在汉中,就足以对南方的刘璋、北方的关中诸将都造成威胁。
  徐晃于是沉下心来,仔细经营南乡,增设了攻守战具,整修了城墙破损之处,短短一个月里,就把南乡打造得犹如铁桶也似。而与他同行的丞相军祭酒、新任益州刺史杜袭则多次前出到阳平关,着手招揽益州士民百姓。
  但局势变化之快,超过了曹丞相的预料。徐晃在南乡驻军不久,就听杜袭传来消息,说什么刘玄德广遣使者在益州各地行动,渲染什么荆益联盟,携手抗曹。而刘季玉居然就被这种风声给影响了,已经遣使前往荆州,商谈下一步的合作。
  徐晃和玄德公交手不止一次了,深知这等英雄一旦羽翼丰满,必然就会成为可怕的大敌,如果坐视着荆益联合北上,自家这几千人放在汉中,未必经得住玄德公的一击。
  他与杜袭商议,都觉得非得先发制人,将汉中实控的区域尽量向南推,这时候推得越远,玄德公兵马来袭的时候,才能够有层层阻截、逐次后退的余地。
  至于用以着力的具体手段,杜袭会在阳安关,会同张鲁的部将张卫想想办法,而徐晃则直接通过米仓道南下,试图在巴郡有所收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5/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