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733

  曹军以长枪长矛当先,再以戈戟之类施加啄击,迫得甲士们忙于防御;偶有前排士卒死伤倒下,身后的人立即顶上去填补留下的空档。
  山道上方的弓弩手们试图放箭打散曹军的队列,大部分箭矢却被盾牌拦下了;他们又推下原木和石块之类,这些重量巨大的物体沿着斜坡翻滚下去,有的撞击在曹兵的身上,将他们砸进更下方的山谷;有的停留在山道中央,形成阻碍;但曹军不顾阻碍、不顾伤亡,除了少数人站在原地开弓仰射还击,其余人继续向上方冲杀。
  随着种种武器与甲胄密集地碰撞砍击,呐喊声、嘶吼声接连不断,短暂的僵持之后,甲士们不得不步步后退。邓壹的位置在最前方,左右一旦退后,便将他暴露出来。
  曹兵从三面向他进攻,锋刃密如雨点攒刺而来。邓壹挥动长刀左右格挡,接连砍断了几根枪矛的长杆,但长刀也被崩出了豁口。他顺手丢了长刀,猛力抓住一根捅过来的矛杆猛力回拉。手持长矛的曹兵踉跄着跟出来,被他一把拽住挡在身前。
  敌方的数根枪矛毫不留情地继续刺过来,顿时在那曹兵身上开了几个血洞。那曹兵大声惨叫,手脚乱动,邓壹借着这个时机连连后退,重新回到后面己方的队列中。
  曹兵一鼓作气将阵线逼近转角处,继续向上进攻。
  顶在前方的什长葛云口中呼喝着,用加重的铁矛左右横扫,迫使曹军止步。但铁矛太过长大,挥舞到一个方向后难以及时收回。曹军后排随即有身手矫健的刀盾手弯腰扑前,挥刀斩他的腿脚。葛云急忙丢弃长矛撤步后退,却撞到后方的同伴身上,动作慢了半拍。血光暴溅之中,他的整个小腿几乎被齐根砍断,露出了断裂的骨茬。
  葛云大声惨呼倒地,那刀盾手合身扑上,又挥刀向他的头脸猛砍。第一刀砍在铁兜鍪上,把兜鍪打歪,第二下就正中他的面部,刀锋深深地嵌进了葛云的面门。拔刀的时候,浓稠的血液像是喷泉那样涌出,把森白的碎裂骨骼和软沓沓的面庞皮肉都向两边冲开了。
  曹军士卒继续向前冲击,两方的队列在此交错到了一处,转角处的局面顿时陷入混乱。将士们急促地进退纠缠,互相冲撞厮杀,就像是沸腾的岩浆汹涌翻卷着,没有停歇的时候。
  在两个转角以后、更高处的山道上,换过一身铠甲的雷脩双手抱肩,注视着下方舍死忘生的鏖战。在他身边,簇拥着雷远、丁立等数十名全副武装的军人。此前随他血战的骑士折损甚多,大部在跟后方休整,但以贺松为首的数人仍然随侍在列。
  在他们身边,还有若干士卒来回奔忙着,搬运来用于投掷的石料和原木堆在路边。这些东西消耗很快,须得随时补充才行。
  “邓铜不够稳健啊,不该给曹军机会的。”雷脩低声自语几句,又道:“葛云可惜了。我记得这厮本是汝南黄巾贼首何曼的部下,十二岁就敢上阵杀人,打过许多恶仗,是个好手……本来打算今年里提拔他做个屯长。”
  雷远点点头,他此前极少接触军务,因此不熟悉雷氏部曲子弟,但这个葛云,他倒是见过。前几日里邓铜在灊山大营的议事厅外拦截自己,跟在邓铜身后威吓的便有此人。不曾想时隔数日再见,便是亲眼看着他命丧沙场了。雷远不禁生出几分恻隐,却见身周数人均无悲戚之色。他顿时有些感慨,论及心志的坚韧顽强,只怕自己终究不如此等被乱世锤炼到心如铁石的武人。
  “如葛云这样的勇猛之士,邓铜手底下没几个能相比的。死一个,便少一分战力。接下去只怕会更艰难。”丁立沉吟道:“张辽所部阵列森严,进退有度,果然都是精兵。不好对付!”
