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2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5/733

  使者微笑躬身:“雷将军果然明察。”
  关羽素来倨傲,他的眼中就只有玄德公一人,勉强再算上军师将军诸葛亮等寥寥几位。
  此番玄德公派遣来迎接孙夫人的诸君,固然在益州位高权重,但毕竟都是新进之臣,关羽都懒得提起眼皮去看他们。原定在竟陵、荆城、寻口等地的作战计划,更不会因为他们的到来有半点更改。
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雪
  被派出迎接孙夫人的重臣人选,自然是仔细权衡过的。
  董和是南郡枝江人,但先祖出于益州巴郡,他年轻时就入蜀为官,历任江原县长、成都县令、益州郡太守,所在皆推诚心以待人,治理有方,黎庶爱之。
  玄德公设立大司马府的时候,以董和为掌军中郎将,外牧殊域、内干机衡,职权只在军师将军之下。以当前来看,董和与法正差相仿佛,都是益州士人的代表人物,较张松高出一筹。
  刘巴是玄德公和诸葛亮的老朋友了。他是零陵人,名望极高,昔日曹军南下的时候,曾拜会曹公,受命招抚荆南各郡。后来曹军北还,刘巴屡次拒绝玄德公和诸葛亮的邀请,先到交趾,再到益州依附刘季玉,意图前往中原。
  孰料荆州军入蜀的步伐太快,最终他还是在玄德公的诚邀下出仕,现任大司马府西曹掾,负责大司马府内的官吏署用。因为才干出众,屡次得到玄德公的盛赞。
  至于黄权,他是巴西阆中人,在涪城变乱的时候担任刘季玉的主簿。
  之后数月,他与费观竭力维护刘季玉的安全和脸面。在成都城中误传数十万曹军进入益州的那一晚,他又严辞拒绝了有人试图拥戴刘季玉,重夺成都的企图。由此得到玄德公的青睐,不久前擢为护军。
  这三人,都是刘季玉的旧臣,投入玄德公下属不过数月,但都得到了玄德公的信用和提拔。由这三人前来荆州迎接孙夫人,既是对他们重臣身份的确认,也是玄德公在用委以家事的方法表示亲近。
  只不过,谁也没想到关羽是个不给面子的,竟然完全不理会刘巴等人,自家出兵作战去了。他还想得很周全,既然董督荆州的关某人自己都不奉承,何须副贰们积极?
  所以这份通报,便来得格外晚些。
  关羽的身份地位明摆着,他懒得给人脸面,谁也无话可说。雷远却不能这般效法,他思忖片刻,问道:“董和等三位,会在江陵停留多久?”
  “之前成都曾向关将军通报行程。他们到了江陵以后,首先拜会孙夫人和公子,然后还会前往江夏和秣陵,通报孙夫人将移驻成都之事。考虑到天寒不适远行、沿途支应也需要慢慢筹备,所以,正式启程前往成都将会到春暖时分。”
  “关将军什么时候会见他们?总不见得自始至终都不出面?”
  “我家将军的意思,正因为益州遣重臣来江陵,他更要主动出击,打个胜仗以确保江陵的安全。待到制住乐进、文聘之流的蠢动,扬我军威风以后,关将军自然就会接见他们。另外,公子刘禅入蜀,关将军也一定会郑重相送的。”
  雷远稍微松了口气。
  他明白关羽的另一层意思了。玄德公素以讨曹灭贼为号召,形如反曹联盟的盟主,但此番入蜀,前后多场战斗都是与益州人厮杀,未免有损盟主之望。
  所以,乘着此番益州重臣来荆州迎接孙夫人的机会,除了要向益州人宣示孙刘联盟的牢固以外,还非得展现玄德公对曹军的战胜攻取才行。
  以关羽和玄德公的亲近关系,或许早有密令传达,这就不是雷远所能知晓。
  他只笑道:“那就好,我还有时间登门拜访,不至于被关将军牵连,哈哈。”
  话语一出口,他自己有点后悔。因为在自家军中的关系,这话说得有点轻脱,哪怕明知是玩笑,也未免对关羽不够恭敬……好像还显得自己无意作战,一门心思回江陵去。
  那使者竟是个敏锐的,立即问道:“将军,难道你要收兵回江陵?”
