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733

  “老郭,刚才我是昏了头。”雷远握住他的手,叹了口气:“那些胡言乱语,唉……你千万千万不要放在心上。”
  郭竟红了眼眶。他单膝跪地道:“小郎君,我都明白。”
  王延取了盛水的革囊过来,递给雷远。
  雷远一手接过,咕咚咕咚地灌下半口袋。他感觉到冰冷的水漫过干裂起皱的嘴唇,透进枯焦的五脏六腑,顺着每一个撕裂的伤口流淌,将那团沸腾的火焰慢慢地压了下去。
  他深深地吐了口气,看看身周众人。即使经过了这场心慌意乱的奔逃,数十名甲士依然紧跟着,他们适才只有半数随郭竟参与作战,死伤若干,总体损失并不大。熟悉的亲卫里,少了宋景,他应当是在曹军第一波强弩射击时就死了。其余俱在。再看看周边环境和自己所处的位置,依然是在山道上,距离梅乾占据的台地,大概还有十里。
  或许他目光散乱四处观瞧的样子太过不堪,王延忍不住拍打了一下他的面颊。
  啪地一声,很痛。
  “小郎君……”王延叹气道:“这样下去,会有大麻烦。你得做点什么。”
  雷远点了点头。
  “邓铜呢?贺松呢?还有……我兄长呢?”
  “应该就在后面不远,隔着山坡。他们再走几步,我们就看见了。小将军……被他们好好携着呢。”郭竟答道。
  雷远顺着郭竟指示的方向去看,只见到沿着地势蜿蜒的山路,还有密布道路两旁的、半人高的萋萋荒草。
  “还得稍等片刻。”郭竟连忙解释。
  “嗯。”雷远稍许沉吟,又问:“丁立和他的手下们,到了哪里?”
  “丁曲长带人折返回去了,陪着邓铜他们一起。”郭竟道。
  “怎么回事?”雷远皱起了眉。
  郭竟近前一步,小心翼翼地低声道:“丁立临去前交待我说,前途多舛,只盼小郎君能够应付得当。为防别有用心之人刻意碍难,他先出面看住……看住小将军的遗体。”
  丁立真是个聪明人。
  雷脩已经战死,除了雷远以外,雷绪虽然另有二子,却都没有成年。而雷绪的身体状况,恐怕也很难坚持到幼子成年了。如果庐江雷氏的宗族不散,雷远几乎是必然的继承人。但问题在于,雷绪年迈,雷氏家族用于慑服淮南群豪的威望本已摇摇欲坠;如今雷脩战死,他们又失去了与曹军抗衡的凭藉。
  雷远此次带人救援,最首要的目的就是救援雷脩。然而战局崩溃了,雷脩战死了,雷远的任务也失败了。如果向前追溯的话,正是雷远出兵六安的建议使得雷脩置身险境,于是这些失败,可以说从头至尾都和雷远脱不了干系。所以,当务之急是控制住雷脩的遗体,从而尽量减少这一话题对雷远的影响。
  这件事情,丁立已经去办了。
  但还有更多的难题需要一一解决。对雷远本人而言,这场惨痛的失败会毁掉雷绪对他的信任,毁掉过去这段时间里他努力赢得的一切;对大局来说,这场失败会毁掉庐江雷氏勉力维持的局面,进而使得灊山中的数万民众濒临绝境。这是毫无疑问的、毁灭性的打击。雷远感觉寒冷刺骨,好像自己被埋进了冰层,而且还会有重重的冰山会倾泻在自己的头上,最后把自己淹没、碾碎。
  几乎可以确认,无论对内对外,惨烈的未来都才刚刚开始。今后数日里,雷远所面临的将不仅是曹军,还有因为畏惧而动摇的软弱者,和不顾一切攫取自身利益的野心家。旧的敌人,依旧是敌人;而原先的战友、伙伴,随时可能变成新的敌人;所有这些,都会像噬人的猛兽,张牙舞爪地扑向这位年轻的,缺乏准备的雷家小郎君,争先恐后地将他摧毁。这时候,雷远稍有应对失当,就必然迎来粉身碎骨的结局。
  怎么应付?雷远还没有想清楚。能够挺过去吗?雷远没有把握。
  但丁立却像是很有把握的样子。他比其他人更早地做出了选择,成为了雷远获得的第一个有力支持者。或许雷远应该为此感到高兴,但他无论如何都高兴不起来。雷远从来都厌恶水面下的争斗,在过去的数年中,他甚至有意识地规避这些,却不曾想到,最终竟然是自己兄长的身亡,迫使这些东西浮到了水面以上。
  “前途多舛啊……”雷远默然片刻,终于长长地叹了口气。伴随着吐出这口浊气,他把悲痛、动摇和惶惑也驱逐了出去。他握紧双拳,一点一点地挺直身躯,挺起胸膛。
  兄长已经死了,从今以后,没有人再能够成为雷远的依靠,他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在这个噬人的乱世中挣扎着活下去。进而,还要带着身边的人活下去;带着愿意相信自己、支持自己的人,一起活下去。这样的未来必然充斥着千难万险,但他忽然间不再觉得畏惧,反倒是充满了迫切。他迫切地希望面对所有困难,并且将它们一一粉碎。
  “丁立、邓铜、贺松他们,都在后头。那么,还有任何人在我们前头吗?”他又问。
  郭竟等人尴尬地对视一眼。
  “没有了……我们是行动最快的。”王延道。
  很好,也就是逃跑得最快的。雷远点点头。
  王延问道:“擂鼓尖台地是梅乾带人在驻守。他们还不知道现在的情况,是否要派个人,先去通知他们?”
