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733

  当雷远尖锐地指出这一点时,强烈的羞耻感冲刷着邓铜,使他不由自主地扪心自问:我真的不是逃跑么?真的不是胆怯么?真的能够面对其他人么?真的对得起小将军吗?这些问题太难回答,又再度引起他的哀痛。胡乱喊了几声之后,邓铜瘫坐在地,他的眼泪哗地流淌下来,与脸上的血污和灰土混作了一团。
第四十三章
再战(下)
  “小郎君,邓曲长并没有要逃亡。”贺松排开几名士卒,站到邓铜的身边。他拍了拍瘫坐在地的邓铜,又向雷远躬身行礼:“咳咳……这里并无贪生怕死之人,也没有任何人想要逃亡。我们只是以为,曹军来势凶猛,须得汇合梅乾等人,才能与之抗衡。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小郎君,这本也是你的想法,你亲口对小将军说过的。”
  只不过隔着奔走数里山道的时间,贺松已经憔悴得不像样子了。这名相貌威严的军人好像突然瘦了一圈,胡须也乱糟糟的,不复平日里严整的姿态。
  雷远对贺松保持着足够的尊重,他略侧过身,以示不敢受贺松的拜礼,也不再纠结于对邓铜的责问:“贺曲长,如果兄长尚在,我们应尽快退至平台占据险要。但现在兄长离世,那么直接退至平台这个举动,对你,对我,对我们所有人,都太危险了。”
  丁立也匆匆从后面赶上。他的肩膀中箭之处被胡乱裹着,于是只能摆着另一只手走路,看起来摇摇晃晃。此前他正指挥着士卒们将雷脩的尸身抬过来,安置在一个较稳妥的山崖凹处。这时正听到雷远言语,他连忙问道:“小郎君,您的意思是?”
  雷远刻意让自己不去关注雷脩的尸身,而是集中精力在眼前的谈话。他苦笑道:“两位怎么会不明白呢?这些日子兄长率军断后,纵使战局不利,也从未有性命之忧。然而我们几个带人来援,才一天的工夫,兄长就命殒疆场。这算是什么事?两位有没有想过……你我等辈怎么去向他人解释?你我等辈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当这消息传到家父耳中,他的雷霆之怒,会落到谁的身上?谁能承受得住??”
  雷远踏前半步,看看脸色惨白的贺松,再看看起初较轻松,渐渐越来越严肃的丁立。他略微压低嗓音:“平台那边,现在有来自各部的混编士卒将近两千人,人多口杂。如果他们猝然见到我们溃退而还,再听到兄长战死的消息,必定群情汹涌,甚至有可能哄堂大散。这对之后的战事有什么影响,暂且不提。问题是那两千张嘴!他们奔回大营去以后,会怎么传这件事?谁知道宗主那边,会听到什么样的风声?到那时候,你们指望会有在宗主面前申辩的机会吗?”
  虽在萧瑟山风吹拂之下,丁立和贺松二人却都额头冒汗。
  静了半晌,贺松忽然反应了过来:“不对!”
  他挺起胸膛,双手抱肩,站直了身体:“小郎君莫要欺我。”
  雷远面色不变:“贺曲长,我并无此意。”
  贺松连连冷笑。他讥诮的眼神盯着雷远,像是要把雷远撕扯成碎片:“小郎君,当时曹军压境,宗主有意带领民众转移。向宗主提出,以少量兵力前据六安,籍此威吓曹军,拖延时日的,是谁?”
  “是我。”
  贺松又问:“此前数日,小将军抵抗曹军大众,且战且退的时候,宗主再次召集军议。陈兰提出,必须聚集重兵驰援,唯独有人反对说,重兵无用,只需要精锐若干,足够救援,这个人是谁?”
  “也是我。”
  贺松忽然暴怒:“那么,害了小将军的人不正是你吗?你有什么资格威胁我!就算宗主降罪,也该先要你的脑袋!”
