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2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0/733

  刘璋的额头和脖颈处,冷汗突突地冒出来,他厉声问道:“难道是刘备?这厮安敢如此……”
  “不是玄德公!”张松连连摇头:“您看,玄德公正在那边,组织人手防御。”
  刘璋小心翼翼伏低身体,从黄权的肋下探出半个脑袋,于是看到刘备神色镇定地按剑立在厅堂正中,时不时地向身边扈从们吩咐几句。
  他又看到厅堂大开的门外,有十余名骑士忽然出现,狂呼乱喊着猛冲过来。
  “汉升!”刘备大喊道。
  刘备麾下那员叫作黄忠的老将疾步站到正门边上,把箭袋放在地上,开弓搭箭,瞄准冲过来的骑士就射。
  箭若流星,正中最前方骑士的面门,力量强劲的箭矢深深贯入头脑,将之从战马上掀翻。
  后方的骑士并不稍缓,继续向前冲锋。
  黄忠立刻抽箭再射。第二箭转而向着最前方一匹战马,正中其额头。体格雄健的战马哀鸣一声,前蹄跪地栽倒,在坚硬的地面连续翻滚几圈。
  战马栽倒的时候,马上骑士从前面飞出去,狠狠落地,随即被战马的尸体压过,惨叫了几声以后不动了。更后方的两名骑士勒马不及,也撞了上去,一时间人仰马翻。
  “这是怎么回事?哪里来的乱兵?我们的将士们呢,都在哪里?”刘璋颤声问。
  黄权叹气答道:“便是我们的将士作乱。”
第三百三十六章
家事
  “怎么回事?不可能!”刘璋愣愣地道。
  他固然优柔而乏主见,可身为乱世中割据一方之主,素来重视对军队的掌握。近年来益州变乱频发的局面,也确实培养了一支相对可靠的军队。
  此番随他到涪城的三万人马,分由刘璝、泠苞、张任、邓贤等亲信将领统带。而进入涪城的近卫甲士们,则是东州士中特别忠心耿耿的后起之秀李严、费观所部。
  这些将校们,都是历年来刘璋一手简拔的人才,刘璋深信他们的能力与忠诚。然而……偏偏就是在这样一支军队里爆发了兵变,乱军甚至攻向了两位州牧饮宴的大厅?
  他们有什么图谋?难道想把荆益两州的首脑一网打尽吗?
  刘璋瞬间心念急转,可他真不是脑筋敏锐的人,又缺乏在紧张环境下冷静思考的能力,于是越是努力去分辨情况,越觉得头脑混沌一片。
  就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更多的乱兵涌了过来,外界的喊杀声更加高亢了。莺莺燕燕的婢女们惊恐地叫喊着,从厅堂前方的几处角落里退避到后方,有几人躲到刘璋所占据的廊柱后面,几乎把刘璋挤了出去。
  这种挨挨蹭蹭的体感,往日里让刘璋觉得很香艳。可这时候他毫不客气地将那些女人推开,任凭她们尖叫着,向更后方跌跌撞撞地逃跑。
  他向后看看张松。张松的神情很古怪,除了紧张和惊恐以外,又带着如释重负地轻松感,看着自己的眼光全不似往常那般恭敬。
  刘璋模模糊糊地注意到了这一点,于是他转过身,一把揪住黄权,大声吼道:“这些兵卒为什么作乱?领头的是谁?”
  黄权扭过铁板也似的脸回身看看,扳开刘璋的手,迈步出外,从一名慌乱的益州军甲士手里夺过一把环首刀。
  他顶着刘备身边侍从警惕的眼光,沉声问道:“玄德公,眼下这局面,你有什么看法?”