  “不必!”雷远注视着王延等人,加重语气道:“我们不要派人。如果有其他人试图越过我们通知梅乾,也一律拦下来!”
第四十二章
再战(上)
  王延待要说什么,忽听得山道后面脚步噔噔。
  郭竟起身向前几步,手按刀柄,却见来的是丁立手下一个叫郑高的什长。
  郑高带着一溜烟尘,狂奔到雷远身前,想要张口说话,却呼哧呼哧地猛烈喘息着,半天挤不出一个字,身体也摇摇晃晃,像是要倒下来。郭竟见他脸色都快发紫,连忙上前扶着。
  郑高缓过一口气,才勉强道:“小郎君,曹军已经打通道路了!他们……他们很快就会追上来!”
  “这么快?”郭竟吃了一惊:“小郎君,我们快走!”
  雷远面无表情地低声道:“不要急。”
  “可是……”郭竟还想再说。他并不畏惧敌人,只是担心雷远的安危。
  然而雷远厉声叱道:“听我的,不要急!”
  雷远的声音并不洪亮。可是伴随着这句喝令,他暴睁双眼,仿佛锐利的光芒随之绽射而出,令人生畏。
  郭竟情不自禁地后退了几步。恍惚间,他似乎回到了那个紧随在雷远身后,冲向曹军万众之中的夜晚,再次感觉到了在雷远的话语中蕴含的强大意志。而那种意志瞬间就赋予了他继续坚持的勇气,他对自己说,相信小郎君,只要相信小郎君就可以了!
  雷远取过一个水囊,递给郑高:“喝几口水,慢慢说。”
  郑高抢也似地接过水囊,咕咚咕咚灌了半袋子水下肚:“启禀小郎君,丁曲长在撤退时,留了人原地观察动向,一旦曹军越过阻碍就燃起狼烟示警。你看!”
  顺着他指点的方向,果然见到之前据守山崖的方向,一缕细弱的烟尘袅袅升起,旋即被山风吹散了。
  雷远又问:“这道狼烟,升起有多久了?”
  “怕是有一刻左右。”
  “一刻左右。”
  若是在平坦的道路上,这一刻时间,便足够曹军杀到跟前;但此刻山道险阻,曹军实际行军速度必定有大幅的减缓。雷远笑了笑,道:“告诉所有人,尽快收拾甲胄武器。”
  王延皱起了眉,上前一步低声道:“小郎君,只要我们动作快些,足够在曹军赶上之前到达平台,何必……”
  郭竟一把拉住他的手臂:“小郎君自有分寸!”
  “确实有些想法。”雷远向王延微微颔首:“不过,你们不必急躁。先等后队赶上来,再作商议。我只要你们做好准备。”
  郭竟王延齐声应道:“遵命!”
  他们转身冲向其他人:“都听到了没有?起来!起来!拿起你们的刀枪!”