  雷远问道:“邓铜只怕坚持不了多久。要不要让他们退后一段?”
  “不能退!”丁立道。他顿了顿,向雷远解释说:“正因为敌人势头很猛,这时候绝不能退。我们一退,他们必定尾随追击。到那时敌我裹在一处,只怕直到你我跟前都扎不住阵脚。”
  他转向雷脩,询问道:“小将军,不如让我派人去顶一顶吧,试试看能不能把曹兵打下去。先遏住这股势头,之后再想办法。”
  雷脩睨视他一眼。他知道丁立本人着实不以武勇见长,倒是部下有个叫丁奉的年轻队率极具勇力,凡是冲锋陷阵的事,丁立往往推给这个部下。但眼下的局面……雷脩想了想,决然道:“老邓既然吃不住,你的部下们也管不了什么用啊!还得我上!”
  “不可!”丁立、贺松等人先是一齐发喊,随即脸色都沉了下来。退守山道之后,双方的攻防便成了纯粹武力与勇气的比拼,生死决于须臾之间,没有半点腾挪余地。雷脩的骁勇远远超过在场诸人,他是应对这种局面最适合的人选。但这对于雷氏宗族事实上的继承人来说,太危险了。这位年轻的武将已经为所有人的安危鏖战了几个日夜,没有人希望他再去承担这样可怕的风险。
  雷远举手示意,有些啰嗦地道:“我们可以试试看调动更多的弓手……另外,在这里的战斗,到最后只是消耗人命罢了,对我们殊为不利。用箭矢迫退敌军,然后我们还是尽快退到擂鼓尖台地去吧;到了台地以后,曹军的兵马调动、后继补给都会出现问题……”
  “没用的。”雷脩摇头,刻意无视了雷远的后面许多句话。被雷远救援一次就够了,他并不觉得自己需要匍匐在幼弟的羽翼中作战:“如果正面投入的力量不足,只靠放箭没法迫退他们。何况,后面向上仰射的那些曹兵弓手,使用的步弓都是精品,射术也十分出众……这上头,我们占不了便宜。”
  雷远还想说几句,雷脩断然道:“不必再讨论了!”在这个时候,他的斗志仿佛永不熄灭的活火山那样熊熊燃烧,让众人几乎不敢直视。
  他召集众人,伸手指示着一处只有从上方才能分辨的隐蔽斜坡:“看见这里吗?我带二十人,从这里滑下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然后,你们往后面投掷柴禾火把,阻住后方曹军支援。等我把邓铜等人接应回来,大家再逐次抵抗!”
  众人一起躬身道:“遵命!”
  “老贺,你跟着我!”雷脩捶了贺松一拳。
  贺松咧嘴笑了起来:“是!”