  雷远深深叹气:“贺曲长,你说的那些,我当你是气急胡言。局势如此,我们每个人都竭尽所能去应对了,至于最终的成败结果,谁能逆睹呢?何况,你说的这些有什么用?你便是恼我到了天际,我终究是宗主的骨肉血脉之亲……宗主就算要追究我的责任,也先砍你们几个人的狗头,为兄长陪葬!有麻烦的是你们,不是我!”
  “你!”贺松目眦尽裂。
  丁立慌忙将他抱住:“老贺,莫要如此。消消气消消气,且听小郎君说完……”
  他们都知道,雷远说的没错。宗主身为江淮间诸多豪帅的首领,靠的可不是宽厚仁慈。过去那么多年头里,因为种种原因犯在宗主手里,最后死无葬身之地的人,绝不在少数。如今小将军雷脩战死,这是天塌下来也似的罪责,宗主绝不可能宽容,甚至祸及家人亦未可知。
  “当日宗主调遣兵力断后的时候,令我和刘宇为副手,现在小将军和刘宇都战死了,只有我活着。本来也没脸再见宗主……”贺松忽然泄了气。他拔刀出鞘,把刀尖往下,深深扎进地里,惨声笑道:“还有什么好说的。你们快撤吧,我留在此处断后……将来宗主若是降罪,你们就说我护主不力,羞愤战死,我不介意的。”
  “放你娘的狗屁!”这种沮丧的姿态使雷远突然恼怒起来,他一把揪住贺松的衣襟,用力如此之大,以至于这条顶盔贯甲的汉子几乎站不住脚:“你是武人,武人要有武人的样子!不要满脑子的死。你死了,对局势有半点好处吗?你给我听好了。我有办法!我有办法!你听我的,我们打赢曹军,行不行?”
  一向文质彬彬的雷远突然展现出极其暴烈凶悍的一面,这使得贺松猛地怔住了。他恍惚觉得小将军并没有死,依旧还像从前那样,粗鲁地喝骂着,却能让身边的将士们安心。
  雷远冷静了一点,手上的力气稍微减弱:“要么做个罪人,回去死在宗主的刀下;要么做个蠢货,毫无价值地死在曹军的刀下;要么提起精神,和我一起打退曹军,为所有人找出条生路来。曹军将至,我没有时间和你纠缠下去,这三种选择,你选哪一种,现在就告诉我。”
  竟然还有可能打退曹军吗?打退曹军之后,就有生路?看他言之凿凿的样子,竟似是真的?贺松下意识地回答:“那,那就打退曹军?”
  雷远松开手,任凭贺松踉跄后退几步,差点滑落到山谷中去。
  他环顾四周,大声道:“兄长在战死之前,亲口将后继战事的指挥权移交给我。那么现在,就由我来发号施令!我会代替兄长来阻击曹军,赢得胜利……愿意听从我的,就按我说的去做;我带你们打退敌人,像个英雄一样,昂首挺胸地回去见你们的家人!不愿意听从我的,现在可以滚蛋。我倒要看看,日后在九泉之下,小将军愿不愿意见你们这群懦夫!”
  周围一片寂静,过了一会儿,丁立道:“既然如此,小郎君,便请发令。”
  贺松魂不守舍地点了点头:“请小郎君号令。”
  雷远凝视着颓然坐在一旁的邓铜:“你呢?”
  邓铜单手撑地,慢慢地站起身:“总之我不会再逃了。小郎君,你不妨说说,要我怎么做?”
