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733

  一名身着浅灰色戎服,外罩披甲的青年快步来到雷脩身前,两人交谈了几句。
  也不知那青年说了什么,雷脩笑了起来,旋即挺身直立,视线横扫。
  张辽悄无声息地退后半步,将身形更深地隐藏进巨树的阴影中。他是勇猛绝伦不假,但如果自以为身处狭小的空间内,还可孤身与数十甲士格斗……那便不是勇猛,而是愚蠢了。
  “莫要耽搁,走!走!”青年人挥手示意。
  张辽目不转睛地凝视着他们,直到他们的身影消失在枝叶掩映之下,他才转过身往后。
  沉重的甲胄到底对行动有些影响,他有些艰难地跨过横贯过山路的一道道枝干,尽量快速地折返回弯道处的缓坡。沿途所见,巨木造成本方士卒的死伤数量着实不在少数。许多伤者都遭粗大树干砸中身体,以致肉眼可见明显的凹陷。这种情况,就算当场不死,只怕也坚持不了许久了。
  这样惨烈的情形让张辽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踞坐在缓坡边缘的一块岩石上,不言不语地瞑目休息。他的几名亲卫首领陆续从树木枝干间撤了出来,互相递着眼色,却无人敢打扰。
  好在没过多久,张辽就睁开双眼。一名亲卫忙问:“将军,是否返回山下,稍作休息?”
  张辽睨视他一眼,神情凶狠得仿佛将要噬人。那亲卫悚然退后,不敢再言。
  张辽厉声道:“传令,让朱盖急调绳索、斧斤,立即带人上来拖走这些拦路之物!”
  “遵令!”一名传令兵躬身接令急走。
  他想了想,又道:“传令,再调两百……不,把全部的弓弩手调过来,往山道以上放箭,掩护将士们清理山道。不要吝惜箭矢,我不喊停,箭矢便不能停!”
  “遵令!”另一名传令兵奔行而出。
  张辽环视身周,越来越多的亲卫甲士从上方退下来,有人带伤,有人甲胄碎裂,更多的人并无大碍,却流露出惊魂未定的神情。这些人都是随他南征北战多年的勇士,素日里锋刃及身而目不瞬的,但这会儿,显然需要有人给他们鼓鼓劲了。有几名甲士注意到了张辽的目光,不禁垂下头,为自己的狼狈羞愧无地。
  张辽抬手扯下碎裂的顿项,将自己整张脸露出来,随即大声笑道:“贼人也只能摆弄些小伎俩了,何足为惧?大家安心休息片刻,待到山道清理完毕,我们继续前进便是。”
  一名甲士单膝跪地,咬牙道:“将军放心,我们必定斩杀贼首,献于阶前!”
  “当然……”张辽拉着他的臂膊,让他站起来:“我们必定会胜利,我知道。”
  他抬头眺望山道的高处,眼神锐利如刀。
  而在山道较高处,雷脩与雷远等人聚拢在适才雷远藏身的巉岩之下,躲避着曹军毫不停歇的箭矢袭击。
  雷脩轻轻推开搀扶着他的雷远,双手支撑着膝盖,大口喘息。他感觉到全身各处像是被针扎一样的刺痛,眼前阵阵发黑,五脏六腑也说不出的难受。他张开嘴,荷荷两声,却没有吐出什么东西来,倒是脑袋愈发晕眩了。那种感觉,就像是头颅重有千钧,而颈脖无法支撑的样子。
  “兄长?”雷远看出他的状态很差,不安地唤了他一声:“此地不宜久留,我们须得尽快后撤。”
  雷脩没抬头,他猜测自己的脸色一定很可怕,下意识地不希望被别人看到:“奶奶的,刚才差点就死了。这个张辽真是……真是……唉,世上竟有如此善战之人!”
  “如张辽这样的熊虎之将,曹军百万之众里也找不出几个。兄长能与他斗得平分秋色,足可夸耀了!”雷远应声说道,又来搀扶雷脩。雷远并没有告诉兄长,当他和张辽接战不利的时候,自己有多么担忧紧张。他知道,雷脩现在需要的只是鼓励和信任。
  这一次雷脩没有推开他。在一众甲士的簇拥下,两人向山道上方走去。
  “邓铜怎么样?还有贺松他们呢?”雷脩问道。
  “两位都无大碍,就在兄长身后呢。”
  雷脩回身看看,只见两人面如土色地踉跄而行,邓铜有点瘸,贺松搀扶着他。他点了点头,又问:“上头那段山道,安排了何人守卫?还是丁立吗?”
