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2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1/733

  那名挥鞭的壮汉眼看局面有些尴尬,向雷远干笑了两声:“我秭归文氏也是传承数百年的大族,与宜都郡中的大吏,与荆州牧府中的官员都有往来,深悉法度,断不会犯法触纪。足下既是雷氏宗族中人,想必知道……”
  这便是向雷远宣扬自家势力了。已经知道眼前的乃是庐江雷氏子弟,还敢这么说话。这底气之充足、自信之强烈真不一般。
  李贞冷哼一声:“闭嘴。你也配用足下二字?”
  雷远懒得纠结这些细节,他冷冷地瞥了那豪奴一眼。那壮汉气息一滞,不由自主地后退几步。
  雷远又问周虎:“负责监察秭归县算民事务的是谁?”
  “……是比曹掾向充。”
  雷远颔首。
  他转向那年轻人,和气地问道:“足下姓袁?不知该如何称呼?”
  “我名袁宁,字君器,秭归县中一书生罢了。”年轻人道。
  “袁先生,你说的这些,宜都太守雷远都会知道,你只管放心。另外,今日我恰好与庐江雷氏的大管事周先生同行。便是这位了……”雷远招手让周虎走近:“便请周先生陪你去夷道城走一趟,不必进入郡府,直接见一见督邮郭辅。稍晚数日,我一定给你个交待,可好?”
  说到这里,他已经顾不得掩饰身份,几乎摆明车马了。
  袁宁两眼一亮:“果然会有个交待?”
  雷远重重点头:“一定!”
  宜都郡督邮郭辅,是颖川阳翟郭氏子弟,干练有能,且非本地士子。故而雷远年初时经过面试、权衡,用他为督邮,主要管理邮置,也代表太守监督诸县、查问不法。
  数日前郭辅到巫县迎接雷远,汇报了过去数月间他组织各邮置对荆州大军沿途支应的情况,然后于前日折返夷道。
  雷远让袁宁去见郭辅,便是决心要脱离郡县两级的行政人员,好好查一查此事了。
  此时周虎向前半步,微笑道:“袁先生,请随我来。”
  雷远再招手,让两名扈从出列:“你们仔细跟着,要把袁先生安全送到。”
  “是!”
  袁宁问:“我还有一些同伴,都愿意揭发文氏、邓氏的不法行为,留在这里,恐怕会遭到报复……我能带他们一起么?”
  “自然可以。”
  袁宁回身召唤,将适才为他申辩的十余人都点了出来。看来此人不仅有向路人告状的胆量,心思也很细密,很顾及同伴的安危。
  雷远微微颔首。
  过了会儿,袁宁带着其他人大步走出独轮车的队列,他的脸上还淌着血,嘴唇颤动着,想要说什么,最后却只向雷远深深一揖:“有劳了!”
  雷远回以一揖。
  周虎领着他们,往夷道城方向去了。
  雷远默然站在原地,直到周虎和袁宁等人的身影越来越远,渐渐消失在视线范围,才翻身上马。
  左右的豪奴们想要再说些什么,却又不敢。有几个机灵的,可能已经猜出了雷远的身份,吓得脸色犹如白垩,浑身战栗。
  此等货色,对地位不如自己的人有多倨傲凶悍,对地位高于自己的人就有多卑躬屈膝。雷远不愿拿这些蝼蚁也似的人物逞威风,略看了看他们,记住几个为首之人的相貌,摇缰便行。
  有的是时间收拾这群蠹虫。
  今日着实起得晚了,有好些该去的地方都没有去,须得抓紧时间一路跑过。若每个地方都像眼下这般,揪出令人难耐的情形,那恐怕在夷道停留两三日还不够,得要花大功夫仔细应对才行。
  当天,雷远先去了几处自家族里的农庄,又看了城西一处用于分水灌溉的堤坝,最后再往马鞍山的军营处,一来慰问尚未得到休假的部分将士们,二来也要核实战死者、战伤退役者的名录,作上门吊唁抚恤的准备。
  这些都是琐碎的杂务,好在一个多时辰以后周虎来了,禀报说已经将袁宁移交给了督邮郭辅。有周虎这个人形数据库在,雷远的工作就方便快捷了很多。
  冬季日短,紧赶慢赶地将这些事全都办完,天已经黑了。为了赶在城门闭锁前回城,一行人快马加鞭,急奔了一程。
  城中已经暗沉沉看不清前路,随行骑士取出松明火把点燃。长长的人影被火光映在四面的坊墙上,随着人马行进,影子扭曲摆动,仿佛鬼舞,有些阴森。
  雷远忽然想到,明日的行程中,主要便包括几处铁场、炭场。于是他问周虎:“那个袁宁和他的同伴,被安置在哪里了?”
  “在督邮下属的犴狱。”
  雷远皱了皱眉:“胡闹。他们又不是真的罪犯,为何如此对待?”
