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2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2/733

  此刻几名重要的将校原本各有值守,却全都不在岗上,跑去参加狐笃的宴请。而留守的普通士卒们无人管束,更加随意。
  虽说严颜反复叮嘱,要他们枕戈待旦、绝不能轻忽,又将城门处的守把人员增加了一倍还多,可长期来松懈惯了,实在很难立即调整过来。
  江州城北门,本该值夜的司马不在,实际负责看守的,换成了老资格的都伯王斌。
  王斌是犍为郡南安人,严颜的家族部曲出身。他年轻时凶暴善斗,战必突阵,刀下颇多亡魂;后来年纪渐长,体力渐衰,便转而做了郡兵的都伯,承担些不轻不重的军务。
  这时候王斌在城头来回踱步,偶尔向城外张望,只见到黯淡星光和不远处的起伏山峦。耳畔又传来江水拍岸的轰鸣声,这声响千万年来永不停歇,周而复始;白天城中人声喧闹的时候不觉得,到了晚间却变得格外洪亮,好像浪潮就在耳边响起那样。
  嗯?不对,江潮声中好像还混杂了些别的?
  王斌皱了皱眉,侧耳再听,又听不到什么声音了。
  正在怀疑的当口,城下忽然传来士卒们的叫嚷声。
  王斌绕到登城坡道处,附身喝问:“吵什么吵?”
  城下一个身形胖大的汉子尴尬地举手示意:“老王!没事,没事!”
  这人王斌认得,是数月前来到江州,专做往来商旅生意的屠夫。他自称是司州荥阳人,数年前从关中避难来益州,姓郑。
  听说郑屠夫背后有郡府里某位达官贵人的关系,因此很快就在江州城里站住了脚。他手底下又有十余条粗野汉子,都是杀猪宰羊不眨眼的狠人,连带着江州本地的城狐社鼠,也不惹他。
  近来荆州军经由江州入蜀,许是郑屠夫奉承得好,前后几番为大军提供肉食,得了许多赏赐,眼看着一点点抖起来了。
  为了生意方便,大概月余以前,郑屠夫在城东赁了一小块空地,用来屠宰;他自家住宅却是在城西,因此这段时间王斌夜晚值守的时候,常常看见郑屠夫带着手下们沿着城墙脚下回家,两人有时候打个招呼。
  仔细论起来,晚间城池宵禁,不许人走动。但这几日郑屠夫忙着供应城西荆州军的日常饮食,难免辛苦些,因此也没人特地去苛求他。
  王斌沿着坡道往下走了几步,便知道士卒们为什么喧闹。原来这会儿跟着郑晋的十余人,都不是空手。他们个个捧着大筐,筐里传出极其诱人的香气。
  王斌用力嗅了嗅,快步从墙台上下来:“什么好东西?这么香?”
  郑屠夫笑道:“明日荆州军就要启程,所以今日烤制了肉脯送去……然则准备得太多了,还余下不少,正好带给左邻右舍们分享。”
  听他说到这里,几名士卒嚷了起来:“索性是多的,留下几筐,让我们也尝尝!”
  王斌笑而不语。
  郑屠夫面露难色。
  他这种异乡来的商贩,再怎么精明能干,也不愿意和本地的郡兵闹得不愉快。当下眼珠一转,哈哈强笑道:“各位守城劳累,我供给些吃喝也是应该的。”
  当下他分出几个手下,把三五个竹筐提到城台下方避风的角落。
  王斌借着火光看看那几个筐,里面大都是温热的肉脯,还有个筐里居然摆着几坛酒。
  “这是?”
  郑屠夫做了个噤声的手势,招手让他过来,低声答道:“这是荆州贵人的额外赏赐……统共就这么些了!”
  王斌狠狠地咽了口唾沫,这可真叫人大喜过望:“老郑,多承你的人情!”
  守城值夜是苦差事,虽说天气还不冷,可难免又累又饿;有了这些,一晚上都能舒坦了。他向城头喊了两声,打算把另几名仍在巡逻的同伴叫了下来,一起分享这些美食。
  转回身来,却发现郑屠夫站在附近不动。
  怎么回事?难道这厮打算为这几筐肉食开个价?