  “丁曲长适才与率部与曹军弓弩手对射,部属损失不小,他自己的肩膀也中了一箭。我已令他带人直接撤退。”
  “那么……”
  雷远坦然道:“兄长,曹军以虎将为先锋,勇锐着实难当。我们不宜在此地与之硬撼,大家都退回台地去,借助天险而守,应该会更好些。”
  雷脩停下脚步,看了看雷远。
  擂鼓尖的二十余里山道中,只有一处台地可以安置兵力,而台地前后,都是陡直的高崖。众人早就预料将以台地为支撑,抵御曹军。只是在原本推算中,曹军攻到台地至少也要耗费两三天;却不曾想,才过了半日就支撑不住了。雷脩有些恼怒,又有几分沮丧,他犹豫了会儿,决定相信自己兄弟的判断力。
  “也好。”他自嘲地笑了起来:“我怕是得好好歇歇才能缓过劲。只靠你们,本来也抵挡不住。”
  “确如兄长所言。除了兄长,谁能是张辽的对手?”雷远叹了口气,搀扶雷脩的手臂加了把劲:“曹军只怕不会给我们多少时间,须得再快些。”
  巉岩下方,大队曹军调动的号令声清晰可闻,沉重的脚步声在山间回响着,隆隆不断,显示出一批又一批曹军正在不断补充入蜿蜒山道。更远处,在黯沉山峡间的曹军本营所在,背负认旗的传令兵往来奔驰,细如蚁聚的敌人随之调动起来。没人指望那几棵倒伏的树木能将他们拦阻多久,在张辽这样勇悍的主将率领之下,新的一波攻势随时可能展开。
  “那就走吧。”雷脩加快脚步:“接着的事,你且担待,让将士们都抓紧了!”
  “兄长放心。”雷远轻舒了一口气。既然兄长不再执拗于此,那么仗还有得好打,他立刻开始盘算后继的安排。
  在听到雷脩同意后撤的时候,甚至有好几名将士都露出了轻松的表情。那批突然倒伏的树木暂时阻断了曹军的攻势,但掩盖不了一个明显的事实:以张辽为首的曹军本队精锐不可以力敌,与曹军在较开阔地形硬扛,也不可能持续下去。所有人都松了口气,每个人都暂时沉浸在了苦战余生的喜悦里。
  然而无数箭矢划破空气的厉啸声忽然响起,曹军不知何时在山道下方聚起了极大规模的弓手队伍,开始猛烈地放箭。
  “小心!小心!”
  “快闪开!”
  在山道上勉力蹒跚行走的将士们惊恐呼叫着,扑向道路两旁躲避。
  雷远有点发怔,于是被雷脩猛拖了一把,踉踉跄跄地避到一处凸起的岩石旁。
  雷脩探出头张望了一下,而后继的箭雨仍在噼噼啪啪地落下来,大部分都漫无目的地扎在地面上,或者打在岩石上弹开了。雷脩晃了晃雷远,厉声道:“续之,曹军这么做是为了阻断我们的滋扰,他们马上就会清理山道,然后继续追击。我们不能耽搁……”
  就在这个瞬间,有一支来势劲疾的箭矢恰好越过了巉岩,以极大的弧度下落。
  雷脩在最后一刻感觉到了上方空气被破开时的震动,但他毕竟太过疲惫,也太过虚弱了,虽然有了警觉,却未能如往常那样及时躲避。
  于是,那支箭矢从他的盔甲缝隙里刺入,锐利的箭簇深深地扎进了他的后颈。
  雷脩并没感觉到痛。他只觉得有股透彻心扉的寒气突然涌入体内,使他身体的每个部分都渐渐凝固。太冷了,太冷了,他控制不住自己的双脚,斜斜地坐倒在地上;然后整个身体扑向了地面。
  雷远惊恐的喊叫在耳边响起,然后还有邓铜的声音、贺松的声音,还有其它的人,都在叫嚷着。
  有些吵,他想。他想起雷远小时候,即便受了再多的委屈,也总是很安静,不像其他孩子那样闹腾,怎么长大了以后会那么闹腾啊。邓铜又在闹什么呢?这厮最近擅作主张插手兄弟间事,惹得父亲不满,当我不知道吗?
  真是累,我要休息下。他有些烦躁,于是努力偏了偏头,把脸深深地埋在潮湿的泥土里。黑暗占据了他全部的视野,接着,一切都远去了,一切都安静了。
  他死了。
第四十一章
未来
  雷远看着雷脩倒在自己的面前。
  雷远大叫着,连滚带爬地扑上前去,翻过雷脩的身体,将之倚靠在自己的双臂之间。这位勇猛强悍的战士面容一如生前,身体还带着热度,但一根又尖又长的箭头从后颈贯入,切断了气管和血管,几乎透出前侧的皮肉。他已经没有呼吸了。
  他死了?他死了?在这一瞬间,雷远只觉得荒唐,觉得这根本不现实。像雷脩这样英勇豪迈的战士,就算死,也该死得轰轰烈烈,怎么可能死于一支莫名其妙的流箭,死得这样憋屈?死得这样毫无价值?