第四十四章
反击(上)
  雷远站在原处,环视四周。
  将士们零零散散地或坐或站,散开在广大的区域里。
  雷远知道自己算不得什么演说家,适才的威吓或鼓励,其实并没有打动太多人,还有一些人虽然听到了,却依然神情疲惫地待在原地,没有什么呼应的意思。
  这些将士都是从淮南豪右各部中挑选出的精锐,都是久经沙场、经验丰富的战士。在他们中大多数人的视野范围内,不存在太多精密的判断,也不存在对未来的理想,只知道跟随着首领,这就是淮南豪右眼中的精锐了。
  其实此世的军队大多都是如此。基层的每一个将士,都只是杀人机器上的零件而,不需要思考,不需要犹豫,也就不会被影响,不会被动摇……这就是最好的。
  然而真的如此吗?雷远在心中轻叹,这样的军队,将士们的凝聚力和毅力,都仅仅维系于自上而下的严苛军法和首领解衣推食之类的手段,包括雷远本人的扈从也是一样。这样的军队,归根到底仍然只是乌合之众罢了。
  但这也有好处。这样的军队,自上而下的每个层级都是牵线木偶,只要抓住眼前几个人,就能够层层向下,稳住数百人……而眼前这几人,他们的想法都是一样的,在原先付出忠诚的首领战死之后,他们需要保障自己的安全和利益,除此以外,什么都不用谈。
  雷远非常清楚,该怎么抓住眼前这些人。刚才雷远表达的很明白了,他们所需要的东西维系在两个前提之下,其一曰打退曹军;其二曰尊奉雷远的指挥权。
  不需要什么拐弯抹角的暗示,也不需要怀柔的手段,这些人都是聪明人,哪怕邓铜这个粗猛之人,在考虑到自己的时候,也一样会展现出狡狯之处。
  眼下的局面就很好,这些人愿意携手维持局面,也愿意再和曹军打一打。雷远看着站在自己身边的丁立、邓铜、贺松等首领,在最短时间内确定了将要施行的计划。
  他唤来樊宏、樊丰两兄弟:“你们俩,去选几名轻捷擅走的弟兄,现在就折返回去。我要你们在曹军追兵做出种种狼狈奔逃之状,让他们误以为我们就在触手可及的前方,诱引他们毫不停歇地全速追赶。”
  樊氏兄弟躬身领命。雷远一挥手:“去吧,越快越好!”
  邓铜看了看贺松,贺松眼神一闪,并未阻止。
  樊氏兄弟去后,雷远随手折下根荆条,在地面上画出了一根蜿蜒绵长的曲线。
  “这便是我们所处的整段山道,曹军自北向南追赶,我们在这里,梅乾领人据守的台地在擂鼓尖之后,就是这个点。”雷远以荆条点点划划,继续道:“我的计划很简单,接下去,我们正常速度行军,直到此处稍作休整,等待曹军追来。曹军的前队必定还是轻兵,数量不会很多。越靠近擂鼓尖,山道越险峻难行,所以他们狂奔至此,体力会降到低谷;山道的狭窄起伏,又阻止了他们列队而战。这时候,我们以逸待劳,将之一举击败……我们先拿一场胜利,然后退回台地去,依托擂鼓尖的险要拒守!”
  丁立露出沉思的表情:“唔……无论如何,先赢一场吗?”
  此前的作战中,邓铜所部在与曹军前队轻兵对抗时,并没有吃太大的亏。最终作战失礼只因兵力薄弱而已。丁立迅速估算了一下雷远的计划,重重地点头:“如果我们全力以赴,吃掉一股曹军轻兵……可以做到!”
  其余几名曲长对视一眼。他们知道,如果能获取一场胜利,哪怕是再小的胜利,都会让他们几人面临的责难减少许多。尤其是在小将军战死的情况下,部属们经过互有胜负的苦战撤退,听起来可比一窝蜂的溃败要强不少。这其中的区别落在宗主的眼中,或许就能差一条命!
  “先赢一场,然后再去应付梅乾。”雷远轻声提示了一句:“我们一步步来。”
  梅乾是雷绪指派给小将军雷脩的副手。只是这位副手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脱离了前线,带领大队人马退到了山道中最险峻的隘口以后,其动向,怎么看都觉得不正常。如果让梅乾知道小将军战死,他会如何行动?谁也想不透。
  考虑到梅乾乃是淮南豪右中地位与雷绪、陈兰接近的三位大豪强之一,雷远觉得,自己也没必要说的太细。
  “对对,还要应付梅乾。”邓铜点了点头。他想到了,梅乾那厮,是个真正的老狐狸。淮南豪右中稍有实力者,都知道此人擅长巧取豪夺的算计,如果自己等人溃不成军地回去,一定会被梅乾那老儿剥皮拆骨。所以,在退回擂鼓尖之前,一定要重整队伍,抓牢每一个将士。
  “若那张辽追来,谁能敌他?”贺松突然问道。昨夜和今晨,他两次见到了张辽临阵突击的威猛强悍。既然还要和曹军打下去,那么这个问题,现在已是他关注的唯一要点。
  邓铜瞥了他一眼,觉得贺松胆怯;但他想到张辽的勇猛,又不禁微微沮丧。沙场上的高下做不得假,小将军以外,绝没有任何人能够抵挡张辽,这是事实。
  雷远徐徐道:“张辽是曹营大将,非一勇之夫。我非常确信,他纵使急于求胜,也不会反复鲁莽蹈险。所以最早追来的,一定是曹军的轻兵。我们此战,只需击溃曹军的前队轻兵,就立即退后占据险要。贺曲长,我向你保证,除非站稳脚跟,否则我们绝对不与张辽正面对抗!”
