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2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8/733

  在平台一侧,有座高大的塔楼。塔楼以巨石为基,极其牢固。一名文吏站在塔楼最上层,不断呼喝着什么。在他身后,两名仆役挥着不同颜色的小旗,指挥着装运士卒的船只一艘艘依序停靠到东面的石堤。
  一批批的士卒从船上下来。他们不在码头停留,直接从西面特别开阔的大道一路前进。他们将要进入宜都城西面的马鞍山军营,先完成建制归属的登记,然后再按照各自的职位级别和功勋,获得长短不一的假期与家人相会。
  按照这个安排,士卒的家属们应该在马鞍山军营那边等待才对,但盼望孩子或丈夫安全回归的情绪,催促着数以千计的人直接赶到码头附近。他们又不敢靠近,只能聚集在稍远处的山坡上,黑压压的一片。
  在这个距离上,其实看不见将士们的面容。但他们就是那么执拗地聚集在一起,站在寒风中默默地等待着。
  正在此时,靠在栈桥边一艘船只忽然遭遇浪涌,猛地起伏了两下,撞上了栈桥边的木梁。船上的士卒们顿时人仰马翻,因为马匹受惊冲撞,导致好些人落水,连带着周围的几艘船都乱作一团。
  这场景顿时使得将士家眷们也惊慌起来。
  在另一面的山坡上,有一支骑队正驻足观看军船入港的场景。
  骑队数量不多,大约三五十人,其中半数顶盔掼甲,武备齐全;还有些是少年模样,另有几人掩不住身姿婀娜,竟是女子。
  骑队最前方,有三个人并排。
  左侧一名胡须花白、满面风霜的武人轻提缰绳,向中间那位遮着面纱的女骑士道:“主母,宋水估计忙不过来,我去收拢下局面。”
  被称为“主母”的女骑士轻声细语地应道:“那就劳烦延叔啦!”
  庐江雷氏部曲中,被广泛尊称为“延叔”的,自然是最得宗主信任的老资格校尉王延王永明。而能被王延称为“主母”的,也只有雷远的妻子赵襄了。
  王延接令之后,带着数人催马下坡,直接登上石堤。
  他连声叱喝,先让已经登岸的将士加快速度离开,再勒令其它船只暂停靠岸。待到腾出石堤和栈桥上的空间,随即令人持长竹竿、大网兜,急救落水之人。好在此时江水并不湍急,落水之人最远的也不过被冲出去百十步,自己还竭力攀扯水草挣扎着。
  当这些人都被救起,原本站在塔楼上的宋水也匆匆赶到。
  他带来几件皮袍和毡衣让落水者穿上,又领他们往塔楼后面避风的屋子休息。近几年冬季的寒冷甚于往日,虽然没到滴水成冰的程度,但若直接被风吹了,必定要大病一场。
  待到落水者都进屋子里去,又有几名仆役奔出来,往火塘边的铜釡里勺了水端回去。
  赵襄知道,那铜釡装的热水加了花椒和生姜,想来每人喝一些,便无大碍了。
  现在麻烦的倒是那些军士的家眷,他们既不知道落水者是否都被救起,也不知道安置在屋子里的那些人情况如何。虽然看不清面容,可是许多人忽然就担心那是自己的丈夫或儿子,于是有人哭喊着,沿着山坡向江边跑,也有人往塔楼的方向奔去。
  但这奔走的方向恰好横过运输粮秣和军械的道路。他们一群男女老幼乱哄哄的,只怕要耽搁正事。
  赵襄叹了口气,转向自己右手边一人:“周先生,你可否去安抚下百姓?”
  周先生便是雷远的家宰周虎了。
  他的骑术不佳,这会儿停马在斜坡,总觉得随时有可能滚翻下去,于是伏下身体抱着马颈,额头上竟然淌着汗。
  虽然如此,主母有令,不得不从。周虎连声道:“是!是!我这就去!这就去!”
  说着,他策马便行,一路上在马上背颠得东倒西歪。
  赵襄身后的骑士们不禁连声轻笑。
  周虎有些书呆子气,但做事情素有章法,也格外细密周到。整座宜都城里的雷氏依附百姓和部曲家属,没有人不认识他的。有他出面,想必很快就能让人群安定下来。
  赵襄回过头,继续看着码头上的情形。
  雷远出兵入蜀前,将家中的事务托付给王延、辛彬和周虎。另外只告诉他们,若有大事,可以请出赵襄决断。
  但赵襄可不是那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怯弱女子,她随赵云转战南北,亲历过的厮杀场面只怕比雷远还要多些。数年前玄德公军溃于长坂坡的时候,她年仅十四岁,就能翼护两名幼弟,经历几番恶战从乱军中脱身。如这等女子,称一声巾帼英豪也不为过。
  汉朝时女性的地位原本就比后来历朝要高得多,再加上赵云疼爱女儿,陪嫁的侍女和部曲也不少。数月下来,整个庐江雷氏的内务竟然大部分都由赵襄决断,王延、辛彬和周虎顺理成章地成了奉命行事之人。
  随同在赵襄身后的侍女这时候笑道:“听说宗主只会在夷陵停留两天,然后荆北那边还有战事,或许还要去拜见关将军,日程紧张的很……所以光在此等候可不行,女郎何不召一艘船来,我们往夷陵走一趟?”