  将士们立即起身,有些人互相帮忙束紧铠甲,有人包扎伤口,也有人顶着他人鄙视的眼光,拿新到手的刀枪挥舞一下,试试轻重。刚才短暂的逃亡过程中,这几人丢弃了手上的武器,不得不向携带副手武器的同伴求助。好在多余的兵器还足够分配,倒也没人赤手空拳。雷远目光扫过,便知道自己最信任的亲卫们虽有折损,此刻尚余十数人在列。这十数人没有辜负自己一直以来付出的心血,明显比其他人更加镇定,甚至有人迎着雷远的目光,露出了跃跃欲试的笑容。
  当邓铜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从山坡后面兜转过来之时,看到的已是一支整齐有序的军队。他们沿着山道的外侧一字排开,虽然规模甚小,可气势威严肃然,并不能看出刚刚遭受过失败的样子。
  这情形使得邓铜错愕了一刹那,但他遭到悲痛折磨的头脑来不及细想,嘴皮子动得却很快:“小郎君跑得真够快啊……可曹军也不慢,估计很快又会赶上来了。你打算怎么办?”
  说话的时候,他密布血丝的怪眼往上翻着,充满轻蔑和挑衅的意味。
  这匹夫安敢如此无礼?郭竟王延等人顿时色变,数十人同时踏前一步,身上的甲胄与武器锵然作响。
  雷远立即抬手示意,郭竟等人又一齐退回。
  雷远不在乎邓铜此时的无礼。他能够理解,因为雷脩的死,邓铜现在显然处在缺乏理智的状态;他更知道,自己与雷脩的血缘关系,并不能保证自己理所当然地获得雷脩部下们的拥戴。尤其是在这危急时刻,选择一个错误的首领,就等于选择了死路。这些经验丰富的战士们有他们自己的判断标准,谁也不会把性命随意托付给别人。
  “邓曲长和兄弟们,先歇一歇吧。”雷远淡淡地道:“曹军总归还没到,你们可别先累倒了。待丁曲长他们跟上来,大家再定个章程。”
  “歇一歇?胡扯什么呢?”邓铜吃惊地瞪大双眼:“郑高那厮没有告诉你,曹军快要追来了吗?”
  雷远道:“他说了,我知道。”
  邓铜一瘸一拐的脚步丝毫不停,从雷远的身前粗鲁挤过:“那还不快走?先去平台那里和梅乾汇合,别在这里摆甚么架子!”
  雷远并不恼怒,他甚至配合地退后半步,给邓铜让出前进的空间来。直到邓铜走出数步以后,他才轻声问道:“邓铜,你这么怕死么?”
  这轻轻一句,随着呜呜作响的山风,恰好飘入邓铜耳中。
  “混账!你……你说什么?”邓铜暴怒转身。
  他的虬髯根根竖起,使得原本巨硕的身躯仿佛大了一圈,整个人就像一条人立而起的灰熊那样,气势骇人地迫近雷远。不可遏制的怒火使他双拳握紧,微微颤抖着,雷远甚至还能听到他紧咬牙关发出的格格声。
  “我说……”雷远徐徐道:“你这么急着逃命,是因为怕死么?”
  “我没有逃!我也不怕死!”邓铜大喝。
  雷远感觉自己被喷了一脸的唾沫星子,他用戎服的袖子擦了擦脸,仰面向邓铜说道:“邓铜,你是我兄长最仰仗的得力部下。近几年来,你披坚执锐,无役不从;我兄长也视你为左膀右臂。然而现在,我兄长方才战死,你就丧失斗志,带着败兵,带着我兄长的遗体亡命而逃吗?平台那里,还有大约两千人据守,你是希望这两千人都看到你畏怯懦弱的姿态吗?如果我是那两千人中的任何一人,当场就会问你,小将军战死的时候你在何处?你为什么没有奋战到底?你怎么有脸活着回来?”
  “我没有逃!我只是……只是……”邓铜只觉得熊熊怒火冲头,几乎要把自己的脑浆都煮沸,把自己烧成灰。他大嚷着想要为自己分辩,可他本就不是头脑灵活的人,这时气极怒极,竟然说不出完整的话来。
  “你只是什么?说啊。”雷远问道。此时丁立一行人山道后面赶来,队伍中有几人抬着一付用枪矛捆扎成的卧具,雷远知道,自己的兄长就在那里。于是他平静地指了指那个方向:“你有什么辩解?如果不愿意对我说,那么,或许可以对我的兄长说说?”
  邓铜瞬间大恸不止。
  雷脩的死,早已使邓铜的内心充满自责。在邓铜想来:若不是因为自己作战不利,小将军原本无需亲自上阵;若不是为了掩护自己撤离,雷脩也不必与张辽艰苦鏖战;若不是因为战斗消耗了雷脩太多的精力,他又怎么会避不开一支抛射的箭矢?当雷脩战死以后,邓铜觉得,自己心里有什么东西轰然坍塌了。所以他崩溃了,他只想离开这里,于是丧魂落魄的奔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