  他勒转马头:“明日要看铁场,这会儿正好将他提出来,我和他聊一聊。”
  于是一行人转向南北向的大街,直接往太守府东侧的犴狱方向去。蹄声在夜色中传出老远。
  雷远长期专注于军事,对于民间的诉讼并不在意。这处督邮所属的犴狱他没怎么来过,但方位还记得清楚。一路奔驰到犴狱正门,两名狱卒正打算关门,雷远懒得浪费时间,略催马便直接闯了进去。
  进到院落里,眼前却看到一幕可怕的场景。
  一些狱卒正从囚室里往外搬运尸体。那些尸身应该都死了没多久,肢体尚能软垂晃动,但每个人身上都有好几处致命的重伤,看起来狰狞可怖。火光映照下,雷远看见他们瞪大的眼睛和扭曲变形的面容,仿佛质问,仿佛暴怒,仿佛痛恨。
  其中有个人,正是袁宁。还有几个,雷远也记得,便是被袁宁邀出来一同前往夷道城的同伴。
  当时雷远将他们唤离文氏所属的车队,是为了保住他们的性命。可现在,他们全都死了。
第四百二十四章
灭口
  雷远跃身下马,站到尸堆旁边,仔细看了看。
  再抬头时,眼神已经完全变了,变得像是被激怒到极点的猛兽,反射着刺骨的光。
  几名守在门边的狱卒这时候呼喝着赶到。有人竟然扑上前来,试图拉扯雷远。
  李贞轻提缰绳,战马嘶鸣起立,前蹄乱蹬,将他们踢飞出丈许开外。
  其余的扈从们一起拔刀,只待雷远一声令下,就血洗此处犴狱。
  所有人都没想到过会见如此场景。这已经不是违背命令了,也不仅是叛逆,这简直实在嘲弄宜都太守的权威,在羞辱庐江雷氏宗主!
  甚至连周虎都暴怒。这些人是他亲自领着,带到督邮面前,现在看来,竟是他亲自把这些人领进了绝路!他跳下马,猛力推开一名狱卒,把狱卒手中的尸身抢到手里,手上只感觉冰凉。
  “如此行事,与叛逆何异?”雷远问道。
  “这么做实属无奈。是我下的命令,与狱卒们无干。”有人在犴狱深处应声道。
  人影晃动间,一名高大而具威仪的官员踱步出来,向雷远躬身行礼。正是本郡督邮、深受雷远器重的郭辅郭桓直。
  起身后,郭辅看了看两旁屋檐下或与扈从们对峙,或疑虑不安的狱卒们,沉声道:“是明府来此。你们休得妄动!”
  狱卒们想到自己适才竟敢与宜都太守动手,顿时吓得跪倒在地。
  “你们都退下吧,这里没你们的事了!”郭辅又道。
  而李贞叱道:“全都跪着!妄动者杀!”
  狱卒们看看李贞,看看郭辅,又偷觑雷远的神色,终于一个个都跪伏不动。
  雷远叹了口气:“恒直,我没有想到你会和宜都的乡豪勾结一处。”
  庐江雷氏不是荆州本地豪强。他们在乐乡立足时,首先就以血腥手段排除了巨大数量的宗贼豪。待到雷远出任宜都太守,仍然对地方上盘根错节的势力保持警惕。在乡县一级倒也罢了,建立郡府时引用的大吏,没有一个是宜都本地人。
  郡丞向朗是襄阳宜城人。功曹桓庶是长沙人。而有权代表太守监督诸县查问不法的郡督邮郭辅是颍川阳翟人,孤身滞留荆南多年,身边别无亲族。
  之所以任命郭辅为督邮,便是因为他谙熟律法,且在宜都绝无羁绊,行事不受强宗豪右的约束。雷远在起兵入蜀时,多曾试用郭辅的才能;后来荆州大军经峡江入蜀,郭辅专门负责沿途邮置与大军的协调对接,颇立功勋。
  雷远对这位干才很是满意,已经有向玄德公举荐的打算。所以他才会将袁宁交托给郭辅,他相信,郭辅必定明白这些人的重要性,必定能够体会太守的意思,配合整肃宜都郡的地方豪右们。
  但现在看来,郭辅并不与太守同心同德。
  “但这样做,太蠢了。”雷远继续道:“你以为,我会因为他们的死而畏缩不前么?就凭他们买通了我的督邮,在我的犴狱里杀人?”
  郭辅神色镇定地道:“明府误会了。我虽不才,毕竟出身颍川,世代明于律法,倒还不至于被文氏、邓氏这种土豪买通。此前我忙于峡江水陆道的运输支持,文氏的所作所为,我也是问了袁宁以后才知道。”
  “那这些人为什么会死?”
  郭辅喟然叹气:“我本来只想杀死袁宁。但他太聪明了,看出了情况不对,带领同伴们试图反抗。无奈之下,只能尽数杀了。”
  “这理由很好。”雷远冷笑:“但你又为何要杀死袁宁呢?”
  “明府,这袁宁实在太聪明了。他对我说了很多,想明白了很多不该明白的事。若留他活命,必然会生出几方势力的争斗,激起波及荆州的动乱。”
  “哈哈……”雷远继续冷笑:“有趣!”
  他垂下头,看看袁宁绝望的眼神。
  袁宁是个读书人,有字。在秭归县这种穷山恶水的地方,能供养出一个有字号的读书人,所出身的家庭必定不是普通家庭,成年以后做个县吏也没有任何问题。但这样的人,居然会被扣了某种罪名,施以徒刑。
  哪怕文氏、邓氏在秭归县一手遮天,这行动也太大胆了。
  除非,文氏、邓氏的背后,还有地位高得多的指挥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1/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