  王斌有些不快,轻轻咳了一声,用比较威严的语气道:“老郑,此刻天色已晚,你……”
  正说话间,他觉得下腹一凉。那股凉气迅速无比地向上蔓延,从腹部到胸口,进而让他觉得自己全身都凉了起来。
  “呃……”他声音低微的叫了一声,下意识地探手去摸。只摸到了留在腹部以外的一把刀柄。他的手掌立即被自己体内喷出的鲜血完全染红了,鲜血是温热而粘稠的,但手掌却越来越冰凉。
  王斌的身体晃了晃,意识渐渐模糊。
  恍惚间,他感觉到郑屠夫搀扶着自己,亲切地大声道:“好好,我们一起吃喝!哈哈!”
  王斌站不住了,他的身体沉沉直坠。而郑屠夫拖着他,将他一直拉到墙角的黑暗处才松手。
  所谓的郑屠夫,自然就是雷远的得力部下郑晋。
  此前巴西蛮酋朴胡在宕渠城下搞了一出伪装夺门的把戏,却被郑晋一眼看穿;如今郑晋自己在江州夺门……不得不说,淮南积年老贼的手段,确实比蛮夷要漂亮许多,而江州郡兵的警惕性却太低了。
  强烈的血腥气在墙角弥漫开,好在城头风大,其余的江州郡兵们一时还闻不到这气味。
  郑晋随手提起一个竹筐,摇摇晃晃地走出阴影范围,还不忘了返身招呼道:“我这里还有多的,再给弟兄们分一些!”
  他一边走着,一边极迅速地扫视着城头上下。漆黑夜色笼罩之下,郡兵们陆陆续续赶来领取今晚的牙祭,而每一个来到城下的人,都会被各种各样的理由单独带开,然后再也不出现。
  如此高难度的行动,仅靠郑晋和他的部下自然不够。这数月来跟着郑晋在江州做屠夫的,还有雷远的另一名得力部下王北,又有罗霄、钱跃等人,全都在此。
  这十余人,都是经历过三峡小学的培训以后,特地挑选出的干练之人,个个都是庐江雷氏部曲都伯以上的军官。他们数月来不在军中,却硬生生往江州城里做了几个月的屠宰生意。
  这生意难道是好做的么?其中的辛苦实在不足与外人道也。
  这么辛苦,为的是什么?便为今日。
  毕竟不是战时,虽说严颜警惕,增加了守把城门的人手;可是晚间轮番值守,每一班也就这么些人,须臾之间清除殆尽。
  当间只出了一个岔子,有个士卒眼力太好,在拿取肉脯的时候居然看见了王北身上的血迹,当场就要大喊示警。好在王北当机立断,直接抽刀割喉。
  郑晋吁了口长气,这才觉得自己胸前背后全都是冷汗,而手上的鲜血一层层地覆盖,黏厚得像一副手套。
  十余人默契地比划了几个手势,再度分开。
  有人去城门处等待,有人登上城楼高处警戒,而郑晋快步站到城门上方,随手取了一支松明火把,大幅度地左右摇晃起来。
第三百四十章
噬人
  随着火光摇摆,城门下方响起了脚步声。
  郑晋毫不犹豫地将火把投下城去,瞬间看到了城下黑压压的人影。
  数量并不多,共计两百人。虽然雷远的部下现在包括三千兵马和同等数量的民夫,但真正能够抽调出来,执行奇袭任务的精锐,便就只这些。两百人全都头戴铁兜鍪、身披漆成黑色的重甲,他们沿着城墙边缘的沟阡默默站立着,就像是一群将要血腥捕猎的铁猛兽。
  站在队伍最前方的,是甘宁和丁奉。这两人,同时也是雷远身边最骁勇、最擅长乱战的将领。
  因为城门疏于养护,开启的时候,门轴发出吱吱嘎嘎的响声,在门洞里反复回荡。王北和罗霄连忙抵住门,不让它晃动。甲士们便侧过身,从半人宽的门缝里一一闪身进来。
  虽说早就把江州城内各处要地的信息传回军中,但这时候王北仍然仔细地替甘宁和丁奉指点方向:“这是郡府、这是武库、这是西面的郡兵大营,另外,狐长史在那座灯光明亮的楼里设宴招待城中文武。”
  他每指一个方向,便有一名将校站出来,示意承担这个方向的任务。最后甘宁颔首道:“按照计划,郡府归我!”