  可是这就是真的,这是事实。他弯下腰,发出了不知所措的哀鸣。
  雷远用尽全力把雷脩的身躯抱在怀里,伸手去摸他后颈处的箭矢,可随着他的动作,大股大股的鲜血从细小的伤口处喷射出来,染红了雷远的手,染红了大片的地面。雷远狂乱的收回自己的手,可是手已被鲜血染红了,又该放在哪里?雷远的手抖得厉害,他害怕那些血。
  无法形容的悲恸像是汹涌的海潮那样狂涌而来,淹没了雷远,让他透不过气。
  在这一刻,过去多年的所经所见,就像一副画卷,一幕幕地在眼前展开。雷远从来都不受父亲雷绪的喜爱,而雷脩作为兄长,却时时刻刻地维护他。他记得兄长带自己学习骑马的场景;他记得兄长与自己对练刀剑攻防的场景;他记得兄长不知从哪里搞来几本残缺的兵书与自己分享的场景;他记得当自己试着招募部属时,兄长在父亲面前为自己担保的场景。在这个世道,雷脩是为数极少的,让他感受到安全和温暖的人。
  在这样一个可怕的乱世,雷远不是没有见过尸骨遍野的情形,他深深了解每个人都随时面临最残酷的死亡,并且也发自内心的畏惧死亡。但他好像从没有真正担心过,因为他习惯了雷脩的存在,仿佛英武绝伦的兄长会永远挡在前方,为他劈波斩浪,排除所有的危难险阻。
  现在,雷脩死了。
  当死亡发生在自己亲近的人身上,雷远感觉有千万把刀在自己的胸膛里搅动,把自己的心一块块地割碎;又有千万只手,把心脏的碎片越攥越紧,直到攥得血肉成泥。
  恍惚间,有人驾着他的双臂,把他往后拖动。他双腿蹬踏着地面,想要止住,却离得渐渐远了。他看见邓铜像是一条受伤的熊,哀嚎着,在地上打着滚,用脑袋咚咚地撞着起伏不平的岩壁,直到满脸是血;他看见沉默无语的贺松一手紧紧地抱着雷脩的尸体,另一手握着拳,反复捶打着自己的胸膛,直到厚重的甲片慢慢凹陷下去。他的泪水不受控制地狂涌而出,模糊了他的视线,甚至也模糊了他的神智。
  好像只过了瞬间,又好像过了许久,忽然听到有人在他的耳边大喊:“小郎君!你这样不行啊小郎君!你要冷静点啊!”
  雷远茫然抬眼,看到郭竟焦急的面容。
  他突然暴怒起来,猛地甩开拉拽,对着郭竟纵声大吼:“我让你去接应的!我让你去接应的对不对?你为什么先回来了?你说啊!你为什么先回来了!”
  郭竟如受重击地倒退两步,脸色变得惨白。
  “小郎君你说什么呢!是小将军下令让老郭回来的。后来的事和老郭没有干系啊!”王延抱着雷远另一只胳膊,大声喊着。他又对郭竟厉声喝道:“你愣着做什么?小郎君说胡话呢,你不知道吗?快过来,带他走啊!”
  于是郭竟再次扑了上来。
  雷远竭力挣扎。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挣扎,只是下意识地、狂乱地扭动着,仿佛这样才能把胸中的毒火释放出来,否则就会烧死自己,烧毁身边的一切。而部属们死死地抱着他,一个人不够,就两个,三个,四个。他们连拖带拽地将雷远带离这个危险的地方,尽量远离随时可能追击上来的曹军。
  当他们退到再上一层山道的时候,同时也把混乱和惊吓带到了应当据守在那里的士卒们中间;雷脩的死讯给所有人带来了极大的震动,使他们失魂落魄。于是,大规模的动摇就不可避免了。还没有等到命令,几乎所有人就开始撤退。有组织的撤退很快又变成了无序的奔逃。这时候,没有人想到该怎么应对后继的战事,他们都丧失了作战的信念,只是下意识地狂奔而已。
  一口气奔走了数里,越过了一道山梁,直到山体遮蔽了他们的视线,完全看不见曹军将士身影的时候,这些人才慢慢地平静下来。
  太阳不知什么时候跃出了浓云,然而阳光并不让人感觉温暖,反而蒸腾起地面的湿气,引起憋闷心悸之感。这一段路所经的山势略为平缓,道路也好走些;可是从清晨到现在,他们先是战斗,然后又不停歇地在险峻山路上攀爬奔走,加之悲恸的情绪也消耗了他们太多的精力,每个人都觉得力竭了,脚步越来越沉重,行进的速度越来越缓。
  “放我下来。”雷远突然说话。
  郭竟和王延试探地看看他布满血丝的双眼。雷远侧过脸,重复道:“放我下来吧,阳光太刺眼了。”
  “是!是!”部属们将雷远扶到路边,让他背靠着一株老树,慢慢坐稳。其他人围着雷远所在的位置,也陆陆续续地瘫坐下来。老树上几只野鸟被人群所惊,拍打着翅膀,发出粗噶的叫声,飞远了。
  郭竟习惯性地为雷远整理翻卷起的皮甲,手伸到一半,又有些犹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