  “住嘴!”赵襄嗔怪一句,在面纱遮掩下的两颊泛起红晕。
  几名侍女并不在乎,彼此传着眼色,低声轻笑。
  距离他们丈许处的一名扈从忽然大叫起来:“宗主!你们看,那是宗主!宗主来了!在那里!”
  侍女们顺着那扈从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见到一艘小舟不知何时滑行到了码头边缘,靠近山坡的浅水区。船只尚未停稳,一名身着灰色戎服的青年便一跃上岸。
  那人可不就是庐江雷氏的宗主、赵襄的丈夫么?
第四百一十九章
发挥
  没错,是雷远来了!
  是我的丈夫回来了!
  赵襄觉得自己的面颊热得发烫,握着缰绳的手下意识地攥紧,以至于手背都发红了。
  她不是没有等待亲人的经历,数年前她从长坂坡脱身以后,坐在林地中等待父亲。那时候曹军喊杀之声震天动地,玄德公的部下丢盔弃甲,狼狈逃窜,林地以外视线所及,惟有遍地的尸体,血流成河。
  那时候玄德公自己都脸色惨白,却还抽出时间来安慰赵襄。而赵襄则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的父亲是天下无双之将,无论多么可怕的敌人,都阻挡不了他的快马长枪。
  那时候她也紧张,也期待,但那紧张和期待,和现在心中的所思所想相比,有太多的不一样。
  唯独有一项是一样的。赵襄现在确信了,自己的丈夫和父亲一样,都是能够致力于平定乱世的、真正的武人。
  赵襄听着身后的侍女们大惊小怪地叫嚷着,感觉心脏跳动得越来越快。
  她用力一抖缰绳,一溜烟地催马下坡。
  越过起伏的土坎,越过成片分布的灌木,越过绵延水畔的干枯蒹葭,赵襄风驰电掣般地纵马奔驰,直到雷远面前才停步。
  “呼……呼……”她剧烈地喘着气,面对着雷远。
  近处观看,她发觉自己的丈夫明显地黑了,颌下的短髭有点乱,颧骨凸起而眼窝深陷,似乎瘦了很多,好在笑容如旧,愈发英武。
  她竭力克制住自己的澎湃情绪,想要像一个端庄的妻子那样大方问候。可她张了张嘴,忽然就哭了起来。
  这场景落在雷远眼中,不能不为之感动;看着赵襄脸上挂满泪珠的样子,又忍不住愈加怜爱。
  此时,天色渐近黄昏,将坠金乌掩映在火红色的层云间,往江面洒落下的荡漾光芒,仿佛金鳞万点。
  雷远看看四周,小船穿越河洲间的芦苇丛靠岸,距离人来人往的码头有些远。身后只有李贞和几名扈从,这时候有的帮着船夫摇橹,有的正在船尾系缆,好像谁也没有注意自己。
  他心中有些冲动,于是向前半步,向赵襄招了招手。
  赵襄抹了抹眼角,略微附身向前,哽咽道:“郎君征战辛苦,身体可有……”
  下个瞬间,她便惊呼起来。
  原来雷远探出双臂,扶着妻子的腰肢,将她猛地抱下了马。
  雷远的右臂其实还缺点力量,赵襄未必就挣扎不开,但她顺从地依靠在丈夫坚实的怀抱里,只觉得温暖而安全,几乎连眼睛都不想睁。
  过了好一会儿,她问道:“听说曹军在江陵以北往来滋扰,军情尚紧,夫君怎么却有暇回家?”
  “益州已定,大军逐次折返,关将军兵力充实,足以从容展布。乐进之流此时妄图荆州,实不自量。夫人请放心便是。”雷远把面庞埋在赵襄的鬓发间,用下巴蹭了蹭她的肩膀。
  “嗯。”赵襄低声应了。
  又过一会儿,她忽然笑了一声,略微把身躯挪开些。
  雷远揽着她的腰,用力把她抱紧:“咦,你笑什么?”
  赵襄紧紧闭着眼,面颊酡红似醉:“回……回……回府里去。”
  “好。”
  雷远翻身上马,向赵襄伸出手。
  赵襄退后些,摇了摇头,微笑道:“扈从们带得有从马,一会儿就到。”
  雷远在马上挺直身体,往赵襄的来处眺望一会儿,失笑道:“这些扈从们哪里会来?他们又不是傻子,怎敢这时候跑来碍眼?”
  果然山坡那处,跟着赵襄来的骑队已经看不见了。别说是他们,就连李贞那几个,也都看不见身影。雷远坐的是艘小船,船蓬后头并没有多少空间。真难为那几人,竟能拥挤在船板上狭小一处。
  “来吧,上马,我们回家。”雷远再次邀请。
  赵襄犹豫了好一会儿,眼看天色将晚,这才应了。
  两人当下共骑一匹马,徐徐回城。
  将近夷道城的时候,赵襄无论如何都要下马。好在这时候扈从们适时地赶到,为赵襄牵来从马。
  夫妻二人并辔回城,到得太守府里,早有仆役提前备下热水,供雷远沐浴,之后又在卧室中铺陈小几,摆上丰盛饮食。
  他固然自奉俭约,自家饮食到底比外间的更合口味些,这些菜品,也都特意挑了他爱吃的。
  然而雷远持箸在案几上敲了敲,对仆婢们道:“饮食且放在这里。我困了,你们熄了灯火,都退下吧。”
  一宿安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8/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