  刘备摇了摇头:“公衡,与其问我,不如去看看作乱的究竟是贵军哪一部人马。他们数量很多,这一定是蓄谋已久的袭击。”
  黄权不禁苦笑。
  他是坚决反对招引刘备入蜀的,但他也不得不承认,刘备果然如传言那般待人温厚宽和。虽然黄权的言语几乎明摆着在怀疑刘备策动兵变、意图乱中取利,可刘备并没有愤怒驳斥,只是委婉地表示,这兵变规模如此之大,又将两家州牧全都牵涉在内,必然是益州内部长时间形成的阴谋。
  这倒也是。即便玄德公有什么谋划,又何必要把自己置于此等不测的险境?这些年来益州政局惨烈倾轧不断,此番居然闹到把荆州牧牵扯在内,也实在是肆无忌惮得够了。
  黄权不再多说什么,向刘备长揖为礼,随即迈步向大厅前方。
  这座大厅是利用原来宅邸的某处宽阔地基增建而成,地势较周边高出数尺,四周有围栏隔断。发生兵变以后,分散在各处的益州军甲士们纷纷向大厅靠拢,依托高处守备。
  而原本就在大厅外的一队荆州军甲士直接退入大厅。黄权注意到,他们的装备非常齐全,几乎每个人都携带了副手武器或者多余的弓矢,这时候正把多余的武器和甲胄分配给同伴们。
  在酒宴上谈笑盈盈的玄德公,这时候迅速着甲,有扈从为他戴上兜鍪,瞬间就转变为了雄武刚毅的军人……而自家的主君刘璋,这时候仍在廊柱以后瑟瑟发抖。
  黄权只觉胸口憋闷,说不出的难受。
  正在这时,忽听门外连声召唤,随即密集的脚步声响起,一拨益州军狂奔进来。这些人几乎个个带伤,衣甲皆赤,其中还有数人背负着难以行动的重伤者。似乎是急于摆脱身后的追兵,这些人来得颇显慌乱。直到退入厅堂以后,看到严阵以待的荆州甲士,他们才松了口气,有几名将士显然已经精疲力竭,摇摇晃晃地倒地。
  黄权眼利,注意到其中有一名个头很高的将校乃是自家熟人。
  他连忙抢前几步问道:“正方!发生了什么事!该你守着涪城,你做什么呢?”
  这将校便是今年在益州军政两途都崭露头角的新贵,此刻负责涪城城防事务的李严李正方。
  李严此前本是秭归县令,因为荆州方面军将不睦,弃职逃亡成都,旋即转任成都令。因他在成都令任上颇显文武才名,又擅长周旋在上司、同僚之间,所以短时间内得到刘璋再度提拔,两个月前更以之为直属亲卫的首领之一,更兼任护军,有督护益州军各部的职权。
  听得黄权询问,李严连声叫苦:“泠苞、邓贤两人所部突然暴动,上万人横冲直撞过来,事发仓促,我怎么拦得住!”
  “泠苞、邓贤所部暴动?”黄权猛吃了一惊:“这怎么可能?”
  李严踞坐在地,喘着气,欲言又止:“公衡,你听听外面的喊杀声,这难道是假的吗?你仔细听听,就明白了!”
  黄权一时莫明。他竖起耳朵仔细倾听外界的厮杀之声,终于给他听到了几嗓子呐喊,虽不清晰,却有许多人呼应,渐渐地俨然有点山呼海啸的意思了!
  那呼号声分明是这样一句话:“刘循公子做州牧!”
  黄权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竟然是刘循公子的意思吗?
  刘季玉虽然暗弱,他的长子刘循却是一个刚毅果断的人。因而近年以来,成都城里确实隐约有这样的传闻,希望刘季玉退位,将益州牧的职位交给更具人主风范的长子。可黄权无论如何没想到,泠苞、邓贤这样的宿将竟然会插手州牧的家事?这可就有大麻烦了!
  黄权顾不得再理会李严,大踏步地向厅堂以外走去。
  有人向他嚷道:“公衡,小心啊!”
  黄权根本顾不上这些。当他站到门外的时候,那隐约的呼声忽然清晰了起来,好像许多人都在这么喊,越喊越响亮,如同轰然潮水扑向了厅堂所在。黄权一时彷徨失措。
  在黄权没有注意到的后方,李严霍然起身,站入幽暗的厅堂内部,深深地行礼。
  不待李严说话,庞统上前一步,拉着他的肩膀,将他带到僻静角落:“正方,外面情况如何?”
  “荒唐!荒唐!”李严擦着额头的汗:“本来只是随便捏造了个理由,没想到弄假成真,响应的人越来越多。不少将士真以为,有人和公子刘循合谋了!这会儿泠苞、邓贤可能已经被乱兵挟裹,与刘璝和张任厮杀到了一处,这场乱子规模不会小。我的部下们不一定能支撑得住……得带上刘季玉,尽快离开涪城!”