  包括贺松在内的二十名甲士在最快时间内准备完毕,他们跟着雷脩,往斜向的山道下方走去。
  从他们所在的位置往下两三百步就是个弯道。通过弯道后,再下数百步便是邓铜所部与曹军拼死纠缠着的折角。山道的下方,隔着陡坡便是密集的曹军,时不时有一阵箭矢带着飕飕的风声从下方抛射而来,原本蹲在陡坡上沿的数十名弓箭手连忙退后到另一侧的崖底树丛中躲避。
  雷脩巍然不动,只抬手护住面门,一支箭矢打在他的精铁护臂上,发出锵然的声响,弹开了。他伏下身,半蹲着来到事先看好的那处斜坡边,向其余甲士们挥手示意,随即背靠斜坡,慢慢滑下。
  斜坡蜿蜒向下,两侧有嶙峋的岩石和灌木遮蔽身形,雷脩用双肘支撑身体,渐渐向下滑落,斜坡的角度越来越陡,他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快,而下方砍杀的声音、兵刃撞击的声音越来越响,就像洪流灌入他的耳里。几乎是在瞬息之间,他便挟带着被甲胄刮下的碎裂土块,冲进了曹军的队列中。
  一名曹军弓手的脚脖子正好被雷脩踹中了,他站立不稳,跌倒在地。雷脩拉住他的腿,一把拖近,短刀一抹咽喉,轻描淡写地取了他的性命。
  其余弓手们哗然大惊。雷脩挺身而起,短刀掷出,正中另一人的咽喉。弓手们纷纷丢弃长弓,取腰刀杀来,雷脩翻手拔出斜插背在身后的两把铁戟,劈头盖脸地轮番砍去。他身高臂长,膂力也远过常人,这一轮劈砍,每一下都用足了全身之力,铁戟卜型的头部噼噼啪啪地砸碎了刀身,砸碎了坚硬的骨骼,带起大蓬的血光。
  有个武艺精熟的刀盾手混在弓手之中,趁着雷脩不备,从侧面杀来,举刀探臂来刺。雷脩听风辨音,急侧身避开刀锋,右手短戟磕开盾牌,左手短戟反撩上去,在对手的小腹至前胸,开了个又深又长的血口。细长黏滑的肠子和污血混作一团球状物,随着他的短戟飞舞被甩出老高。那刀盾手惨呼而倒,雷脩飞起一脚,将他踢飞数丈,撞翻了稍远处的另一排曹军兵卒。
  山道狭窄,宽度大概只容五六人并行,雷脩一通厮杀之后,曹军队列便被隔断。其余甲士们趁机从陡坡一一滑下,排列成坚固的阵型。
  “小将军,你往上冲,下面的人交给我!”贺松大声喊道。
  与此同时,雷远等人将着火的树枝、木柴等物大量抛下。虽已是深秋时节,但山间多雨湿润,并不干燥,那些木柴燃烧时散发出浓密的烟雾和呛人的气息,瞬间弥散在整条山道中。更后方的曹军一时不敢向前,而雷脩大声呼喝着,趁机领人往山道上方冲击。于是烟雾之中,杀声轰然而起。
第三十八章
迫近
  山道中浓烟弥漫。虽时有山风呼啸而来,险险将之吹散,但上方的雷远等人不断地投下更多毕剥燃烧着的柴禾,尽量维持着烟雾翻卷蒸腾的局面。烟雾的弥散又带来刺激性的气味,叫人呼吸维艰,许多曹军士兵用枪杆挑开成捆的柴禾,心急的人甚至直接蹲下身捡取柴禾,转身往山谷中扔。这便更加搅乱了原本的阵列,一时间,就连往上方山道仰射的箭矢都稀疏了许多。反倒是上方的箭矢愈发猛烈,引起声声惨呼。
  雷远伏在一处岩石底部的旮旯,从上方往下看。
  丁立背靠着岩石以为遮蔽,扭头问道:“怎么样?”
  “曹军的队伍已经乱了,兄长甩开了他们,开始往上方进攻。你的部下们继续扔树枝柴禾,一刻也不要停……郭竟!”雷远扬声喝道。
  “在!”郭竟甲胄铿锵来到眼前,半躬身行礼。
  “你带人下去,尽快歼灭弯道处的曹军,接应兄长和邓曲长他们撤离。”
  “是!”