  与此同时,在城楼高处的荆州军将士眺望着荆州军营地的方向。他看到原本昏暗的军营忽然间明亮起来。最初是一点亮光,随即十点、百点,再到更多,亮光仿佛铺天盖地般地延展出去,从星星点点到数之不尽,照亮了半边天空。而整整一支大军的聚集号令,汇集成山呼海啸般的巨响,压过了澎湃江潮。
  荆州军的大部队将要行动了。
  营地距离城池不过三五里,这样巨大的声势,立刻惊动了其它几段城墙上的江州郡兵。他们在夜色中惊惶地互相询问,像蚂蚁一样毫无头绪地跑来跑去,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铛铛地鸣金示警。
  这名将士连忙嘬唇作哨,用尖利的哨响提醒城下的同伴们,可以不再顾忌声响,彻底打开城门了。
  接下去,荆州军将会在正对军营的江州城西门展开佯攻,另一支轻兵此时已经出发,须臾就能抵达北门。
  考虑到江州城中能够领兵的将校,大部分都在狐笃所安排的酒宴间上吐下泻,而郡兵们赖以作战的武库又即将落入丁奉之手……江州郡兵的抵抗毫无意义,能够聚集力量反击的,只剩下了巴郡太守严颜本人。
  而甘宁已率队深入到了江州城的内部,向巴郡郡府急行。
  此刻忽然遭逢惊变,城池里各处里坊都开始纷乱,一处处坊墙后面马嘶犬吠,人声鼎沸,有人不知所措地叫喊,也有妇孺在小声地抱怨。
  甘宁麾下的甲士们则分成并列的两支纵队,沿着大街左右前进,还有弓弩手一边前进,一边警惕地瞄着对面坊墙高处。
  某处里坊的坊门开着,几个人心慌意乱地跑出来,正撞见全副武装的甲士们,当场吓得连滚带爬回去。还有几名胆大之人从坊墙高处探身出来张望,手里抓着石头作威吓状,立刻就被弓弩手射倒。
  甘宁本人自恃武勇,依旧大踏步地走在道路中央。但他不得不承认,雷远提出的这种行军方式,既能以两侧的坊墙为依托,又能做到彼此掩护,特别适合城市巷战时的快速突进。
  与雷远越是熟悉,甘宁越是发现雷远与众不同的地方。这个年轻人的战争经验远不如当代的宿将们,指挥上千兵力规模的经历,更是寥寥无几。可他却偏偏懂得很多甘宁从来没想到的道理,虽然听起来觉得一鳞半爪,经常想到一出是一出,可这些零散的想法落到实处,却往往有着独特的作用。
  更不消说在具体的兵力运用层面了,这数千人各司其职、各自发挥:从数月前的人手潜伏,到南下沿途挟裹民夫扩充力量,以作为此时城西的疑兵,再到用沙摩柯搜罗来的丰厚物资来吸引地方文武的注意,还包括用狐笃这个益州人出面套近乎……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共同导向了夺取城池的目的。
  甘宁从不轻易服人,但他觉得,能做到如此地步的,便已堪称名将。此前他在江东的同僚,能够这般用兵的屈指可数。
  他非常确定,江州旦夕可获,所差的只是严颜的首级。
  随着他们的脚步,郡府越来越近,甘宁看到了正对校场的郡府正门。府门开启了半扇,十余名卫士正手持松明火把从府里出来。
  随在卫士之后的,便是严颜。
  老朋友,又见面了!
  甘宁仰天而笑,跟随在他身后的甲士们也都狞笑起来。这些被迫逃离益州的武人,几乎每个人都有漫长的故事;他们与益州军将的恩怨太多、太复杂了。此前因为两州协作,他们不得不压抑住自家的愤恨情绪,但现在,他们脚步铿锵向前,露出了野兽噬食猎物时那种凶暴表情。
  严颜一时没有注意到甘宁所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2/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