  贺松微微点头。
  雷远丢弃荆条,环视身周数人:“无论如何,我们总需要一场胜利,给自己,也给别人看看!”
  “时间紧张,差不多就行了,我们走吧!”丁立第一个迈步。
  众人歇息过片刻,大都已经缓过气来,便陆续出发。
  随着他们渐渐深入山区,地势越来越高。放眼四望,所见林木渐少,深秋的萧疏荒芜之景渐多。较远处,高耸的奇峰陡崖连绵成片,渐渐地形成恍如城墙的巨大绝壁。顺着绝壁向上看,青黑崖顶与黯沉的天空相连,仿佛即将倒卷回来,覆压到所有人的身上,叫人头晕目眩。
  大约走了小半个时辰,就到了雷远预定迎击来敌的地点。这里是一处紧贴悬崖的险峻所在,山道由木制的栈道和依托悬崖内侧凹陷开凿的石径组成,宽窄不一,绕行于悬崖与悬崖之间。在崖间,有些隐蔽的窄小山坳,先到达的将士们便簇拥在山坳之中简单吃些东西,再略微休息片刻。
  后面的队伍还在陆陆续续赶至。千百年来,此地都人迹罕至,唯有极少数的药农和行商才会经过这条道路,穿行于深山之中。
  由于道路年久失修,许多地方已经坍塌得不成样子,常有碎石绊脚,行于其上,往往得左右闪避。有时路边还会有巨岩凸出,迫使行人侧身闪过。
  雷脩的尸身安放在用枪杆编结的简易木架上,由两名士卒前后抬着,前行便渐渐艰难。落脚处的碎石偶尔滚入道旁弥漫雾气的深崖中,立即就看不见了,也听不到回声。
  雷远一手攀着山道旁的枯树,一手托着木架,让抬着木架的士卒稍许轻松些,使木架尽量平稳地越过窄道。木架从眼前经过时,雷脩栩栩如生的面容就在雷远眼前,使得雷远眼中一酸,几乎又要掉下泪来。
  但他并没有时间沉浸在痛苦之中,在队列后方忽有人叫起来:“小郎君,你看!樊家兄弟过来了!”
  雷远扭过头便看见了他们。樊氏兄弟正从大家的来处狂奔而来。这时双方隔着一道深谷,绕行距离还很远,但能看得清楚,他们的人数比出发时少了几个,剩下的也都很狼狈。就听他们大声叫嚷着:“快跑!快跑啊!曹军追来啦!”
  即使明知是他们作态,那嘶哑的声音随风回荡着,也叫人心生凛然。
  木架子猛地大抖一下,几乎导致雷脩的遗体往山谷倾倒。两名士卒惊呼一声,看看雷远,吓得脸色惨白。
  “不要慌。”雷远用力把斜出的木架推回去:“继续走,往前二十步,给你们留了隐蔽的地方。”
  他转身回去,借着枯树的掩护凝视后方的山道,右手比了一个手势。
  在他身边的王延从腰间拔出一杆红色小旗左右挥舞。这是早就约定的信号,所有的将士们立即往山崖间的阴影退缩进去,隐藏起了身形。而预计将要投入作战的甲士们开始作最后的准备。
  果如樊氏兄弟所说,过了没多久,曹军就出现在了雷远的视野中,先是影影绰绰的队伍,然后逐渐清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