  先前曹军与邓铜所部纠缠,正面白刃相交的人数虽少,后面用来递补的部队却源源不断;因而纵使增援过去,也难免会被拖进消耗战的节奏中。但此刻后继的曹军队伍被阻滞,便可以行动了。
  郭竟也知时机稍纵即逝,立即如猛虎般沿着山道扑下去。跟随他的,是雷远部下的亲卫傅恩、宋景等人和雷远从本部部曲中精选出的壮士若干。
  山道的折角处,双方士卒们仍在抵近厮杀,或一人对一人,或数人对数人,彼此的队列完全不复存在。距离这群人还有十余步的时候,郭竟在奔跑中张弓搭箭,箭矢擦着邓壹的鼻尖掠过,一个正与邓壹撕扯的曹军士卒应弦而倒。他收起弯弓,拔刀继续向前,瞬间越过邓壹,又和另一名曹军斗在一处。山道折角处有个小小的缓坡,恰好提供了厮杀的空间,这二三十名武艺精熟而又骁勇的生力军一旦加入,立刻将局面扭转。
  丁立伸长脖子看看折角处的战局,又看看雷远,有些感慨地道:“远哥儿……哦不……小郎君属下这些人,都是罕见的虎狼之士。能得到这些猛士效死,恐怕不是一夕之功啊。”
  这话可就带着几分言外之意,像是试探。雷远估计,自己这些日子的表现终于影响到了某些人,如丁立这样的人说出这样的话,只是时间问题。只是,眼下并非能够分心的场合,于是雷远摇了摇头:“都是意气相投的伙伴而已……”
  下方山道传来的厮杀喊叫之声猛然增强,雷远扑回到岩石底部探看,喜道:“兄长杀上去了!”
  雷脩大踏步向前,迅速脱离了烟雾笼罩的区域,看到了前方的曹军。数十个士卒往山道拐角处闷头疾行,他们全神贯注于前方即将投入的厮杀,竟不知身后杀星已到。
  雷脩更不犹豫,揉身扑入曹军的队列之中。左右两把短戟一分,大砍大杀起来。在这种狭窄的道路上作战,敌人又是如此密集,他简直不用分辨,但凡锋刃所向之处,必定有鲜血飞溅,瞬间砍倒砍伤多人。
  随着他的大步迫近,强烈的杀气和斗志仿佛化成实质,压迫得对面的曹军士卒几乎喘不过气来。其余曹兵惊恐大呼着,有人往山道上方去躲避,却挤到密集的人堆里,反而无处退让,也有人回身反击,与雷脩杀在一处。雷脩仗着铠甲精良,顶着敌人继续冲杀,只偶尔闪过几处危及性命的重击,而其余的刀枪落在他甲胄的弧形表面,发出连续不断的铿然之响。绝大多数锋刃都滑开了,只有几杆枪矛砸在他身上,让他的身形晃动。雷脩的脖颈上、额头上青筋绽起,他咬牙低吼着,推搡开几根在面前晃动的枪杆,同时沉肱一撞,将侧面的一名曹兵撞得立不住脚,长声惨呼着,往山道边的峡谷中滚落下去。
  雷脩所带领的甲士也跟随着他猛烈向前厮杀,双方激烈格斗,密集交错着的锋刃和此起彼伏飙射的鲜血很快汇聚成了铁和血的漩涡,漩涡不断扩大,将越来越多的人命吞噬了。雷脩身前的这部分曹军中,除了往前方去投入战斗的,还有从前方替换回来休息的,包括一些不能继续作战的伤员。伤员们很多都躺在山道边上,等着战事告一段落后往后方转运;这时候他们被许多人践踏着,开始还发出痛呼,后来便渐渐没有了声息。
  雷脩踏着被鲜血浸没的砂土再向上几步,便看到了聚集在拐角处的曹军,以及和曹军猛烈厮杀的邓铜所部。
  他纵声大喝,加速向前奔走。
  两名曹兵被他的吼声惊动,翻身来迎。
  雷脩双臂探前,用短戟左右格挡劈来的长刀,足不停步继续向前,瞬间切入到右侧曹兵的身前,用右手短戟的尾端猛砸下去。这一下用力极大,短戟的尾端喀拉拉砸碎骨骼,整个没入胸腔。那曹兵连呼叫的机会都没有,立即气绝。