  区区一名使者,敢这样追问奋威将军,倒也颇有胆色。
  雷远深深注视了使者一眼,转而极目远望远方。天气越来越阴暗了,黑沉沉的浓云下,可见几个白雪皑皑的山头。他道:“关将军的军令既下,我就坚决执行,何来收兵之说?此番必定要平复南郡诸山谷蛮夷,斩断曹军探出的爪子!”
  使者也知问得唐突了,起身行礼道:“是我失言,将军勿怪。”
  雷远身体后仰,仔细看看这使者。只见他年约二十出头,浓眉大眼,身形敦实健壮,肩膀很宽,腰悬缳首刀,虽然作普通军吏打扮,却颇有雄健气概。哪怕此刻面对着奋威将军道歉,却也不卑不亢,毫不显得惧怯。
  当下他起身搀扶,又道:“全是我言语轻佻,以致误会。还请足下不要计较。”
  这时候,派往前方的斥候回来禀道:“启禀将军,此前查探无误,临沮蛮部确在白马山南谷地避冬,另有小股曹军约百十人与他们一同驻扎,距此不过二十余里。”
  雷远请使者稍坐,转向扈从们道:“召集将校们,商议进战!”
  扈从们连忙奔出去传令,须臾之后,邓铜、贺松等人齐至。
  此前在公安城下与吴军作战的时候,邓铜身先士卒,身上多处受创。后来虽然养伤数月,但伤了肺气,天寒的时候常常咳嗽不止。有时候明明坐在炭盆旁边烤火酣睡,也会突然大咳到醒。这会儿他从后队走来,距离尚远,就听见咳嗽声响。
  雷远迎上几步:“老邓,你咳得我揪心!不该辛苦你这趟啊。”
  邓铜咧嘴笑道:“也不甚冷,怕什么。当日我在河东的时候,这时节已有大雪纷扬了,那才叫……”
  话音未落,众人头顶的岩崖忽然悉悉索索的声音大响,好像有许多细密的东西落入崖上林木一般。雷远仰天去看,天色愈发黑沉,什么也看不见,只觉得脸上微微一点寒凉,接着又是一点。
  “狗日的!”邓铜狠狠骂了句粗话,往地上喷了口唾沫:“居然下雪了?”
  真下雪了。事前全无征兆,就连有经验的向导也没料到。眨眼工夫,鹅毛般的雪片遮天蔽日,飘飘扬扬而落。黑灰色的天空被银白的雪片充塞,视线都受限制。
  在场众人许多都是经验丰富的宿将,深知这样的大雪一旦落下,恐怕就非两三天能停歇。更何况一旦大雪覆盖住山路,上千的队伍就会进退不得。为今之计,只有尽快退兵返回临沮县城,再作打算。
  将校们注视着雷远,只等雷远传令撤兵。眼看距离胜利不远,却出了这样的事,众人都有些沮丧。
第四百四十六章
路途
  江陵以北的作战形势,以四百七十里荆襄道为界限,分东西两线。
  荆襄道本身最适合大军作战。只可惜乐进去年沿此道南下,试图在孙刘两家交接的时候攫取土地,结果遭到关张二将的猛烈反击,损失惨重,故而今年全不曾由此路南下。
  在东线,有夏水、扬水、汉水经过。这三条河道间有纵横水汊连绵,更有上古云梦大泽遗留的无数湖沼,号曰三江七泽。
  荆州水军由驻地汉津出发,经此可以直逼襄阳。故而入冬以来,乐进和文聘所部的两支曹军主力汇集此地,试图藉着冬季地面干燥,发挥骑兵之利,一个个地拔除荆州军在这片区域所设的营垒。
  按照使者所说,关羽也相应地下定了决心,待予以迎头痛击。
  而西线因为隔着荆山,局势总体要和缓许多。通常曹刘双方各自煽动蛮夷,互相滋扰。偶有一部曹军越过荆山南下,荆州沿江无数牢固据点,哪一个都非小股曹军所能撼动。