第三百三十七章
忠诚
  庞统摆了摆腰扇,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
  在迫退东吴势力,几乎全踞荆州以后,玄德公的声威达到前所未有的顶峰,一跃成为天下反曹势力中的翘楚。此后出于雷续之的提议,玄德公更广遣人手,在凉州、益州等各地宣扬建立更大规模的反曹兴汉联盟。
  所以玄德公从来就没有考虑过在涪城挟持刘璋,然后强取益州……庞统和法正都提过这样的建议,但玄德公坚决认为,那样的手段殊无道义可言,必然会带来后患。在与曹操对抗的时候,始终需要申道义以扶天下、树恩德以收人心,而不是简单粗暴地鲸吞土地、人民。
  所以最终的决策,是在两家会盟的时候,制造一起威胁到刘季玉的兵变,然后玄德公出面维护其安全,随即打着扶持刘益州的旗号控制住益州军,再顺理成章进入成都。
  在此期间,亲近刘季玉的人们,可以看到玄德公对刘季玉的尊重,可以看到在荆州军力的支撑下,刘季玉依然是益州牧;而反对刘季玉的人们,可以看到玄德公掌握了益州的实权,大刀阔斧地重整秩序,最终将益州纳入到兴复汉室的大业中,使每个人都得到大展身手的机会。
  这个计划里负责在成都摇旗呐喊,继续为玄德公鼓吹的,正是法正、孟达那几位。只不过因为涉及军机,日常跟随在刘季玉身边的张松便不适合掺和在内,所以他所知道的,一直是最初那个仿佛鸿门宴的计划。
  负责在涪城直接制造兵变的人,自然便是益州士人当中最早向玄德公输诚的那一位,南阳李正方。李正方仅用了一年不到就从秭归县令攀升为刘季玉身边的护军,便是拿着玄德公赐予的大量金银财货,大肆行贿收买。
  此番掀起兵变的借口,乃是庞统、法正、李严三人反复推敲而来。这借口很有讲究,一来,不能使人联想到玄德公的策动;二来,也不能牵扯到益州以外的其它势力,以防益州士子当中出现大规模的动摇。
  既如此,刘季玉那位颇具干才的长子刘循,便被举了出来;明明本人完全无知,却忽然间成了煽动益州军内讧的主谋。
  李严自随同刘璋出兵涪城的时候起,就派遣了包括从弟李玮在内的不少精明干练的手下,在益州军各部暗暗煽动,并且一方面光洒钱财来诱引,一方面还准备了精良的武器甲胄以供乱军取用。
  这一操作甚是精密复杂,除了李严直接负责以外,具体实施策略出自于庞统的设计。庞统在周郎部下为南郡功曹的时候,为配合江东的入蜀大计,前后不知做了多少扰乱蜀中军政的预案。及至他转投入玄德公麾下,将这些预案进一步地完善,预期的成效也越来越显著。
  然而,李严毕竟是数月间火速提拔起来的军将,对益州军的了解终究浮于表面。他完全没有想到,益州军的内部早就已经人心浮动到了相当的程度。刘季玉过去这些年的碌碌无为,已经使得许多将领不满;这些人的情绪就像是一堆耸峙天际的庞大薪柴,只待一颗微小的火星就会燃起冲天火焰。
  当这场兵变真的发生以后,规模居然会像是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从一开始被李严暗中诱引的百数十人,到数百人,到上千人,到现在连泠苞、邓贤这样的益州大将也牵扯进去了?
  这帮人是不是傻?难道他们真觉得公子刘循策动了兵变?
  随着时间推移,李严甚至都没办法稳住涪城了,他的少量部队被乱军击溃。连他自己,都狼狈万分地退到了两家州牧会谈的厅堂,连连恳请尽快撤离。
  说到这等局面,李严满腹懊恼。此即所谓过犹不及,闹得太大,也一样是把事情办砸了。暗中投效玄德公许久,却没能将自家唯一的重责大任办到妥帖,这对李严来说,简直无法容忍。
  正在这时候,刘备悠然从侧面过来。
  他沉声道:“正方,局面如此恶劣,你却能够披荆斩棘,赶到这里来保护主君……你是真正的忠臣啊!事发仓促,我们所有人都措手不及,你又何必为了小小挫败而懊悔呢?”
  李严微微一愣:“玄德公的意思是……”
  庞统猛地跳了起来:“对对,正方打起精神!你是大大的忠臣,刘季玉还得靠你扶保啊!”
  刘备转身过去,大踏步地来到刘璋面前。
  刘璋还在瑟瑟发抖,他切切实实地听闻乱兵迫近了,种种可怕的想象已经充斥了他的脑海,使他愈发昏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0/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