  雷脩来不及拔出短戟,直接松手,任凭短戟和连在一起的尸体软倒在地,随即转身双手握持左手戟刺击。左侧的曹兵正双手举刀将要下劈,身前破绽大露,被雷脩一戟正中下腹,登时两眼暴凸,怪叫着倒地。雷脩跨步赶上,再一戟割断咽喉。
  眨眼工夫,他连杀两人,从后方楔入到弯道中的人群里。遭到前后夹击,又被打散队列以后,不披甲胄的曹军轻兵完全无法对抗全副武装的甲士,很快就被砍杀殆尽。
  战斗迅速接近尾声。
  邓铜骂骂咧咧地将嵌入曹兵骨骼的缳首刀拔出来。邓壹用短枪支地,一瘸一拐地跳着,笑得倒是很欢。
  雷脩眼利,又在甲士们之中发现了郭竟的身影。他对这名勇敢的战士印象很深,立刻想到,这是雷远担忧自己的兵力不足,难以迅速消灭转角处的曹军,所以派出了亲卫相助。他摇了摇头,笑了一声:“多事的小子。”
  正在他稍微轻松些的时候,忽然听到山道的上方,同伴们慌乱地大声鼓噪起来。
  “他们在喊什么?”雷脩皱眉。
  抬眼看去,只见山道上方,原本努力投掷树枝柴禾等引火之物的士卒们,不知何时已被突然密集的抛射箭矢压得抬不起头来。雷远和丁立等几人借着岩石的阻隔,稍稍安全些;雷远冒着危险探头出去察看,随即向自己疯狂地挥着手,指着下方山道大喊大叫。
  雷脩急扭头,向来处的山道看去。
  烟雾终究不敌山风的吹拂,渐渐散去。雷脩一路杀来,所经过的山道尸横遍地;烟雾笼罩下,原本各种呻吟声、惊惶的嘶叫声此起彼伏。但这时候,这些声音都听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短促有力的号令声和无数甲片彼此撞击,最后汇成的连绵金铁之声,还有整齐划一的金属摩擦之声……那是强弩的金属弩机被扳动了!
  雷脩感觉到一股颤竦不可遏制地流动在全身。那种感觉,既是面对强敌跃跃欲试的兴奋,也是畏惧。
  雷脩用尽全力大声喊道:“趴下!趴下!”
  下个瞬间,强弩发射的崩弦之声贯穿耳膜,上百道银线撕裂了空间,覆盖了整片拐角处的缓坡。
  雷脩动作极快,在倒地的同时,顺手抓起一具尸体挡在身前,刹那间尸体连连颤动,已被几支弩箭射中了。转头回看,只见他和邓铜的部下们虽有甲胄护身,也在箭雨中死伤惨重。邓铜倒在地上,抬起的小腿被一箭掠过,让他又痛又怒地喝骂个不停。邓壹身上中了几箭,满身是血;他看看雷脩,却没有说话,显然已经不治了。
  没来得及遵照雷脩命令伏倒的甲士,大概有半数;这半数之中,又有半数中箭死伤。这些淮南群豪倾力挑选出的精锐,几乎立即失去了继续作战的能力和意志。
  雷脩知道,能够集中使用如此大量的强弩的,不会是此前的轻兵。曹军中真正用以攻坚克难的主力部队,已经上来了!他们竟然来得这么快!
  “邓铜,带上受伤的!赶紧走!”雷脩喊道:“我来断后!”
  适才雷脩辛苦鏖战,是为了迫退敌人,为邓铜等人争取撤退的机会;可惜曹军主力既至,他全部的努力便都白费了。这使得雷脩非常失望,甚至有些沮丧,但他立即打起精神,他提醒自己,战斗还在继续!这时候如果所有人一起撤退,必然遭到衔尾追击,以致于覆灭,必须留下善战之士,依靠个人勇力阻敌。这个人,舍我其谁呢?
  弩机上弦不便,临阵不过一波而已,接下去必然是敌军大举攻杀。雷脩用力将压在自己身上的尸体掀翻,摸摸四周,发现适才慌乱之下,短戟不知抛哪里去了,于是捡了一把缳首刀,一把短枪,然后猫着腰,快步避到折角靠山崖的那一侧。
  贺松居然没有受伤,他带着十余名甲士跟在雷脩身侧:“小将军,我们留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