  所以雷远此番进入荆山,本没打算非得夺取多大的胜利。去年他在益州鏖战数回,实在已经厮杀得够了。既然下雪,他就准备顺理成章收兵,看下一步的形势再做打算。
  但将士们似乎未必都作此想。
  此刻在场的邓铜、贺松两名校尉,去年驻扎在宜都,并未得到出征的机会。这一年里,他们眼看着郭竟、丁奉等同僚建功立业,眼看着将会有水涨船高之时,而雷远又引用多名益州新投之人,纷纷占据枢要位置。
  故而,他们急切求战,渴望尽快地立下功勋,至少不能被平级的同僚们甩开。他们的部属也人同此心,希望能水涨船高。
  雷远看看邓铜、贺松两人,再看看他两人身后的部属,哈哈一笑。
  邓铜愀然不乐,问道:“宗主你笑什么?”
  “诸位有沙场杀敌的意愿,我所深知。眼前这个蛮夷部落,乃是几番出山劫掠的罪魁,与他们一起行动的曹军,乃是挑拨蛮夷反乱的祸首,我更是明白。怎奈天时不利,不能强求。”
  邓铜重重叹气。
  贺松上前半步,躬身道:“若是平常天气,我们再迫近一些,就该被发现了。但这会儿既然大雪,敌人断然无备,我们反倒可以乘势掩进……宗主,机会难得!”
  “这样的大雪之下,道路马上会积雪,之后还有二十余里山路,行路太过艰难了。何况积雪之后,地形茫茫难辨,山路一旦堵塞,恐有全军覆没之险……我们还是尽快折返回昨夜的营地,沿途折返。”
  说到这里,雷远摇头道:“不过是区区小敌罢了,姑且放他们一条生路又如何?来日方长。”
  说得轻松。谁都知道雷远是在刻意宽慰。
  蛮夷倒也罢了。那队曹军之中,有从襄阳城赶到、专门负责说动各部的密使在内。此人必是襄阳曹军大员乐进、满宠的亲近之人,且有相当权势地位。若能将之擒拿,必有大用。一行人进入荆山十余日,前后花了不少功夫才揪出他们的踪迹,近在眼前却不得不放弃,怎不叫人懊恼?
  邓铜、贺松两人失望的神色溢于言表,但又不敢与雷远争辩,当下只得向部属们连连挥手,垂头丧气去作撤兵的准备。
  就在这言语几句的功夫,雪下得愈发大了。阴沉的浓云下,寒风又愈发凛冽,雪片洒落在众人的衣袍上,一时竟然不化。
  这时候有人忽然问道:“雷将军,我有个问题,不知是否可以请教贵军的斥候?”
  说话的是那位关羽派来的使者。
  “但请询问。”雷远抬手示意。
  使者上前几步,向斥候作了个揖:“适才所说的白马山南谷地,是不是山谷由东南向西北延伸,南面有两座奇峰并起,北侧莽林间有连绵岩洞的?”
  斥候想了想:“正是那般地形没错。”
  “蛮夷的营地,在北侧一处高凸的台地,台地两面都有陡坡?”
  “对。”
  使者向雷远深深施礼:“雷将军,我知道一条小路,由此出发,只需经过六里,就能直捣蛮夷营地侧背。”
  邓铜贺松一齐止步,李贞等扈从也都注视过来。
  “你说的是真的?”邓铜大步向前,攀住使者的肩膀:“只需六里?也就是说,可以在积雪之前抵达?”
  贺松也急道:“我们隔着整座山呢,果然只需六里么?”
  使者只看雷远。
  邓铜、贺松慌忙闪到两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5/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